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安静的九乔)
- 类型:古代架空
- 作者:安静的九乔
- 入库:04.09
于是明远发现他很不幸地竟然要给宰相写小作文了。
这时他已经将“引经据典”卡用完,让他再写一篇文绉绉的作文,几乎让他把笔杆咬秃。
明远也想过请师兄弟们帮他润笔,但他现在已经被分在“加强班”里了,拉下脸去请同窗帮忙,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
最终系统1127成功推销给明远一张“润色修辞”的次卡,又消耗了50点蝴蝶值,写出了一篇符合这时代人们阅读习惯的“小作文”,通过薛家父子,递到了王安石手里。
然而王安石那里却始终没有反馈。
薛绍彭和明远一起分析,都猜测王安石对明远提出的新法弊病不是没有察觉,可是明远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教化百姓,让他们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监督官吏,避免施政过程中发生错失——这种方案,却是身居百官之首的王安石不太能够接受的。
但无论如何,明远的名字算是在司马光和王安石两人心中都挂上号了。
而且明远和舅舅们一起编的那首童谣,也很快传遍了陕西。无论是寻常农户,还是普通手工业者小商人,大多明白了“青苗贷”是个什么,也了解了承担“青苗贷”之后,背上了什么样的责任。
据说这首童谣也传到了河东各路,具体效果如何,明远就不知道了。
而且这也和他没关系——
他就是来花钱的。
*
十月初,长安便下了第一场雪。
明远的生日便在这日。他早起先将舒氏娘子请至堂上,自己端正拜过了母亲。
舒氏娘子看不清明远的样子,可是她听了嘴甜的十二娘在一旁叨叨地形容兄长模样如何端正英俊,眼中含泪,却笑得合不拢嘴。
大早上的,薛绍彭就过来向明远道贺,还带了一堆贺礼送给明远,说是自家祖母命人为明远准备下的,末了又偷偷地向明远求了两盒明家特制的“牙膏”——最近天气转冷,家家户户开始用地炉和火盆,于是薛绍彭就又上火了。
到了傍晚,横渠门下的师兄弟们都顶风冒雪地来到明家道贺,一起唤他寿星公。
最为熟悉明家的自然是小师弟种师中,不用明远特别招呼,进屋就坐到了离明家“地炉”最近的地方,同时眼巴巴地望着明远,仿佛在问:明师兄家里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明远扬起嘴角一笑:“就瞧好了吧!”
不多时,胡四哥和阿关姐就各自端了几个怪模怪样的铜锅出来。
这些铜锅中间是一个用铜皮围起的圆柱形,里面堆着上好的银丝炭,圆柱形周围钉上铜皮,做成可以盛水的器皿。
当银丝炭被点燃,铜锅便开始发热。注入铜锅边缘一圈的清水就渐渐烧开了,表面泛起鱼鳞纹,随即开始翻滚。
“远之今日不会是请我们喝热水喝饱吧!”
一个同门开口说笑。
明远却只是微笑摇头,一如既往地卖关子。
少时阿关姐便托着一个大大的托盘,将一盘一盘的菜肴端了上来。大家一看,却全都是生的——
肥瘦相间的兔肉被阿关姐的好刀功片成了细细的薄片,红白搭配,煞是好看;豆腐被切得方方正正垒在一边,与水灵灵的白萝卜放在一起;这时节很少见的菘菜则为桌上添了一抹亮眼的绿色,这种蔬菜据说是长安京郊有温泉的地方才种得出来的……
“远之,”李复看得好奇,“这些是什么?”
他一向知道明远家中豪富,每次带到文庙的“便当盒”中都有层出不穷的美味,连他这个做师兄的有时候都看不过眼,想要放下身段讨上少许尝尝。
但现在,明远过生日,不可能只请人家吃生的吧。
明远却微笑着说:“各位请再稍待片刻。”
那边阿关姐进了厨房,不一会儿又托出了一只托盘,托盘上盛满建窑的小瓷碗,瓷碗里放着芝麻酱。这些芝麻酱细腻顺滑,香气四溢。
另有几个小碗,则盛着香油、酱清、葱花、蒜泥、芫荽、姜末等各类调味佐料。桌上已是摆得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明远当即演示吃法。
他挟起一筷薄薄的兔肉片,丢进正在翻滚着水花的铜锅中。滚水中的肉片上下翻滚着,红红的色泽宛若云霞,煞是好看。
明远同时随手拿过一个建窑小碗,往芝麻酱里调进了香油酱清之类调料,慢慢拌匀,再从铜锅中将已经烫熟的兔肉挟出来,蘸了蘸调过味的芝麻酱,送入口中。
每个同窗都从明远脸上看见了满足。
还有什么,能比在一个雪夜,与若干亲朋围坐在一起,聚拢在热腾腾的铜锅跟前,吃上一顿涮肉更惬意的呢?
明远当即伸手示意:“请,各位同门,请自便。”
横渠门下弟子们都不再跟明远客气,纷纷举箸,将兔肉和各色菜蔬丢进铜锅里去。
李复觉得这吃法好生新奇,却对味道如何心生疑虑——这全生的兔肉,在白水里滚过,味道能好吗?
他眼见自己筷头整片鲜红的肉片渐渐变色,知道是已经烫熟了,便提起,蘸了按照自己的口味调制的酱料,便送进口中。
“唔!”
李复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惊喜的赞叹。
那片被烫熟的兔肉火候刚刚好,肉片腴瘦相间,瘦肉烫熟之后弹脆,肥腴的部分则柔润可口。
李复乍一尝时,觉得是酱料填补了滋味的缺乏,但是再细细一嚼,顿时只觉得兔肉的油脂香气从口齿之间迅速透出,与酱料的味道完美地柔和在一起。这种食材本味与调味完美融合的感觉,是李复从未体验过的。
一时间人人吃得尽兴,都是额头冒汗,甚至连身上的夹衣也穿不住,向大家告个罪,起身将长袍脱去,一身短打地坐在席间大快朵颐。
“远之,这是什么新鲜吃食?”
李复边吃便问。
明远微笑着回答:“据说这是福建武夷山中人打到野兔之后,就地烹饪的法子。因为肉片在热汤中反复拨动,宛若云霞飘忽变幻,因此得名为‘拨霞供’。”
“拨霞供?”
一群头上冒汗的横渠弟子纷纷咀嚼这个名字:
“不错!”“雅致!”“的确是好名字!”
明远看看大家都出汗了,便朝在一旁等候的向华点了点头,向华瞬间溜去了阿关姐那里。不一会儿,两人托着杯盏和瓶瓶罐罐出来了。
李复在座中弟子之间年纪较长,资历也最长,见状赶紧拦:“远之,酒就罢了。明日还要去先生那里读书的。”
明远却微笑摇头:“这可不是酒。这是最清爽解腻的饮品,各位同门不妨尝一尝。”
李复不大相信,但是那杯盏递到手里的时候凉沁沁的,格外舒服。
李复便小啜了一口——的确不是酒,但也确实如明远所言,酸酸的,微微有点甜,再加上温度合适,凉冰冰的,让刚刚吃过热食的口舌处一片清凉,格外清爽解腻。
李复只觉得这种饮料的味道稍稍有些熟悉,但又辨不出这到底是什么,无奈只得请教明远:“远之,这……”
明远笑道:“这是齑盎中取出的齑汁,稍许调味,又在雪里冰镇过的。”
齑汁就是泡菜水,明家现在奉上的,其实就是冰镇泡菜水。
他补充说:“就因为在雪里镇过,又有个雅号叫‘冰壶珍’。”
横渠门下弟子听说,只觉得在明家所尝到的一切都是闻所未闻,偏偏又都是如此雅致,心里感叹,手中的筷子偏偏又停不下来。
而横渠门下年纪最小的弟子,“馋宝宝”种师中从头至尾筷子就没有停过,别人在说话谈天的时候,他就只顾着吃了。明远招呼他的时候,种师中才从面前的碗碟杯盏之中抬起头来,大家便都看清了他脸上沾着的芝麻酱。
全体大笑出声。
这时明远却被向华引到了门口。
明家院门开着,吕大临由胡四引着,大步走进明家的庭院。
雪下得不小,吕大临头发眉毛上都沾满了雪花,乍看去是满满一片白色。他披着的大氅肩头也全是雪花。吕大临却满腹心事,压根儿不知道要将雪花抖下来。
明远原本是笑着出来迎接这位外冷内热的“教导处主任”的,见到吕大临这副模样,笑容也不由自主地凝固在脸上。
“延州……延州城战况不利……”
吕大临压低了声音,将他得来的消息告诉明远。
明远闻言,心中猛地一颤,连忙回头向厅中望去。种师中正扬起头和大家说笑,一张言笑晏晏的小脸正被灯火映亮。
第28章 十万贯【第一更】
雪夜的夜空不似以往那般深邃幽暗, 而是微微有些发白。细细的霰雪簌簌地从天空坠下,地面早已一片雪白。
筵席已经散尽了,伴着耳畔的簌簌落雪声,此刻的长安城, 似乎比以往更要寂静。
明远与种师中并肩站在明家宅院的廊下, 两人都是一个姿势, 同时抬起头, 望着深空中落下的雪花。
明远想:种师中的情绪比他所想象得要更稳定。
不过, 吕大临并未直接带来任何有关种建中的消息。他得到的消息是, 西夏党项人纠结横山羌, 将延州城围困。
相似小说推荐
-
阳月 (路嘻法) CP2021-07-09完结收藏:2,478 评论:1,277萧阳月选择离开快意恩仇的江湖,成为皇权的利刃。为剿灭在西南兴风作...
-
江湖容不下 完结+番外 (翻云袖) 2022-08-22完结8626 9016 秋濯雪是位名动江湖的儒侠,见过他的人并不少,可似乎也并不算太多。传说他武功高深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