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男后[穿越] (东家小娘子)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东家小娘子
- 入库:04.10
萧渊:“朝堂之中,我打算暂且想隐而不发,你们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要叫人抓住错处就是了。”
韩延陵与柳书贤朝着他揖礼一拜,算是应下萧渊的话了。
因着朝中重要的官职大都掌握在萧渊的手中,这上头又有皇帝压着,太子还不至于对皇帝下手。
故而他只需要稳住他在朝中的根基,后续的事,他还是有办法搬回局面的。
不过三日的时间,这萧伯绪便下旨,为了江山统一而征兵,岂料这萧珏却在朝中多加阻拦,借口萧渊刚出征扶风回来不久,眼下应该歇着,至于征兵的事,自然由他来担任。
就连萧衍也在朝上与他附和,萧渊也不争,只让他们尽管负责征兵的各项事宜。
这样一来,朝中萧衍党羽的人便开始为萧珏出着各种主意,如何征兵,如何购买军需等等。
等着萧珏决定好去何处征兵,如何征兵安排好以后,已经是十日后的事了。
这十日来,萧渊也已经着手安排好朝中的大小事宜,甚至皇后还安排的晚宴,让他带着顾君辞一道入宫。
用过晚宴从宫内出来时,已经亥时许了,内城的街道上,在清冷的灯光下映衬的格外清冷孤寂,衬的马蹄声十分清脆响亮。
“皇后娘娘今夜嘱咐你的模样,让我想起曾经我母亲在我出征时嘱咐我的模样。”
马车内,顾君辞神色清冷,眼中尽是怀念。
萧渊侧首直视着他:“君辞,如果你再也不能回璇玑国,你会怎么样?”
顾君辞回望着他,面露苦笑:“不怎么样,这里有你,大约,我也能过完余生。”
说着话,他伸手握住萧渊的手掌,紧紧握住。
“那如果有机会回去的话,你会回去么?”萧渊又问。
顾君辞抬眸凝视着他的双眸,略微想了想:“会吧,但是也要在我报了青玄与阿瑜的仇,还有,看到你坐上太子之位,那个时候我再考虑会不会回去。”
他话音刚落,唇上便是微痛,他还未反应过来,整个人便落在萧渊的怀中,双唇被人含住,似惩戒般的用力吻着。
萧渊松开他的唇瓣,认真道:“所以报了他们的仇以后,你就要舍下我了是么?”
顾君辞眼神一瞬不瞬的看着萧渊,一时竟不知该作何回答。
他自然是舍不得的,十分舍不得……
可若是他有机会回去璇玑国的话,他肯定会义无返顾的回去。
在萧渊和这件事上,顾君辞真的不知道该作何选择。
“我……”顾君辞启唇想要解释,可只说了一个字,他就不知该如何说了。
他喜欢萧渊,想要和他一直在一起是情,可他想为青玄和阿瑜报仇,自然也想为曾经那些冤死的将士们报仇,这是义。
情义两个字虽然说起来容易,可一旦要做选择的时候,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顾君辞沉默,萧渊也不曾说话,直到马车在将军府门前停下,守门的小厮忙迎上来道:
“大将军,有人在门外等了一晚上了,说是您的故友,非要见到你不可。”
顾君辞愣了愣,小心翼翼的看了身边的萧渊一眼。
萧渊道:“既是故友,就该去看看。”
顾君辞这才笑了一下,连忙掀了车帘跳下马车,瞧着那站在石阶下的人,神色惊讶:“你怎么来了!”
第91章 093
顾君辞加快脚步朝着石阶走去,见着那人朝着自己拱手揖礼, 连忙回礼。
“当年晋州府一别, 却不想如今还能在长安与顾公子相见, 实在是缘分啊。”常善一道长回礼后,视线也落在了朝着他们走来的萧渊身上,恭敬揖礼。
萧渊:“这位是……”
“阿渊, 这位便是晋州府破云山庄里的常善一常道长,后来他们随着段庄主一起去了范阳。”顾君辞忙道,说及此,他忙疑惑的看着他, “对了, 这范阳不是被袁氏与王氏合占了嘛,道长怎么会来长安。”
道长道:“当初与严将军许将军他们离开范阳后,贫道便游历四方, 听闻先师在长安的桃山这里修行, 便想来探望师父,瞧见了道观后主公与公子的墓碑,这才想来长安城,见顾公子一面。”
萧渊见着他们二人如此熟络, 连忙出声邀请道长进府。
故人相见, 又物是人非,道长与顾君辞又说了半晌的话,萧渊就守在一边,将顾君辞的笑脸一一收入眼底。他好像很久没有看到顾君辞这样的笑脸了, 干净而又纯粹。
顾君辞亲自为道长斟上一杯热茶,认真道:“近来我们大梁正在征兵,当初的密林迷阵我就知道道长你不仅精通奇门遁甲,还精通兵法,尤其是最后孟兄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安排,我实在佩服。道长,阿渊身边还缺一位军师,不知道长可否愿意留在军中,辅佐阿渊。”
“若说奇门遁甲以及兵法的运用,顾公子也是高手啊。”道长捋着胡须笑道,又抬眸瞧了瞧萧渊,“二殿下气度不凡,贫道十分愿意追随二殿下,只是贫道此前一直在范阳,只怕……”
萧渊道:“道长不必担忧,一切有我,还请道长不要嫌弃,鼎力支持才好。”
常善一神色凝重,瞧着萧渊朝着自己郑重其事的揖礼,忙起身回礼道:“得二殿下青睐,贫道自然竭尽所能,帮助二殿下得偿所愿。”
顾君辞喝着茶,盘算着如今有了道长的加入,又打听了另外几个人的去处后,便也有些惋惜,如今他们飘零在这乱世,也不知过的如何了。
无论是严怀还是许雁卿,都与顾君辞有过交情,虽然当初想的是最好不要在战场相遇,可如今这个局面,他却十分想再他们并肩作战。
安置下了道长,顾君辞这才与萧渊走在回去自己院落的回廊上。踏着朦胧月色,听着逐渐出现的虫鸣,伴着清风,倒是十分惬意。
暗红的裳摆摆动,与旁边的黑衣黑裳形成鲜明对比,顾君辞负手走着,这一路也不曾听到萧渊说话,不由快走了几步停在了他的面前,直勾勾的看着他:
“阿渊,你是不是不高兴啊。”
萧渊摇头:“没有,看到你高兴了,我就高兴了。”
顾君辞瘪瘪嘴,却还是扬唇笑的十分灿然:“说真的,看到道长的那一瞬间,我就仿佛回到了多年前,与我十二哥一起去晋州府查案,遇上许兄,还有后来回去洛阳时收到你的礼物,真好。”
萧渊凝视着顾君辞的双眸,看着他熠熠目光中逐渐涌动出的泪光,伸手将他拥进了自己的怀里。
就在之前顾君辞还难以选择情义,可在见到常善一道长后,前尘往事浮现在心头时,萧渊的模样便十分清楚,他谁都舍不得,又怎么舍得下萧渊呢。
既然过去留不住,未来还未来,那么他何不把握当下,管他日后会不会回去璇玑国呢,如今他身在长安,身在大梁,他就得在在这活着,爱这里的人。
“阿渊,阿渊……”顾君辞轻声唤着。
萧渊静静地将他拥着,只是一声一声的回应。
忽的,顾君辞抬起头看着眼前的人,有些不解的看着他:“你怎么不回府啊,自你从扶风回来以后,十天就七天你都是找各种借口在我这儿住着,你王府不要了?”
“不要了。”萧渊摇头。
顾君辞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转身往自己房间走去:“这可不行,你在我这儿吃在我这儿住,得交钱,不然我可养不起你。”
“那这样吧,你住进王府去,我养的起你。”萧渊说。
顾君辞驻足回头,瞧着萧渊一本正经的模样,扬唇笑着,心中一片清明疏阔。
明日,一定是个好天道。
自从萧渊提议要统一江山后,萧珏得了个去征兵的差事,转眼已经三月中旬了,这萧珏征的兵,却是寥寥无几,满打满算也不过一两千人。
回朝向萧伯绪禀报时,只说是现在江山不稳,不好征兵,不想却遭到谏议大夫的弹劾,直说他克扣军需用度,军饷配发不足。
萧珏虽有争辩,萧衍也帮着说话,可眼下统一江山迫在眉睫,萧伯绪自然是不会听他们的解释,直接将征兵的职权调度全部归还道了萧渊的手上,让他自己全权处理。
得了旨意的萧渊立马吩咐了杨君方与霍司徒,各自拿着令符去征兵。
顾君辞虽然也想出手帮忙,可为了即将面临的战事,顾君辞手下的静安军正与萧渊手的兵马合为一处,加上从各州府抽调过来的兵马,这样复杂的军队还需要磨训练,顾君辞自然是离不开的,得了萧渊的军令,便一直待在军营里练兵。
原本萧珏征不上来的兵,霍杨二人打着庆王的旗号,不过十来天,便募的五万新兵,如此消息传到朝中,实打实的让萧珏无地自容,回府后更是发了好大一顿火。
四月十七,萧伯绪以传国玉玺下旨,封萧渊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大梁二十万精锐,兵发长安,为江山一统而战。
五月夏季,萧渊与顾君辞领兵屯于黄河南岸,静待出兵时机。
夜晚军营中的篝火燃的十分旺盛,巡逻的士兵在营中穿行,营寨上的哨兵挺直身躯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