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神突然变得凌厉,声音也变得凶狠,“不仅要将他们赶出大康,还要给他们以重创,让他们至少五十年翻不了身!”
慕萧二人对他顿时刮目相看。
一个内侍,竟然比朝廷那些文武百官,比众皇子,比皇上还要深明大义,还要爱国?
萧轼语气缓和了些,说道,“王公公希望我们怎么做?”
王公公在屋里踱着步,边走边低头沉思,最后停下脚步,看向他们,沉声说道,“听说燕国新帝萧元垯率十万铁骑,突袭河曲,全歼党项五万兵马,又一路南下朝永乐城奔来。
燕国兵马数量虽然比不上党项,可他们才是真正会威胁我大康之人,比党项这些乌合之众要危险得多。你们看有何法子,既能让他与我们合作,夹击党项,又能让他不打我们大康主意?”
萧轼心中顿时高兴不已,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忙说道,“燕国就算胃口再大,毕竟兵力有限,他们若是在党项得了足够多的好处,又岂会再打我大康的主意?至少近期不会。就算他们打主意,我们也不怕,有火炮在手,谁与争锋?”
可慕长生却说道,“大皇子若返京,必定会带走大军,那我等还如何抗击党项?拿什么和萧元垯合作?皇上既然要求和谈判,又如何准我们再追击?我们若是擅自追击,岂不是违抗圣命?那我们在京城留守的家人又会如何?”
王公公摆了摆手,“这事,你们无须担心,咱家会和大皇子商议,绝对会让你们师出有名,更不会连累京中家眷。至于兵马方面……先不说十万禁军会不会跟大皇子回京,就算跟,那必然会轻装简行、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既然如此,火炮必然是带不走的。到时候,慕大人领着两万延州驻军,带着火炮营,追击党项。”
萧轼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又问道,“如果是这样,那五皇子要如何是好?管还是不管?”
他自然是不愿意管的,可到时候回了京城,要是皇上秋后算账,那他和慕长生还离开得了吗?
可王公公冷笑道,“此等庸才,留作何用?不用管他!”
见慕长生剑眉一皱,似有不悦,王公公只得又说道,“放心,我的人会去救五皇子的,你们只管追击党项。”
萧轼顿时松了一口气,可一想到留守京城的宝儿,又忐忑不安起来,“大皇子若是敢带着十万禁军回京,那就是逼宫造反。若是他赢了还好说,若是输了,我们岂不是也成了同党?我们在京城的家人如何保得住?”
王公公信誓旦旦地保证道,“放心,有咱家的人在,慕小公子和吴了绝对无事!”
萧轼看着王公公,打量着,又说道,“我实在不解,王公公为何要这么做?你到底是哪一方的人?到底支持哪个皇子?”
王公公冷笑一声,“咱家谁也不站,只站大康,谁敢伤大康,咱家便饶不了他!”
萧轼又问道,“可听公公刚刚的意思,是要支持大皇子了?”
王公公看向沉默不语的慕长生,叹息一声,“慕将军不信咱家的话,咱家只能退而求其次,暂时支持大皇子。”
“那公公可知?”萧轼怒声说道,“大皇子可不止一回要杀我们。若是大皇子当了储君,当了皇上,我和慕长生还能活?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为他卖命?”
王公公摇头道,“既然如此,那慕将军就承认自己七皇子身份,咱家一定支持慕将军!”
这事,萧轼必然不会答应,慕长生还未说什么,他就插嘴道,“皇子身份,何等尊贵?慕长生说他是七皇子就是?他如何证明?皇上会信?朝廷会肯?那之前那个七皇子你们又打算如何处置?就算皇上最后承认了他慕长生的身份,一个民间长大的皇子能继承大统?”
王公公眼睛一亮,高兴起来,“只要慕将军愿意,这事咱家自然会去操作。而萧大人所说民间长大的皇子不能继承大统……慕将军若是军功赫赫,又手握大权,为何不能继承大统?谁敢阻他继承大统?又有何人敢非议?”
“操作?”萧轼笑了,“王公公莫不是想自己当皇帝,便蒙骗慕长生,说什么他是七皇子,好让他帮你打下江山?”
他这么说,王公公竟然不生气,也笑道,“咱家十岁便进了宫,无父无母,无子无女,要当那皇帝作甚?”
话虽然这么说,可萧轼就是不放心王公公。
王公公或许真爱国,可一个内侍,竟有如此大的能力,能左右皇子立储,想想都不简单。
等王公公走了,慕萧二人又变得愁眉不展。
在慕长生看来,自然是要追击党项,收回大康失地的,最好重创党项,让他们五十年翻不了身。
可若是大皇子成了储君,成了皇上,那京城的宝儿吴了要如何是好?
他们又如何杀得了大皇子,向萧元垯交差?
沉思良久,这人说道,“还是先追击党项要紧。”
萧轼心中暗叹一口气,看着慕长生,心情很是复杂。
他也知道目前只能如此,无论是三皇子还是大皇子,当上皇帝后,都不会让他们活的。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先保大康。
可慕长生这态度……
若是要从大康和宝儿中间选,慕长生只怕会选大康。
这古人的愚忠……他实在理解不了。
当夜,慕萧二人又被大皇子召到大帐商议军务。
这回,大皇子一脸的阴沉,没了往日的客套,只冷冷地说道,“本皇子明早会启程回京,你们二位只管领兵追击党项。”
慕萧二人都有些诧异。
不是因为大皇子的这个决定诧异,而是因为王公公。
也不知王公公是如何说服大皇子的?
也不知这王公公到底是何人?
大皇子又说道,“希望二位不要辜负了本皇子的信任,定要将党项赶出我大康国土,收回失地。”
不管大皇子本意如何,但这结果慕长生喜欢。
只要能将党项赶出去,他定当全力以赴。
既然大皇子已下了命令,事不宜迟,慕长生立即清点延州驻军人数,又着火炮营装载炮管炮弹,天亮便出发。
至于大皇子何时回京,又如何反击三皇子,通通不关他的事。
除了他和大皇子,一人领军北上追击党项,一人领军回京城以外。
还有王公公的人,也拿着大皇子的信往北走,找大燕新帝萧元垯商议合作事宜去了。
慕萧二人带着两万驻军和火炮营,日夜兼程,七日后,赶到离十里井只有八里之遥的一个小镇子。
据探子来报,十里井如今有党项二十万大军。
另外十五万,则在更北边的永乐城。
慕长生命大军休息片刻,随后,火炮营填装实心弹,朝八里井城墙开炮。
之后,大军又往八里井方向前进三里,再用开花弹一顿轰炸。
到了晚上,探子来报,党项已弃城,领着大军连夜仓皇而逃,朝永乐城逃去。
转天早上,慕长生领人清扫战场,清点党项伤亡情况。
这回,竟也有四万多的伤亡。
接管粮草等物质后,慕长生又带着大军继续北上追击。
途中,遇到从燕营回来的王公公属下。
这些人不负所望,成功带回燕国新帝的信。
在信中,萧元垯表示,大燕愿意和大康合作,夹击党项,瓜分党项城池。
慕长生放下心来,快马加鞭朝永乐城行进。
最后与大燕在永乐城外,一南一北夹击攻打党项。
党项损失惨重,派使者向大康大燕求和。
对大康,他们愿意归还失地,归还五皇子,只求大康能网开一面,放他们出城返回党项。
萧轼自然是要继续打,最好全歼他们。
可慕长生不同意全歼,“如今朝廷国库空虚,民生凋敝,想要打下党项,粮草炮弹无以为继。还有燕国,我们虽然与燕国签有盟书,可我看燕国,野心勃勃,必定不甘于固守北方,将来必定会南下侵犯。还不如留着党项,我们三国互为挚肘。”
这话倒是很有道理!一想到为数不多的炮弹,萧轼点头道,“既然如此,我们只需将党项赶到贺兰山西侧即可,两国之间,以贺兰山为界,也少了许多争端。”
他这主意,萧元垯派来的人也认同。
若是这样,大康大燕都能从党项获得不少城池国土。
既然协议达成,大康大燕继续夹击攻打永乐城里的党项大军。
直打到他们损失惨重,又派了使臣,愿意割地赔款乞和。
慕长生得此消息,自然高兴万分,紧皱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抱着萧轼原地转了三个圈,又捧着他的脸说道,“这是我大康建朝以来,第一回 有敌国向我大康割地赔款,这都是你的功能啊!”
第一百四十一章 再见萧元垯
萧轼摸着慕长生胡子拉碴的下巴,心中也是高兴不已。
只要慕长生高兴,他自然高兴。
高兴过后,慕长生又将当前战况以及党项提出的求和条件写进奏折,八百里加急发往京城。
七日后,十几名大内侍卫手持圣旨,风尘仆仆地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