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安静的九乔)
- 类型:古代架空
- 作者:安静的九乔
- 入库:04.09
明远一直很有兴趣这“酒露”究竟是什么。
听说日报社的“探店”记者试过这种酒之后回来,只管傻笑,问他那酒怎么样,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唯有“好”一个字。
明远就更有兴趣了。
所以,要不要今日到那丰乐楼上,去试一试那“酒露”呢?
要知道,史尚其实始终为他在丰乐楼预订了一间小閤子,他想什么时候去,都会有自己的位置。
但明远偏头看了看种建中,他便想:种师兄难得进一次城,还是尽着他的喜好吧。
正想着,人群中忽然传来一个声音。
“远之!”
明远探头张望,街上人太多了,似乎还有好几人在一同挥手,根本看不清到底是谁人唤他。
“彝叔!彝叔!”
打招呼的人显然同时认识明远和种建中,连声招呼。
种建中也听见了,他目力绝好,在已经掌灯的街道上扫了一圈,一眼看见了跳起来向他们打招呼的人。
“是子瞻公!”
原来是苏轼。
明远想要拨转马头,向丰乐楼靠过去,发现竟然很难做到。
这时,几名伙计打扮的年轻人从丰乐楼前挤过来,分别牵住了明远三人的马笼头,带着他们向丰乐楼前挤过去。
明远:嗐,这下,想不去丰乐楼也不可得了。
果然是苏轼,此刻正在丰乐楼前等着,见面便道:“远之,总算等到你了!”
“彝叔也在,这太好了。”
“某就想着,咱们这一拨人总得找个机会聚一聚,许是再过几日,便天南地北的,再聚便难了。”
明远一头雾水:“苏公,苏公,你说,是谁在宴客?”
苏轼则在转头与丰乐楼的伙计们说话,没听见明远所说的这句,等他回过头来,见到明远与种建中还杵在门口,连忙上前,一手一个,拉着他们的衣袖,就往丰乐楼内去。
明远正在发懵,正好见到种建中转过脸来,眼中一样颇为疑惑。
三人由一名酒博士引着,穿过一条长廊,显然是前往某一间閤子。
大苏这时正在向那酒博士发问:“听说你们那‘酒露’很特别?”
酒博士满脸笑容地回答:“客官也看了《汴梁日报》了吧?”
苏轼一个劲儿地点头。
“这‘酒露’原是南方所产,要运到京城,原本路途迢迢,极难办到。然而刚好前日有商船,从泉州出发,抵达杭州,又从杭州走运河,将这一船好酒运至京城……”
明远算算季风的风向,心里暗笑:好家伙,下一船要再这么运来,恐怕就得是明年这时候了。
“……运输不易,所以那‘酒露’,是极其珍贵……”
酒博士的话和明远想象的完全一样。
“这几日,已经在京中售出大半,客官如果不赶紧,怕就尝不到了。”
苏轼顿时搓着双手,露出一副绝顶老饕的模样,连声应道:“一定的,那是一定要尝一尝的。”
明远还是没机会问苏轼,究竟是谁做东请客,又是哪些人相聚。
“子瞻公……”
他再次尝试。
他们这一行人刚刚好路过一间敞开门户的閤子。
那间閤子中有一名歌妓正在弹琵琶,歌声曼妙,只听她唱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而苏轼走到閤子门口,见到座中一人,立即停下脚步,向明远和种建中告了个罪,然后溜进閤子,与里面的人打了声招呼,说了几句话。
明远与种建中与那酒博士一道,都在外面等着。明远听着那歌声缠绵。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这是哪家的词?”
种建中渐渐听得痴了,忍不住出声问明远。
明远答道:“这是‘小山词’……”
《小山词》是晏几道所作,而这位晏几道,正是北宋有名的官二代,宰相晏殊之子。婉约词名满天下,而明远正巧读过他的作品。
那酒博士立即目视閤子中,没说话。
这时苏轼已经转出来了,再次向明远与种建中两人举手致歉。
“实在是对不住!不过这丰乐楼的歌妓也真是厉害,敢在原作者面前唱他的词作……”
苏轼赶紧拉上明远与种建中两人迅速离开。
而明远则做瞠目结舌状。
那閤子之中竟然是《小山词》的词作者本人,晏几道?
这北宋真是文化名人遍地,随随便便就能撞上一个。
走出很远,那酒博士终于将他们引到了一间安静的閤子跟前。
从里面同样传出琵琶声。
明远刚开始时还有些担心,毕竟这丰乐楼是外面挂着栀子灯的酒楼,也就是里面有歌妓陪酒的。他不喜有人陪酒,因此也不知道在此饮宴是个什么风气。
谁知进了閤子,却觉得还好。
一名歌妓抱着琵琶,坐在上首,手挥五弦,刚刚要唱,一抬头见到他们三人进来,立即以手按弦,止住乐声。
明远视线一扫,眉心已是微皱。
他万万没想到,坐在主位上的,不是别人,正是蔡京。
“元长啊……某这算是立功了吧?在丰乐楼前的人群中看到了他们两位,就给拉进来啦!”
苏轼跟在后面进来,向蔡京打招呼。
蔡京见到明远,眼中已是掠过喜色。他脸上浮起那等温柔款款但却虚假的微笑,马上起身,向明远行礼。
“远之今日也来了?”
“我遣人去府上送请帖,谁知竟没有找到你,去长庆楼也没有找到……”
明远想,这是当然的。
现在明家上下,还有长庆楼那边,见到蔡京都会说找不到明远。
“真是对不住,小弟今日出城方返……险些错过了元长兄之请。”
他也笑得温煦,比起表面功夫,谁又能虚伪得过谁呢?
蔡京这时也向种建中点头寒暄了两句,说了诸如好久不见之类。种建中则冷着一张脸,硬邦邦地一拱手,也不回复,一副和蔡京极不对付的样子。
蔡京也不生气,转过脸继续望向明远,温柔开口。
“远之还不知道吧,京过不了几日便要离开汴梁,前往钱塘了。”
“这是……”
明远脑子飞快地转着,突然反应过来:“元长要出外了?”
出外,自然是指在汴京城中做官的官员得到新的委任,到外地去做官。
明远这才明白:原来这竟是蔡京临行之前为蔡京办的践行宴。
原本他打算与种建中随便找个理由开溜的,现在看起来……有点难。
第107章 百万贯
蔡京中进士之后成为一名等待差遣的“选人”, 后来得了太常礼寺的职务,管理社稷及武成王庙、诸坛、斋宫、习乐之事,凭蔡京的才具,几乎完全不费力气, 每日怕是不用半个时辰, 就能把工作处理完, 剩下的时间就写写字, 填填词章, 听教坊司的乐工奏奏雅乐。
换个角度来说, 将蔡京放在这个职位上, 也是屈才。
如今蔡京终于等到了放外任的机会。
像他这样,进士出身的选人, 得官之后,在外做两任亲民官,然后就可以调回京中任京官,任满就有资格做知州知军,如果还能回京,就有资格进政事堂, 成为一代宰执。
钱塘自古富庶繁华, 而蔡京又雄心勃勃, 此事当然可喜可贺。
于是明远拱起双手,冲蔡京假笑:“如今元长可是得偿所愿了。恭喜元长!”
种建中没多说什么, 只是跟着明远, 一起冲蔡京拱拱手,表示他们师兄弟是一个意思。
蔡京面对这一对横渠弟子, 一团注意力自然全都在明远身上。
他甚至会淡淡瞥一眼种建中, 然后再将视线转回, 看着明远,似乎在说:我蔡某人难道不比这厮官运亨通?
种建中没有进士出身,本人是荫补官,又是武职转文职的。
若是将种、蔡两人放在一起比较,无论是职业道路、上升空间还是上升空间,种建中根本无法与蔡京相比。
明远只能转过脸,避开蔡京的热切眼神。
他看向已在桌上摆开的一众果子咸酸,顿时笑道:“丰乐楼好些日子没来了,正好试一下它家的新酒新菜。”
于是他与种建中入席,坐在蔡京斜侧面,不远也不近,又能避开与蔡京对视。
蔡京却像是浑不在意,见众人坐定,只向远远坐在一边的歌妓点了点头。
歌妓手中的琵琶顿时发出“铮铮”两声弦响,随即动人的旋律响起。只听那歌妓曼声唱道:“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①……”
丰乐楼是汴京七十二家正店中的魁首,原本是矾业行会所在,因此叫“白矾楼”,后来又该了做“樊楼”,直到前几年才又改名丰乐楼。
与大多数正店一样,丰乐楼前挂栀子灯,是有歌妓陪酒助兴的。
刚才明远路过其它閤子的时候,都见到这些女伶们紧挨着酒客,殷勤劝酒。他不喜如此做派,原本还有些担心。
但现在看来,蔡京安排得很是得宜。
相似小说推荐
-
阳月 (路嘻法) CP2021-07-09完结收藏:2,478 评论:1,277萧阳月选择离开快意恩仇的江湖,成为皇权的利刃。为剿灭在西南兴风作...
-
江湖容不下 完结+番外 (翻云袖) 2022-08-22完结8626 9016 秋濯雪是位名动江湖的儒侠,见过他的人并不少,可似乎也并不算太多。传说他武功高深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