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小怨种斗智斗勇的那些事 (骑乌龟的刺猬)
- 类型:古代架空
- 作者:骑乌龟的刺猬
- 入库:04.09
“够了。”小皇帝打断忠义侯言辞。“诸位言之不为无理,只是无据罢了,既是如此诸位何不随着孤前去文渊看看,看看将士们是如何以热血浇城,以筋骨筑墙的。”
“何不随孤,迁都文渊。”
此话犹如惊雷,在殿上炸响。
谏官们却是久久不能平复,一阵四相环顾后,话头转至劝起迁都一事,稍后便有死谏者摘取去官帽:“陛下不可啊,此举实乃将元起命脉至于风口浪尖之上,一旦破关,元起遭受的可是万劫不复的灭顶之灾。”说罢,脑袋已经对着殿内大柱。
小皇帝冷眼看着,轻蔑开口:“将士边关生死尔等怨是好战之说,那孤便以王城为盾为墙,以我帝王血肉筑成元起国门。”他一字一句说的很慢,坚决不已。
“哲合挑战尔等不见,倒是劝着孤思量避战。可是想过,我等能在这里享着的太平,皆是将士们用性命换来的,敢问一句,何人是无牵无挂,何人不是血肉之躯。”
“孤话只至此,勤政殿不缺血染,若是几位真要撞那大柱,还请自便。”说罢,他走出勤政殿,背着手遥望文渊方向,眼里是执着与不能掩盖下去的决然。
殿内糟乱不已,百官争论之际国舅爷却是与忠义后齐齐走到小皇帝身后,齐道:“臣愿随陛下,迁都文渊。”
愿口已开,后跟随者络绎不绝:“臣,愿随陛下迁都文渊,以吾等血肉筑元起国门。”
话已闭声不消,震着勤政殿久久不休,一字一言皆是铿锵有力。
“元起得尔等忠贞之士,实乃大幸。今迁都之事定下,愿同孤一道者,今日整理行装,明日启程。不愿去者孤不强求,太子留王城还需尔等多多辅佐。孤今便下诏,若孤死在外头,由太后辅太子理政。”
“慢!”太后闻讯迁都之事,急急赶来,当下清走一众大臣,请着小皇帝进去殿里把门关上。
殿门一关里头陷入昏暗,只留道道光束投进落在二人脚边。
“陛下这是作何,哀家不交出元起军兵符,陛下就做出此等事来,你你你!”
“父后。”小皇帝颔首对着太后一拜,慢吐:“将士都知身护国门,生死百战边疆,饮血仇敌。孤为元起皇帝,为何……不能以自身血肉为墙抵御外敌。”
“陛下真是为了元起?!哀家不信,陛下若是为了顾君大可不必如此啊。”太后说的激动,往日仪态统统抛诸脑后。
小皇帝摇头苦笑:“父后至今,还在觉得是顾君左右儿子心思?”
“哀家……”太后守住口中言辞,他有些矛盾,说是,自己也拿不准,说不是,可……小皇帝所做决定所行策略,皆与顾南召脱不了关系。
随即缓下语气:“顾君生死边疆,陛下若是担忧,不如将其召回,迁都一事,陛下,陛下还是……”
“嗯……”小皇帝垂下眼帘,顾南召。
孤,难召。
此番也召不得。
“父后可是还不懂?”
小皇帝的声音变得颤抖:“从始至终,儿子所出决定,都不是因着顾君左右才出。”
“父后啊,是顾君先一步在前头劈波斩浪,揽下骂名,保着儿子布帆无恙啊。”
第62章 议和
=
“嘎嘎!”
黑飞来落在洛北手上,洛北避着顾南召看过写有“迁都文渊”消息的字条后,将其捏成团放进嘴里嚼碎吞下。
“洛北,可是陛下来了消息?!”顾南召看着黑来,问的犹豫眼里都是期待。
“无,只是传了日常平安消息。”
“好……”多少是有些失落,可也很快就平复过去。
“给。”顾南召摸出个果子抛给洛北,随即他便蹲在地上不停戳戳划划起来。
洛北咬着果子跟着蹲下去看,顾南召笑着往旁边挪了一下让他看的更清楚一些。“看好,这是元起,这渠匣,哲合。我们此去鹰城,若能拿下并上之前五城,日后开荒到这,连上文渊形成马蹄铁状,再战哲合时,便能如钳般直击哲合腹部。”
“当然这是后话,如今拿下鹰城,是为了能从这到这连成一条联动防线,可灵活调动包夹哲合。”
洛北眼神一亮,问:“若是不能该如何?”
“逃,越快越好。我若死在鹰城,可真就尸体都不会剩的。”
“那将军何不先拿下其他?”
顾南召不答。
一是,因为哲合也该知此是要塞,定会派人说服或是直接出兵拿下,就算现下哲合未派人来,知道他的行踪之后也得派人过来,大可周旋一番,留出时间稳住其他几城,再可保文渊一时。
二是,鹰城实在……
“将军。”
“啧。”顾南召挑起眉头,正色道:“还有十日路程便可进去鹰城范围后,若是哲合已经派人去,我们直接打。若是没有,我一人入城,十日之后未出你带着人直接走。”
“将军!”
“你该清楚,我为何带你不带匀舒,你们暗探的规矩是听令行事,再就是你能在林中找到方向。放心,我不一定死的了,我可是把先锋骑将士们的命都交给你了。”
面对洛北欲拒的眼神,顾南召列出一口大白牙,手按在洛北肩头:“洛统领,去给陛下,传封平安信吧。把黑放出去让它别再跟着,鹰城有人训鹰,黑去了便是个死字。”
……
雨打文渊城关门口,半晴半雨,军中雨,城内晴。
“这就是尔元起的待客之道?吾等来元起议和,尔将吾等圈困在此半月余是何意思。”哲合左相不停在主帐里头来回走动,指着外头大呵。
被呵之人倒是无动于衷,找来纸团把耳朵塞住。
“唉!还我!”塞耳的纸团被捻去,匀舒一恼欲抢,待看清人后直直跪了下去。“陛下。”
“嗯。这事你倒是办的不错,知道把人圈在这里。”
“陛下若是要谈议和之事,何须亲临,末将差人把人押去王城便是。”
小皇帝没有理会他,孤身走进帐内款款坐与上方。
他的出现,让哲合使团摸不着头脑,见人一身军装进来,当是来了个大将,哲合左相上前拱手行礼。“还问来者可是元起所派议和使臣,吾乃哲合左相丘述。”
“嗯。”小皇帝冷冷应了一句,直问:“哲合以何条件要与我元起谈和。”
“这位将军,还不曾告知吾是否乃议和使臣,不见使臣,吾等不谈。”
“嗯,孤乃元起皇帝,使臣直谈便是。”
丘述一惊,打量起座上的人。眼前这人年纪倒是看着与元起皇帝无差,可元起皇帝一人来军中谈议和,太过匪夷所思。
与其他几位使臣相顾看看,心下思量也没人敢冒充皇帝。
丘述双手合于胸前一拜,“既是元起皇帝,那就好说。吾奉君主之命前来商谈,吾国愿与元起结兄弟之盟。”说罢,他掏出文书递上去。
小皇帝不接,让其口述。
“吾主感天地万物之仁义,哀英魂消散,年前冬季雪期两国皆是难熬,何不就此休战。吾主提议,吾国割让旧渠匣城池四座,且派十六殿来元起为质,另签下百年休战文书。此后吾军百年内不再扰元起边疆,元起兵马亦不得出关。”
小皇帝眉头一拧,沉下声道:“使臣怕是记错了,渠匣可有十二城,不是四城。”
“元起陛下,是吾主愿意割让四城予元起,还请元起陛下归还卯城。”
“嗯?何叫割让,何叫归还?”
丘述笑着抖抖袖子,腰杆挺的笔直。“吾国,早就将旧渠匣十二城划入境内,如今吾主割让四城予元起吾说的可有错?”
“哈。”小皇帝乐了,这是要让他吐出来啊,算盘打的真好。
见着小皇帝笑了,丘述回头喊来一人。
“元起陛下,此乃吾国十六殿下。”丘述眼神隐晦带嘲。
小皇帝自是注意到,看来他荒淫无度的名声飘的够远了。一个不成,就再派个十六殿下来继续先前那人没做完的事啊。
他手不觉中,已经扶上腰间剑柄,杀还是不杀呢,郎君上次劝着不要议政时染血来着。
“嗯……若是孤,不答应呢?”
丘述点头一笑:“吾哲合除去渠匣旧城,城池二十余,子民足元起一倍有余,元起陛下大可思量思量。”
“嗯,那依着使臣意思是,孤不应允,哲合便继续与我元起开战?可,孤怎记得,渠匣并非哲合直辖,哲合以渠匣作为谈和条件怕是有缺考量啊。不如,你回去同你们君主说说,献上哲合四城,孤倒是可以考虑退兵。”
这话嘲的丘述脸红,他语气慢慢加重:“吾等带议和文书前来要与尔元起好好商谈,元起陛下却是不以礼相待在先,口讽在后,元起实乃蛮族之邦,礼教不兴,礼节全无,礼……”
“聒噪。”小皇帝直接打断那人的话,手指轻点案头,眼中已经没有多少耐心。“使臣何不直接回答孤的问题。”
“那,依着元起陛下意思,是不想议和不成?!”
“哼!可据吾所知,元起大将无几,庞将军年近花甲现镇元起西南方,当下旧渠匣破而不立。元起陛下啊,就算尔镇南大将军驻守文渊,其他边境之城可有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