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景员外和他的小夫郎 完结+番外 (醉南风)


  美好的食物使人愉悦,待收拾完桌子刷完碗,景逸又带着景父景母神神秘秘的去了他们屋里。
  又是一番一五一十的把经过说明白,不让爹娘担心,最后把十五两银子交给娘,说道:“爹娘,这钱你们拿着,攒着以后买田地。”
  说到田地,景父景母的眼眶一下就红了,田地就是农民的命,是赖以谋生的根本。
  景家本来有良田十亩,虽然古代生产力低下,十亩良田的粮食也就刚足够一家五口一年的嚼用了。
  因为之前孩子都还小,吃不多,每年留够自己吃的之后再卖出去一些,一年基本开销也就差不多了。加上景父时不时去镇上找活干,景母也养鸡养鸭,每年还能攒些钱,五口之家在大湾村过得算是富足的。
  如今,因为景父原身的事儿卖了五亩田,那么到了今年秋收,五亩地的粮食明年可都不够吃了。
  为了这事儿,景父这一两个月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第6章 做点小买卖
  景逸也一直在算计买地的事儿,之前景家有十亩良田,够吃还有余粮卖。但那会儿,原身身子不好,本也吃不了多少东西,两个弟弟又还小。
  现在不同了,景逸身强体壮的,一天天劳动量也大,正是永远吃不饱的状态;二弟景安也后来居上,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可不说的就是他俩。
  所以,景逸仔细算了算,最少再买八亩良田地,家里的生活才会恢复如初。这是他第一步的小计划-八亩良田。
  大源朝的良田一般在十两到十六两之间。
  像是西湾村这种地理位置,虽然离镇子、县城不算近,但是隶属青州府,还有航运直达京城,百姓并不算穷苦,一般良田在十二三两左右。
  景家的五亩良田当时由于要买药救命,卖得急,被人压了价,只得了五十两,这会儿再想用同样的价格买回来,那是不太可能了。
  所以八亩良田,怎么也得一百两了。
  不过景逸倒也不急,他有本事、有眼界、有知识,同时也有动力去想办法赚钱,让自己家人过得更好。
  上一辈子孤孤单单,忙忙碌碌。
  这一辈子,他有家人,要好好享受生活,享受家庭,不想大富大贵,就想小富即安。
  又过了一个月,进入盛夏六月。
  这一个月里,景逸家地里的活计干的差不多了,如今地少了就五亩,活儿也少了不少。不过景逸和景父也不敢用力过猛,加上景家三叔他们时不时来帮忙,也不算太累。
  六月的天,天气热的简直是要把人烤化了,之前白天呆在树荫下或者坐在堂屋就挺凉快的,现在不行了,搁哪哪热。
  景逸这一个月又零零散散的赚了十两银子左右,在别人家,一个月挣十两银子,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儿了。但是离买地的目标还很远。
  天气一热,景逸就不想动了,不是他懒,而是他怕热不怕冷。
  夏天进山十分痛苦,山里温度低一点,但也是一动一身汗,又潮湿,跑动起来土都黏身上了,尤其赶上没风的日子,稠乎乎的空气好像把人都凝住了。
  景逸实在受不了,他已经在琢磨别的买卖了。
  最近几天,他趁早上凉快点时又去镇上逛了几圈,把码头这个副本也开启了,看看哪里能做个小买卖,最后还是盯住了码头这块风水宝地。
  虽然这地方有多方势力,但是景逸知道他就摆摊做个小买卖,只要交足了份钱,是不会有人在意的。就像是商场里开着的海底捞,也不会在意路边开的麻辣烫。
  说远了,麻辣烫这是景逸留给冬天的买卖,他现在要开个水吧,主要是盯上了小丰山后山的一片乌梅树,五月底开始成熟,这会儿正好摘。
  他之前到码头来考察,发现这里的人流量虽然比不上之前去的那个集市,但是跟主街比也差不多了。
  但是码头的好处是,三教九流啥人都有,但都有一个特点,舍得花钱买吃喝,而且不拘是大酒楼还是小摊贩,味道好就被认可。
  来来往往的贵人、码头上买卖海鲜河鲜的买家卖家、卖苦力扛大包拉大车的壮汉,都是景逸的目标群体。
  最后,他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先做点低成本的买卖练练手,探探古代商业环境的虚实。卖些凉茶、酸梅汁、绿豆汤这些消暑的饮品,开起来后看情况再整点茶叶蛋、小凉糕之类的搭配着一起卖。
  凉茶、绿豆汤的原材料都好处理,小丰山就有几棵野茶树,之前景逸就给景父采了不少回来,农村的野茶也不讲究什么雨前雨后,炒制方法。
  景父自己拿灶上大锅炒了炒,喝着也挺好的。至于绿豆汤就更简单了,绿豆自家没种,拿点精米去村里换,基本上家家都是乐意的,两斤精米能换不少绿豆。
  稍微有点麻烦的就是酸梅汤,但这可是消暑圣品,想想现代时候,哪家大小饭馆夏天都要免费提供。
  可是据景逸观察,这富阳镇上还没出现这个吃食,安昌县暂且不知。
  酸梅汤的基本配料是晾干或者熏制后的乌梅,再加上山楂、陈皮、桂花、甘草、冰糖等材料。
  景逸打算去小丰山一趟,乌梅、甘草这几样原材料就解决了。但是桂花、山楂和冰糖还得去镇上买,桂花一般八月开花,山楂一般九月结果,那肯定是赶不上趟儿了。陈皮就无能为力了,这地方现在水果本就少见,橘子更是听都没听说过。
  景逸把自己的打算跟家里人包括两个小弟都说了,当然了,酸梅汤的配方就胡诌下说是以前读书时看书得来的。
  父母十分支持,景母快人快语的开始安排:“这事儿全家都要帮忙,你爹身体也好利落了,明天跟你一起去小丰山采乌梅和甘草。山楂也不用去镇上买,那多贵呢,咱后面小山坡上就一片山楂树,去年我犯懒没去摘,但隔壁陈阿婆家和你三叔家可摘了不少呢,我拿东西去换。”
  “好嘞,娘,有您在我可真踏实!”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娘真棒!”“哇,娘好厉害啊!”景安和景舒也跟风夸赞起来,偶像大哥的带动力量不可小觑。此时的景父为了不显得如此格格不入,也连忙加入了夸夸群。
  第二天一早,全家就都忙碌起来,连景安景舒都帮忙割割鸡草喂喂鸡。
  景母的山楂和绿豆好换,基本上拿几斤好米出去一趟就换回来不少。她没跟别人说是做买卖用,就说自家吃。
  村里都是亲连亲,没有秘密,基本上早饭时候告诉了一个人,午饭时候全村人就都知道了。这买卖成不成还未知,景母不会再给别人机会笑话自己家。
  等景父景逸二人回来时候已经快中午了,热的是满头大汗,放下背着的筐就一屁股坐在堂屋外的台阶上了。
  累是不太累,主要是热的,有点脱水。
  景母连忙把练手的绿豆汤盛了两大海碗递给景逸父子,又给眼巴巴看着的景安景舒小哥俩两小碗,因为他们看到娘在熬汤时候放了糖,馋坏了。
  “娘,熬成这样完全可以了,喝着很顺口。不过咱们卖的不用这么甜,下次再少放点糖就行。”景逸喝了几口说到。
  古代糖贵,他们这一碗汤卖不了几个钱,得控制成本。
  “成,下次娘少放点。”
  景母看了看天色说到:“来,咱们赶紧吃饭了,吃完饭你和你爹好好歇歇。”
  午饭后,景母赶着当家的和三个儿子去屋里午休,她自己趁着这会儿太阳大,赶紧从柴房里把之前家里不用的大竹席拿出来,把两大筐乌梅和采回来的甘草倒上去开始晒,这么大的太阳,估计晒个三四天就能用了。
  景母拿着针线筐坐在堂屋屋檐下,这里还凉快点,一边纳着鞋底子一边看着乌梅,时不时翻一翻,也看着点别被鸟雀啄了。
  阳光足,难得这两天还有点小风,四天后,这批乌梅就可以用了,景逸赶着当天下午去了趟镇上,把剩下的要买的材料都买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隔天清晨,景家除了两个小的,都起得很早,今天要尝试着熬酸梅汤,大家都很重视。
  景逸是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只是个思想上的巨人。
  景母虽然灶上活儿做的多,但是这种甜汤却没煮过,而且听儿子说这以后是他们摊子上的什么主打款,不明觉厉,就更加慎重了,简直是严阵以待。
  由于是自己先尝尝味儿,就煮了一小锅。
  先是把乌梅、山楂、还有甘草清洗一下放入清水中浸泡两刻钟,乌梅、山楂的量是一比一,甘草少许即可。然后在锅中加入清水,再把泡好的乌梅、山楂和甘草一起放入锅中烧水烧开,烧开之后,改为小火开始熬煮,约再两刻钟后,继续二次加入清水继续烧开,然后加入冰糖和桂花,量景逸还是有所控制,由于是夏天,而且古代人本身就少吃甜,有个甜味儿就行,水放多点,乌梅和山楂的酸也就不那么酸,不用像现代那般精致,以后可以再针对高端客户做不同浓度的。
  最后,水烧开煮个一刻时间即可。
  期间,景安景舒也在酸甜的香味儿里起了床,洗漱完后就在院子里厨房里前前后后的帮忙,时不时还得去灶台那闻闻味儿。问问几时能喝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