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郡尽叛留下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曹叡亲往前线,就是为了安定魏国民心。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带着肃杀的冰冷气息, 虽然没有热武器时代的血肉横飞的景象,但也让第一次上战场的人难以接受。
曹叡坐镇长安之后命张颌率军五万抗击蜀军,司马师和夏侯玄就在其中。
他们将要去的地方很有名,唤作街亭,而“挥泪斩马谡”这个词语已经告诉了司马师此次的结果。
但是,对于曹魏来说,并不知道马谡会违背诸葛亮给他留下的军令的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老将张颌的神勇发挥,以及司马师带来的新式武器能起作用。
然而效果似乎太好了点。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场面已经让人难以忍受了,而司马师的炸药用上以后,效果更加显著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丞相他不用挥泪斩马谡了,因为马谡和他手下的兵马多数都已经丧生在了司马师的炸药下,惨况堪比当年刘备率大军攻孙权结果“仅以身免”。
事实证明,后世那么多的抗日剧不是白放的,虽然有些是抗日神剧,但是部分符合事实的地方出奇的有用。
司马师特意让洛阳的工匠打造了无缝的铁桶弄出了超简约版本的火炮,效果果然很出众。
最重要的是,虽然火攻在这个时代已经很流行了——最擅长用这个的当属江东政权——但是没有哪家的火攻会在使用的时候伴随着震天的雷鸣之声啊!
因为蜀汉政权的人一向认为自家能继光武皇帝刘秀之后再一次兴复大汉,所以对于光武帝刘秀当年的事迹颇有耳闻。
刘秀是个什么人呢?
什么“娶妻当娶阴丽华”这种不虚不实的消息不说——毕竟爱情故事一般不在明君名气评价范围之内——刘秀此人,当得起一个“位面之子”的称呼。
就连玄幻小说里的龙傲天,经历都不敢想像刘秀一样神奇!
后世戏称刘秀为位面之子,因为刘秀的主角光环已经强到了刺目的程度。
王莽大军势力强大,刘秀军面临绝境之时,根据史书明确记载“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大陨石召唤术,就问你们怕不怕!
而在陨石术之后,还有刘秀率敢死者三千人冲营,结果“会大雷风,屋瓦皆飞……士卒争赴,溺死者以数万”。
玄幻小说都不敢像他一样开挂!
刘秀是主角光环耀眼,而未来功败垂成、让弟弟一脉捡走了自己的胜利果实的晋世宗景皇帝司马师现在则是用科技战胜一切,也算是另类的人定胜天。
当然了,除了炸药之外,他们这边还是用了传统的火攻的,痛打落水狗嘛!
大雷火术不仅逼格高,重要的是,刘秀当年都没用过“晴天霹雳”这招啊!
街亭之战,蜀军全军覆没,但是没关系,司马师的名声自有魏军帮他传扬。
就像当年刘秀展现了他的神奇之处,让所有人都相信天命依旧在刘一样,现在曹魏的大军看见己方有这样的“神器”,纷纷坚定了信心,相信天命在我。
目前真的没有想篡夺曹魏大权的司马师觉得自己该想个办法给天子曹叡也披上一层光环了。
然而,现在最让司马师在意的还不是曹叡知道了这个消息以后会是什么反应,而是……
司马师:道理我都懂,但是谁来给我解释一下,雷火天尊是个什么鬼?
鉴于现在的时代,道教诸神谱系还没有完成,所以道教的一众神仙,除了名气极大的那几位,剩下的都比较混淆。
而“天尊”在道教称呼中又是很令人尊崇的一类,什么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后面都跟了天尊这两个字,于是司马师这个大活人在施展了不属于人间的“法力”之后就这么荣幸地升级了。
司马师他们这边大胜而回,那边蜀军的另一路也因为人数问题而失利,曹魏大胜。
曹叡毕竟是天子,在战后,一群人纷纷把胜利的原因推到了“陛下英明”上头。
曹叡很高兴,知道回去以后就能领功受赏的一帮将士也很高兴。
但是回到都城洛阳之后,洛阳的情况让曹叡黑了脸,也让跟着曹叡回来的一群人变得噤若寒蝉。
之前蜀汉趁曹魏不备连下三郡并且直逼长安的做法让朝野震动,而曹叡的御驾亲征固然是为了稳定军心,但也让一帮人认为曹魏现在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后来,都城之中竟隐隐有了传言,说是前方失利,陛下已经驾崩了!
司马师觉得洛阳和长安那边的信息交流应该没有那么不畅通,但是洛阳之中的公卿在消息出疯传了一阵之后,居然要推举新帝也是事实。
随着陛下出征的一群人纷纷表示因垂丝汀,但是因为这次他们算是从这次的风暴中脱身了,所以只是静观陛下的决定。
洛阳群臣想要推举的新帝人选大家很眼熟,现封雍丘王的曹植,文皇帝曹丕的同母弟,太皇太后卞氏目前尚在人世的唯一一个儿子,最重要的是,他是当年先帝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本来就对叔父曹植很防备的曹叡:呵呵。
虽然因为基本上整个洛阳城中的公卿们都以为陛下真的驾崩了而选择了推举新帝,法不责众,皇帝陛下很憋屈地表示大家都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甚至阻止了勃然大怒的太皇太后追查流言源头的举动——对于太皇太后明显想要证明儿子是无辜的举动,司马师表示她实在是把曹叡的心胸看得太宽阔了呢科科——但是对于至今在朝堂公卿之中还有极大影响力的雍丘王曹植,曹叡更不放心了。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曹植:这锅我能不背吗?QAQ!
曹叡:你说呢?
曹植:我想我哥了QAQ!
当然了,除了这件糟心事以外,曹叡的心情还是很好的。
帝王的威严都是需要巩固的,虽然他的父祖给他留下来的江山并不是完全统一的,但是在战事过后,曹叡在朝中的威信明显上升了许多,也算是一件好事。
司马师这回算是立下了大功,就连夏侯玄都因为这次随军从羽林监调回了散骑黄门侍郎的职位上,据说半年之后还会升一升他的品级——毕竟曹叡也真的不想因为夏侯玄鄙视毛曾的事情再降他一回职了,不能给毛曾升职,那就只能按功给夏侯玄升职了——更不用说司马师本人了。
司马师由散骑黄门侍郎升为散骑常侍,下一个职位是中护军,从曹叡私下透露给他的口风来看,他的升迁之路还不仅如此。
需要注意的是,太和浮华案的苗头在太和二年这一年,终于露出了端倪。
浮华交会在如今盛行,相比于传统的经学,在年轻人之中,何晏、夏侯玄等人倡导的玄学清谈更有市场。
清议在汉末就兴起了,发展到如今,儒学经义在年轻人中的市场更是不大,玄学席卷了大江南北。
天子曹叡稍稍露出了獠牙,下诏曰:“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自顷儒官或非其人,将何以宣明圣道?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
整个诏书的重点就是“尊儒贵学”以及“以经学为先”,对于爱好玄学的时下青年来说,这道诏书有些危险。
但是并不是爱好谈玄的人就不懂经义了,何晏、夏侯玄、司马师等人,谁人不承认他们的才华?
所以这道诏书也只是稍露獠牙,并不足以引起一群人的警惕,反而又成了他们抒发己见时批评的一部分。
然而曹叡并不是这么容易放弃的人,对于朝中有名的尚玄学之辈他都有所打压,就连司马师这个众人公认关系和他好的人都因为尚玄学而被曹叡训斥过。
但是相比于那些动辄被贬官的倒霉蛋,司马师的情况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莫名觉得曹叡是因为自己给他弄出来的“紫薇帝君”的名号而放过自己的司马师:我还能再说什么呢?
曹叡:来,雷火天尊,离你的小伙伴们远一点,朕要开始撕逼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们阿师未来可能会成为继位面之子、大魔法师刘秀之后的又一个后人眼中的挂比2333想想就……突然兴奋·jpg
蠢作者最近几天深受电脑wifi不好用的困扰,用一会儿就显示受阻冒黄色感叹号,按修复以后要么只顶用一会儿,要么直接变成有线、没插网线的模式,无线模式找都找不到,关机重启以后才能恢复,然后又恶性循环。有木有小伙伴懂电脑的告诉蠢作者该怎么办QAQ
第106章 经玄
当然了, 曹叡没有那么早对崇尚玄学的那些人发起致命一击, 他还在温水煮青蛙,准备慢慢来。
曹丕虽然把孙权打服了,但是为了安定其心, 没有趁胜追击, 后续的手段也没有实施, 这就导致了江东政权的又一次卷土重来。
单以打不死的小强这一点来论, 孙权的身上或许同样具备主角光环。
九月, 大司马曹休与孙吴大将陆逊在石亭开战,初大败, 后来用了火药,才勉强保持了曹魏的威慑力。
正因如此, 在论功行赏的时候, 司马师很快就从散骑常侍升任为中护军,俨然一枚亮闪闪的朝中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