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天起,米氏每天都试着买点不同的菜回去,她的背嵴不知不觉中一天比一天直一些,眉间那道深深的皱痕也比刚到梁家时平整了一点点。
另外,在梁家虽然一样干活不轻松但是至少能吃饱饭,不会整天有人盯着骂她,米氏的脸色比之前好了很多,整个人的精神气和之前大有不同。
不过由于陈氏和曲薏等人每天都会看到米氏,察觉不出来米氏的变化,第一个发现她和以往不同的人是去梁家探望自家哥儿的孟蕙。
孟氏进门的时候同拿着东西的米氏打了个照面,米氏专注手上的事没留意旁人走得匆忙,孟氏只大致看了一眼,没看太清楚。
从外院一路走到内院,孟氏一直想着她刚才看到的人,见到曲薏就问:“薏哥儿,我今天怎么在梁家看到一个很像你大伯母的人,是梁家的事太多,把你大伯母的娘家妹妹也喊来帮忙了吗?”
米氏嫁入曲家之后几乎没有回过娘家,她娘家的人自然也没有来过曲家,孟氏只知道米氏有一个小她几岁的妹妹,不清楚米氏的妹妹长什么样。
曲薏甚至不知道米氏还有个妹妹,他茫然地摇头:“没有啊。”
现在梁家主要是在整理荒田,想在农忙之前把荒田都叫牲口犁一遍,等秋收后种上土豆、豌豆、黄豆、白菜、萝卜这些养养地。
因此他们只请了十六个人,再加上曲大牛和曲二牛两人一共十八人在地里忙活,陈氏和米氏两人给大家做饭,曲三丫和曲四丫去外面割喂牲口的草料,也帮着做点饭,刚好能忙过来。
孟氏奇怪地说:“可我刚才进来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和你大伯母像极了,但是看着比你大伯母年轻好几岁,我没敢认。”
曲薏回想了一下,不太确定地说:“娘,你说的不会就是大伯母吧。”
经过孟氏这样一说,曲薏将现在的米氏和记忆中的米氏一对比,脸色白了点、脸盘圆润了点、脸上的皱纹淡了点,可不就把人显得年轻了不少。
孟氏的脑子不笨,她转了几圈就想明白了为什么会这样,忍不住惊讶地感叹:“这才小半个月,怎么变化这么大!”
其实米氏的年纪不大,她和曲大牛一样今年才四十二岁,但是他们两人之前看上去都像是四十七八的,等到冬天瘦一些还会更显老。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呗,大伯母出一趟门变化这么大,村里人不知道怎么说呢,总不至于说梁家。”曲薏笑了笑,反正现在他们一家现在都不在曲家村住了,那边的人怎么说同他们没有关系。
孟氏感慨良多,她想着今天看到的米氏,越想越觉得心酸。
当初刚嫁进门时,她见大嫂太辛苦想着搭把手,结果被二哥夫郎劝住,说他们搭手没用,只会让曲老太看到了之后给大嫂再安排更多活,最终一片好意被曲老太利用。
被当成老黄牛干活这件事,外人不可能帮米氏一辈子,只有她自己立起来才行,奈何她进门连着生女儿,在婆家没有了挺直腰杆的底气。
曲薏见他娘不知道想到什么地方去了,就不再说大伯母,改成说大伯:“娘,说起来大伯的变化也挺大的,等会儿吃了午饭你和爹去看看大伯,地里的活如今都是大伯在安排,二伯都插不上话。”
这番话显然是夸张了,是曲大牛在安排事,但曲二牛才是曲大牛的主心骨,若是没有曲二牛镇场,曲大牛心里虚着呢。
“好。”孟氏点头,“薏哥儿,我和你爹过来的时候看到外面已经整理了不少田出来,你知道梁家接下来打算做什么不?”
尽管看得出来梁家人对她的薏哥儿很好,但是孟氏还是担心薏哥儿在梁家的生活,借着梁家买荒田一事再试试梁家对薏哥儿是什么态度。
梁康生是梁家唯一的少爷,曲薏就是唯一的少夫郎,作为以后要管理梁家事务的少夫郎,若是梁家的事曲薏一点都不清楚,那就说明梁家人很有可能没把曲薏放在心里,认为他是个可有可无的人。
曲薏没有领会到孟氏的小心思,不过梁家的安排计划他全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因为梁康生做什么事都会同他商量,他们两人关系的亲密程度远超所有人的预料。
但是他们两夫夫商量的内容当然不能全部都告诉孟氏,曲薏挑挑拣拣一些,把他们最近的计划说了部分。
孟氏越听越满意,从薏哥儿对梁家事务的了解来看,她觉得梁家是真心把薏哥儿当成少夫郎来看待的。
“对了娘,我最近还在跟着相公学识字。”曲薏的脸色微红,有些不好意思。
上辈子他就已经跟着梁康生学过了,但是这辈子这件事还没有过明路,他得渐渐让大家知道他识字这件事。
“真的吗?”听了曲薏的话孟氏不仅不高兴,反而微微皱眉,“薏哥儿,哥婿教你识字会不会耽误他读书?”
哥婿今年刚考过了府试,据说再考过院试就能成为秀才公,若是为了教薏哥儿,哥婿明年的院试没过,那薏哥儿岂不是罪过大了。
退一万步说,哥婿教薏哥儿识字不耽误他读书,但是明年哥婿的院试万一没过,亲家公和亲家母会不会认为是薏哥儿造成的?
“没事的,就中午饭后、休息之前教我几个字,不耽误功夫,相公说他一边教我一边可以看看以前的书。”曲薏见他娘还是不放心,就拉着孟氏往书房走去,“娘,我写几个字给你看,我现在已经会写咱们一家人的名字了。”
孟氏心里始终担心,但是当她看到自家哥儿艰难地在雪白的纸上写下他们一家四口人的名字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曲薏把大家的名字写下也松了口气,他现在的字和初学者已经不同,要写出这种歪歪扭扭的字迹,还真不太容易。
母子两人说了会儿话,就差不多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曲四牛和孟氏作为梁家的正经亲家自然是跟着梁家人一起吃,他们也不好跑去同干活的人挤,把别人的饭菜吃了。
饭后,曲四牛和孟蕙趁着中午大家都休息时去看看曲大牛等人。
说来也巧,曲四牛走到外院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曲大牛,他不禁揉了揉眼,不敢确认眼前这个汉子是不是自己亲大哥。
曲大牛和曲二牛两人的长相虽然相似,但曲二牛的左耳下有一颗黑痣,如果不是没看到那颗黑痣,曲四牛会忍不住怀疑他看到的人是二哥。
看着像是回到了几年前的大哥,曲四牛愣在原地,不敢走进去。
“相公,这就是大哥,我刚才进门的时候撞见了大嫂也不敢认,问了薏哥儿才敢确认,没想到咱大哥和大嫂在梁家待半个月能年轻这么多。”孟氏在后面低声对曲四牛说。
“真是大哥啊……”曲四牛声音有些飘,他使劲眨了眨眼,然后才往里走去。
:) :)
第75章 识字的乐趣
“四弟!”曲大牛也看到了曲四牛,他惊喜地站起来冲曲四牛走去,搓了搓手主动拉住曲四牛。
曲四牛看着自己和大哥交握的手,神情更加难以置信,这真的是他那个锯嘴葫芦一样,从来只闷头干活不说话的大哥?
曲大牛时隔多天看到四弟,特别高兴,心情一好他就忍不住想多说两句,主动问:“四弟,你过来薏哥儿他们吗?”
曲四牛这会儿还没反应过来,孟氏在一旁笑着替他说:“嗯,我和四牛来看看薏哥儿,也过来看看大哥你们,你们有没有哪里不适应?”
“没有没有,好得很,和在家一样,有牲口帮忙,做事一点都不累。”曲大牛想着自己这半个月一来和大家伙一起开垦出来的地,心情就更好了。
梁家买下来的这些田别看长满了杂草还有大小灌木,但是这些田都是实实在在的良田,很好打理。
他先和大家一起把长得粗了的树和灌木砍掉,然后大家再一起把草齐根割除,接着两人一组,一人牵着牲口深耕田,另一人拿着锄头在后面把牲口没有耕到的草根、树根翻出来。
等这些断根的草和树在地里暴晒几天,彻底干枯了之后,轻轻松松就能把它们全都拾起来,做成烧火的干柴,地里几下就干净了。
原本以为会是一件辛苦活,结果比曲大牛他们想的都轻松,再加上吃得饱饭,来干活的人一个个都没有瘦,像曲大牛这样的还胖了点。
在曲家的时候,曲老太抠门不愿意养牲口,每每到了换种的时节都得曲大牛他们自己扛着锄头下地锄田,可不是累腰又费力气。
曲四牛在这边同曲大牛和曲二牛说整理荒田如何如何,孟氏就跑去找米氏和陈氏,她现在对两位妯娌的现状很好奇。
等在后厨看到了正在洗碗的米氏等人,即便有心理准备,孟氏还是有些吃惊,刚才真的不是她看错了,米氏是真的胖了一圈,曲三丫和曲四丫差不多,所有人的眼角眉梢都透着一股子神采。
两个丫头一边帮着洗碗一边说说笑笑,这在曲家是不可能看到的,因为曲老太一旦发现了她们干活说笑,就会在院子里骂她们偷懒。
“四婶!”曲三丫第一个发现孟氏过来,高兴地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