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秦先生和他的剑 完结+番外 (又生)


  文剑结束,黑子围成铁壁将白子牢牢吃进腹中,七道的棋局立时分出了胜负。
  秦郁缓过一口气,笑了笑。
  石狐子道:“先生。”
  论剑归论剑,石狐子却从没见过这样的秦郁,明明已经把横纵破绽算死,胜券在握,却仍然较着真,就好像还有什么工艺没有挖透,还有什么秘密没有揭开。
  同样的神情,出现在左千的脸上。
  左千倏地站起。他额头刺的凤纹在飞舞,他任凭大风卷过空袖,仿佛从未失去那只手臂。“秦先生,本以为三样混战能占你的便宜,不曾想,你是奇人,不曾想,中原有奇术。你倒与我解释解释,鱼与熊掌,应该如何兼得?”左千说道。
  “左宗主世居南国,难得还听过孟轲先生在中原说的话。”秦郁道,“但我不能透露,因为我马上就要挑战你的正宗宝剑,我出人与你的勇士比武,可否。”
  左千答应。
  “先生,我为你而战!”
  石狐子道。
  “你是为自己而战。”秦郁道。
  秦郁没有解释这句话背后的含义,从现在起,他要教石狐子学会为自己铺路。
  石狐子点了点头。
  烧红的铁莲花前摆开一张草席。
  石狐子抬起头,看见他的对面走来一位和专七的面容极其相似的南越剑客。
  剑客手中又握着一把与桃氏所铸龙泉极其相似的剑,常人几乎看不出区别。
  石狐子心感震撼。
  “云梦泽,专十八。”剑客自报姓名。
  “秦国河西,石狐。”石狐子道。
  下个瞬间,剑影袭来。
  “砰!”
  初次碰撞,石狐子听出异样,原来对方的剑并非浑铸,而是和自己一样,把卯榫藏入剑从的表面之下,其实也是复合剑,这就意味着,左千的工艺和他们不谋而合,左千心中的龙泉和他们构想的是同个模样,左千的思路与他们难分高下。
  专十八出剑密集而灵活,身体像一根飞旋的高瘦竹子,随时扎出无数根尖芽。
  石狐子稳步后退,抬右肘,斜向上挑剑,接连用七星位置迎住七八下刺击。
  专十八忽踩住铁莲的花瓣当空跃起,冲石狐子右手近剑格处连接缝隙砍去。
  “看剑!”
  光影错动,石狐子的睫毛扇了一下。
  寒流退散。
  那刹,他回忆自己在镶嵌玉石之时,有意填补在最后几次锻打所留下的凹痕处,这样,坚硬而易碎的玉石就发挥起特殊的作用,弥补了剑体的点状缺陷……
  专十八的剑刃紧贴着他的耳朵划过,几根黑发瞬间断去,散落在他的肩膀。
  石狐子瞳孔一锁,剑从右手换至左手,挺身反击,直刺专十八剑正中的星位。
  “接剑!”
  这是破釜沉舟,若没有成功,则下个回合,专十八立即能以最佳角度反攻他。
  “你输了!”专十八一剑挡开,同时也盯死了石狐子的星位,闪电般出击。
  “啪”
  下个瞬间,专十八的剑锋却突然停止。
  众人道:“为何停下!”
  片刻后,一道细缝从专十八的剑中间的星位裂向两端,紧接着,剑碎为五瓣。
  石狐子的鼻尖落下一滴汗。
  赢了。
  赢的不易。
  专十八跪在石狐子面前。
  众人由衷地赞叹,不分敌我。
  “真无愧秦先生嫡传弟子!”亮石道。
  石狐子收剑,拉起庄十八。
  “我的锻刃,用过净水师父的散铁粉,用过青柯山庄的龙津和龙牙,若说是偷了你们的工艺,也不为过,但在此之前,是先生设计范型并柔化白口铁,才使多种工艺能够融合于一体。”石狐子认真道,“或许你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在鄂城,在铜绿山,在江汉平原的每处冶坊,都有堪称瑰宝的绝活,天下无人能够比得上。各位师父,左宗主,我想把龙泉剑池的工艺,带回秦国,带去中原。”
  “秦先生,你也如此想么。”左千道。
  秦郁看向石狐子。
  石狐子握着一把本不属于他的剑,然而,楚国地底的富饶矿藏和地面的旖旎风情,像一池鲜红而腥咸的血液,已顺着那把剑流淌入他的身体,滋润他的气色。
  “左宗主。”秦郁抬起右臂,张开手掌,展示给左千,说道,“这道疤痕,是荆楚列位先贤给我的警告,因之,我患七日风不能再制范,但我仍坚信,烛子先生秉承范术,开拓中原,绝非桃氏异支,可知孟轲游历中原还说过一句话,‘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范术,不仅可铸铜,也可炼铁,它是铸剑师应守的规矩。”
  左千凝视良久,慨然道:“秦先生,南国之剑今日输于中原了!我心服口服。”
  秦郁道:“不是南国和中原的输赢,左宗主,只是借你的火候,铸了我的剑。”
  左千道:“然而……”
  秦郁莞尔一笑。
  “然而,让你派遣鱼肠了断西阳郡守的人,恐怕才是今日最想听钟声的人。”
  这是秦郁在看石狐子与专十八论剑时,暗自揣摩出的天机。左千与令尹,一明一暗,是共同守护楚国山水的凤凰,而从刺杀郡守开始,令尹就想要借桃氏师门的到来,谋划一场肃清朝堂的运动,如此看,楚人是受害者,也是始作俑者。
  一时,左千无言以对。
  听到秦郁的话,心中的疙瘩登时似被切了下来,卷裹进一团温柔的棉花之中。
  这是他听过最坦诚的双关之语,没想,秦郁不仅不否认目的,且还当众言明。
  “秦先生,请你留下,守护山川虫鱼。”左千抑制不住相惜之情,流下热泪。
  “不,宗主。”秦郁躬身行礼,“我的道路在中原,我愿与你南北并肩同行。”
  这一日,双方约定为战和,秦郁和左千交换龙泉工艺,互相赠剑,以留纪念。
  桃氏师门离开龙泉剑池时,夕阳熔金,江湖泛着一片炫目的波光,钟声长鸣。
  “咚”
  “咚”
  “咚”
  钟声三响,护佑万世平安。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阅读~~~
  本卷故事原型选自《管子》
  
  
  

第四卷 回中原,重振师门。
  战国已娴熟地使用铸铁柔化技术,领衔世界近两千年。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冶铁业迅速发展。《管子·地数篇》载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零九,可见人们对铁矿资源的重视和了解程度。管仲相齐时“官山海”,已对铁的开采、生产实行管理,临淄东周冶铁遗址面积达十数万平方米。战国中期以后,铁器的使用已遍及当时的七国疆域,农具有犁、锄、臿、铲、镰,手工工具有斧、凿、锥、削等。铁器取代铜、石、木、蚌器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有了划时代的发展,也是战国经济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的物质基础。
  下更或许2.4,最迟2.5。
  感谢评论。
  
  
  

第71章 松烟
  夏末,桃氏师门踏上新的征途。
  秦郁还是决定北归, 只是未曾想, 两年在楚, 自己早已成为龙泉的一个支脉。
  无论生死, 楚人都眷恋他。
  因普及长生黍制锡之术,又于论剑与左千平手, 他的声名大噪, 不少楚人拜访沿江桂舟作坊求入门, 其中就包括曾在渡口闹事的葵和荼子, 更还有些是原先背叛剑池去雀门的工师,因此,桃氏不得不进行自秦郁掌门以来的第三次编制。
  秦郁回忆起来, 桃氏工艺讲究虽多,但每次改制, 其实都是为应对突发情况。
  第一次改制是在魏国的昊阳。
  当时他刚上道,为躲避尹昭的迫害, 不敢替王公贵族铸剑, 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人来拜师, 直到那年, 他随郡守去大梁交剑,遇见了一件大事——朝廷宣布, 退役的武卒,若出生地不在魏国,将不再享受封地免税的待遇, 因之,大梁的军士怨声载道,而朝廷不仅不安抚,甚至直接判罚其中一百人转去工籍,以示惩戒
  这百人之中,有半数都被编入昊阳的冶署,后来,又半数被郡守分配给桃氏。
  甘棠就在其中。甘棠带采苹从召南之地逃难来魏国,本指望在战场立功换取田地,再接家人到中原落脚,不想遇见这般转折,也就断去念想,跟秦郁做活。
  未及弱冠的秦郁却犯了难。
  他确实已攒下不少钱资,托姒妤去召南一趟,安顿甘棠的家小,这都不在话下,可,他毕竟是花两年时间才教会姒妤和宁婴,现又一下子多出这么多人,按烛子的手把手教授的方式,根本顾不过来,他迫切地需要一种更高效的管理制度。
  因此,秦郁建立了金、剂、炼、砺四坊,让门下弟子分工行事,代代相传。
  后来师门开始逃难,走的走散的散,除了坊主,秦郁并没有用心留过任何人。
  第二次改制就是在秦国,在铸造完那批虹脊长剑之后,在要普及至全国之时。
  为满足将作府严格的标准,秦郁听从姒妤的建议,用判书把门下弟子分为以咸阳为中心的四路,在原有的四坊的基础上形成类似中央管理地方的层级制度。每个地方,虽只由一位坊主或多位老工师负责,但同时又组建出当地的四个工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