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回眸已半夏)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回眸已半夏
- 入库:04.10
当天晚上,秦慕文也格外的主动。
之前他一直觉得骑着又累又深,腰部还经常使不上劲儿。今晚他真的很努力的做,眼泪被自己磨出来,还想要继续。
之后,黎锦吻过他的眼尾,看着那一抹绯红,没忍住多亲了两下。
“听到了?”
秦慕文点点头:“嗯,我心悦你,夫君。”
=
之后的日子依然是紧锣密鼓地准备秋闱,不过值得一提地是,自从那天少年格外的主动后,之后他主动的次数越来越多,因为他发现,他的夫君好像还挺喜欢这个姿势。
眨眼间就到了七月中旬,黎锦看完了三本应用算经,记录了不少造船、造火炮用到的公式。
之后,他跟着一起互保的秀才去省直隶驻地的贡院报名乡试。
如今天气好,可以走水路,若是顺风的话,两天多就能到另一个府城。
黎锦再次背起箱笼,里面装了手抄本的《四书》《五经》、笔墨纸砚和一些换洗衣物。
报名期间,他们还在当地书肆泡了一天,看看这里有没有什么自己没看到的书籍。
不过都到了这个时候,琢磨考官的出题方式,还不如自己多写一些策论。
毕竟乡试由陛下钦命的主考官主持,现在还没把主考官的消息放出来。
大多流言也都是坊间传闻,不可信。
真正让考生只要主考官的时间,是在八月初六,考官们入闱,举行入帘上马宴。
考官分为内帘和外帘,内帘考官是学问出彩的出题者,之后也得批阅试卷;外帘考官大都是巡考。
此次入帘上马宴,规定所有的考官都得赴宴。
宴会过后,内帘考官们进入贡院后堂的住所,监视官封门,内外帘考官不相往来。
内帘考官在内院吃喝拉撒一般都在一个屋子,每日会有人为其倒夜香,甚少有机会洗澡,直至改卷结束,才能出来。
这也是为了科举考试能更加公平。
黎锦报完名,发现没什么消息值得关注,就打算回去继续温书。
这时候,他也开始重温已经学了十几遍的《四书》《五经》。
坐船回府城的时候,潘又丰看到黎锦居然在看这些科举用书了,整个人精神紧绷。
虽说他之前也提醒黎锦要多看这些书,但当时黎锦说他已经做完功课,依然在看算经……
不得不说,当时潘又丰是松了一口气的。
毕竟黎锦已经确定要参加恩科,算是他们的‘劲敌’。
所以,看着黎锦懈怠的看杂书,他自己也会不那么紧张。
可到了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功课过的差不多,打算修养一段时间去参加秋闱。黎锦居然开始温书了。
潘又丰觉得自己的小心脏又紧绷起来,也学着黎锦的样子,坐在船头看书了。
第120章
三日的漂泊,黎锦一行人终于再次回到宁兴渡口。
此次报名,他们已经了解到今年的恩科开考日期定于八月初八,一共连考三场,每场三日。第一日早上考生搜身后进入号房,第三日傍晚可以回家。
这也就是说,三场的开考日期为八月初八、八月十一和八月十四。
每两场考试之间,学生可以回家休息一晚,但在第二日卯时之前,得再次去贡院门口排队,准备下一场考试。
睡过迟到了,那就等于放弃考试。
即将下船那会儿,潘又丰与大家商量下月初一一起出发,提前去贡院周围找房子,再熟悉一下贡院外的环境。
初来一个陌生府城,多在周围走几圈,对消除内心惶恐不安还是有点效果的。
虽然在场只有黎锦是第一次参加秋闱,但此次贡院之行,他一直表现得沉稳淡定,大家也会多询问他的意见。
潘又丰说完这句话后,下意识地看向黎锦。
他的举动大家都看在眼里,却也不会觉得突兀。一行五人在自己还没察觉到的情况下,已经渐渐的以黎锦为首。
黎锦跪坐在原地,并没有因此而紧张,反而从容地对潘又丰颔首。
潘又丰再次说话的时候声音都大了点,道:“那就定下日子,八月初一巳时之前,宁兴渡口见,不得晚到。”
“善。”
最近天气晴朗,多的是各地学子前来宁兴书院递拜帖,想要求学。
渡口的船只一艘接着一艘,看起来热闹又繁华。
黎锦他们的船到的晚,漂在后面摇摇晃晃,得等前面船内的人下了后,再靠岸。
这么一等,就是小半个时辰,黎锦下船的时候甚至还看到一阔气的艘船从北方驶来。
潘又丰也瞧见了,他说:“哟,看这漂亮的成度,怕不会是官家的船吧。”
这还真被他说中了,船头确实有官家标志。而让人意想不到得时,万云正好从撩开帘子,从船舱出来。
半年多不见,万教谕风采一如往昔。
他也看到了黎锦,对他拱了拱手,黎锦也拱手回应。
与黎锦同行的人也都赶紧对万教谕拱手,不过他们情商不低,下船后没有跟着黎锦一起等万教谕,而是真诚的道别后,自己先行回家了。
能跟着黎锦在万榜眼面前刷一点存在感已经够了,这时候再不知天高地厚的凑热闹,那就是缺心眼了。
黎锦站在距离渡口不远处的柿子树下,箱笼搁在脚边,一只手背负身后,另一只手自然的垂落在身侧。
扬光透过树叶斑驳的洒在他身上,虽然天气炎热,但看着他就让人不自觉地感受到凉爽。
万云走来的时候,拍拍黎锦的肩膀,他身后的人帮黎锦背起箱笼,复又退后几步,完全不打扰主人说话。
黎锦挑眉看他,这人现在有气派了啊,身边的小斯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万云压根就没想介绍这个小厮,他一见面就问:“我刚刚好像看到了几个熟人,你们是一起去报名恩科了么?”
黎锦点头回应,然后又道:“恭喜教谕,高中榜眼。”
万云说:“京城消息传得挺灵通的嘛,府城的人都知道了?”
原来是之前万云参加殿试的时候,声望很高,毕竟他已经连中五元,若是能成为殿试的第一名,那可就是在连中小三元的基础上连中大三元,有个更加儒雅的称呼叫作‘三元及第’。
可最后陛下居然钦点了另外一位之前表现平平的考生当状元。
府城小报的小道消息传闻甚至写了——
‘新科状元名叫顾春霖,因其名字喜庆吉利,故被钦点为状元。’
看到这消息的时候黎锦都有些惊讶,虽然小道消息不可全信,但用一个之前没当过榜首的人把连中五元的万云压下去,这小道消息恐怕也不是空穴来风。
黎锦说:“府城小报刊登了这消息,书院的人都知道了。”
万云笑问:“修之,你怎么看?”
黎锦挑了挑眉,说:“你位居榜眼,算是可惜了。但那人能称为状元,自然也有真才实学。”
这话的意思就是万云和顾春霖都有成为状元的潜力,最后谁能取得第一位,自然看皇帝陛下的心思。
但最后结果是万云位居第二,再也成就不了三元及第的美称,着实可惜。
万云爽朗的笑了起来:“还是修之厉害,一下就被你说准了。”
随后黎锦又问了万云什么时候再去京城,万云说他告假有两个月,打算祭祖后就留在书院教书,能传授多少知识就传授多少。
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交流越久,黎锦就愈发钦佩他们身上的风骨。
他真心实意的夸赞了万云几句,万云道:“这算什么?你不也编撰了蒙学算经等书籍么?”
所以说,他们俩能深交,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单单是策论就能看出两人都只喜欢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而不是拍马屁。
之后万云自然得先回自己家,就在一个岔路口与黎锦告别。
黎锦从万云身后的小厮手中接过自己的箱笼,他才发现这小厮非常孔武有力,指腹处有不少的茧子,怕是个练家子。
不过,既然万云没说,黎锦也没多问,直接道别走了。
等到黎锦走远,那小厮才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万云身边,完全不分尊卑,跟他并排走着。
=
黎锦回家后,小包子正端着小板凳坐在小山豹身边,给他背书。
他看到黎锦后,直接扑过去抱住黎锦的腿:“爹爹。”
黎锦笑道:“爹爹回来了,小包子有没有想爹爹。”
小包子软软的说:“好想爹爹。”
小茶接过他的箱笼,秦慕文也端着一碗绿豆汤出来。
“夫君,就差不多算着你这两日快回来了,喝点汤,解暑。”
黎锦喝完汤,好笑的看着自己的‘腿部挂件’小包几,说:“爹爹这几日在船上都没好好洗澡,小包子先放开爹爹去洗澡。”
小包子这会儿已经忘记自己小时候嫌弃爹爹练字太久、身上墨水的味道太过刺鼻,他现在只是很想爹爹,完全不舍得撒手。
黎锦没法,只能先把他抱在怀里,不过,他也做好自己被嫌弃的准备了。
却没想到小包子眉头都没皱,直接开心的给爹爹香一下,然后就挣扎的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