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古代做少爷 (纸扇长衫)


  “哥哥。”平安顾不得口中的饼,油乎乎的小手就要拽上安康的衣裳。安康赶紧后退两步躲开。安康躲开,平安就急了,“哥哥。”
  安娜走到平安面前刚蹲下身子,平安肉乎乎地小巴掌就拍在安娜脸上,他瞪着眼睛大喊道,“打妖怪。”另一只还牢牢抓着葱油饼。
  安娜懵了,愣在原地手足无措。
  平安还想呼第二掌,被反应过来的安康拽住了小手,“平安!你怎么打姐姐。”
  “妖怪。”哥哥过来了,平安自觉地蹭到哥哥身后。
  “不是妖怪。是姐姐。这个姐姐是邱哥哥的媳妇儿,以后你要叫邱嫂嫂。”安康蹲下身子和平安解释道,“邱嫂嫂不是咱们大梁人,她家住在海的另一边,很远很远的地方,所以和咱们长得不一样。平安打人是不对的,和邱嫂嫂说sorry。”
  平安啃了两口饼,终于想明白一点哥哥说的话,他跑到安娜面前,仰着胖脸大声道歉,“邱嫂嫂,肖瑞。”
  “没关系。”安娜眼神柔和地看着平安。她明白妖怪这个词的意思。从进入大梁开始,一直有人对她指指点点,说她是个妖怪。
  邱源娘一听,安家少爷竟然和邱源说的一样,他竟半点不惧怕妖怪。难道真的是海的那边人和咱们这的人长得不一样?她有心多问问,连忙招呼屋里站着的几个人坐下,一人给卷了一张葱油饼。
  听见邱源说妖怪媳妇儿叫安娜,邱源娘看了一眼安康,连忙道,“她也姓安?和少爷一个姓。”
  “婶子,他们这个就是名。安娜就是名字,他们的姓氏有的好长,跟咱们这些不一样。”安康给她解释。
  “少爷,你咋懂这么多哩。”邱源娘真心觉得少爷是真的厉害。
  安康尴尬地笑笑道,“以前读书看过关于海外的游记。”
  平安咬一口饼子,看一眼邱嫂嫂。这个嫂嫂长得和大家不一样的多了去了。
  “我一路走来,见农场已经起了一排房子,还有一片片树林。”邱源问道,“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
  和邱源有同样疑问的人正背着青色包袱走进余阳县城。此人乃是镇北大将军胡续名手下小将裴玉春。人如其名,裴玉春是出了名的玉面小将。
  裴玉春粗粗地扫了一眼街道,路边的摊贩都躲在阴凉里。只有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带着顶草帽,坐在摊子前。摊子上放了一个粗胚白瓷提壶并两只细瓷碗,碗底画一朵荷花。水壶旁边是几个圆滚滚带着条纹的瓜。摊子旁的筐子里盖着块麻布。
  裴玉春来了兴趣,他蹲下身子摸了摸带条纹的瓜,问摊贩道,“这是什么瓜?”
  摊贩抬起头,裴玉春才瞧见这摊贩原来瞎了只眼睛。摊贩正是金小三,他热情地介绍道,“这是咱们余阳农场出的西瓜。今年咱们第一次种,拢共才有三千多个瓜。这西瓜鲜甜鲜甜地解渴,和别的瓜不一样。在别的地,您也买不着,只能在咱们余阳吃到。这西瓜是咱们农场场长花了千两银子从西域买的种子。一瓣西瓜五十文。您看你要几瓣?”
  “五十文?”裴玉春皱起眉毛,“太贵。”
  “太阳这么大,您花这五十文,不吃亏。”
  刚刚听到摊贩提起余阳农场,裴玉春想在摊贩这打听事,就数了五十个铜板买了个瓣西瓜。他一边接过西瓜,一边打听,“这么热的天,你们怎么还在外面摆摊?那边阴凉你怎么不去躲躲?”
  “我的摊位原本不在这,在那树下。”金小三指着被几个小贩模样的人占据的阴凉地。“我准备收摊回去了,才将把我的东西搬到这,赶车的兄弟就被别人叫走了。原先那处阴凉已经让别人占了,我也快走了,晒会儿就晒会儿吧。咱们这瓜可金贵,我得好好看着。”
  “您吐籽儿吐到布上来。”金小三从摊子旁的筐里拿出一块麻布,“咱们回收西瓜籽儿。”
  裴玉春咬了一口红壤子瓜,入口就是一股子甜味,水还多。这个摊贩说的没错,吃这个瓜真的解渴。他狼吞虎咽地啃了一瓣瓜,金小三体贴地拎起茶壶让他冲手。裴玉春摇摇头,“再给我切一瓣。”
  “这边的余阳农场怎么样?我刚刚进城里听见有人说里面干活的全是残疾的。”啃了瓣西瓜缓解了饥渴,裴玉春吃第二瓣瓜时速度放慢了很多。
  “也不全都是残疾的。”金小三瞧着裴玉春蹲在那冒了一脑门汗,连忙将宋石头放在摊子上的草帽递给他,“残疾的都是北疆战场上退下来的。你瞧我这眼,四年前打仗的时候伤着的。那会儿我岁数小,残了就慌了神,军营里好多残了的都不敢回家,我就也怕,就没去。后来我们安营长来了北疆,哦,就是现在咱们余阳农场的场长。带着我们这些人读书识字,在北疆开农场种地。后来他回余阳了。我和几个兄弟在农场又呆了些日子,攒了点钱,这才回家。”
  金小三喝了口水继续道,“回家后咱们也没啥营生,还是安营长的外家——卫氏商行给了活路。凡是从战场上伤残归家的,去卫氏商行买东西一律七折。那会儿海货紧俏,咱们从卫氏商行进货,各处村里转悠着卖掉,挣的钱足够温饱。我们认识些字,就在村子里帮着读信,写信,一个月也能挣几个。”
  回想起归家的生活,金小三叹了口气,“家里的兄弟娶了媳妇儿,跟咱们就离心了。不在家好多年,爹娘不如原来的亲。在家兄弟给气受,我就来投奔安营长了。我来的时候,这边已经来了好几个北疆的兄弟。我们安营长原先管着杂志办事处,杂志你知道吧。大梁的独一份,就是咱安营长办的。”金小三说起这个,与有荣焉。
  “我们这些人过来了,安营长先给咱们在杂志办事处找了活干。立马就开始为我们兄弟盘算。这些缺胳膊少腿独眼的兄弟们能干什么呢?安营长和咱们一合计,不如还干农场。干农场,咱们的活也不重。活多的时候有短期工来。平时咱们就自己拔拔草,浇浇水。”
  “我今年攒了点钱,准备托老太太给我说个媳妇儿呢。”金小三不好意思地笑笑,“不瞒小哥说,我还没娶媳妇儿呢。不过在农场当正式工,那可是很体面的,好找媳妇儿。老太太是咱们安营长的奶奶,现在就爱给咱们农场里的人说媒。安营长在北疆那会儿,老太太和老爷子还从余阳跑过去看他。那会儿还在和毛子打仗......”
  裴玉春就这么蹲在那,听金小三说北疆农场的事。腿麻了就动一动。胡将军原本担心余阳农场只是个噱头,没想到实际上比听说的还要好,怪不得徐昌明愿意将弟兄们送过来。以后残了的弟兄们来这里,他们也是再放心不过的。
  宋石头拉着美娘过来时,见金小三说得高兴。自打开始卖瓜,小三的话越老越多,随便拉上一个人就能唠大半天。他无奈地喊道,“小三儿,回去了。”
  “哎。”金小三应了一声,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对裴玉春说道,“咱们余阳的夜市热闹,小哥可以晚上去瞧瞧。就在这条街上。”
  “你们这是要去农场?”裴玉春问他。
  金小三将西瓜往车上搬,“是哩。回农场呢。”他转头瞧见宋石头拎起茶壶,忙道,“石头哥,我来。后来又卖了两瓣瓜,还有一瓣我给嫂子留着呢。”他从桌子下的筐里将一瓣西瓜拿出来递给美娘,“嫂子,西瓜籽儿要留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路易: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邱源娘:我的内心也是崩溃的
  平安:葱油饼可真好吃啊。炫,我就是炫。
  不瞒各位说,前两天我就着辣椒酱炫了三个馒头,那可是真香。


第139章 脸肿了
  裴玉春以想去农场看看为理由搭了个顺风车,金小三坐在筐子边,将裴玉春和美娘隔开。如今日子好过了,美娘身上养出些肉,大眼睛不再突兀地吓人,反而越来越娇俏。金小三止不住话头,将在摊子上没说完的话继续说完。
  路上遇见一片绿林,树木大都不高,却显得格外有生机。金小三指着那片绿林道,“到这片果林就是到咱们余阳农场了。咱们这有两大片果林。等来年秋天咱们就能吃上果子了。”
  过了果园就是一片菜田,高高低低地搭着许多架子。金小三介绍道,“整个余阳的酒楼,小饭馆都从咱们农场采买蔬菜。咱们这的菜又便宜又好。坏菜叶都扒下来喂猪了,一点没有浪费的。”
  “喏,你瞧这竹林。”金小三示意道,“这是春天时,咱们农场人一起去山上挖的笋带回来栽下的。竹林里养着鸡,这样夏天它们也有地方躲阴凉。”
  裴玉春瞧见一群羊在路边树林里慢悠悠吃草,树底下坐着几个捧着书本的孩童。这样的场景可不多见。放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贫穷的,这样的孩子基本没机会去学堂。更何况是几个孩子人手一本书,瞧他们头也不抬的模样不像是看不懂的,应该是真的识字。裴玉春指向孩子们,好奇道,“家中买得起书本,何必需要孩子放羊。孩子们专心读书岂不是更好?”
  “那可不是。小哥进城时没看见咱们余阳县的标语么,扫盲!”金小三解释道,“咱们余阳县去年开了个余阳县大学堂,一年只需要花五百文买课本,不交束脩,就是为了孩子们能识字。学堂里的夫子都是自愿去教书的。余阳县很多孩子都在里面读书呢。要是想专心读书,从大学堂启蒙后再找书院。该考功名的考功名。要是不愿意继续读书,在大学堂里学的字也够用了。现在咱们余阳县一个字不识的恐怕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