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综穿]穿越不是系统的错 完结+番外 (长恨歌行)


各道的乡试结果传到京城也是有时间区别的,就算是文风鼎盛的江南的举人名单,除非家里有人在那边考试,或者是已经过了乡试准备参加会试的人,否则京城也没有人会特别关心。
贾家向来是武官勋贵这一系的,京中的大人们去各道监察乡试,但那些都是文臣,没几分交情,也不会特意来和贾家的人搭讪,况且观源是快马回的京城,比那些大人的消息还要快一点。所以,这就造成了,整个贾家,除了和观源一道回来的贾敬,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名次如何。
听观源说自己中了举是侥幸,贾家的人也怕他因为名次太低不太愿意提,所以也不准备继续问下去。
反正他今年才十五岁,就算明年不考,等到弘承八年再考也不成问题,他可是在文风鼎盛的江南拿到了举人资格的人啊,江南那边举人一榜也才百人呢!而且那时候他才十九岁,便是二十几岁,有进士的名头,不愁找不到适合的媳妇儿。
贾政今年四岁,已经进学了,和十岁的贾赦不同,在史氏的抚养下,他好学勤奋的名头全府都晓得了,而且看起来可比老太太抚养的贾赦要得贾代善喜爱得多。
婆媳是天然的敌人,起码在贾府是这样,在史氏眼中,老太太宠小儿子宠得太过了,就算得了个举人的名头也不算有什么大出息,荣国府这样的人家,老爷的弟弟起码得上了三品才勉强算得上是不坠家声呢!
但自己的儿子贾政就不同了,从小就这么勤奋,以后定然比那个和贾赦一样散养的贾代攸更有出息。
于是她好似无心,又有些好奇地问道:“不知四叔你得了什么名次?江南的举人,可比咱们京城的解元还要来的出息一些呢!”
郑氏隐晦地瞪了她一眼,又有些担忧地看着观源,也不知史氏话里的“解元”有没有刺激到儿子。
说起来,观源得了江南东道的举人名头,在京城,看在荣国府的面子和他的才学下,指不定真能得到解元呢!如今去了江南,虽然测出了自己的水平,但是举人的名头到底比不上解元好听不是?
贾代善可不知道自己夫人的心思,还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以示他很是同意史氏那句观源的这个举人可比京城的解元有水平。虽然有点水分,但到底对弟弟是个安慰不是?
“弟弟不才”,观源朝着史氏笑道,伸出一根手指,“得了这个名次。”
京城所在的京畿道和东都所在的都畿道的乡试每榜可取举人两百人,而江南各道所取的举人每榜只有百人,其他各道人数不定,差不多在八十到一百之间徘徊。
看观源的样子,也不像是得了最后一名的样子,史氏还在猜,就听见贾赦直接开口:“小叔,你是得了第一百名吗?那不就是那里的最后一名咯?”
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史氏心想着,愤愤地看了贾赦一眼。
在老太太看来,老大和贾代攸一起长大,自然不会怪罪他的无心之失,最后被怪罪的,还是自己!史氏这么想着,心里更是恼怒了!
观源笑着摇了摇头,装作失望地说:“在你看来,你叔叔我就这么点本事吗?唉,亏我还一直念着赦哥儿,想不到赦哥儿是这么想我的啊!”
“那就是第十名了?真不愧是我弟弟!我看啊,你直接参加会试也是使得的,定会比京城的解元要厉害!正好,弘承五年的时候,京城又要举行会试了,你正巧可以直接参加春闱”,贾代善哈哈笑着,又转过头对贾政说,“政儿,你以后也要向你四叔好好学学啊!”
至于贾赦,贾代善觉得这儿子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子,还比不上他四岁的弟弟来得懂事勤奋,所以就没提,贾赦眼里的失望都快溢出来了。
郑氏搂紧了自己的心肝宝贝,然后顺着贾代善的话头对贾政,或者对史氏说道:“正是善儿说的这个理呢!咱们荣府的子弟可不能只凭着祖荫过活,政哥儿和赦哥儿不一样,还得学着攸儿,自己拼出一条路来才不坠了咱们家的颜面。”想让贾政代替赦儿承爵?别做梦了!
被郑氏再次提醒自己喜爱的小儿子是个不能承爵的,史氏绞紧了手帕,然后笑着说道:“老太太教训的是,还盼着日后政儿像叔叔那么出息呢!”日后我儿子迟早比你儿子要出息!
就算观源算半个局外人,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对婆媳的修罗场气息。
唉,自古婆媳多撕逼啊!
在这种时候,观源就对好像对这些完全没有反应的贾代善佩服得要死,从某种方面来说,这也是个强人啊!
就在荣国府的人在老太太的屋子里言【刀】笑【光】晏【剑】晏【影】的时候,郑氏得用的大丫鬟拂冬进来禀报道:“老太太,外头宁国府的太太来道喜来了,正在外头要见您呢!”
“那还不快让我那侄媳妇儿进来?”郑氏这么说着,已经准备站起来了。
“哎哟,可不敢劳动老太太,侄媳妇我啊,这次是来道喜的,可不是特意来折腾您的。”贾代化的夫人李氏正巧进来,忙朝郑氏迎去,笑着说道。
郑氏也不坚持,毕竟不算外人,又坐回了原位,拉着李氏的手让她也坐在软榻边:“你这皮猴儿,嘴就是甜。你们府上的敬哥儿考上秀才我们还没道贺呢,这么快就来给我们道喜做什么?”
“瞧老太太说的,敬哥儿和十九叔哪能比呢!”李氏这么说着,脸上的笑容却更深了些。
观源年纪小,贾家京城八房的代字辈,他是最小的一个,行十九。
李氏又继续说道:“敬哥儿不过是得了秀才,十九叔可是在江南得了解元呢!”
“解元?!”郑氏和史氏这时候倒是异口同声了。
李氏肯定地点点头:“不只如此,听我家敬儿说,像十九叔这个年纪的解元,江南都多少年没出一个了呢!十九叔真是了不得呢!”
作者有话要说:
默默地让我家阿源装了一个清新脱俗的逼23333333
这种苏爽的感觉啊!
有没有感觉到蠢作者的恶意糊了史氏一脸呢?

第92章 无双

荣国府最近热闹得很,因为他们家出了一个解元。
解元不值钱,荣国府原先可是国公爵,便是现今因为承爵而降了一等爵位,还是一等侯的门第,解元三年各道却能出十八个呢!
但是,这还要看解元的头衔落在谁身上。
京城的人都道除了皇家之外,有四个人最为好命。
第一位是靖远侯林誉之子林霁。靖远侯子嗣不丰,将过不惑的时候才得了独子林霁,而且此后再无子息,这根独苗当真是金尊玉贵、如珠如宝地养着。
第二位是景桓侯霍非与安阳长公主之子霍甫。景桓侯不是没有庶子,但是和长公主所出的嫡子比起来,自然不值一提,而且因为母亲的皇族血统,霍甫承爵的时候,是不降爵的,日后别人还是要称他一句“侯爷”。
第三位是修国公侯晓明的七子侯子翼。修国公总共有九个儿子,简直是开国勋贵里多子多福的典范,不过他的嫡子就只有次子侯子远与七子侯子翼。只不过因为修国公的后院实在是太乱了,斗到最后,死了八个儿子,除了侯子翼之外的所有儿子全都折了进去,修国公夫人死了长子,发了狠把修国公后院里的所有女人都灌了药发配到了窑子里,修国公此后也心灰意冷,身子也因为妻妾争宠毁了,最后只能盼着侯子翼能平安长大成人,不让自己绝嗣。
最后一位,就是荣国公的幼子贾代攸。
和其他几个都是要承爵的不同,贾代攸是荣国公的老来子,年纪只比侄子大五岁,自然谈不上什么承继爵位。但是也因为他是老来子,阖府上下最宠爱的就是他,又不用承担什么责任,金尊玉贵地养着,若是他的品行不端一点,活脱脱的就是纨绔子弟的模范。荣国公不盼望老来子有什么大出息,教子宽松以至于连长孙也跟着一起散养是在京城出了名的,不过这位着实是个有天赋的,给荣国公守了三年孝之后,便在金陵那边参加了科举。
公侯子弟参加科举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县试得了头名,州试得了头名,成了金陵的案首。童试的时候成了案首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了秀才之后他又参加了乡试,然后得了头名。
你个散养的文采为什么能出众的这种地步啊!京城多少公侯子弟因为你变成了被训斥的对象啊!别人家的孩子什么的,最讨厌了。——来自京城各个贵胄子弟的心声。
贾代攸如今已经连中三元了,若是会试的时候再得个头名,那殿试的时候圣上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会点他为状元的,也就是说,只要会试的时候贾代攸能成为会元,那自燕朝有科举以来,经过前朝宁朝至如今的大越,共五百年间,头一个五元首将会诞生。那可是大喜事,而且是彰显了当今圣上治下乃是文风鼎盛的太平盛世的大喜事啊!
不过前朝也不是没有人连中三元,只不过会试的时候失利了,贾代攸能否成就五元首,还得看会试。
荣国府因为这个热闹得很,观源本想等到弘承八年科举的,只是想不到他考得太好了,就连圣上都因为他这个小三元惊动了,这下子,他不参加也不行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