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冲喜小夫郎 (四夕夕)


  孟氏闻言下意识回头看自家哥儿和哥婿,其实这件事到现在为止四牛他都没释怀,只是平时忍着没说,这下在公堂上爆发了,不知道薏哥儿和康生听着会不会不舒服。
  换做是上辈子这时候的梁康生和曲薏,多半会心里不大舒服,梁康生会觉得曲家人针对他,曲薏心中残留的委屈会被唤醒。
  但现在,他们两人都不再介意这个问题,梁康生捏了捏曲薏的手指,对他说了个“我来”的口型,然后走到曲四牛身边,掀起长袍也跪下。
  梁康生拱手朗声道:“大人,此事其实与学生有关。”
  作为一个还没有取得秀才功名的学子,梁康生在知县跟前不能免跪,倒是可以自称学生。
  一看梁康生的学子打扮和气度,知县皱紧的眉头微松,读书人至少明理,好歹不会像乡间妇人那般当众骂街:“你且道来。”
  见梁康生居然开口,曲老太小小的眼里藏着大大的惊诧,她没想到梁康生会自己开口把这事说出来。
  其实一开始曲老太想着今天梁康生肯定不屑来县衙,毕竟曲四牛和孟氏是他的岳父岳母,被压到公堂出了这么丢人的问题,他定然不想沾染上。
  没想到他居然会陪着曲薏那个小贱人来县衙,还亲自下场说,回想着儿子、闺女说的话,她心跳如鼓。
  “禀大人,今日被告乃是学生岳父,岳父刚才所说之事起因在学生,学生自幼便体弱,去年参加府试后大病一场,恰逢去年冬日旧疾发作,身子每况愈下。”
  “学生家中经营着酿酒作坊,年前家中酒坊出了问题,家父前往酒坊查看时不慎摔伤昏迷不醒,家母慌乱之中想到给学生娶妻冲喜。”
  “家母算出学生与夫郎八字相合后立即上门提亲、办喜事,说来也巧,夫郎过门当天学生便从昏迷中醒来,但是由于身体原因,学生当时只能到家门口迎接夫郎。”
  “这门婚事办得匆忙,当时岳父和岳母都不在曲家,对夫郎出嫁一事并不知情。”
  梁康生用尽量简短的话将他和曲薏的婚事说完,知府的眉头微挑,到现在他总算稍微弄明白了些这家人的纠葛。
  说白了就是曲家婆子在儿子和儿媳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他们膝下的哥儿以冲喜这种并不让人欣喜的方式匆匆嫁了出去,再加上长久积累的嫌隙爆发,小两口跑回了不知道算是本家还是娘家的孟家,惹得曲家婆子不满。
  从他们两方所说的话综合来看,曲四牛夫妻两的行为虽然冲动了点,有些不尊长辈,但没有上升到不孝的程度。
  曲老太闭眼酝酿了一下情绪,就在知县打算说等调查的差役回来再继续审案时,她突然指着梁康生,中气十足地骂:“好个梁家,空手套白狼,真是打的好主意!”
  “难怪自从老婆子好心把曲薏嫁去你们梁家后,我曲家就没有一日安宁,原来是你梁康生在背后出阴招!”
  “曲四牛和孟氏这些年在家里好好待着从没闹过事,这次他们都跑去孟家,肯定是你联合孟家在背后挑拨,就是你带着曲薏回门那天把他们一并带去孟家的!”
  “我呸!读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礼义廉耻都不懂,我看你这样的人就算考过了府试、院试,以后也是个害人精!”
  “大人,曲薏吃我曲家米长大,他出嫁了回门去的却是孟家,大人啊,您别被他们合起伙来骗了!”
  曲老太连说带骂,一番话说得像是点燃了的炮仗似的不带间歇,在大家没反应过来之前全都说完。
  其实孟老娘担心曲婆子说曲薏把大部分值钱的聘礼搬到孟家这事,结果她话锋一转,直指梁康生,居然没有提聘礼的事。
  梁康生也没有想到,他皱眉转头看向曲老太,发现对方心虚中带着一股算计得逞的痛快。
  联想到昨日发生的事,梁康生总算明白了曲老太今日闹上衙门的目的在哪。
  其一,告曲四牛夫妻不孝,不管能否成功让知县给他们判上不孝的罪名,以后出了什么事他们夫妻两总是更容易受人非议,容易被曲老太拿捏在手上。
  其二,便是故意坏自己的名声,或许是为了报昨日拒绝她去曲家的仇,让他们知道曲家不是好惹的,也可能是想让他因此对引起这件事的曲薏不满。
  读书人讲究名声,但名声这个东西就是靠大家口口相传的,所谓三人成虎,这些半真半假的话传出去后不知道会演变成什么样。
  而名声一旦坏了,那在这一片的文人圈子里将没有立足之地,会被别人排斥,没有夫子愿意教授,参加科考没有同窗互结,毁掉读书人的前途,这不比不孝这个罪名小多少。
  此计甚毒!
  不管这两个目的最终能达成几个,对曲四牛、孟氏、梁康生、曲薏而言都十分糟糕。
  曲老太得意地扯了扯嘴角继续说:“大人,不是老婆子我空口白牙乱说话,这件事官差大爷们在村里找个人随便问也都知道。”
  “都说读书人知晓道理,老婆子看他梁康生分明没有把书上的道理记在心里,挑唆曲四牛和孟氏不孝,他这样的人哪里配做什么读书人。”
  读书人在大多数老百姓心里的地位十分高,仅次于衙门里的大人、官差,看着曲婆子骂梁康生这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不配读书,一个个都瞪大了眼,不敢相信。
  知县不像普通老百姓那般无知,别看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但他能做到知县这个位置是经过了层层科考的,见过了各式各样的读书人,知道读书人可没有表面上看着那么风光霁月,心里的功利计较不比普通人少。
  当然,知县也不至于因为曲老太的一番话就对梁康生产生偏见,他问:“梁生,曲家婆子所说可有半句虚言?”
  梁康生点头,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回大人的话,学生夫郎祖母的话不假,回门当天学生未曾踏入曲家的屋门,只在院里站了会儿。”
  听着他这样直接就承认,好像是把曲老太的指控揽下,四周皆一静。
  不过大概是梁康生落落大方的态度让知县满意,他承认之后,知县看他的眼神反而更和善了些,因为藏着掖着不说才更容易让人觉得有问题。
  知县眉头松开:“哦,那你可知这样不合礼数?”
  谁知,梁康生语出惊人:“大人,我和夫郎这门亲事从一开始便未曾尊崇礼数。”
  “没有三媒六聘,没有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此六古礼,没有合规的聘礼和嫁妆,连我这个新郎官都因为身体不适,只能强撑着在家门口将夫郎领进门。”
  “既然前面都未曾遵从礼数,为何成亲之后,一个约定俗成的回门却必须要遵从礼数?敢问遵从的是什么礼数?”
  “是回门必须要进屋?还是说回门不能去孟家?既然岳父从小吃孟家饭长大,岳母是孟家人,那孟家也是我和夫郎的长辈,难道不应当尊敬?”
  关于这门亲事的由来和曲四牛的身世,他们前面都已经解释过,所以大家听着梁康生的话,意外之余也觉得好像他说的有点道理。
  :) :)


第44章 结案[四更]
  正常情况下,出嫁的妇人、夫郎要在成亲后回门子,是因为娘家人想看看出嫁的孩子在婆家是否过得好,并不是一个必须尊崇的礼节。
  就像有些嫁得远的,刚出嫁就回门不方便,干脆把回门这事延到年后或者农闲再回,是个意思就成。
  而且,回门的时间也不一定要在新人出门后的第一天,可以是第二天、第三天,怎么方便怎么来,各地都不相同。
  “你、你……”一旦真正同读书人扯嘴皮子,掰扯礼节,显然以曲老太的能耐是做不到的,她两眼一懵圈,不知道如何反驳。
  但是曲老太也有她的应对办法,那就是打诨:“老婆子大字不识一个,什么约不约定的老婆子不懂,你们没进曲家门就是事实!”
  “梁家开酒坊的,有钱得很,肯定是因为看不上老曲家这种穷亲戚,当谁在乎你那几个臭钱!”
  “曲薏打小吃我曲家的米、喝我曲家的水,做出这种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事,不是你教的,那就是他爹娘教的,你们一个个都不是东西!”
  其实曲老太的话没什么逻辑,但是因为她说的回门这件事是真的,所以她特别理直气壮,何况出门之前她就知道,只要她闹了,她今天的目的就达成了。
  曲薏心急如焚,眼睛都红了,当初他回门的时候心里带着气,也没想这么多,拿了聘礼就带着爹娘去了孟家,没想到现在这事成为了他奶指责爹娘和相公的理由。
  梁康生好像感觉到了曲薏的心急,他回头看了眼曲薏,冲曲薏微微摇头,做了个自己有把握的手势。
  这会儿梁康生已经看明白了曲老太想做什么,他不急着为自己辩解,而是思索起曲老太什么这么做,是谁让她这样做。
  梁家每年秋收都要到曲家村收稻米和糯米,把自己和梁家得罪了对她有什么好处?还是说这样做了之后她能得到更大的利益?
  孟老娘见梁康生吃亏,站出来撕曲老太:“怎么就忘恩负义了,四牛吃我孟家米、喝我孟家水,他带着薏哥儿和梁哥婿来家里看我们老两口有啥错?”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