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池鱼 (池也池)


  闻钦对待女子性子还算温和,话一听完,当即带着她一起上了轿撵。
  两人在府中正厅等了片刻,才见闻濯翩翩露面。
  闻钦还是跟以前一样,虽正儿八经做了皇帝,但亲缘在他心中占的分量更重,不等闻濯出声,他便携季惠瑜一起同闻濯拜了通礼。
  闻濯头一回正眼瞧他,虚扶了他肩膀一把,目光停留在他瘦削了不少的身形上微顿,“近来的折子很多么?”他抬手指了指两人身后的座位。
  三人落座,下人重新添茶。
  “还是姚丞相请辞一事,”闻钦道:“如今朝中,吏部尚书和丞相一职有所空缺,众臣难免众多举荐。”
  闻濯又看了他一眼,忽然觉得他这草包侄子成熟了不少。
  由于后宫妇人不得参与朝政,季惠瑜便及时告退,将正厅留给了他二人。
  待人一走,闻钦又道:“姚丞相离京时,教户部侍郎给我带了一封手书,”他顿了顿,看了眼闻濯的神色又接着说道:“里面推荐了一位给事中的人选。”
  闻濯不动声色,“有问题么?”
  闻钦摇了摇头,“没有,只是给事中一职已经空缺多年,如今再设,是否有些不妥?”
  闻濯真是好奇他这一个月到底经历了什么,如今居然能够问得出这样的正经话来了,有些欣慰道:
  “没什么不妥,倘若官职重设,原本所属丞相的职权,大可以分散与给事中和都察院。”
  闻钦神色略微凝重,“这样改制可以么?”
  闻濯淡淡道:“你是皇帝,有什么不可以的。”
  闻钦心下欣喜,悄悄看了闻濯一眼,微勾了下嘴角,随即又凝重道:“这个给事中人选,是先帝在世时旧臣尹毓的学生,叫钟自照,”
  他看着闻濯的脸色又停了片刻,接着说道:“当年尹毓被父皇贬谪离京,也并未宣告缘由,我担心…”
  闻濯放下手中的茶杯,接着他的话问:“担心我不满意?”
  闻钦还是怵他冷不伶仃的发言,随即低下眼帘,不自在地抠上了茶杯外壁的花纹。
  闻濯好奇地看他发顶,“闻子檀,你为何怕我?”
  闻钦抬起头,欲言又止。
  说实话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其实他这便宜皇叔本身,并没有对他做过什么不好的事情。
  说帮他稳住朝廷,便任劳任怨地看掌了半年,之后也都理所当然地把手中政权都交还了回来,半点也没有想要在他身上企图什么的意思。
  想来想去都是好,他按理说不应该怕的。
  闻濯轻轻敲了敲小案台面,“我同先帝,并不是一母所生。”
  闻钦愣了愣,他没想到闻濯居然能够开口跟他说这些,遂有些紧张,“我知晓。”
  闻濯轻笑,“你既然知晓,还打算跟我处成亲叔侄?”
  闻钦摇头,“皇叔,不是亲的也无所谓。”
  闻濯看着他半晌没说话,随后捻起茶杯饮了口茶,“总有一日,你会有所谓的。”
  少年意气时总是接受不了这个“总有”,好像他什么都不是,什么都遵守不了,什么都做不到一样。
  “不会。”闻钦头一回反驳他。
  闻濯没把他的话当真,他从来不相信任何人的承诺约定,而这世间,如今有沈宓一个例外也够了。
  不痛不痒撇开视线,转移话题道:“还有一个吏部尚书的空缺…我记得去年年底,吏部大部分事务,都是由右侍郎苏时稔督办,他差事做的不错,是个合适的人选。”
  闻钦点了点头,“我记得他。”
  闻濯舔了舔唇,看了一眼方才季惠瑜坐过的位置,“近来户部尝的甜头太多了。”
  闻钦乍一听,并没有明白他的意思,随意应付了一句,又尴尬地冲着闻濯发笑。
  闻濯:“五月后,将都察院和给事中这两把刀给用起来,新任官职是为了朝局稳固,不是庆祝升官发财。”
  闻钦恍然大悟,“谨听皇叔谏言,”他又想起什么,补充道:“那日后皇叔还参与朝政吗?”
  这句话倘若是旁人来问,闻濯或许还会思量一番他的用心,但眼下是闻钦在问,他直接无所顾忌道:“名头还在,出了问题自然管。”
  闻钦面上露出笑意,“那就好。”
  闻濯懒得再跟他多说了,放下茶杯,就起身准备撵人——
  “沈宓…”闻钦到底还是有些惦记,但他知道如今他不该多问,于是念出名字,又停了下来。
  看着闻濯严肃起来的神色,请辞道:“没什么,恭贺皇叔乔迁新府,正事道过,我们便不多打扰了。”
  随即闻濯便送他二人出了府。
  作者有话说:
  闻濯:那图不是我不留,主要我就看得进去沈序宁的画像,画上倘若是旁人,我便觉得要瞎了眼睛。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关注收藏打赏三连!!!!
  注:煮茶工序是陆羽茶经中的步骤,原书都是文言文,这里是我自行写的翻译,有兴趣可以去读茶经原文。


第39章 燎原火
  闻钦送来的礼是一块上等的血玉,料呈血红色,晶莹剔透,握在手中温润和泽。
  听说这是前些日子顾枫眠为了讨好他,特意派人在西北寻得的,花了许多人力物力送回京都,转眼却到了他的手上。
  闻濯嗤笑,反手将玉丢进了匣子。
  濂澈任劳任怨收起礼盒,正要打算送去仓库。
  闻濯又瞥眼看他,道:“吩咐濂渊去吏部,请右侍郎苏时稔(ren)来王府一趟。”
  ***
  苏时稔(ren),字岁康,京都本地人,祖上三代都是做官的,属于年纪轻轻就迈入官场的有为之士,如今已经置身朝廷十数载,虽出身高门,但为人还算刚正,居身吏部多年,可以称得上是两袖清风。
  算起来,闻濯同他的渊源并不浅。
  在白叶寺监禁最后的那几年,嘉靖帝有意培养他,辅佐当时还值年少的闻钦,便在写文章和评断时事上面,请这位苏大人指点过一二。
  那时京都的科举考试试题,悉由这位苏大人出题查验,他评价人和事,向来发自肺腑。
  当年闻濯在寺中写出的一首《长风赋》,教他大为称赞,甚至他还曾多次向嘉靖帝提出过,要亲自会见闻濯的念头。
  如若不是那时闻濯身禁白叶寺,他二人或许能成忘年之交也说不定。
  也多亏了这位苏大人,自从引荐《长风赋》在京中传吟过后,有关闻濯“文曲星”的评辞便日嚣尘上,他那和尚庙囚徒的名头,也终于换了个番。
  苏时稔今日收到王府邀约时,也感慨万千。
  先帝仙去后,他同闻濯共事的时间并不久,却始终对这位少年写成《长风赋》的摄政王,有着一层原始印象。
  当日赋中那句“纵马金鞭缠玉剑,原为家国离愁断”,令人深感时运不济下,少年的不羁和报国之思,而今,当日的少年,也终于映衬他诗里写的那样——抱青云之势,扶摇直上。
  登门至王府,闻濯已经布了好茶等他。
  苏时稔受宠若惊,拜礼时才想起今日是闻濯乔迁之喜,近来吏部事务冗杂,他一忙便将此事忘了个干净,正打算赔罪,就见闻濯招手教他落座。
  他揣着心思,想着来日要度登门送一份礼,便没有再多提,困惑闻濯今日请他登门之事,直接问道:“不知殿下召臣所为何事?”
  闻濯同他倒了杯茶,汤是用的上好的雀舌煮开而成。
  “苏大人可听说了今日陛下要设立给事中之事?”
  苏时稔点头,“确有耳闻。”
  闻濯:“等过几日给事中重设,朝中就只剩下吏部群龙无首,由此,我向陛下推举了苏大人,作为吏部尚书的人选。”
  苏时稔眉头逐渐皱起来,有些琢磨不定闻濯此举的意味,“承蒙殿下赏识。”
  闻濯当然也有私心,他不打算兜圈子绕弯子,直截了当道:“倘若苏大人登上尚书之位,那么吏部右侍郎势必空缺,此邀大人上门,是为了给大人推荐一个人选。”
  他这一番,稍微有点拉帮结派的架势,即使苏时稔再欣赏他,却也不敢轻易应下,只好迂回问道:“不知殿下所举荐的是何人?”
  闻濯不紧不慢饮了口茶,随后道:“验封司的梁羡山。”
  “梁羡山?”苏时稔有些惊诧。
  闻濯笑了笑,“苏大人知道他?”
  苏时稔点头,“寒门出来的君子,做事也很规矩。”
  闻濯:“能得苏大人如此评价,说明确实不错。”
  “殿下折煞臣了”不过,苏时稔有些还是有些疑惑,“殿下为何会选择,推举一介名不见经传的寒门?”
  闻濯同他添上热茶,“苏先生,可还记得,那首《长风赋》?”
  ……
  月色汗漫,流光幽素。
  夜里,闻濯又从暗门溜进了沈宓的院子。
  可惜没赶上好时候,正好撞见沈宓屋里在招待温玦。
  闻濯本无心偷听他二人谈话,但这屋子隔音属实不怎么好,他待着耳房无所事事,不经意间,便有几句从隔壁溜到他耳朵里。
  天地良心,这可不是他非要听。
  于是他便不要脸了,想着躲不掉,便踏踏实实坐到了墙边的椅子上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