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一看部门老大表态了,不禁心中都有些感动 。唉,自己昨晚上怎么考虑那么多呢?
他们可是御史台啊!风闻就能奏事,根本不用承担责任的那种,甚至连皇帝都能喷!
大庆朝的法律赋予了他们这么多权利,他们却没有珍惜。幸亏还没有失去这项权利,以后该喷的时候多喷喷吧。
也就是人家王老大人,国之柱石啊。从不考虑个人得失。怪不得先皇会提拔王老大人在这个位置上呢,真真是知人善任了。
在王大人不怕外放的精神感召下,也都纷纷跟进,出列力挺王大人。
“请皇上彻查!”
“请皇上彻查!”
齐国公,勇平侯,东阳侯等,这些人家是有孩子去槐花胡同一起捉过王八的。最起码在这件事上,大家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希望干倒这位娘娘,以防她得了势后进行报复。
像吏部侍郎,他的嫡次女即将被册封为贵妃。膝下还育有皇次子。这有皇子的人家,看别的皇子的外家,能顺眼才怪呢。
得咧,趁着人家王老大人出了这个头,他们也就不装什么云淡风轻了,赶紧跟上吧。也纷纷出列。
“请皇上彻查!”
“请皇上彻查!”
百官们一看,也纷纷出列跟上。
“请皇上彻查!”
“请皇上彻查!”
在百官们看来,刘文生一个招赘的女婿,居然拿着岳家给的钱养外室,简直是不讲究!
这人一不讲究了,啥事做不出来啊。这混淆皇室血脉的事,他肯定干得出来。
盘他!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码了七千字,结果,有最后的两百字,感觉好像需要修一下文,可是脑袋浆糊了,修不了啦。
中午再发余下的吧。
第57章 亲爹是赘婿中的败类(十)
其实吧, 广大群臣们并不想掺和后宫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儿。要不也不至于一个个都黑眼圈了。
都是头天晚上没睡好觉啊。辗转反侧得,琢磨了一晚上呐。
这件事到底要不要跟陛下说啊?不说的话,万一哪天皇上知道大家都知道了, 而自己又没有跟他讲,会不会被认为是不忠?一个会被皇上认为是不忠甚至会被皇上猜忌的人, 会有什么前途吗?能保住命就不错了。说吧,这种事,事涉男人尊严,反正吧, 大家都明白,谁说谁落不着好。
大家都没想到,王老大人会站出来,扛这个雷。
有那么一刹那间, 大家都被感动了。
当然,能在官场上混的,都是老油条比较多,大家也不会因为感动那么一下下,就冒然行事。
这件事呢, 首先是王老大人站了出来, 然后御史台众位御史出来力挺, 接着是齐国公等一些勋贵力挺, 再接着是吏部侍郎等官员力挺。
有些官员也觉得, 这事确实可疑啊, 为了江山稳固, 还是查查比较好,事关皇室就无小事啊,, 一个处理不好,说不得就会动摇社稷。既然这么多重臣都出来表态了,自己就跟在后面附和一下吧,也是和这些重臣们拉进关系的一次机会。
有些官员呢,心里就不平衡啊,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才得中进士,进入朝堂,又是辛辛苦苦多少年,在大殿上才有了一席之地。你刘文生一个不仁不义的商户家的赘婿,就凭着给陛下送个女人,就想着美事啦,是不是等着你的骨肉夺嫡成功了,改朝换代了,我们还得给你磕头啊?
凭什么啊?呸!
盘他!
武将就更不高兴了,老子在军营里流血又流汗的,可不是为了让你刘文生这种跳梁小丑踩在脚底下的。
这种无耻小人,还是查查吧。
这样一来,表态的就又是一大批。
剩下的官员就越来越少了。这年月,在朝堂之上,做异类,很危险啊。
真要是坚持心中的真理,入个忠臣传,也算流芳百世,给子孙后代一个身后名了。问题是,现在是全帝都人人都在谈论陛下可能被人绿了的事,自己要是装不知道,很可能会被人怀疑别有用心,被人攻击对皇上不忠,搞不好奸臣传里有姓名哦。
更怕的就是万一……刘文生真得做了什么,到时候东窗事发,没表态的搞不好还会被打成同党,就万劫不复了!
表态,当然要表态,随大流嘛。
刚刚登基的皇上魏承瑜看着底下乌泱泱的一片,脸当下就黑了!
他可是个男人,还是大庆朝身份最尊贵的男人!如今,面南背北,代天巡狩万里江山。
王大人你这样真的好吗?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就说朕被人戴了绿帽子!
戴了绿帽子还不算,还帮人养儿子!
朕不要面子的吗?
就算你真有实打实的证据,私下里找朕,悄悄地说不好吗?
非要在这种场合,让朕丢这个人不是?
秀秀温柔贤淑,对他又是情根深重,又怎么会做对不起他的事!想当年,秀秀可是救过他的性命的。
当年他被人追杀,手下失散,好在遇到了秀秀,是秀秀当即立断,把他藏了起来,躲过了追杀,还给他治伤,帮他联络属下,这么善良的人,怎么也会有人狠心陷害?
再说,他玉树临风,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文武双全,出身高贵。秀秀不喜欢他,难道会喜欢一个吃软饭的刘文生?
--------------------------魏承瑜对刘文生自然也没什么好印象,不过当年他到底是躲到了刘文生的外宅才得救的,也算是得了刘文生的好处,看在秀秀的面上,总不好说太多,但是,这些年来,他基本上没用过刘文生,一个是不想让父皇误会他是想收拢周家,过早暴露自己的雄心,也怕他不仁不义背叛自己。
秀秀的姐夫不大靠谱,她能依靠的只有他了。
他坐拥江山,要是连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还算什么男人?
还有,大臣们,不要盲从好不好?
怎么王大人一句话,这不分文臣武将,勋贵清流的,就全都齐齐附和了呢?
这位王大人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什么时候这么大了?
这哪天他要是对皇室不满,振臂一呼……………………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新任皇帝陛下眯了眯眼睛,已经开始琢磨着怎么着打发这位王老大人回家吃自个去了。再也不要让他浪费朝廷的俸禄!谁愿意要这么一个整天给自己添堵的大臣啊。
--------------------要不怎么说,一般这种带点颜色的事儿,当事人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呢。
皇帝陛下并不知道,他现在是全帝都最红的崽。全帝都的人,都在谈论他。只要大家指指天,都会相视一笑,露出一个尽在不言中的笑容。
因为同吃一个瓜,保守同一个秘密,邻里和朋友之间的关系都融洽了不少呢。
“王大人,你这么说,可有证据?”没证据乱说,看朕怎么收拾你。
王大人摇了摇头,“回皇上,臣手中目前并无证据。但臣昨天让人去查了,刘文生的外室子,管陛下叫姨丈,首先,这于礼不合,想来这刘文生并未把礼法道德放在心上。再有,刘文生此人不仁不义,刻薄寡恩。当年,他原配去世,明明岳家问过他,要不要回归本家,可再行娶妻生子,是他舍不得周家的富贵,说什么对爱妻情深义重,结果,扭头就养了外室。连外室子都生下了。这可都是花的岳家的银子!这样无情无义又贪图富贵之人,还有什么事是他做不出来的。偏偏那位娘娘又是从他的外宅抬出来的,陛下,事关皇室万年基业,不得不防啊。”
魏承瑜一听,心说何着你说了半天,还是没证据呗。
这是歧视!歧视!分明是瞧不起秀秀出身低!
这王侯将相还宁有种乎呢,啊,呸呸,呸,不对,是英雄还不问出处呢,秀秀出身低怎么了,她嫁的高啊。
历朝历代,还有不少太后是宫女出身的呢,甚至是罪奴出身的也不是没有!
“大胆!没有证据,竟然诬陷朕的德妃!”魏承瑜怒骂道。
啊?
王老大人茫然地抬起头,他,他听到了什么?
陛下骂他大胆!说他诬陷德妃娘娘。
这…………他们御史台一直都是风闻奏事的呀!不用讲证据。而且他也说了,他是基于刘文生的人品和行为进行的合理怀疑。
事关国本,这种事,当然要慎重对待了!
如今这件事大街上传得沸沸扬扬,难不成他还要装做不知道,让陛下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不成。
再说,他也没说现在就定刘文生的罪啊。只说是彻查一下。
要是刘文生在这事儿上真是清白的,查清楚了也算还他清白了啊。可万一要是真的,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一声大胆,把全朝堂的大臣们也都喊懵了。
什么?陛下居然骂王老大人诬陷德妃娘娘?
这…………大家脑袋都有点没转过弯来。
这位陛下能斗倒几位兄弟,坐上这个面南背北的位置,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怎么会说这种话?
王老大人是御史,职责所在,既然有了这种传言,他当然要参奏啊。
王老大人能做到御史台的老大,那绝对是战绩赫赫,每年至少能参掉十几个顶戴。最多的一年,有人算过,王大人一共参掉了三百八十一顶顶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