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和离行不行 完结+番外 (或许有一天)


  路以卿被他这冒失的举动吓了一跳,几乎是下意识便将身上的被子往上扯了扯,而后才想起自己在军营中休息向来是和衣而眠,这才稍稍放松了些。
  当然,卫景荣这大清早匆匆跑来给自己送盔甲的行为,说到底也是好意。路以卿自然不好苛责什么,更没有“男女有别”这样的正经理由可说,只得安抚下自己受惊的小心脏说道:“知道了,多谢少将军好意,一会儿我便换来试试。”
  卫景荣听出了她情绪不对,原本还高昂的兴致顿时一滞,抱着轻甲奇怪看她:“怎么了小路,你怎么看上去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讲真,卫景荣是很高兴的——少年意气恩怨分明,当初卫家军的窘境他一辈子都记得,这几年心心念念也都盼着搞事。如今好不容易时机成熟,让他等到了翻身报仇这一天,他是真兴高采烈想跟小伙伴分享心情的。结果小伙伴并没有他的兴奋,一副蔫巴巴的模样简直让人无所适从。
  路以卿闻言只得抬手捏了捏鼻梁,说道:“没事,就是昨夜忙得太晚,没睡够而已。”
  这话一点都不假,至少卫景荣清晰的看见了她眼底的青黑,于是也不多说什么了,便将手中的盔甲往路以卿手中一塞:“没时间给你休息了,你还是先穿上试试吧。”
  路以卿结果盔甲点了点头,却没动作,只盯着卫景荣瞧。
  卫景荣被她瞧得不自在,甚至伸手摸了摸脸:“怎么了,这般看着我,我早上洗脸了。”
  路以卿无语,只好伸手往帐篷外一指:“我要更衣了,还请少将军先出去。”
  卫景荣觉得她矫情,穿个盔甲而已有什么好避讳的?不过对上路以卿坚持的眼神,到底也没多说什么,嘀嘀咕咕出去了。
  等卫景荣离开,路以卿又伸手揉了揉脸,这才打起精神起身穿戴。
  说来她跟卫家军打交道好几年了,这也还是头一回穿盔甲。这盔甲看制式应该是卫景荣少时用过的旧物,而且卫景荣还说这是轻甲,结果穿在身上还是感觉死沉。
  路以卿穿戴好后活动了一番手脚,除了有些重倒是不怎么妨碍,可她还是不免嘀咕:“我就算跟去也是文职,怎么闹得随时要上战场似得。”
  嘀咕完摇摇头,走出营帐,见到的便是一番拔营忙碌的景象。
  作者有话要说:路以卿(遗憾):我穿盔甲肯定好看,可惜媳妇看不见。
  沈望舒(……):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
  感谢在2020-04-15 05:12:33~2020-04-16 04:41: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GSS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即将拥有马甲线的居 5瓶;凤凰花又开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9章 兵临城下
  大军拔营的速度不算快,但真论起来也不太慢了。毕竟此番挥兵长安是要争取时间的, 所以一些太过累赘的辎重便被放弃了, 整支军队都是精简后的模样。
  等到天边的朝阳渐渐转为炙热的时候, 卫家军终于出发了。
  军队从西凉城中经过,引来无数人侧目,惊讶的目光从四方投来, 却并没有多少慌张——没有人知道卫家军这时候发兵是为什么,但西北之地到底是卫家军的地盘, 不论百姓还是官员,对于卫家军的信赖都是旁处不能比的。
  说句不好听的, 朝廷的政令到了这里, 也不一定比卫家军的话管用。
  路以卿骑马走在了队伍的偏后方,与队伍的粮草辎重走在一处。身上的轻甲在日光下反着光, 与身边几个文职装扮的同僚相比, 颇有些格格不入。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 路以卿显然也没在意, 她在日光下骑着马脑子里只想着两件事。
  其一是这盔甲穿在身上真重, 一时半会儿还好, 这一路穿去长安怕不是要累死。其二就是今日的阳光真好,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简直是催人犯困。
  昨晚没休息好的路以卿迷迷糊糊的,但好在她行军时是骑马,只要保证自己不从马背上摔下来,寻常犯困也不妨碍她什么。只是没精打采走了一阵, 她忽然感觉好似有道目光落在身上,于是下意识抬头看了过去,却是正好看到街边一株大树下,沈望舒正遥遥望着自己。
  路以卿的困倦一下子消散了,她抬手冲沈望舒挥了挥,也说不清此时到底是个什么心情。大抵还是不舍居多吧,至于此行的前途,她倒是没有多少忧虑。
  远远地,她看着沈望舒,看见她红唇微启似乎说了什么,仔细辨认过后却是“我等你”三个字。
  路以卿心里蓦地一软,脸上却扬起了笑,又冲沈望舒挥了挥手,马儿却也随大军继续往前走得远了。她也不回头,怕自己更加不舍,只好安慰自己这场短暂的分别是为了将来。
  可是话说回来,这几年间她们经历过这许多事,真正的分别也只这一回罢了。
  路以卿心中带着些怅然,军队行军的速度却不会因任何一人而放慢。他们出了西凉继续东进,入了云擒关穿过雁鸣城,卫大将军手持勤王圣旨,这支近十万的军队穿行过整个西北,几乎都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圣旨的作用是其一,卫家军在西北的威望更是无人敢拦。
  直到出了西北逼近中原,再经过一些关隘城市时,这支浩浩荡荡的军队才被这些城池拒之门外。
  这种时候打仗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距离长安还远,哪怕卫家军能征善战,也没必要一路攻城略地往长安去。损兵折将不说,等他们一路打去长安,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不能强攻,只好智取,更何况卫家军这般急着出兵争取时间,为的也就是这个。
  于是卫大将军亲自拿着圣旨出面,与城楼上的守将开始了交涉。
  大部分时间勤王圣旨一出,守将验看一番后,摄于卫家军威严都会打开城门放他们通过。偶尔有几个细心的,会奇怪圣旨传去西北,他们作为必经之地为什么没有看到传旨的钦差经过?
  一开始听到这种质疑时,路以卿还会担心露了破绽——若被这些守将识出圣旨有假,不开城门便罢了,只怕还得联络他们已经经过的那些城镇,到时候四方兵马包围而来,只怕卫家军就得面临前后夹击的危险。虽然不是打不过,可能不打仗还是不打仗最好。
  然而事实证明,路以卿的担心纯属多余。她虽不知具体,但那些有所质疑的守将们大多没过多久,自己就莫名其妙信服了,然后又打开城门放他们经过。
  整件事仿佛只多了个过程,结果却是依旧的。
  这种事发生了一次两次三次,路以卿便明白过来,这一路上卫大将军果然是有所安排的。她彻底放下心来,随着大军一路前行,除了急行军吃了些苦头倒也没有遭遇什么。
  一路太过顺遂,路以卿甚至有种错觉,他们能凭着那张假圣旨直接杀到长安城下!
  ****************************************************************************
  战争终究还是来了,不是卫大将军准备不足,而是卫家军的行动终于被长安城中的襄王知道了。他对卫家军勤王的旗号嗤之以鼻,但却不敢真对这支善战之师掉以轻心。
  延康帝驾崩的消息终于被传达天下了,举国治丧。
  卫家军原本已进军关中,这时候处境就变得尤其尴尬起来——他们号称勤王,可事实上皇帝都已经死了,这时候再去长安又能做些什么呢?扶持幼主登基吗?可延康帝本就不是明君,英年早逝之下留下的皇子也还年少,与正值盛年且位高权重的襄王相比,实在是没什么优势。
  说到这儿还有个颇为尴尬的情况,延康帝已过而立,留下了四五个子嗣,可却没有立下太子。不仅没有太子,那四五个皇子中还没有嫡子,剩下的固然有长子,可想必谁也不希望继位的是长子。
  当然,以眼下的情况来说,襄王未必肯让延康帝的子嗣继位。
  哪怕只是走个过场,或者做个傀儡,襄王也是不愿的,因为他已经等了太久了。
  只这当口,卫家军喊着勤王的口号进军长安,襄王摄于卫家军威势,又不得不做出些妥协。这让他颇为恼火,最后在矛盾与不甘心之下,传达四方的诏书中也只宣告了延康帝驾崩一事,至于新君继位的事却是没提。而就是这一点疏漏,又给了卫大将军机会。
  这时候做事,总要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否则卫家军在西凉厉兵秣马数载,为何偏要等这时机?为的就是个旗号,就是个名正言顺,同时也是军心。
  长安城中皇帝果然遇害,新帝又毫无消息,卫大将军想要诛杀叛逆扶正朝纲有什么错?
  有没有错的,反正卫家军的将士被忽悠住了,与卫家军对上的那些军队也被忽悠住了。这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想到是卫大将军狼子野心,他们为着自己的立场与道义开始了战争。
  路以卿当然是没有参与的,她主管的是后勤,没有必要冲锋陷阵。
  饶是如此,她也窥见了战争血腥的一角——不是书本上浮尸千里的描述,也不是血流漂橹的干涩言语,她是亲脚踏过那些被鲜血浸染透了的土地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