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古代做少爷 (纸扇长衫)


  虎子没那么怕死。他家里有一个弟弟,有人奉养爹娘,爹娘自己也有一份工作。少爷说以后给发养老钱。姐姐又嫁的好。爹娘以后怎么也不会差的。家里实在没什么让他放心不下的。他认真说道,“我就好好跟着少爷,少爷去哪我就去哪。少爷去打仗,虎子跟着去打仗。虎子还能挡在少爷前面。”他一家的好日子都是少爷给的。虎子知道得报恩。
  “谁要你挡在前面了。”安康心里让虎子的一番话说的暖融融。“少爷把你带出来,一定能平平安安地把你带回去。”他是死过一次的人,不怕死。更何况得了大机缘能从现代穿越到古代,交上一群好朋友。家里还有疼爱他的爹娘和爷爷奶奶,还有个粘人精小平安。无论如何他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这群少年带回余阳,送回他们家人身边。
  领头官兵晚上随便找了个能挡风的坡,便赶着一群人去坡下避风,晚上就睡在这了。
  别人都还好,原本就是北方人。知道打仗要往更北方走,从家里穿出来的都是夹棉的小袄。
  只有安康几人身上裹着秋嫂当初给的厚单衣。几个人瑟缩着挤在一起互相取暖。
  陈子澈盯着天上的月亮发呆,脑中一直回想着庞佑德今天的话。
  月亮升到半空。
  陈子澈眨了眨泛酸的眼皮,正准备睡觉时,听见旁边传来抽泣声。他试探性地叫了一句,“庞佑德”
  “嗯”庞佑德惊了一下,随后尴尬地说道,“子澈,你还没睡呢。”
  “我睡不着。”陈子澈撒了个谎。
  过了片刻,他低声问道,“你和王明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两怎么好上的”
  和王明的事,庞佑德一直憋在心里。想找人说话,又怕给自己惹一身麻烦。如今,命都快没了,他也不在乎这些。一股脑地都倒了出来。
  “有一次安康写了一副很有意思的对联,我笑话他,让他抓住了。安康就威胁我让我背课文。”
  “课文我读都读不顺呢。哪里能背得下来。当时班里就属你和王明成绩最好。你坐在安康身边,我不敢去找你。就去找了王明。”
  “一开始,他就教我,督促我背课文。呆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就慢慢有了感情。”
  “王明一声不吭地去了滦州。我就想找他要个说法。以后我们两到底该怎么办。”
  陈子澈听了,心里一阵无语,没想到,安康竟然是王明和庞佑德的媒人。“你两不是在一起了么,怎么他去滦州都不和你说一声。”
  “咱们这种关系哪能公开。王明家里穷,全家都指望他,他不敢做出格的事。这次去滦州,他也有躲我的意思吧。”
  陈子澈听了庞佑德的话,不禁在心里想道,若是他和安康在一起了,安康会不会也突然离开,连告别的话也不说。
  酝酿好的睡意又被庞佑德的一番话打散。陈子澈轻声地叹了口气,继续盯着月亮想心事。
  十月初,卫氏准备动身去州府。
  她已经有大半个月没收到安康寄过来的东西。心里一直担忧,惴惴不安。“老爷,你说康儿怎么还不寄东西回来。天越来越冷,不知道他带去的衣服够不够穿。”
  安仲华不甚在意道,“可能玩忘记了吧。在外没衣服穿他自然会买的。夫人不必担忧。明天让刘总管去他那几个同窗家打听打听。”安康在安仲华心中还是个贪玩的孩子。去外面看到更大的世界,一时间惊奇,玩得忘了家人是很正常的事。
  “好在咱们把康儿院子里的狗牵来了。瞧瞧平安,有了狗后,也不怎么念叨他哥哥,闹人的次数都少了。”每当想起这件事,安仲华都会在心底暗自得意。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他轻而易举地就镇住家里的小魔王。
  此时平安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他的手握成小肉拳,安静地放在脑袋两边。两条腿叉开的大大的,牢牢占据床中央一大块地。他时不时裹裹嘴,一会儿竟然在梦中笑了。卫氏瞧着他讨喜,摸摸他的小肚子,轻声道,“也不知道在梦里梦见什么了。高兴成这样。”
  安仲华探过头来,瞧着儿子的傻样,也被逗笑了。瞧了一会儿,安仲华问道,“行李都收拾好了?”
  “几天前就收拾好了。”
  安仲华轻声叹了口气,“夫人那,这一别得大半个月。夫人还未走,我心里头已经开始惦记了。”
  卫氏轻笑一声,“油嘴滑舌。”
  安仲华只顾着惦记自己夫人,早上依依不舍地把人送上马车。
  临行前,卫氏抱着平安叮嘱他,“有康儿的消息记得写信告诉我。”
  “知道了夫人。”安仲华答应的好好的。待卫氏的马车缓缓启动,他一转头就把安康忘在一边。也没和刘管事提让他去安康同窗家打听事。
  直到陈子澈娘、赵秦爹娘、邱源爹娘和庞佑德的爹娘一起找到安府,安仲华才从繁重的公务中想起自己半个多月没有音信的儿子。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庞佑德和王明的事。他们的故事写的不多,少少地做了一些铺垫。
  安康:爹你想起我的时候,我已经走到了北疆。呜呜呜。
  安仲华:我们夫妻是真爱,儿子只是意外。


第47章 疲于奔命
  安仲华准备这几天把手头的事情赶赶,好在月底去州府喝喜酒。
  十月十五,与安康同行的几个人父母一起找到安府,安仲华才意识到自己的儿子出事了。
  这几人中最后的消息便是安康在九月十二从青州的千金镇寄了些小玩意儿回来。
  安仲华找来地图查看,发现千金镇离余阳并不远,只有三百多里的路程。想来安康等人一路走走玩玩,走了十几天也就只走了三百多里路。
  安仲华皱着眉头吩咐道,“刘管家,你亲自带人去千金镇打探。”
  刘管家应了一声,躬身后退。
  “慢着,多带些人,多带些银子。”
  “是。”刘管家应声出门。点了家里七八个小厮,当即坐着马车赶往千金镇。
  安仲华终于想起自己出门在外的儿子,而此时,安康正穿着军营里统一发放的兵服挥动手里的□□。
  他们一行人赶在十月初三到达北疆军营。
  好在北疆军营将领李淮远李将军体恤下属,允许认识的人住在一起,一起训练。安康他们才得以能时常团聚。
  早晨跟着跑操,上午练两个时辰的阵型,中午休息一个时辰,下午继续练习排列阵型。他们几个都是读书人,尤其安康还是个少爷,别说锻炼一天,就是走半天都是少有的。一天操|练下来,他们几个回到帐篷里倒头就睡。一点也升不起背井离乡的伤感。满脑子想的都是找时间休息,挤时间睡觉。
  十月十九日傍晚,刘管家带着府里的家丁到达千金镇。
  一到千金镇,刘管家皱起眉头。千金镇虽然名字里有千金,可一眼就能瞧出来这镇子的寒酸。
  刘管家派了三个小厮去找当地的信客打听。他拿着安康和陈子澈等人的画像,挨个摊子询问。少爷最后寄回家的全是些小玩意儿,想来是在镇子上路边摊买的。
  “哦,你说这个几个人啊。我有印象。”路边卖鞋的大娘看了一眼画像,立马就想起安康等人,“还是九月份那会儿吧,这几个小伙子在我摊子上买过两双小孩穿的虎头鞋。这几个人听着声音是外地人,南边人吧?”
  “是南边人。”刘管事点完头问道,“大姐可看到这几人去哪了?”
  卖鞋的大娘摇摇头,“这上哪注意去?街上来来回回地走人,我还得看着摊子呢。可没功夫注意谁去了哪。不过你这几张画像里少了一个人。”
  “少了一个?”刘管事把手里的画像挨个看了,确定没有少人,这是老爷亲自交代的。他皱着眉头问道,“大娘还记得少的那个人长什么样吗?”
  大娘仔细回忆道,“瘦长脸,小眼睛,穿青色衣服,看起来像个读书人。”
  刘管事在心里想了一圈,也没找到能和卖鞋大娘口中说的人匹配上。和少爷玩的来的读书人也就那么几个,还大都和少爷一起远游了。
  刘管事问一旁的小厮,“吴大,这人你可有印象?”吴大是安康院子里扫院子的小厮,刘管事特地把他带了出来。
  吴大摇摇头。
  打听信客的三个小厮回来后向刘管家报告,“据信客说,东西是少爷和陈子澈一起寄的。”
  天色越来越暗,街上的小贩一个接一个地收摊回家。眼瞧着是打听不到什么事了。刘管事便领着小厮往千金镇最大的客栈走去。
  路过一个名叫清风的客栈,刘管事进屋探头看了一眼,客栈大堂有几处挂着蜘蛛网,店里也只有个一个小二。
  小二一脸谄媚地上前招呼道,“客官,咱们清风客栈价格最是公允。”
  刘管事在心里嫌弃这客栈的穷酸,抬脚便出了清风客栈,继续往镇上最大的客栈——福云客栈去。
  “好心人,给点钱吧。给点钱吧。”福云客栈门口蹲着两个破衣烂衫的乞丐,一人面前放一个豁口的碗。这两人要钱也不好好要,只管蹲在那,头夹在两腿间,念经似的叫道,“好心人,给点钱吧。给点钱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