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归荑回牧家,不是本就理所当然的事吗。
08.
牧归荑在牧家待了一段时间。
两位老人看到许久不见的外孙女,心情也好了许多,整日也不与她谈那些令人不开心的事,只是问起她未来的计划。
牧归荑之前一直在国内上学,成绩很好,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没什么意外的话,大概也就是按部就班地念书、工作。
两位老人并不愿意给她太多压力,自然没有反对的意见。
但说到未来的去向,两边却产生了分歧。
牧安流这时候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坚持让牧归荑留在国外。
牧家在国内也没有什么亲戚,至于杜沧海那个人渣压根不被他们看在眼里,而且牧安流已经不准备留着杜氏,国内没什么牵挂,自然还是让牧归荑留在身边更稳妥一些,正好也能陪陪老人。
但牧归荑却不是那么愿意定居在国外。
不说舅舅对待自己那用力过猛的态度,牧归荑每每看到外公外婆对着自己的脸露出唏嘘痛苦的表情的时候,她也觉得心底堵得慌。
这时候她倒觉得舅舅真是有先见之明,让她与外公外婆一直待在一起,只会不断勾起他们痛苦的回忆。
无论对她,还是对他们,都是如此。
当然这样的理由,牧归荑是不会真的摆到明面上来说的,只能找一些其他的理由。
比如她的朋友都在国内,学习生活之类本已习惯了国内的节奏,如果就此留在国外,她可能很多年都没办法再回去了。
这样一来,她也就很难见到顾维桢了。
在顾家待着这一段时间,牧归荑与顾维桢两个孩子建立起了很深厚的感情。
尤其是在母亲过世这个最脆弱的时间段里,牧归荑自己都没有发现,她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开始有些依赖顾维桢了。
在此之前,牧归荑从没想到未来有一天要与顾维桢分开,甚至还可能很多年不见面。
牧家两位老人感念于顾家这段时间对牧归荑的照顾,也欣慰于两家后代小辈之间深厚的感情。
而顾母也表示愿意代他们好好照顾牧归荑。
顾母本身的人品他们都信得过,而且她与牧湘君又是好友,牧家两位老人对她倒是比对杜沧海要放心许多,有个女性家长照顾着总归是要好一些的。
最终两方商定下来,牧归荑上学期间都留在国内,由顾家暂且代为照顾,等到寒暑假放假的时候,牧归荑就要回牧家。
牧归荑对此没什么意见,她本来就对牧家没什么抵触,只是在这个尴尬沉痛的时期不愿再在彼此的伤口上撒盐。
他们都需要一点时间冷静一下,平复一下内心的哀痛。
于是等到开学之前,牧归荑就回了顾家,由顾维桢领着,一块去学校上学了。
之后的事情,就与她们这些孩子无关了。
09.
有了顾家的帮助,牧家对杜沧海的惩罚与报复变得轻易许多。
没有人告诉杜沧海他两个女儿的真实身世,任由他被蒙在鼓里,被一个大胆的女人耍得团团转。
牧家先要回了牧归荑的监护权,杜沧海虽然感到几分费解,但对于这个结果却是求之不得。
他几乎要以为是牧家玩累了,懒得跟他再多计较新妻子的事,想要来个眼不见为净了。
但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美好的。
杜沧海轻易地交出了牧归荑的监护权,以为就要迎来梦想中的新生,妻子女儿在身旁,组成一个崭新的、独属于他的家庭。
然而现实却立刻就给了他当头一棒。
先是牧家直接从杜氏撤了资,导致杜氏的资金链立刻就出了一个大缺口,一时难以填补。
杜沧海正手忙脚乱地应付公司大客户,好不容易才勉强安抚在躁动不安的人群,还没松一口气,一转头牧家几乎就公开告示,说以后绝不再与杜氏有任何合作。
先前杜沧海对人脉一说还没有什么特别鲜明的体会,但直到牧家这一手一出,顾家第一个出来响应。
随后,先前明面上与牧家压根没什么关系的公司都第一时间响应了告示,宁愿支付大笔的违约金也要放弃与杜氏的合作。
杜沧海一口血堵在喉咙里险些吐出来,别家不说,顾家跟杜氏压根就没有什么合作关系,这时候出来“表态”显然不过就是趁机要往杜家身上再踩一脚罢了。
牧家就算了,顾家跟杜氏无冤无仇,何必要故意针对他们。
杜沧海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思来想去,只能归结于暂住在顾家的牧归荑身上。
看来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这个便宜女儿唆使他们来针对他了,没想到这个小丫头竟然这么记仇,也太没良心了。
这话亏得他没有当着顾家人的面说出来,不然怕是连顾维桢都忍不住要去抽他一顿。
不过生意上的种种麻烦还只是个前奏,没等杜沧海从焦头烂额的状态中抽出身来,接下去种种晴天霹雳又接踵而至,连一点喘息的间隙都没有留给他。
就在杜沧海压着复杂的心情,忍着工作上的疲惫,费心为他那位“亲女儿”杜洵美落户转学的时候,杜洵美又哭着跑回来,说学校里的人都欺负她,嘲笑她是小三带来的野种。
既然和牧家撕破了脸,杜沧海也就没必要再将杜洵美藏着掖着了,他也有心补偿这位流落在外的“亲女儿”。
于是他想也没想就直接将她送到了有钱人扎堆的国际学校里。
然而杜洵美早年跟妈妈独自生活在外,虽然有杜沧海按时打生活费,从没短了她吃穿,但杜母混迹风月场所,眼界又短,对女儿的学习一点也不上心,反而整日怂恿着她吃喝玩乐。
所以等到杜洵美转学之后,不说学习跟不上,她本身的身世也早就成了有钱人家的一个笑谈,走到哪里都要顶着别人打量的视线。
杜洵美年纪不大,又没有受过好的引导,心理承受能力并不强。
别人打量的视线落到她的眼中,就都成了赤|裸|裸|的嘲笑,刺得她连头都抬不起来。
过去杜洵美没有爸爸,在普通的学校尚且受不了别人的嘲笑,更遑论换了个新环境之后,她连唯一的金钱优势都失去了。
但好在这一回杜洵美还能回家和她的爸爸哭诉。
杜沧海本就被最近一系列的麻烦事刺激得直上火,再一听好不容易认回来的女儿在学校被人欺负了,当即就刹不住火,直接去了学校找了老师和学生家长理论。
最碎嘴的那几个本来就是刻薄的性子,父母也都是喜欢在背后嚼舌根的泼辣分子,虽说这次碍于家世背景,他们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跟杜沧海和杜洵美父女道了歉。
但他们心下却不以为然,甚至也不怎么服气,他们也听说过杜氏最近被针对的事,稍微打听一下就能知道事情的因果,当即脑筋一转,就把这对父女的事添油加醋地渲染着宣传出去了。
什么到底是亲生的就是不一样,看这当爹的将亲女儿放在外面不闻不问这么多年,这一接回来就立刻宠得比前妻的女儿还过呢。
这一句话就同时将杜洵美和牧归荑两方都扎了个透心凉。
那些传话的人可不会管这话是真是假,巴不得听起来越刺耳越好,最好能听得当事人恨不得第一时间撸袖子飞过来揍人。
当然关于牧归荑的身世却是没什么人敢公开谈论,别的不论,牧归荑姓牧,也是正儿八经的牧家继承人,跟不跟杜家扯上关系都无关紧要。
但大部分人愿意痛打杜氏这个落水狗,却不敢公开跟牧家对上。
至于其他那些有关杜氏的闲话——
反正事情都是杜沧海做出来的,就算那些听了风言风语生气的人,那也是先去找杜沧海这个罪魁祸首。
那些说闲话的人没办法对杜氏做些什么,但牧家还不能么。
对牧家背景稍有些了解的人都清楚,杜沧海和杜氏,早就在他公开宣告杜洵美才是他亲女儿的时候,就已经彻底完了。
杜沧海大概是急昏了头,又或者被前妻带来的人脉优势养钝了基本的警觉心,也丢弃了最基本的自知之明。
这时候外人都知道牧家没一下弄死杜氏,也只是为了多欣赏一下他垂死挣扎的丑态而已。
若是他这时候及时醒悟,去跟牧家人诚恳认错,说不准还能体面一点地滚回原型。
不过若是杜沧海真的有那么机灵警觉,也不至于做出在亡妻过世不到半年就娶进新妻还宣称亲女儿另有其人的事来。
外人嘲讽的嘲讽,看戏的看戏,当事人杜沧海却是有苦难言。
他本也不想将这件事直接爆出来,就算是他也知道留着牧家对他只有好处,谁知道顾家横插一脚,非要将这件事闹到牧家老两口面前去。
如果只有牧安流还好,虽然这人一向心思莫测,就算考虑到两个老人的心理承受力,他也不会单就因为杜沧海娶新妻的事就闹得两位老人不得安宁。
只要两位老人还顾念着他们的外孙女,只要牧归荑还是他名义上的女儿,杜沧海便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但事实却已经如此,杜沧海也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