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综]穿越都是系统的错 完结+番外 (长恨歌行)


  他应该明白,父王没有这么多空闲的时间的。
  不过扶苏只是沮丧了一会儿便好了。
  今日父王允了他,待到今日的课业结束了之后,他们还要一块儿用膳呢!
  因着是启蒙,扶苏学的东西不算太复杂,因此下课也早。
  扶苏是秦王政的长子,秦王至今也没有立王后,他这受宠的长公子,在别人眼里,继位的可能性极大。
  扶苏因着母妃郑姬的教导,待人接物端的是儒家所言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可是他到底极受他父王的看重,怎么也不像面上表现出来的这样。
  秦国自元王归政变法以来,最重视的,便是法家了。
  帝王心术,扶苏也是知晓的。
  不仅知晓,他在待人接物之中,还不知不觉地用了。
  哼,那些公卿大臣,以为他这个长公子还小,准备在不知不觉中对他洗脑,让他受到儒家某些想法的熏陶,然后维护他们的利益?
  当他是真正的小孩子吗?!
  想到这里,扶苏又突然疑惑了。
  他本来就是小孩子啊。
  对了,他之前……是怎么发觉,有人灌输的儒家理论不适合他的?
  不太对……扶苏觉得有些违和,但是思及父王私下的教导,想来是自己听进去了的原因吧。
  扶苏走在王宫的路上,他的侍从安元恭谨地跟在他的身后。
  公子荣禄的母妃楚姬迎面走来。
  作为公子,扶苏并不需要向这些嫔妃行礼——除了他自己的母妃。
  秦宫之中,最尊贵的,当然是王室的血脉,即便是秦王的妃子,也不能生受公子们的礼。
  更何况,在没有王后的如今,作为长公子的扶苏,是变相的王太子。
  更重要的一条,楚姬的出身并不高。
  她是曾经的楚国王室公主不错,但是自从楚国亡国之后,这些曾经的王室?
  谁看得上呢!
  要不是楚姬的姿色不错,作为齐姬的陪嫁中的一员被父王看上,又好运地生了一个公子,恐怕如今,她也只是在王宫中蹉跎一生的命罢了!
  扶苏淡定地从她的面前走过。
  秦王政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公子王姬一个一个地出生,除了长公子扶苏得到他的另眼相看,几乎日日得见秦王之外,好像还没有王姬或公子得宠呢!
  而秦王后宫的嫔妃,除了羡慕嫉妒恨,郑姬好运地生了长公子,扶苏运道好,作为长公子出生之外,什么也不能做。
  笑话,敢对王上的心肝儿长公子出手?活腻了吗?
  扶苏感觉到楚姬似乎非常生气,但是……又有一点幸灾乐祸?
  怎么回事?
  对了……自己怎么知道的,楚姬的情绪?
  明明就没有在看啊,不是吗?
  作为长公子,扶苏还拥有一项特权。
  并不需要通报,他来到了秦王的寝殿。
  一堆竹简放在案几上,中车府令赵高服侍在一旁。
  赵高是王室的分支宗室,血缘关系已经比较远了。
  扶苏模模糊糊地想到,似乎有人说赵高是赵国的远支宗室来着?
  谁说的?
  这说法还真是好笑呢。
  秦王身边如此重要的职位,怎么可能让和赵国王室有关系的人担任?
  秦国这是在那些诸侯国施多了反间计,然后准备让别人给秦国也依样画葫芦地来一刀吗?
  这说法和赵高是宦官一样,都特么无稽之谈。
  对了……谁说的赵高是宦官?
  好像,没人这么说啊。
  扶苏感到了难以言喻的违和感。
  好像,他忘记了什么很重要的事一样。
  “哦,扶苏来了。到寡人这儿来。”下一秒,秦王威严却和煦的声音响起。
  扶苏马上就丢掉了什么违和感,兴奋地快步走到父王的身边。
  他本来想跑的,但是宫廷礼仪要求他必须行止有度。
  秦王很喜欢扶苏这个儿子。
  这不仅仅是看在他作为长子出生,被秦王寄予了厚望上。
  如果扶苏不争气的话,这也是白搭。
  但是扶苏不仅天资聪颖,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并不像其他的公子王姬一样,畏惧秦王,而是将他当作父亲来看待。
  很多时候,嬴政一直觉得儿子真是萌萌哒!
  当然了,儿子什么的,虽然他有很多公子,但是这个自然指的是扶苏宝贝儿啦!
  嬴政小时候并没有体验到什么是父爱。
  这个要从几十年前的事情说起了。
  秦元王嬴师隰从魏国归来登位之后,秦国便开始了快速发展。
  虽然外面都在说商鞅,也就是被封为商君的公孙鞅如何天纵奇才,但是作为秦王,他自然知道自己的祖先在其中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虽然看起来只是保证了变法的进行,但是,知道某些□□的嬴政表示,有一些很得罪人的制度,就是元王想出来的。
  自然,王室在里面获利是最多的了。
  至于背了黑锅的商君嘛……啊哈哈哈,那一块肥沃的封邑还有侯爵之位绝对对得起他啦!
  而且……商君最喜欢的是阴阳家啊妈蛋!
  传出他是精通法家的人特么到底什么心态啊!
  早就作古的秦元王观·嬴师隰·源:历史不可违背啊……阿嚏!
  元王死后,孝王继位,作为商君的学生,孝王不仅一直重用着商君,之后还重用着商君同样出色的子嗣。
  作为元王的独子,孝王似乎也传到了元王的不近女色。
  孝王同样也只有一个儿子——惠文太子嬴驷。
  可惜的是,天资纵横,倾注了孝王极大心血的惠文太子早逝。
  心灰意冷的孝王决定,从太子的子嗣中,选一个出众的孩子。
  太子长子名为荡,力大无比,扬言可举当初被楚国抢走的周之九鼎。
  孝王一度看好这位小公孙,可是最后,孝王将目光转到了嬴政的祖父嬴稷身上。
  后来登位的嬴稷,就是秦昭惠王。
  昭惠王有两个儿子,都是王后所出。
  各个诸侯国历来有传统,就算是太子也有可能到他国为质子。
  许多的国君都有在别国当质子的经历。
  昭惠王的两个儿子分别到了魏国和赵国成为了质子。
  可惜的是,昭惠王二十年,昭惠王的长子在魏都大梁去世了。
  将儿子追封为悼太子的昭惠王还没有来得及感叹,自己天资纵横的长子离世,而且没有留下子嗣,他能选择的居然只有平庸好色的次子的时候,又一个噩耗传回了秦国。
  昭惠王的次子安国君嬴柱,在赵都邯郸去世。
  整个秦国一片哗然。
  就算因为安国君的平庸而不太喜欢他的昭惠王,在听到两个儿子接连的死讯的时候,也崩溃了。
  悼太子也就算了,身子并不是很好。
  但是,一向身强体壮的安国君嬴柱,怎么可能这么早死去?而且还是在他哥哥的死讯传出后不久?!
  也许唯一的好消息,是安国君因为他的风流而留下了许多的子嗣,秦国还不至于乱套。
  这个好消息并不足以抵消昭惠王向赵国的复仇之心。
  秦赵两国的关系陡然剑拔弩张起来。
  因为事关秦国的王位更替,而且感觉赵国确实不太厚道的各国都选择了观望。
  秦国的势力经过元王、孝王多年的发展,昭惠王也是一位雄主,这么多年下来,已经隐隐有了诸国之冠的感觉。
  就算苏秦在各国奔走相告要合纵抗秦,没有下定决心的各国君主仍然处在观望状态。
  这个时候,又有了这么名正言顺的理由,各国干嘛要白白插手,让赵国占了便宜?
  主要是,时任赵王乃是赵惠文王赵何。
  赵惠文王的父亲是赵国最雄才大略的王之一赵武灵王。
  同当初的秦元王一样,赵武灵王让位给了自己的太子,自己成为了“主父”【即太上王】。
  但是问题是,赵惠文王并不是他原本的太子。
  赵武灵王的原本的太子是嫡出的太子章,但是,太子章的母亲死后,另娶新妻的赵武灵王喜爱上了新妻吴娃所生的公子何。
  后来,吴娃红颜早逝,对美人的喜爱与怀念,以及对公子何的聪颖的喜爱,使得赵武灵王废掉了太子章,立公子何为太子,后来,直接禅位给了赵王何。
  原本,这个决定是为了防止赵武灵王在征战过程中猝死,赵国内乱。
  但是,后来完成征战,灭亡了中山国的赵武灵王,想到了收回权力。
  而且,对无辜被废、毫无怨言的太子章的愧疚,以及对权力的渴望,让赵武灵王准备将被灭的中山国所成的赵国代郡,封给太子章,让太子章成为代王。
  赵王何自然不会同意。
  最后,以沙丘行宫为根据地,赵武灵王准备支持太子章的政变。
  当然,这被镇压了。
  赵武灵王最后被围在沙丘行宫之内,被活活饿死,下场凄凉。
  而在此过程中毫无反应的赵王何一直到尘埃落定、赵武灵王已死之后,才痛哭一场,命令厚葬。
  因为有这个前科在,秦昭惠王明晃晃地怀疑安国君是被赵国害死的,其他诸侯国的人也没有吭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