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男后[穿越] (东家小娘子)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东家小娘子
- 入库:04.10
“青玄!青玄!”顾君辞忙冲了过去,接住倒下的卢青玄,一时间竟不知要不要拔掉他身上的肩,他只是心疼的抱着他的肩,“我来晚了,我来晚了,我以为我能劝回你们……”
“顾兄……不哭。”卢青玄想要抬手,却终究用不上力气,只是笑着望向顾君辞。顾君辞忍着眼泪:“青玄,怎么可以这么傻,留在长安,我还可以护着你,青玄。”
卢青玄虚弱道:“我这一生……胆小如鼠,唯有爱他这一件事……让我十分勇敢,我……我不想跟他分开,也不想再跟父亲分开……顾兄,你说……璇玑国真的存在吗?你说,我会去璇玑国吗?”
顾君辞连连点头:“真的存在,我就是来自那里的你忘了吗?我没有骗你,我说的是真的,青玄,青玄……”
“那……那我要去顾兄的家乡看看……和……和……”殷红的血不住的从他口中涌出,卢青玄侧首看着倒在地上的孟承烨,还是没有将最后的那句话说出口。
瘫软的手臂垂在了地上,甚至紧紧闭上了双眸,卢青玄就在顾君辞的怀里再没有了气息。
“顾君辞!你果然与这些叛贼有所勾结,眼下被本宫抓个正着,来人,将顾大将军给我抓起来!”萧衍见着顾君辞的模样,连忙趁机发难。
“我看谁敢!”萧渊忙站到了顾君辞身后,直视着萧衍道,“太子殿下,臣倒是有一句话想问,这卢文渊是来桃山与旧部汇合,反出长安的,为何这里只有他们三人的尸身。”
萧衍四下瞧了瞧,忙道:“那些人自然是见着我们人多势众,提前归降了,只有他们三个人还冥顽不灵,本宫这才痛下杀手,阿渊,你莫不是要为了这三个叛臣来质疑本宫,质疑父皇吧。”
“阿渊,莫要说了。”
萧渊还要争辩,却听见顾君辞出声阻止,他忙回身,瞧着顾君辞放下了卢青玄的尸身站起身来,转身面对着萧衍,神色冷峻道:
“太子殿下,您带兵来除叛贼自然是受了陛下的皇命,我与二殿下,也不过是想来帮助太子殿下,想着能劝降则劝。”
萧渊十分不解顾君辞突然的转变,却也只是神色冷峻的站在他的身边。
萧衍笑道:“顾大将军果然识时务,眼下叛臣已除,本宫也好回宫向父皇交差,至于叛臣的尸首,你们就处置了吧。”
顾君辞朝他揖礼,见着他十分嚣张的挥手带兵离开,萧渊忙道:
“君辞……”
“阿渊,今日若没你,只怕我真的会被这太子以叛臣的罪名拿下,纵使我能逃出来,只怕日后也不能露面。”顾君辞神情默然,“卢公他们遭人算计,才会落得如此下场,只怕这幕后之人从他们来长安开始,就已经在布局了。”
萧渊道:“所以没有正面质问他。”
顾君辞望着萧渊,又回首看了看身后的尸身,强忍下眼泪道:“这是卢公咎由自取,我只是心疼青玄,他分明是可以有大好前程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幕后谋划之人,我绝不放过!”
第90章 092
绵绵细雨不过片刻,便已经湿了萧渊与顾君辞的衣裳头发。
埋葬了卢氏父子与孟承烨, 顾君辞就着坟前的石头坐下, 瞧着墓碑上他亲手写下的青玄的名字, 神色木然,甚至内心连一丝悲戚都没有,只是静静地看着卢青玄的名字。
萧渊站在他的身后, 眼神中带着几分担忧,却又不肯上前半步,把他叫去道观躲雨。
“我从未遇到过像青玄这样的孩子,他天生一副笑颜, 待人亲厚, 以一颗赤子之心对待众人,他不该是这个结局。”
也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逐渐模糊了顾君辞的视线, 他回过头看着萧渊, 扬唇笑着:“青玄不想看到我哭,所以我也不会哭,只是……我只是舍不得,从前分别, 总想着还有再见之日, 可现在……再没有相见的时候了。”
萧渊迈步走近,撑伞为他挡住绵绵细雨:“这件事我会查清楚幕后设计的人。”
顾君辞凝视着萧渊半晌,认真道:“阿渊,我想为青玄报仇, 想给阿瑜报仇,可眼下我什么都做不到,虽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我等不了十年。”
萧渊:“你想怎么做。”
“我想跟你一起尽早结束天下一统,然后夺储位,坐天下。”顾君辞说的认真,“在璇玑国,我护不住我的兄弟们,在这里,我护不住青玄与阿瑜,我不甘心。”
他的眼神寒凉如霜,凶悍阴狠的眼神宛如利刃,看的萧渊愣了半晌,随后颔首道:“好。”
只一个字,却能听出他语气中的坚定与铿锵。
回到长安城后,萧伯绪自然要召顾君辞入宫问询的,萧渊原想跟着,可顾君辞不让,只让他在宫门外等着,随后便孤身一人入宫去了。
文德殿中,萧伯绪凝眸瞧着顾君辞浑身都是雨水的模样,忙让内侍拿来了干爽的帕子让他擦着雨水。
萧伯绪翻着奏章,装作若无其事道:“这卢文渊叛出长安城,你可知道?”
顾君辞道:“臣之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
萧伯绪搁下手中奏章,抬眸看着顾君辞:“朕也不是信不过你,凭着你与二郎的情谊,朕也是信你的,只不过太子说你出现在桃山,朕这才召你进宫问问。”
顾君辞将帕子还给内侍后,朝着皇帝恭敬的揖礼道:“陛下,卢公与臣有恩,臣自然该作报答,青玄与臣,就如同阿瑜与臣,臣待他们如亲弟弟,所以臣得知他们叛出长安,我才会追过去,原想着能劝则劝,能保住他们的命都是好的。”
萧伯绪神色如常,只是认同般的点了点头:“嗯,这个朕是知道的,君辞你重情重义,没什么错处。”
顾君辞又道:“陛下,这卢公的错臣不想辩驳,但是臣也只是想说,这天下如今四分五裂,将来必定会为大梁所一统,这卢公只因是曾是范阳之主,如今在朝为臣便倍受奚落嘲讽,若是将来天下一统之后,其他投靠过来的有才之士是否也要遭受这种奚落呢?”
萧伯绪眉头紧锁,惊讶的抬头望着他:“还有这等事?”
顾君辞揖礼:“陛下日理万机,卢公自然也不会因为这等小事来劳烦陛下,这才短短数月,他宁愿叛出长安,也不愿在此过安稳的日子,可想而知他遭受了多少非议。日后天下一统,还请陛下能够一视同仁对待所有朝臣,切勿因为他们曾效命他人,便有亲疏之分,寒了归顺者的心。”
萧伯绪脸色凝重,拿起奏折的手微顿,直勾勾的看着他:“倒是朕失察了,君辞提醒的对。不过,听着你的意思,你对这天下统一的事,似乎有建议?”
顾君辞恭恭敬敬的揖礼深拜道:“陛下,二殿下是领兵奇才,只是如今手下能用的大将不多,加上卢公手下的几员大将如今又不知归了何处,所以臣觉得,若是陛下有心统一天下,可令二殿下领兵,臣,愿同二殿下一起,征战天下,令江山一统。”
萧伯绪的脸上逐渐有了笑意,这才起身道:“好,好,朕原想还想着君辞不愿受人制约,这才不曾向你提及此事,眼下你既亲自提了,朕便允了,日后二郎领兵出征,君辞亦可同往。”
“谢陛下。”顾君辞行礼应着。
离开皇宫的时候,雨已经停了,屋宇上朦胧的笼着一层薄雾。
马蹄踏上被雨水打湿的道路,顾君辞与萧渊一前一后便朝着将军府便去了,等着他们回来的时候,韩延陵与柳书贤也已经在门口候着了。
几人见了礼,这才一道进府,朝着后院那处阁楼走去。
春风拂过栏杆,吹动着竹帘。
小几上,顾君辞往炉子里加着炭火,换好了衣裳的萧渊从楼梯处走来,兀自坐在了顾君辞身边。
“这卢公的事,我们都听说了。”韩延陵叹息一声,神色十分凝重。
柳书贤轻哼:“卢公曾是范阳之主,如今归顺我大梁,就因为这朝中多前朝旧臣,这才对他多有嘲讽奚落。”
顾君辞瞧着炉子里的水煮沸,提过水来,洗茶泡茶,手法十分熟练:“这朝中的问题若不解决,将来必有祸患,就算我们打下了江山,他们也未必坐的稳,到头来,只怕也是一团乱麻。”
韩延陵道:“我们是靠着科考入了仕途,在朝中也为背景根基,只因为受过二殿下的恩惠,这太子的人也多向我们刁难。”
“朝中的局面尚且能稳固,毕竟几个重要的职位都是二殿下的人。”柳书贤道。
“吏部尚书,我预备让裴家公子来做。”一旁的萧渊突然开口说道。
顾君辞侧首看着他:“裴盛,裴公子?”
萧渊点头:“他是世家公子,这吏部掌管着天下官员任免,故而这个职位十分重要,不能用旧人,只得是信得过,且不惧太子的人。”
“如此一来,裴兄的确是很合适的人选。”顾君辞点头应着。
萧渊应着,随后抬眸瞧着眼前的两个人,认真道:“再过不久,我们要开始征兵为江山统一做准备,此后我们便会一直征战在外,朝堂中的事,我也会安排妥帖。”
韩延陵道:“二殿下不必忧心,这朝堂上心向着你的人还是有很多的,尤其是新入仕途的举子进士中,出身寒门的为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