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食耽误的名士们 完结+番外 (咸鱼person)
- 类型:古代架空
- 作者:咸鱼person
- 入库:04.09
青竹染墨,心神自乱,待看竹意,唯余食香。
看着笔下已染墨色的青竹,沈乐面色如常,好似不为外物所动一般。
但若细瞧,只那脖颈处却是喉结滚动,唾液分泌,吞咽连连。
“咕噜”一声,又一声。
沈乐不忍再瞧画中残竹,闭眼一顿,随即好似痛定思痛一般,再睁眼时,他亦深吸一口气,坚定看向院外竹林。
他以为多瞧几眼林中青竹便能把思绪拉扯回最初。
竹林密密,风起叶摇曳。
然而,此时此刻,沈乐瞧着满林的青竹,心中却生不出一丝一毫的诗情画意。
此情此景,沈乐不忍再直视这林中之竹。但凡他多看一眼,多直视一次,他便忍不住分泌出更多的唾液。
喉咙滚动,唾液吞咽,“咕噜,咕噜……”。
——艾玛,这竹子好像真的很好吃,好想吃。
“咕噜……”
第93章
竹林小筑的一餐“全竹宴”沈乐吃的极为饱足, 然而后遗症却十分严重。
据后世记载,沈乐历经十载隐居, 游离后回归琅琊, 晚年便定居于琅琊山脚的竹林小筑。
然而,就在他入住竹林小筑后,沈乐便再没提笔画过墨竹画, 甚至于流传后世的诗文中也再不见有关竹的内容。
曾爱竹成痴, 以竹为名号的一代名士突然有如此巨大的转变,此中之谜, 亦令后世不少考古学者深思不解。
直到千年后的某一日, 有一考古学者从一处无名古墓中挖掘出了一本名为“竹食”的奇怪菜谱。
“竹食”之奇, 一在配画, 二在作者。
这食谱的配画极为出彩, 色彩亦不同水墨, 层次色调极为丰富。
因保存得当,故而食谱完成性极高。哪怕历经千载岁月,人们依然能从那食谱配画中感受到那些食物的色香味美。
但这本食谱全册却都是竹子和竹笋, 甚至是册子的最后几页竟还有竹虫的食用烹饪之法。
这册子, 可谓将“竹”吃了个顶朝天——连衍生出的虫子都没放过。
如此丧心病狂地吃“竹”食谱, 落笔处却是“竹林隐士——沈乐著”。
此食谱一面世, 不知跌破多少学者考古专家的眼镜。
毕竟在此之前, 世人只知沈乐爱竹, 却不知这爱到极致竟是如此这般凶残。
不过, 这“竹食”的面世除了刷新后世之人对沈乐的认识外,另一个为人所乐道的,却是这食谱开篇的序言。
经考古学者多番努力, 最后翻译出的序言内容若用白话概况, 大致便是:谢阿三这臭小子,不就是不小心差点烧了他的厨房吗,竟然故意把本大爷往阴沟里拐。
哎,自从吃了他的全竹宴,我这一看到竹子就只想着怎么吃,谢阿三你个坑货,说好的诗情画意全被你给搅合了。果然,姓谢的都没一个好东西。
特别是谢大,你这卑鄙无耻的醋坛子,就嫉妒谢阿三对我比对你好,竟说本大爷江郎才尽,画不了墨竹,也作不出其它诗文!
啊呸,谁说本大爷江郎才尽,本大爷现在就给你画齐一本全册的“竹食”,让你瞧瞧什么叫竹林真名士,哼!
这竹林名士真不真的,后世之人不好妄下定论。但第一个把这序言翻译出来的人,据说还是沈乐的“迷弟”,只是这偶像翻车,是否有脱粉或回踩那就不得而知了,但自闭肯定在所难免。
当然,这一“竹食”虽令沈乐人设崩坏,可它的考古价值却极为巨大。
通过这一部食谱,后世之人亦可了解当年天启的饮食文化,民俗民风,艺术发展等诸多情况,特别是开篇的序言,虽满篇都在吐槽“谢阿三”几人,但言辞之间却透着亲近,好似好友之间友善的“互损”。
而通过这一序言,人们仿佛看到那些年,那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天启名士。
在那世家鼎盛,天骄倍出的时代,这些名士亦也有琐碎的家长理短,平凡的喜怒哀乐,无聊的恩怨情仇。
然,后世之事,当今之人亦不可闻。故而,此间之人只需着眼当下,平安喜乐地过好每一日。
这不,待全竹宴后,沈乐和谢齐入住竹林小筑,两人有酒有佳肴,亦无规矩约束,自然活得逍遥自在,乐不思蜀。
悠然到后来,两人都好似忘了自己是被扫地出门的“罪人”。
至于谢云曦,他得了清静,自然又躲进桃花居里,继续做他的咸鱼。
一切好似往昔,依然岁月静好。
待到风起卷枯叶,朝露凝草木,边城烽火亦燎原。
然而,作为咸鱼的谢云曦却依然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悠然人生。
毕竟,这天下之事自有天下能人,他自认自己不过庸庸碌碌一俗人,能过好眼前的苟且便已极好。
只是,世间之事,不是你想不搭理,便能不搭理的。
千里之外,黄沙漫漫,血色染城。
正是夜黑风高,万籁俱寂之时,一阵马蹄狂奔之声却响彻天地,马蹄所过处,千万狂沙粉尘阵阵,一路向前席卷,向着琅琊方向狂奔而去。
夜凉,凝白露,风起,待硝烟——这一季的秋,似带着抑制不住的躁动,向着琅琊桃花居蔓延。
第94章
更深露重, 琅琊郡万籁俱寂,唯有夜幕中灰暗的星月闪烁着微弱的光点, 那光点时明时暗, 透着一股不祥。
暗淡星光下,一阵战马鸣啸之声打碎了夜的寂静。琅琊郡地界,一队狂奔策马的黑影疾步前行。
越过地界石碑, 原本齐头并进的人马便迅速分出两小队来, 一队狂奔前往琅琊山桃花居,一队没入夜色奔向谢家主宅。
“八百里急报, 南齐谢卫求见族长……”
伴随着马蹄急停地嘶鸣, 原本寂静安眠的谢宅灯火骤亮, 紧接着, 整个琅琊郡都好似热闹了起来。
灯火通明, 人影涌动。
以谢家为中心, 一大批人马向着夜幕四散开来,渐没入夜色。
稍纵间,万家灯火璀璨, 人声马吠响彻。
谢氏一族的族人倾巢而动, 向着主宅疾步汇聚, 其中亦有琅琊郡内诸多的医者郎中, 他们衣冠不整, 面色慌乱, 手上自还提着各自的医疗箱, 向着谢宅疾步汇聚。
寂静的夜骤然喧嚣,远处的灯火逐渐扩散。
而就在这时,琅琊山桃花居亦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扰。
山腰灯火蓦然亮起, 来人嚷声急报:“南齐谢卫, 八百里急报,和弦君病危,求见云曦君……”
急报声声,响彻山野,桃花居一阵兵荒马乱。
而就在边城急报敲响桃花居大门的时候,原本在卧室沉睡的谢云曦蓦然睁眼。
屋内,入目皆是黑暗,他抬手扶额,触及额间冷汗,微觉不适。
谢云曦颦眉,试图回忆刚刚的噩梦。然而梦中的画面自他睁眼的刹那便好似从记忆中消散了一般,待他回想,却只见大脑空空。
噩梦了无痕,但谢云曦心中的那股不安之感却无法挥散。
起身半坐,倚靠背枕,抹去额间虚汗。
忽略心中不安,谢云曦晃了晃脑袋,只当自己胡思乱想,“不过噩梦罢了,指不定是最近太闲了……”
谢云曦呢喃着起身,想着寻杯凉茶压压惊,裸着脚踏在地垫上,还不待他穿上鞋便听屋外传来一阵火急火燎的脚步声。
窗上人影晃动,木质的地面“咚咚咚咚”。
远远的,谢云曦便觉外头有一大堆的人向着他的卧室狂奔而来,脚步匆忙,灯火摇曳。
“发生什么事了?”谢云曦正疑惑着想去屋外一探究竟,然而他刚穿上鞋子便听门外传来怀远的嚷嚷声,“三郎君,不好了,和弦君他……”
怀远慌乱地撞开卧室大门,顾不上礼节,只踉跄着疾步入内传讯。
——和弦哥怎么了?和弦哥……
怀远的声音好似从天际传来的一般,失了真切,令人恍惚。
木门悲鸣,谢云曦只觉一阵眩晕,耳畔亦响起嗡嗡的耳鸣之音。
大脑空白半晌,久久无法回神。
待他从浑浑噩噩中醒来时,他已被一众护卫、侍从护拥着扯上了马背。
琅琊郊外,马蹄声声,披星戴月。
疾马入城,一刻不到,待到马鸣蹄停,谢云曦放才被拥入谢宅。
此时的谢宅阴云密布,原本明灭闪烁的星月都被浓重的浮云掩盖,地面烛光璀璨,却照不亮天际无边的黑暗。
谢云曦裹着凌乱的外套,发丝杂乱,散至腰间。
狂奔一路,他的脸被寒风剐蹭,却不见血色,连带着平日里那风淡云轻的眼眸都透着几分焦虑,几分茫然,几分希望和几分无法言说的复杂情绪。
被簇拥着抵达一间人影涌动的卧室,还未入内,鼻尖便嗅到了淡淡的血腥味儿。
谢云曦听到周围有许多人都在唤他的名字,但更多的人却汇聚在卧室的床榻边,或叹息,或愁云,或唏嘘。
人生百态,千人千面,他却无心关注。
越过卧室屏风,视线落在厚重的床幔上,那床榻上似躺着什么人一般,灯火朦胧,看不真切。
谢云曦心中的不安愈发浓烈。本能驱使着他向床榻上的人影靠近,鼻尖的血腥味儿渐清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