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韬道:“我爹说,添丁进口是大事,虽然三房做事不地道,但孩子毕竟也是咱们家的孩子。”
“哦。”吴轩语气颇为冷淡。他并没有大伯这种大家族的观念,在他眼里,吴文祥的孩子只是吴文祥的孩子,跟他有什么关系?
“我爹说,他过去随个份子吃个饭就回来。你要是不想去,他就帮你把份子钱给了。”吴文韬道。
“不用了,我也一起去。”吴轩道。大伯性子好,一个人去又要被老太太拿捏住,他跟着去还能帮着些。
“那好,明天一早你先去我家,咱们一块儿过去。”
——
第二天,吴轩拿了个装满铜钱的荷包,拉着被斗篷包裹严实的豆豆去了大伯家。
豆豆道:“轩哥,我记得满月酒除了随份子钱,还要给礼的。”
“什么礼?”
“红糖鸡蛋布料之类的,装在篮子里。”豆豆见过村里其他人家办满月酒,客人们都提着篮子。
“不带也没事。”吴轩不在意这些细节,他本来也不是真心想去的,能给份子钱就不错了。
到了大伯家。
孙桂花一看他们两手空空的,就把手里的篮子递过去一个,道:“我就知道你们懒得备礼。”
吴轩接过篮子,道:“劳大伯母费心了。”
孙桂花又道:“份子钱准备好了吗?”
吴轩从怀里掏出沉甸甸的装满铜钱的大荷包,“准备好了。”
“呦嚯,这么多!”孙桂花惊叹,“这里面装了多少钱?”
“应该是五百文吧。”吴轩看向豆豆。这些装铜钱的荷包都是豆豆准备的,专门用来过年走亲访友给压岁钱什么的。
豆豆点头。这些荷包里都装的整五百文。
“哎呀呀,怎么能拿这么多钱?”孙桂花满脸肉疼。她快步去了卧房,拿出一个小很多的空荷包,数了两百文钱塞进去。然后把这个荷包放进了吴轩的篮子里。
大荷包里剩下的三百文,她递还给吴轩,嘱咐道:“把钱收起来,不要给三房的人看到。”
——
腊月中旬,除了吴大田这种在城里开铺子的,一般人都已经回村子里过年了。
因此吴三成家的满月酒,客人也不少。
吴大成和吴轩在进门处递上份子钱,负责记录的人大声唱道:“吴大成,二百文钱,一篮鸡蛋。吴文轩,二百文钱,一篮鸡蛋。”
等写完名字,孙桂花提起两个篮子,道:“我到屋里看看孩子,你们去坐吧。”
男人们直接在前院吃席,妇人们要拿着篮子去屋子里看过小宝宝,再到后院吃酒席。
吴三成本来正在招待小薛氏的娘家长辈,见到吴轩一行人,立马非常热情地迎了上来,“两位秀才公来了,来来来,请上座。”
吴轩和吴文韬被他这过分殷勤的态度弄的一头雾水。
吴大成道:“三弟,你去招呼客人吧,我们随便坐就行。”
“那不行,两位侄子都是秀才公,是贵客,哪能如此怠慢。”他带着吴轩四人去了屋子里的主桌,“请坐请坐。”
吴大成有些犹豫,自己的弟弟自己了解,三弟对他们这么热情,肯定有猫腻。
吴三成道:“你们要是不坐这儿,只能去院子里了。外面天寒地冻的,咱们体格子壮不怕,但豆豆这小身板,怕是不禁冻。”
吴轩扫他一眼,“好,我们就坐这儿了。”
屋子里确实比院子里暖和许多,能让豆豆舒服一点儿,他自然乐意。至于吴三成这么做有什么目的,他并不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吴三成亲自给他们上了两盘蜜饯,又说了好多夸奖吴轩和吴文韬的话,甚至连豆豆都大大赞赏了一番,才去了院子里招呼其他客人。
吴文韬奇道:“三叔怎么一下子转性了?”
吴轩看向院子里忙忙碌碌的吴三成,别的桌子上只有茶水,没有果盘蜜饯,看来他们确实是尊贵待遇了。
吴大成道:“我也觉得你们三叔不太对劲。”
“管他怎么回事,反正待会儿就知道了。”吴轩道。吴三成搞这一出,肯定有所图,等他自己说出来就行了。
——
四人喝了几杯茶,又闲聊了一会儿,就见吴三成领着三爷爷过来了。
“三叔,您往屋里坐,屋里暖和。”吴三成殷勤道。
三爷爷很受用,拄着拐棍进了屋子,一眼看到了屋里的四人,“哎呦,大成你们来这么早!”
吴大成起身,“三叔,您坐。”
小辈们也都起身,喊了一声三爷爷。
三爷爷乐呵呵地坐了,招呼大家,“都坐都坐,都是一家人,跟我客气什么!”
吴三成道:“三叔,待会儿孩子穿戴好了,我抱过来给您看看。”
“不着急!先给客人们看,我们不着急!”三爷爷摆摆手,询问起了吴轩和吴文韬的课业。
吴三成敛了神色,没有再说,去外面准备开席了。
不知道是因为吴三成真的变大方了,还是吴轩他们这桌被特殊照顾过。反正摆在吴轩他们面前的饭菜,比一般村里办宴席的酒菜丰盛了许多。
吴轩帮豆豆脱下斗篷,挑拣了几样菜给他放碗里。三爷爷看到了脸上也没什么表情,转过头和吴大成说话。
一顿饭吃到半程,吴三成抱着孩子过来了。
“新衣服换上了,外面的客人们也都看过了,就等三叔您瞧瞧了。”吴三成把裹着红色襁褓的孩子递到三爷爷怀里。
三爷爷接了过来,对吴轩和吴文韬道:“文祥都有两个儿子了,你们也要对子嗣上点心。”
吴轩一脸莫名其妙,上心?怎么上心?他和豆豆又不能生。
“不管谁家的,都是咱们老吴家的子嗣嘛!”吴三成满脸喜色道,“刚好两位秀才公在,给孩子起个名字吧,也让孩子沾点文气。”
“行啊!”吴文韬跃跃欲试,他还没给人起过名字呢!他道:“孩子是‘佑’字辈,他哥哥叫佑英是吧,那弟弟也要——”
眼看着吴文韬真的要定下名字了,吴三成赶紧打断了他,“文轩才学更好一些,要不让他取吧。”
第65章
“没有没有, 我和文韬差不多。”不是吴轩谦虚,而是单论文采, 他真的比吴文韬强不了多少。
“你比文韬考得好, 取的名字自然也更有文气。”吴三成坚持让吴轩亲自起名。
本来吴轩没太在意, 但吴三成这么强烈要求,他就觉得不对劲了。他和吴三成一家一直没什么交情, 甚至还打过吴文祥好几次,吴三成为什么非要让他给吴文祥的孩子起名字?
正位端坐的三爷爷看吴三成一眼, 道:“我辈分最高,应该我来取。‘杰’字怎么样?吴佑杰, 和老大吴佑英也相配, 一看就是亲兄弟。”
吴三成有些不甘心,但三爷爷是长辈,话也已经说出口了。他没办法拒绝, 只好应了下来。
起名字只是第一步, 虽然没达到目的, 但吴三成是不会轻易罢休的。他继续道:“家里本就不太宽裕,这又添了一个孩子, 孩子娘要喂奶,每天都要炖一只老母鸡。这些日子,家里就快揭不开锅了。”
吴大成道:“不是昨天刚给了你八百文钱吗?而且今天办这一场满月酒, 也能收不少份子钱。”
吴三成摆出一张哭丧脸,“这些钱撑不了几天。大哥,你不知道我的苦啊!上有一位年迈体衰的老母亲, 下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娃娃。文祥还要读书不能挣钱,我也岁数大了干不了重活。”
“大成比你岁数还大。”三爷爷跺了跺拐杖。
吴三成脸皮厚,当做没听到三爷爷的话,继续哭诉,“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孩子也实在养不起了。这孩子投生到我们家,也是命不好,等过些日子,怕是连饭都吃不起了。”
吴大成闻言有些犹豫,想着要不要再多给三房几百文,但一想到孙桂花凶神恶煞的告诫,又赶紧压下了这个念头。
吴三成看没有搭茬,只好自己道:“大房和二房日子过得好,随便从指头缝里漏出来一点,就能把孩子养活了。尤其是大侄子家——”
吴三成指着吴轩和豆豆身上新做的棉袍,还有豆豆厚实的斗篷,道:“外层都是织锦的,里面还絮了这么厚的棉花。这样的衣服,我们一辈子都穿不上一件。”
听到这里,吴轩觉得他明白吴三成今天这一出是要干什么了,他道:“我家里还有一匹红色的锦缎。”
那匹红色的锦缎是前几次买布料送的,他和豆豆穿不了,大伯母也嫌弃太艳不要,所以一直扔在家里。
见吴轩张口就给一匹锦缎,吴三成对接下来的事情更有信心了,他道:“我没看错,大侄子果真是善良宽厚之人!以后佑杰跟了你,我也能放心了!”
吴大成闻言一惊,“三弟,你说什么?”
吴轩的神色也瞬间冷了下来。
本来以为吴三成只是想要东西要钱,原来,还打了别的主意吗?
吴三成道:“大侄子是‘文’字辈的长子,又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老爷,家里却连个子嗣都没有,实在不成样子。三叔,您老人家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