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神剧岂可修 (百漱流央)


  “三万已出滕国,再带走五万军,国内空虚,将军还是先带走三万军,等玖家主回程后,再跟进二万军,或许可同后来征召的民兵一道。”狐源道。
  玖少卿若有所思看狐源一眼。但他说的有理有据,都城空虚,实在不妥,须贾犹豫有顷,出于对自己的自信,点了下头。
  然而,还在点兵,过了两日,西边来了告急:梁国邀请齐国攻滕,攻下来分好城池,玖玺桓和谢宾带兵拔营的时候,梁军转手来了个背刺,二人率军且战且退,被围困在一个滕齐边境的山谷。
  众人静默片刻,开始骂骂咧咧起来梁国的背信弃义,骂咧一阵后,自是讨论先支援北境还是先支援伐滕军的问题。
  答案基本是一边倒的,梁国近来疯狂扩张,他们不敢掉以轻心,而燕国,终究是几战几败的手下败将;且齐国东西径短而南北径长,梁军要是有心做什么,明显更加危急;陷在滕国的棘门军是各家精英子弟,北境的守军却多是民兵和不受器重的子弟够成的,孰轻孰重。
  只有谢涵持反对意见,“梁国虽疯狂扩张,却并不是盲目扩张,他们只针对绞滕等小国,何故忽对我国用兵?凡事总有目的,本君记得,不久前梁国刘氏才访燕,令人不得不怀疑,他们是否做了什么交易,是否正是想利用我们这种心思牵制北境援军?”
  “这是温留君的猜测。”须贾沉声道:“先抵挡梁国,再后续征兵往北境,我们来得及;先出兵北境,再征兵前往滕国,恐怕来不及。”
  “这是我的猜测不错。大将军不想听猜测的话,我还有另外的话讲。”谢涵道:“梁君未立,三家军心不齐,各有矛盾,我想比起派出援军,或许挑拨离间,才是最快的救援之法。一个使臣快马加鞭,总比一群军队哪怕疾行军来的快。这是其一,其二,燕国周边,唯有召国可以牵制,梁国周边却包围着雍楚,召国弱小,雍楚强大,我们完全可以请雍楚制约梁国。”
  狐源沉吟片刻,“温留君所言甚是,只是雍国地远,楚国又刚与我国有些嫌隙。”
  这就有些尴尬了,抢地一时爽,其后火葬场。
  “有些嫌隙怎么了?谁还与谁没些嫌隙了?”谢泾喜欢光芒万丈的谢涵,可不喜欢对方被呛声,“左不过多舍些东西出去罢了。”
  “不怕舍东西。就怕楚国会拖着,一边拿了东西,一边慢悠悠行军,等他们到了,梁军与我军许会两败俱伤,他们尽可渔人得利。”谢艮叹一口气,“我国与梁国都挨着楚国,这才是对楚国最有利的不是么?”
  狐源道:“臣还是赞成先救伐滕军。”
  玖家势力泰半都跟着玖玺桓出去了,玖少卿自然不能放着不管,也就顾不得和谢涵刚刚修的“旧好”了,“臣复议。”
  拾夏纠结于北境的自己势力,与滕国的盟友玖氏、好友玖玺桓,一时犹豫不决。
  须贾从轻重缓急看,“臣复议。”
  “扑通——”谢涵跪了下来,“儿臣一直有一事未禀明,原是想给君父做五十大寿的贺礼,现在却不得不说了。儿臣今年回扶突之前,去长河边巡视过一次,郑演大师曾向儿臣保证,八城沟渠建成后,可养活五百万人。山延水长,儿臣不怕燕军长驱直入,却怕燕军占领八城后,难再夺回来。”
  一直安静仿佛壁花的须家主须弥猛地开口了,“此话当真?”
  五百万人,就是四分之一的齐国,八城的城池能养活三十座城池的人,这样丰茂的土地,除了邹国中心地带,再找不出第二家来了。
  这八城的意义一下子就不同起来,原本一面倒的情况也开始左右摇摆了。几人犹犹豫豫问谢涵:“温留君可有什么证据能证明?”
  “大师口语,要我现在如何证明?”谢涵伏首,“只是若五年后,八城没有这种收成,但叫我项上人头请罪。”
  他说的太果决,太掷地有声,殿内众人互相眉目示意,只有谢泾跳出来说,“收成这事,从来说不好,许今年有了明年无,又看天气雨水,三哥不要把话说太满,还是过上十年八年看平均收成不迟。”
  “……”
  就在这朝议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又有信件送进来,本不是什么大事,却偏偏因为当事人的身份,而一下子敏感起来,“燕军左将军乃雍长公子无恤?”
  --------------------
  作者有话要说:
  。


第375章
  所有人拿眼睛看谢涵, 这可真不是时候,谢涵、谢涵只好露出一副愤恨不已的样子,“去年与雍公子一时有些口角, 他便骤然不知所踪, 我派人巡查许久,年后就突然传出来他受燕太子赏识的事来,儿臣、儿臣识人不清——”
  霍无恤是大国嫡长公子, 他忠心于一个他国君侯并在其手下兢兢业业干事才比较奇怪, 忘恩负义是忘恩负义, 要说多奇怪, 各位高官们还是比较奇怪于,“雍公子不过弱冠之龄,又自小为梁武王圈押, 当真有那么本事?”按理说,不是该不学无术么?
  谢涵唉声叹气道:“儿臣之所以如此急请诸位前往北境, 也是因为知道他确有其才。当初下南四城, 说都是他一人功劳或许言过其实, 但有百五十之功绝对不夸张。其他民兵、普通将领, 在儿臣看来,远非他对手,唯有大将军、诸位将军才能将他制服。”
  这话说的让人舒心, 又闻他道:“不,不是制服。雍公子这样的人,不能为我所用, 必成心腹大患, 请诸位将军务必将他斩杀。”
  “反而玖家主与叔父那儿,二位皆是老将, 经验十足,只要兵力充足,便不成问题,诸位将军过去,锦上添花罢了。”
  谢泾皱了下眉,他对那位雍公子只有两面之缘,但对方那讨人厌的模样可谓深深印刻在他心底,但对方虽讨人厌,他却有一种直觉,那人不会背叛谢涵。可——
  那又怎样呢?
  三哥要杀了他,真是再好不过了。讨人厌的臭黄蜂终于要离开高山上的雪莲花,他管那黄蜂是因为什么。人只要一死,无论什么误会也无法解释了。谢泾眉头一松,出列道:“儿臣当初有幸去过北境一趟,可以作证,那雍公子真是天赋神授,还极得军心,燕国无名将,我们断不可送他一个名将。”
  又说,“反而梁国,刘氏子访燕,有目共睹,刘氏封邑靠近燕国,最有可能与燕国合作。为新梁君的选择角逐,梁国三家已势同水火,偏偏刘相在这时去了,儿臣认为,在这时想要拨乱梁国三家,并不难。”
  他话说的多好啊,可是,“太子认为,何人可以前去滕国?”
  这个时候过去,极有可能是去陪葬的。
  这个时候过去,谁能保证一定能挑拨三家呢?
  谢泾一时语塞,目光在满朝文武间逡巡。
  然而提出这个问题,本质上就是一种在思考这做法的态度了,谢涵不能让这机会错失,立刻道:“儿臣多次前赴梁国,与诸位家主少主都有些了解,还与不少三家子弟有些交情,敢情前往滕国。”
  谢泾一惊,他提出建议,可不是为了让谢涵去涉险的,“不行!”见众人惊看他,他急急道:“三哥身体不佳,长提跋涉,若是病倒了,岂不是功亏一篑,不若让儿臣去罢。”
  唰唰唰——无数目光聚焦到谢泾身上,谢涵能感觉到那些目光里包含着的深意与恶意,须弥甚至抚着须道:“太子一国储君,确实该见见锋芒。”
  拾夏摸把络腮胡,“哈哈哈——太子愿意去看看,那是最好了。”
  谢漪也开口了,一副佩服的样子,“好男儿志在四方,太子不愧是太子,如此胆魄,真叫我羞煞。”
  申厘不赞同,“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我看温留君去就很好。”
  申中卿果然和温留君交恶,众人心头又过了一遍这想法。虞旬父也出言道:“太子运筹帷幄,温留君能言善辩,还是温留君更适合前去分化游说;太子不过去过一次会阳,温留君当初深受梁武王与梁幽王爱重,与梁国各家相交颇深,还是温留君更了解其内情形,可随机应变。”
  谢涵害怕谢泾再说出什么惊人之语来,连忙道:“虞家主说的不错。太子有心是好,可若不能解救玖将军和叔父,那也是百搭。”
  “不若温留君和太子一道去?”须弥乐呵呵道:“太子身份贵重,温留君熟识三家,正好。”
  谢泾反应回来,头一撇,“儿臣突然想起来,征兵一事,正在儿臣辖下,儿臣似乎没空去。”
  众人给他噎了一口,拾夏道:“大公子、二公子、四公子都可以承担征兵工作。”
  “那大哥、二哥、四哥也都可以和三哥一起去滕国。”谢泾略略抬起下巴,“咱们齐公子去了一半,莫非还不贵重?”
  “……”
  狐源这时出声道:“太子出行,若落入敌手,我国脸面何在?温留君身份已是恰到好处。”
  齐公看狐源一眼,问谢涵,“老三,你可有信心?寡人是要将我国三万精锐交到你手上了。”
  “儿臣与三万军同在。”谢涵低头道。
  这一□□议可真累心,出去后,谢泾来到谢涵身侧,小声道:“三哥,他们都想弄死婧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