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桃源种田记 (浮云之翼)


苏老头一看,放松的就近找了个地儿坐下:“没事没事,大家都散了吧,别把这小猴子吓跑了。”

  ☆、21墨猴金宝儿

古书记载:
阳朔县产墨猴,大如拳,毛作金色,两目烁烁有光,能于笔筒中盘曲而睡。置之书案间,欲使磨墨,则扣案数下,猴奋然讯出,跪于砚旁,以两前足捧墨而磨之。使之止,即止。见几上蜡蚁,即捉食之,无或脱者。且能于花盆间拔草捉虫.浑身金黄闪亮,两眼烁烁有光。拳猴极小,能够装入笔筒,因此常在筒内盘曲而睡。主人常常将它连同笔筒置于案旁。如果叫它磨墨,只要把笔筒轻叩三下,它就飞快地跳出来,跪在砚台旁边,先用前爪捧墨,然后慢慢地磨。直到主人叫它住“手”为止。有趣的是,主人写字时,它一直趴在砚台旁静候,有时发现桌上出现蚊、蝇、蚂蚁一类的小昆虫,它即奋力扑去,捉住吃掉,待到主人离去,它又伸舌将砚中余墨舔个精光,然后跳入笔筒里睡大觉。由于它能磨墨、舔墨,所以人们形象的称它为“墨猴”。
在古代,它是文人的宠物,能帮助翻书、递纸、取笔、磨墨。它爱栖身笔筒和抽屉,只要喂以花生和黄豆即能生存下去。曾有位考古学者在武夷山发现过以前被认为已绝灭,体重仅200多克,小如鼠,伶俐聪明。
据清代《武夷山志》:“珍猴小巧,大仅如掌”。“珍猴”即墨猴。体型小巧、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笔猴,是古代文人的宠物。它因能够帮助主人磨墨而得名。笔猴一旦累了,就会钻到大笔筒里休息,或钻到抽屉角落里睡觉。主人只要略施花生、豆类、硬果,就能维持它的生存。古代文人之所以喜欢养笔猴,一是因为它珍奇,且易于饲养;二是它那帮主人磨墨、递纸的滑稽、灵巧相和手脚不停的勤快劲儿,大大缓解了古代文人做学问的辛劳和寂寞.
据传,在武夷山的密林深处,过去曾经生活着一种体重仅四、五两(约合120~150克)的猴子。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在武夷精舍著书立说时就饲养了一只从山中捉来的猴子。这只猴子,身高如笔杆,体重不足半斤,生性机灵,逗人喜爱。经过朱熹苦心驯化,甚听主人使唤。在书房里,朱熹读书,它就规规矩矩地坐在笔筒上“洗耳恭听”;朱熹要写文章,它就跳下笔筒勤快地磨研墨水;主人外出,它就老老实实,寸步不移地看守书房,不让生人进入。这么乖巧的袖珍猴子世上罕见,难怪清代李如龙作诗称赞:“武夷笔猴倍珍奇。”
在鲁迅的文章《狗·猫·鼠>中也有记载.
秦思陶听苏老头介绍了这么多,咂咂嘴,把拿着半拉桃子的手往头顶上一举,就听见“吱吱”两声,头上一轻,手上一沉,把手放下来,就看到一只和他拳头一样大的金黄色小猴子扒在桃子上使劲啃,啃两口,抬起头来看看他。
苏老头颇为惊讶:“除了阳朔和武夷山,我还没听说别的地方发现过这种猴子呢,龙江谷附近的山林里居然有,这个可是个重大发现。”
秦思陶看着机灵的小猴子,毛茸茸的,爪子比自己的大拇指还小,扒着自己手里的桃子使劲的啃,萌得不行。他试探性地摸摸小猴子的脑袋,结果这小东西估计是觉得他没有威胁根本就不躲,只是埋头啃桃子。结果就这么一小会儿的功夫,秦思陶吃剩的小半个桃子就进了这小东西的肚子,秦思陶把桃核扔了,小猴子就使劲舔他的手,把剩下的汁液舔的干干净净,让秦思陶痒地直笑,待得秦思陶的手上干净了,他就往秦思陶的手掌上一躺,仰面躺在秦思陶的手心里,把吃的溜圆的肚子露出来。
苏老头十分羡慕:“你这小子运气真好,据说清代的时候一只墨猴就值一万块大洋了,按着物价换算,现在能值百八十万,有价无市呀,啧啧。这野生的墨猴没经过调、教,居然这么亲近你。”
秦思陶乐颠颠地拿手指给小猴子揉肚子,小东西拿着爪子抱住他的食指肚,一脸享受的表情,就差哼哼两声了。
秦思陶估计这大概跟他的桃源空间有关系,对动物具有亲和力,嗯哼,本来他空间里的羊、兔子和鸡鸭也是这么亲近他的,直到他开始练针灸什么的……
估计这些可怜的动物要是能说话,就会泪奔着呐喊:“人不可貌相呀,都被主人极具亲和力的外表欺骗了呜呜,这丫真是披着天使皮的小恶魔~~~”之类的吧。
目前,这只体型娇小,精致可爱,自己送上门来的的小猴子赢得了秦思陶满心的喜爱,他估计暂时不会发现他自己投奔的主人的腹黑心肠了。
秦思陶和小猴子一会儿就混熟了,小猴子很爱干净,没事就喜欢蹲在秦思陶肩膀或是脑袋上舔舐自己的爪子。秦思陶兴奋地丢下眼馋的苏老头,跑到林仁之那里去献宝:“师父师父,你看~”
林仁之正和裴镇聊着这一路出现的药材,张坤一脸求知好学的表情在旁边听着,秦思陶过来的时候,正好看见张坤隐去他眼中的嫉妒。
林仁之笑呵呵的对裴镇说说:“你这小师弟颇有运气。”
裴镇看着在秦思陶肩头老老实实呆着的小猴子:“那是,被师父你收为关门弟子,这运气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运气。”
秦思陶心说:那是,那个张坤嫉妒我估计都快发狂了。
裴镇在社会上打拼这么久,怎么会此次没发现自己这个颇为得意的学生对小师弟的嫉妒呢,他皱了皱眉,没说什么。
林仁之不是没发现这个张坤的脸色,他反倒是视而不见,只笑眯眯的对秦思陶说:“你师娘估计要嫉妒你了,老是能碰到这么可爱的动物。”
秦思陶抬手摸了摸小猴子的尾巴,嘿嘿笑着:“师娘养的叫大宝儿,我的小墨猴就叫金宝儿~”
林仁之看秦思陶那个尾巴都要翘起来的样子,跟他肩上揪着秦思陶的衣领翘着尾巴的小猴子的神态简直一模一样,笑骂:“穷得瑟。”
秦思陶嬉笑着跑向野桃林,说:“我去再摘个桃子给金宝儿准备着。”
林仁之摇摇头:“马上又要出发了,你别磨蹭。”
“知道啦~”秦思陶围着野桃林转圈,考察队员都感叹这个小孩子居然都比自己精力好,秦思陶到一个别人都看不见的死角假装踮脚摘了个野桃子,装进了自己的背包,实则扔进了空间里。
等会金宝儿饿了,就让他吃这个假装放进背包的桃子哈,对了,刚刚的桃核可以砸一下桃仁留着嘛。
秦思陶跟铁公鸡似的,连空间结的桃子的核儿都不放过,捡了块山石砸了半天,领队都说要继续出发了,才捡起好不容易砸开的桃仁跟过去。

  ☆、22吃货很会做

天黑之前,考察队找到了一处较为平坦的地方,支好帐篷,放下背包,收拾出带的锅,张猎户和雇来的三个村民拿着砍刀去了林子里转悠了一圈,拎回来几只山鸡一兜子蘑菇,还砍了几个树杈和若干粗大的竹节。
张猎户在竹节中翻了翻,找出一个和笔筒差不多粗的竹节递给托着腮百无聊赖的蹲在地上看他们忙活的秦思陶:“给你。”
“?”秦思陶满脑袋问号,莫不是张大叔想让他帮忙做饭?虽然他正有此意,但是只给他一个竹节有什么用啊。
“专家不是说你肩膀上的这只是墨猴,又叫笔筒猴嘛,给你一个盛着猴子。”
秦思陶一愣,看着憨厚笑着的张猎户,手足无措的接过竹节:“谢谢张叔,我都没考虑到。您真是有心了。”
“甭,甭,说什么‘您’啊,整的我怪不自在的,不比你们文化人,”张猎户连连摆手,看秦思接过竹筒诱使着肩上的小猴子进笔筒,但是这小东西就是不肯进去,三两下跳上秦思陶的脑袋揪着他的头发吱吱叫。
“好了好了,咱不进去,啊,快从我脑袋上下来。”秦思陶无奈的戳戳头上顶着的小猴子,金宝儿顺着他的手跳回肩膀上。“张叔,你们要生火做饭吗?我也来帮忙好了。”
张猎户沉吟了一下,说:“考察队人多,等会儿烤个山鸡,再拿砍的竹节做个竹筒饭,来的时候我看见这附近有条小溪,你跟我去弄几条鱼吧,把背来的锅用上,炖个蘑菇鱼汤,可鲜了。”
秦思陶跟着张猎户去了溪边,村民帮着拎着山鸡,在那里先烧了一锅热水,把山鸡统统扔进去褪毛拔毛。开膛破肚,收拾齐整了抬回营地。
张猎户整了个笔直的细竹竿,削尖了头作为工具,一会儿就叉上来好几条鱼。估计是因为这里人迹罕至,溪里的鱼没怎么被捕捞过,个头都不小,秦思陶被张猎户吩咐在旁边老实看着,但不好意思不出力,就把大师兄送的那把瑞士军刀掏出来,给鱼刮鳞去腮开膛破肚。
这种生活技能秦思陶只有上辈子是个宅女时做过,从小爱吃的他很早就跟在秦爸秦妈后边学习做饭的技巧,秦妈最讨厌收拾鱼这种腥气的活计,把秦思陶调、教好了之后秦家的鱼都被指定秦思陶干了。秦爸?秦爸是大厨,大厨都是配备小工助手的……原来是秦妈,后来就是秦思陶了。
秦思陶一边沉浸在上辈子的回忆中,手上渐渐找回了原来的熟练感觉,等张猎户回过身来上岸时,秦思陶就把鱼处理的差不多了,金宝儿也嫌弃腥,只老老实实地蹲在秦思陶的肩膀是揪着衣领防止自己掉下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