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唐谜 强推完结+番外 (书自清)


  徐玠到底是李瑾月的心腹,虽然李瑾月从未与她提过沈绥的身份,她却能猜出一二。李瑾月对沈绥态度的转变,她虽初始有些愕然不适,但却很快有所觉一般,接受了下来。根据外界的理解,沈绥与李瑾月不和,天津桥一事后,两人表面上讲和言好,但内里势同水火。
  可实际上,李瑾月与沈绥的关系却极其密切,谁也想不到,沈绥已经成了李瑾月的谋士。现在,沈绥在外,徐玠在内,这一外一内两大军师,成了李瑾月极其强大的助力。两位军师虽无直接交流,却配合得极好,仿佛心有灵犀一般。
  五月初七,沈绥早间上大理寺当值,协助处理贺兰易雄一案的后续事务,刚近午,漏壶滴答,她正埋头文书、聚精会神,冷不防被人一把从位子上拉了起来,一抬头,便看到秦臻。
  “秦公?这是作何?”沈绥惊诧问道。
  “你赶紧回家去,明日就要大婚的人,怎么还来这个地方。”秦臻一边说着,一边将沈绥往外拖。
  沈绥哭笑不得,只得道:
  “秦公,就差一点了,我写完这一篇就了了,不然成婚我也心有不安啊。”
  秦臻唇角下别,抿出一口气,然后抬手招呼边上两个文书吏道:
  “去传膳来。”
  然后他扭头看着沈绥道:
  “给你一顿饭的时间,写完赶紧走。”
  “多谢秦公成全。”沈绥夸张一揖,然后笑呵呵地回了位置,提笔开始写。
  屋内安静下来,沈绥专心致志写她的陈情文书,秦臻就盘膝坐在边上看着她。看着看着,秦臻的思绪渐渐飘远了。
  他回想起了当年初见沈绥时的场景,那个时候沈绥还是个十六岁的毛头小子,唇红齿白,俊美无匹,比如今的模样,成熟不足,但张扬有余。如今十一年过去了,这孩子是真的长大了,竟然要成婚了。
  午膳传来了,沈绥边吃边写,秦臻这一面吃,一面有感而发,道:
  “我记得,那是开元六年春。那时我任职御史台,还是个从五品的侍御史。那年冬天内子病了,一直拖到开春都不好,我怕她就这样走了,每日都求诊问药,一筹莫展。及至后来,竟怀疑是邪崇作祟,不得不求道问佛,出入各大寺庙道场。几日来不思饮食,日渐消瘦,也不知自己身上带病。去了青云观内,请求观主道长相看,却不曾想,晕倒在观内,醒来后,便见到了你。也多亏碰上了你和颦娘,不然我和内子,早就魂归西天了。”
  沈绥听他忽的提起往事,心中微微发酸,面上却笑了,道:
  “当年世伯您可真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对夫人情深义重,羡煞多少痴心女子啊。”
  “你这小子,都要成婚的人了,没个正行。”秦臻笑骂她,“你十六岁时的那个模样,真像那花骨朵似的,嫩到了极点,半点没有男子该有的样态。我见你,恍若见了魏晋那时的男子,涂脂抹粉,熏香沐浴。”
  “哈哈哈,那您是说,我现在皮肤粗糙了吗?”沈绥乐了。
  “谁说你皮肤,我是说你那性子。”秦臻要被她气死了,“那么娇嫩一个娃娃,行止跳脱,也没个章法,心里口里好似含了一团火,也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喷出来,灼到别人。现在倒成熟了,人也稳重了。”
  “我那时是那样吗?”沈绥嘀咕道。
  “你啊,最会装了,表面上嘻嘻哈哈,心里头其实不知在想些什么,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道行还浅。”秦臻气鼓鼓地道。
  “是是是,您说的是,晚生班门弄斧,让秦公见笑了。”沈绥立马认怂。
  “哼!”秦臻鼻子里哼了一下,内心却叹息一声,现在的沈绥却已经让他看不透了。
  沈绥吃完了午食,也写完了表文,吹干墨迹,撤走餐盘,她敛衽起身。
  秦臻走到她面前,替她正了正官帽,道:“今夜早点休息,明日有个好状态,将新娘子迎进门。到时候,我去吃你喜酒。”
  沈绥郑重点头,鼻间隐隐发酸。
  “去吧。”
  沈绥依言出了门,刚跨出门槛,她顿了顿,回身,向秦臻郑重地深深一揖。拜完,转身离去。秦臻负手站在门内,望着沈绥向自己的那一拜,高大的身躯隐在阴影中,默然不语。那双目渊沉似潭,皱纹深刻的眼角,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沈绥大步向外。外公,孙儿大婚,不能请您上位,磕头奉茶,是大不孝。您请放心,孙儿早晚有一日查明真相,与您相认。到那时,孙儿想听您说说娘的故事。
  她跨出大理寺官署大门时,金乌当头,层云也无,光照普世万千。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开始写大婚,咳,你们懂得。
  另,唐代,女子在长辈面前的自称与男子没什么区别,父母面前称“儿”,祖辈面前称“孙儿”。外祖父母面前,也不必刻意强调“外”这个概念,显得亲近。


第一百零三章
  五月初八, 沈府迎亲大婚日。或许是沈缙的错觉, 她仿佛觉得整个洛阳城在这一日都变得不一样了。忙乱与喜庆弥漫在空气里, 所有人的面上都好像带着笑容。
  莲婢姐姐要和阿姊成婚了, 此后会和她们一直生活在一起。沈缙高兴之余,也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回荡在胸怀之中。或许是经历的苦难太多, 幸福来得太不容易,反倒显得难以接受了。胡思乱想只是片刻的, 她很快就把那些抛在脑后, 加入了沈府繁忙穿梭的人群行列之中。
  她行动不便, 谁也没打算让她帮忙干活。但是沈缙总觉得自己要做点什么才好,央了蓝鸲推她去沈府的前院, 她要去看看刚搭起来的青庐布置得如何了。
  正是未初已过, 婚礼将在黄昏举行。沈绥正在沐浴,准备换新郎喜服,不多时她就要准备率队出发了。虽然张府就在沈府所在思恭坊对面的归义坊内, 路程很短,但中途诸般礼仪繁琐, 很是耽误时间, 沈绥与媒人商量后, 将迎亲队伍出发的时间定在了申初时分。
  新人拜天地,第一夜是要在青庐之中度过的。因此青庐很大,帐料厚沉,搭建结实。坐北朝南,里里外外分了三进。最外最宣阔气派, 是举办婚礼的大宴厅。大礼前后,此处便是男客们宴饮的地界。第二进稍小些,更精致讨巧,是女眷们宴饮的地方。最后一进是新人的新房,除却新人,外人是不许进的。闹洞房也只能在外吟诗作赋,走文路子,半步不能跨入。这不是普遍的婚俗,只是沈家自己立下的规矩。不遵者,便可请出去,不怕得罪。
  沈家人丁单薄,沈缙又是“成年男子”,就没有幼弟压喜床这种习俗了。只是床榻上撒了些花生、红枣,意味“早生贵子”。新房是张家派了九章妻王氏来布置的,帐幔、被褥都是上好的品色,这便是所谓的“铺房”,是女方家显示财力、示威男方的手段。但是沈家情况特殊,沈缙看着那花生红枣,顿觉哭笑不得,阿姊若是能和莲婢姐姐生出娃娃来,那才叫天下第一大奇事了。
  当沈缙将青庐中的布置最后确认一遍后,时间已经到了将近申时。最早一批宾客已经到了,都是秦臻、明珪等沈绥的同僚,此后,陆续有大量与沈氏有生意来往的大商人前来。来后,便入青庐赴宴,宴席已经开了,来宾边吃边聊,等大礼过后,闹洞房结束,主人家便要送客,便不可再久留了。
  秦臻等人来时,沈绥还没出发。沈缙恰逢在门口,正好迎了秦臻,一行人往青庐去。就在此时,沈绥从前堂走了出来。跟在秦臻身旁的赵子央立马嚷嚷起来:
  “呦!新郎倌出来了!”
  众人扭头一瞧,便见一位红袍俊郎拾级而下,向此而来。在场诸位大多都是头一次见沈绥穿大红赤色,殷红的色调衬得她肤色愈发白了,眉目俊朗又添几分,更加春风满面,真是一身奇特的男儿家的魅色,让人移不开眼去,赞叹此子真乃下凡神君。
  她大步而来,老远便揖手,唇角弯起,笑道:
  “秦公、明公,子央、子杰(王俭字),欢迎欢迎。”
  “哎呀,真真一个好俊郎!”明珪赞叹。
  “伯昭兄,你穿赤色太好看了,你以后要多穿这种亮色,别总一身青白的。”赵子央笑道。
  “你别瞎说,赤色怎么能乱穿?”王俭驳斥他。
  赵子央道:“我没说赤色,我说亮色,子杰,你真是认死理。”
  看着他俩斗嘴,沈绥低头浅笑,温文尔雅。她看起来很沉得住气,今日大喜也不见情绪有多么激昂。但了解她的人,却知道她现在有多紧张,又有多喜悦,那飞扬的眉梢,都已压不住了。
  秦臻很开心,一直呵呵笑着,眼里满是欣赏与欣慰。
  “诸位,吉时已到,我得去迎亲了,诸位请便。”沈绥再度拱手说道,随即,她对沈缙道,“仲琴,你替我接待几位。”
  沈缙点头,她行动不便,不能跟随阿姊去迎亲,实在是遗憾,所以她要留在家中,替阿姊接待好客人。
  沈绥带着几位傧相,以及迎亲的车队出发了。
  大唐北方的婚俗,迎亲,新郎率车队出发。车是黑漆的马车,一共三辆,新郎坐一辆,后两辆预备给新娘。傧相骑马在车侧,车队前,有专人执烛前行引路。沈绥大婚,有四位青年男子毛遂自荐,成为傧相。一位是李白,一位是救下杨氏叔姪的鲁裔,一位是明珪的长子明庄,最后一位非常出人意料,竟然是一位相当年轻的道长,听说是司马承祯最年幼的弟子,道号玄临子,是特意从嵩山赶来的。小道长眉清目秀,傧相的喜服一穿,谁也看不出他是个道士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