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帝阙韶华 完结+番外 (薄荷酒/薄荷酒BHJ)


  洛凭渊昨夜待静王睡沉后回到了含笑斋,他闻听动静从房里出来,正瞧见这一幕。
  “谷主辛苦。”他迎上去道,“鹤龄兄情形怎样,奚大夫到我书房坐坐可好?”匆匆一瞥,那人长相倒还斯文,只是满脸慌张,眼珠不住转动。
  “陈元甫已经去贡院应考了,非要带病下场,我也懒得拦阻。”奚茗画淡淡道,“我等想得不错,他是被人下了药,所幸不算严重。”
  他带着秦霜朝含笑斋走去,又道:“五殿下如今学会截胡了,这个时辰江宗主还没醒,先同你说说罢。”
  洛凭渊放下了一半心,跟在后面:“奚大夫莫非已经查明了是谁暗中加害?”看样子,多半就是方才那人了。
  “他们寄住在人家家里,还能有谁?”果然奚茗画道,看了他一眼,“我忙着解毒,没有功夫多问,只能将那姓孙的塾师带回来再说。”
  陈元甫被下了一种掺了巴豆的药剂,药性颇为猛烈,严重时甚至会致命。他常喝浓酽的观音茶,没防备茶叶被人偷换,就这样着了道。所幸下手的人是个外行,又生怕他喝出不对,是以药量尚轻。
  奚茗画带着些解毒药物,到了以后又对症开方,让人连夜去抓,待到临动身去赴考时,陈元甫还是发着烧,但腹泻大致止住,精神也有所好转。
  “药汤不好往考场里带,只能临行前让他又喝了一服,随身在带些药丸应急,接着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奚茗画道。
  “那孙塾师为何要做这种事?”洛凭渊道,“单单只对鹤龄兄一个人下手,总不会是有私怨?”
  “姓孙的行径被识破以后抵赖不了,但问他为什么,他就神情闪烁不说实话。”秦霜道,“我要深问,他就哭着朝繁昔他们求救讨饶,不好当面逼得太甚。现下已然送过考,慢慢细问不迟。”
  “五殿下,此事江宗主必定会过问。你们也不必瞒着他,只是尽量问清楚再说,让他少费些思量。”奚茗画嘱咐道,忙了一夜,他神态略有些疲倦,“我去睡一觉,其余的事,你们自个商量着办。”
  送走了梦仙谷主,洛凭渊便道:“走吧,小霜,我们一道去问口供。”
  秦霜默默看他一眼,不知从何时起,宁王对着满府暗卫,用得都是静王起的称呼,全然无视自己大他七岁的现实。他抗议过一次,宁王的回答十分淡定:“你们主上是我皇兄。”于是陈元甫是鹤龄兄,封景仪也是封师兄,只有自己被叫做小霜。
  “五殿下,你不必去,”他说道,“这种事情交给我来办就好,有的是办法让他说出实情。”
  “你来问,我不插口,只是想看看玄霜盘问口供的方法。”洛凭渊笑了笑,慢慢说道,“过得几日,等皇兄身体好些,我想亲自审问一个人。”
  事实是,如果洛凭渊想通过旁观秦霜审问来增进逼供这项技能的话,今次的机会实在不算理想。孙塾师是个落地秀才,不谙武功也无甚风骨,单是被人撞破下药,又带到王府,已经吓得真魂出窍。秦霜盘问了半个时辰,连逼供的手段都没用上,已经将他所知问了个彻底。
  孙塾师是洛城人士,中了秀才之后连考了三次乡试都未取中,于是绝了进学的念头,靠着家中尚有些祖产房屋,办了一家私塾,并且又为来京的文人学子供应宿膳,既博得声名,又能以此为生。
  起初长住在他家中的是赵缅和两名相熟的学子,今年是大考之年,又住进了陈元甫等几个人,时常一道谈论文章。一干人等多有才名,尤推陈赵二人为首,曾有人在文会上感叹过,学不过陈鹤龄,才难及赵繁昔。
  孙塾师为此颇为自喜,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还能转化为实际的利益。
  从大约一月前起,由于考期临近,众人都谢绝了外客应酬,专心闭门读书,相互之间仍经常作文切磋。就在此时,有人找到了孙塾师,是个四十多岁的文士,穿着儒衫,两撇山羊胡,看气派很像哪一家的清客幕僚。在孙塾师常去的一家酒肆里,那人隔着桌子推过来八十两纹银和一个纸卷,里面只写着一行字: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乃是出自“中庸”。
  孙塾师看着八十两雪花银锭,连手都有些哆嗦,他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四五十两。来人只是莫测高深地笑了笑,交代他说,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办一次小小的文会,让住在家中的举子们以这句话为题,各作一篇策论,而后,设法将作下的文章抄录一份送出来,便可再得一百二十两银子。当然,所有一切必须绝对保密,不可向任何人提及。
  孙塾师并不理解为何有人要花如此大的价钱买几篇策论,但他拿着那八十两银子,无论如何不想撒手退回去,几乎是立即应承下来。他费了些心思,将事情办成了,只除了赵缅当天临时有事未曾参加,其余人的策论都弄到了手。令他欢喜的是,金主没有因此克扣银子,他仍然拿到了整整一百二十两。
  而后在距离秋闱还有三天的时候,那个神秘的买文人又找上了他,还带了一个人同来,对方二十多岁,穿着打扮像哪家有钱公子的随从,说话很有些趾高气扬。这一次山羊胡子只是简单地打过招呼就离开了,跟着,同样是隔了一张桌子,那随从推过来的竟然是一百五十两银票。加上事成后再给同样数目,三百两,买陈元甫不能下场应试。
  天色已然大亮,秦霜命人将满脸涕泪、瘫成一团软泥的孙塾师拖下去继续关着,与宁王对视了一眼:“殿下觉得,此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先是指定了题目要买文,接着又花费重金不让陈兄应考,”洛凭渊思忖道,“看来,问题就出在那道策论题上,难道说……那是今科的考题?”想到这种可能性,他眉间顿时锁了起来。
  历朝科考的题目都出自四书五经,每到会试之前,总有许多人揣测圣意或主考官的心思,尝试押题,方式手法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研究圣旨邸报,主考官近期的文章奏本,向他的随从探听;甚至还有人花钱去买主考书房中废弃的字纸,想方设法买通御书房内侍的也不乏其人,只求能押中会试考题。
  百般猜测也就罢了,上面的人通常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倘若考题当真泄露于外,就是科考舞弊,性质就完全不同了,科考是一国吏治的根基,岂容被人扰乱。
  他知道三天会试中一共会出三题策论、两道诗词,策论第一题是天宜帝亲自拟定,在取士时份量最重,另两题则应当是由主考李辅仁来出。如果不是相当确定,谁会花费数百两银子买几篇备考时的策论。而之所以要陷害陈元甫,只怕是看中了他的文采,想要在答题时窃为己有,故此才不惜下药,以免届时出现相似的答案。
  “很可能就是这样,”秦霜听了他的想法,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道,“不过按理说,如果是今科生员得到了泄露的考题,必定会尽量秘而不宣,不愿让其他举子知道。陈元甫的才学已经颇有名气,即使要窃文,弄到他一个人的策论就够了,何必还要求办个文会,让七八个竞争对手都提前准备这道题目。”
  “或许此人同时也在觊觎赵兄的文章,却不料赵兄没有参加。”洛凭渊道。想到所有人此刻都已经一股脑进了贡院,他就一阵无奈,单凭一道策论题,就算真的与考题吻合也证明不了什么,伦才大典怎么出了这种事:“你我一味推测也不是办法,如今情况算是问明,不知皇兄起身了没有。”
  静王早已睡醒。他一向浅眠多梦,昨夜却一次也没有中途醒过,起身时感到全身轻松不少。连日来不是忙碌就是生病,加上发烧出汗一层又一层,不在意时还好,此时念及,顿感是可忍孰不可忍。等宁王与秦霜到了澜沧居,他刚刚沐浴过,正要用早餐。
  洛凭渊于是也一道坐下来,比起素日的沉静,眼前静王的神情里多了几分清爽娴适,他有些日子没见到皇兄放松的样子了,顿时就不太想提起孙塾师。
  秦霜也跟着不吭声,还是早餐用到一半,静王问起陈元甫,洛凭渊才将这一夜连带一早晨的消息说了出来:“那道策论题中是否有机关伎俩,看来需等繁昔他们考完才能得知。陈兄带病下了场,但愿他能撑下来。”
  “也就是说,或许有一道策论考前泄漏了。”静王道,这件事乍听并不复杂,但细细想来却总觉蹊跷,有一会儿功夫,他只是沉思不语。
  他对历次科考的规程远比宁王熟悉。策论第一题由皇帝亲自来出,天宜帝拟好题目后亲手装入御制卷筒,外面封好火漆,着御林卫快马送往贡院。李辅仁查验火漆完好无损,会当面将卷筒放进一只铁柜,与自拟的其他题目收在一处,而后柜门落锁,钥匙贴身保管,直到秋闱当天需要发下题目时才会开启。
  整个过程十分严密,李大学士已经在贡院住了二十余日,除了一样出不去的几个僮仆,连家人也见不到面,更不可能向外传递消息。回溯过往科考,试题疑似外泄的情况也出现过,但大都难以追查,最大的可能是从皇帝身边的人那里漏出来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