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在古代搞义务教育 (炀师)


  这么一想,陶笉然也就安心了下来。
  沂州这边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变革之路,京城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琉璃阁又放了个大消息,今年六月一日,琉璃阁要再次拍卖国道的承包权!
  这消息最开始是在民生日报上刊登的,随着说书先生的宣传,这一期的日报卖得特别火爆!不少家中经商,或有亲戚朋友是富商的人,都纷纷买了好几份,打算托人送给需要的亲人朋友。
  这个消息日报上一连刊登了半个月,随着消息在瑞朝境内的传播,那份物美价廉的民生日报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农民们看到了农桑版面的画册,又恰巧如今是春耕,激动得如获至宝。
  而书生学子们看到那时事板块国子监先生的讲课,也像京城学子们一样喜不自胜。
  一开始只是商人们的狂欢,到最后民生日报俨然成为了全国最热门的话题!
  一些有人脉的人,都纷纷托京城的亲朋好友给自己屯点报纸,到时候一起寄过来。而没有人脉的,也都四处探听,只求借那报纸一观。
  这段日子民生日报的销量出现了高峰式地攀升,周一例会上,陶小妹和陶鹏飞都提出了这个问题。
  陶鹏飞十分激动道:“我觉得是时候将民生日报进一步推广了!”
  “从上周一开始,报社财政终于出现盈利了,而且我估计这个数字不会回落,可以适当增加渠道的铺设。”陶小妹将自己的账本递给王琬凝。
  陶明杰对此也略有所闻,此时也很是高兴:“鹏飞,你有推广计划了吗?”
  “我们跟各地书店合作如何?”陶鹏飞今天是有备而来,直接掏出了三份计划书,递给其余三人,自己则不需要草稿,侃侃而谈,“我们先在日报上刊登寻找合作的信息,让有意的书店来信,我们再挑其中比较有诚意的合作。”
  合作模式陶鹏飞也仔细构想了一番,离京城近的地方,可以将报纸攒着,每周送一次,远的就一个月送一次。毕竟民生日报虽说是日报,但实际上时效性并不是特别强,攒上一年半载也不影响其最大的功效。而运费则由报社和书店一同承担。
  报社会将日报成本价卖给书店,利润是报社和书店三七分,但书店要承诺每份报纸不能卖超过一文钱。
  陶小妹听完,并不是很赞同:“如此一来,远一些的地方,利润可能抵消不了运费。”
  “哎呀,我们报社的目的也不是要盈利嘛,只要亏得不多就好啦。”陶鹏飞不以为然道。如今陶小妹跟陶鹏飞的关系可以说是势同水火。渠道铺设需要钱,但每次找财务申请,都是一大堆麻烦的流程,而且还不一定能要到多少银子!这大概就是所有业务部门跟财务部门从古至今最核心冲突了。
  “我觉得如今一下子将渠道铺那么广,很容易摔跟头。”陶小妹也板着脸道。虽说如今财务部只有她一个人,没有以前当主编时那么多手下使唤,但她身上的气质却愈发稳重。这些日子,她一个人掌控这么大一个报社的财政,让她比当主编时视野广阔了许多,也迅速成长了不少。
  陶鹏飞自觉完美的计划受到了质疑,转头看向王琬凝。


第168章
  王琬凝脸上带着浅笑, 道:“这个计划不错, 可以先从淮阳试起。”
  陶鹏飞闻言, 知道王琬凝也认为这步子迈得太大了,心中说没有不满那肯定是假的。不过自己计划还是被肯定了, 而且一旦淮阳试验成功的话, 往全国推广还会远吗?!这么一想,陶鹏飞又立即变得干劲满满起来。
  “淮阳一共有十五个县,加上淮阳府, 就一共可以找十六家书店合作!”陶鹏飞说完,看到王琬凝点头同意, 散会之后立即飞奔回去写更加详细的计划书了!
  二月二十日,陶笉然的木匠们竟然将水车给赶制出来了!
  彼时陶笉然正在跟邱裕、王君浩商量重建军营的事情, 家中小厮突然来报, 陶笉然和邱裕的激动得直接站了起来!
  “太好了!如今才过了午时,今天就把水车给装上去吧!”陶笉然让小厮回去通知木匠们。
  邱裕也连忙道:“大人,不知下官能否前去观望?”
  “可以呀,王大人要来吗?”陶笉然转头看向王君浩。
  王君浩在宁安待那么久,什么水车没见过, 并不稀罕道:“下官还是先带人回去丈量土地吧。”
  陶笉然这次重建军营的野心不小, 可不是简单地盖几间房子这么简单。他是想要建一座设施完善的军事基地, 必须地把所有的土地丈量完,才能开始规划。
  陶笉然也不喜欢跟王君浩相处,点了点头便放行了。而后带着邱裕直接带到了木匠园。
  此时木匠们正在给水车的组件装车,邱裕看到园内摆放着形状不一的木片, 眼睛瞬间发亮,连忙对陶笉然问道:“陶大人,这可就是水车?”
  “是呀,辛亏赶上了,否则棉花田那边不知道要被耽搁成什么样。”陶笉然说着,也是松了一口气。虽说人工提水也可行,但终究没有水车效率高。而且既然水车这安装在小沂河,那这周围的农田就都能受到福泽!这一举两得的好处,损失了着实可惜。
  邱裕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如今才这般激动。虽然王君浩有带水车的图纸过来,但奈何沂州树少,木匠更少,根本找不到人和材料来做这水车。所以陶笉然的这一架,可是沂州第一架水车,这让邱裕怎么能不激动!
  陶笉然和邱裕一起出现在小沂边,立即引起了沂州城百姓的围观。特别是看到木匠们在有条不紊地组装水车,百姓们对那些体型巨大的木板全都好奇得不得了。
  这些木匠都是熟练工,只花费了半个时辰就搞定了。
  当这个两米高的庞然大物在水流的冲击下缓慢转动起来的时候,围观的百姓皆是发出了一阵惊呼!而邱裕也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水车缓缓地转了一圈,到达最高点的时候,将水倒进了管道预设的盛水台上。然后水流开始不急不缓地沿着管道,往棉花田的方向流去。
  陶笉然心念一动,跟着水流往前走,邱裕连忙跟上。而其他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不明所以,也跟在身后。
  五里的距离,其实也就两千五百米,陶笉然步伐虽快,但也走了将近四十分钟。等他到的时候,管道下方新建的蓄水池已经灌了一半的水了。
  这蓄水池有五立方米,在底部、一米高处各有一个出水口。如今一米高的出水口被木塞堵住,而底部的出水口十分小,正在缓慢地将水源流入棉花田中。
  平时棉花田只需要小部分浇水的时候,可以将底部的出水口塞住,使用木桶来承接一米高处出水口流出的水。而当蓄水池水满的时候,也能将管道开头的盛水台给收回,这样便不会再有过多的水流进来。
  这个设计虽不算巧夺天工,但也是别具匠心,考虑到了日常农田用水的种种情况。
  围观的百姓也是第一次见这么精妙的东西,各个都瞪大了眼睛,似乎要将这个新奇又实用的东西印在脑子里一般。
  而百姓中又有大胆,当即喊道:“大人,这个东西着实有用,什么时候能给其他农田也装上一个啊?”
  闻言,邱裕也不恼,似乎平时跟百姓们就是这么近距离地相处,他只回道:“你可知那管道造价几何?就是把你们家的田全卖了,也造不了一里的管道!”
  听到知州这么说,围观的百姓是倒吸一口冷气。
  这么精贵的东西竟然用来给这片田浇水,这里种的到底是什么奢侈的玩意儿?
  百姓们心中猜测纷纷,但也不嚷嚷着要给自家田里也弄这么一出了。
  水源配齐了,十位农民也不等三日后,第二天就抄起家伙开始播种。
  如今春耕已经接近尾声,不少闲下来的百姓,都纷纷过来围观这神奇的调水工程,还有那神秘的作物播种。
  对此陶笉然喜闻乐见,又让邱勤业鼓动围观的农民帮忙播种:“大家听我说,大人说了,等明年这片田的棉花种出来后,会将种子分给大家一起种,每亩田还能得到补贴!与其到时候啥都不懂,不如现在练练手,将来也不至于把自家的田给种坏啊!”
  百姓们也不是随便一忽悠就能无脑献出自己劳动力的蠢蛋,但一听邱勤业说种坏了不用赔,还能积累经验,明年不会让自家的田有损失,立即就有蠢蠢欲动的人上前了。
  邱勤业也不挑人,说了播种的要点后,就让农民们自由发挥了。现在这个棉花种植估计全国都是头一回,陶笉然说了有耗损是探索之路的必然投入,不如让更多的人亲自动手试试,说不定还能得出更多的结论。
  于是在热心的围观百姓帮助下,五十亩田竟然在短短五天就播种完毕了!
  而邱勤业也兢兢业业地记录下了所有人播种时的异同,以便后续研究。
  来沂州的一等大事终于走上正轨,陶笉然松一口气之余突然升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自己好像忘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当他回到书房,看到书房内矗立着的黑色身影,脑袋一个蒙,菊花一紧,却还是佯装淡定道:“暗三好久不见啊,你来沂州做什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