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曲三丫和曲四丫还没嫁人,曲江也还小,曲家出了丑闻对弟弟妹妹来说更是麻烦。
把曲大丫的事解决,曲薏不再管翠婆子和秋哥儿,他今天忙得很。
流水席只是中午那一顿,梁家热闹到下午申时就开始陆续有人告辞了,太晚了大家回去天黑后路不好走。
等到申时末,梁家彻底安静了下来,人走完了,外院的东西却是乱七八糟的,大厨只把酒楼借的两口大锅带走,其余的东西他们可不负责收拾。
这时候又体现了一个办流水席的好处,那就是最后需要收拾的东西不多,剩下的饭菜全都叫那些带了碗筷的人装走,梁家人只用收拾几张桌子和地面。
已经忙碌了一整天,曲薏想着剩下的事情不多,就让梁父和庄氏他们去休息,他领着人把外院打扫出来,省得明天起来了看着还是乱糟糟的影响心情。
梁康生留下帮不上忙,就跟着梁父他们一起去内院,趁机把曲耀文和赵婉儿的事说了,连带着曲薏那边盘问出来的一起,没有提曲大丫做的糟心事,还好两件事联系不大。
听说自家办席面差点闹出苟且之事,庄氏险些被刺激得昏过去,她本就累了一天精力不济,梁父和梁康生赶紧扶着她坐下,都有些担心。
“爹、娘,这件事你们看着处理吧,我担心小舅母娘家那边知道了会找咱们闹,还有曲家那边也不一定能同意这门亲事,曲耀文才十五岁,哎,真是……”梁康生摇头,欲言又止。
这种事说出去着实丢人,偏偏又发生在梁家,如果赵家和曲家闹起来,说不准真的会波及到梁家,所以梁康生提醒爹娘早做准备。
“康生,你说的是真的吗,会不会是弄错了?”庄氏不是不愿意相信儿子,只是这件事让她太震惊了,她希望其中有误会。
梁父相信儿子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胡乱说,所以他安抚住妻子,对儿子说:“康生,你说的我们知道了,你去帮薏哥儿吧,我和你娘商量几句。”
到时候如果真的闹起来梁家可不就是糟了无妄之灾,这种事康生他们小辈最好别出面,毕竟年轻人脸皮薄,容易被人用话拿捏,还是他和妻子来处理会比较好一些,反正他们一把年纪了,什么没经历过。
梁康生听话地离开,他没有去外面找曲薏,而是悄悄地回了他和曲薏的院子,从书房一个角落的柜子中拿出一大包东西,关上房门鼓捣起来。
等曲薏带着人把外院简单打扫了出来,厨娘也准备好了简单的饭菜,外面天色都黑了,忙碌了一天的梁家人总算吃上了晚饭。
这顿饭吃得有些沉闷,一来是都累了不太想再说话,二来大家心里各自想着事。
饭后,庄氏打起精神同儿子、儿夫郎说了几句,然后才心事重重地离开,她到现在脑子一直闹哄哄的,不仅仅是曲耀文和赵婉儿的事。
明明累了一天很疲惫,但回房洗漱之后庄氏怎么都睡不着,心里就像有一股火在烧一样,翻来覆去地越来越烦躁。
梁父躺在她旁边,见她都快翻成烙饼了,干脆也不睡了,问道:“庆蓉,你还在想白天的事?”
“嗯,但不全是。”庄氏看着梁父模煳的轮廓,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哭了起来。
别看庄氏耳根子软,又心善,但她其实哭得很少,像现在这样突然毫无预兆地哭更少,她感觉自己好像完全没法控制自己,眼泪开了闸一样关都关不住。
梁父见她回了一句就沉默了下来,想着是不是今天的事让她受刺激一直没缓过来,就想着怎么开解她好一些,过了一会儿才发现她的唿吸有些不对劲。
这让梁父一下就坐了起来,他摸了一把庄氏的脸,翻身起床把烛台点亮,看着庄氏泪流满面的样子,诧异地将她搂住:“庆蓉?”
在梁父温暖的怀抱中,庄氏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大的委屈,她再也忍不住,捂着嘴“呜呜”哭起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梁父慌了,手忙脚乱地抱住妻子安慰,除了当年岳父岳母过世,他还没见妻子哭成这样,他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安慰她才好。
把梁父胸前的衣服哭湿了一大片,庄氏崩溃的情绪才稍微收敛了一点点,她打了一个哭嗝,很想忍住不哭,但是残留在身体里的情绪还没彻底消除,又抽抽噎噎地哭了好一会儿。
梁父见她总算不哭了松了口气,他不着急开口问,轻轻拍着妻子的背哄她,反正有什么她等会儿肯定会说的,先让她情绪平静下来,方才的样子让他着实心疼。
等到庄氏不抽噎了,梁父才松开她,去到放水盆和帕子的地方把帕子打湿给她擦脸,梁父的动作很轻很温柔,庄氏不知道自己哪根筋不对,眼眶又红了。
梁父叹气:“再哭下去明天起来该是兔子眼了。”
庄氏不好意思地眨眨眼,把心头那股酸涩压下,带着浓浓的鼻音说:“我也不想的,就是控制不住,让我自己缓缓。”
说完,庄氏就把梁父推开,拿帕子胡乱擦了把脸。
“好好好。”梁父又去拿面脂和温水过来。
看着梁父忙碌的背影,庄氏心里酸酸甜甜的,嫁进梁家二十载,这个男人从未对她红脸,如今他们的儿子长大成人,娶夫郎考秀才,同儿夫郎和和美美,她真的很幸福,没有必要去想有些事。
重新用面脂抹了脸,又喝水润了润嗓子,庄氏的心情才算彻底恢复平静,她看着梁父,一脸认真地说:“相公,我想和你说说庆泽的事。”
烛光有些昏暗,梁父看不真切庄氏的眼神,但是听着她的语气,他眉头一皱,想不明白她怎么会突然同自己说这个话题。
想了想,梁父斟酌着开口:“庆蓉,今天的事咱们不是说好了不管吗,弟妹心疼侄女,曲家是薏哥儿的娘家,咱们不管帮哪边都不好,让他们自己去商量。”
梁父以为庄氏心疼庄庆泽,担心庄庆泽因这件事被赵家迁怒,想帮着点赵家,但是这件事一个巴掌拍不响,两边都不是善茬!
“不是,这个事咱们商量好了,我不会改主意,我就是在想,小弟他早就长大成人了,是一家之主,我平时对他的关心会不会太过了,我是不是应该少操心些?”庄氏鼻子皱了皱,她要想想怎么说才能准确地表达她想说的意思。
梁父听着庄氏的话心勐地一跳,深唿吸一下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着没什么变化:“怎么突然这样说?”
“唔……”庄氏思索一番,“我现在想法有些乱,你先听我说。”
“可能要从薏哥儿进门说起,康生和薏哥儿相处得极好,说实话一开始我有些不适应,偶尔会觉得儿子被抢走了,会感觉失落。”
“不过正好那段时间我还要忙着照顾相公你的腿伤,也没太多心思想有的没的,再后来慢地就习惯了,薏哥儿很关心我、重视我,康生也会时不时陪我这个娘说话,现在我倒是感觉多了一个孩子孝顺。”
“不过真正让我想明白是康生去参加院试,他们两都走了我牵肠挂肚,咱们私下也说以后康生可能要去府城或者省城的学院,孩子们长大了,总有离开娘亲怀抱的那天,我觉得我应该学着对孩子们放手。”
“以前,康生的身子能变好就是我这辈子最希望看到的事,现在他的身子好了这么多,其他的我不再多想,以后咱们老两口就守在家里,让孩子们安心出去闯。”
第165章 反思
庄氏的话让梁父有些吃惊,不过他把这些念头在脑子里转两圈就大致明白妻子的想法了,忍不住有些感慨。
常年做生意,梁父认识的人多,有些人外面看着风光,后宅却是一团乱,婆媳、婆郎矛盾重重,妻妾之间明争暗斗,家里乌烟瘴气,根本没法好好过日子。
妻妾之间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是源于男人、儿子、家产这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立场是对立的,而婆媳、婆郎之间的矛盾却没有那么简单,成因复杂,结果多样。
首当其冲的便是管家权力,后宅的事多,涉及方方面面,不管是有钱人家还是穷苦人家,都可能因为蝇头小利争得头破血流。
此外还有别的,比如当婆婆、婆姆的觉得自己养大了儿子合该是儿子最关心、孝顺的人,媳妇、夫郎却觉得自己嫁给了男人应该被男人护着。
再比如婆婆、婆姆为儿子操心多年,突然之间儿子有了媳妇、夫郎,当娘的还是放心不下,总觉得儿媳妇、儿夫郎照顾不好儿子,小辈又觉得长辈管得多,插手自己房里的事。
还有不管是女子还是哥儿,嫁人后大多被限制在后宅之中,他们一辈子为家里的男人付出,家里有了矛盾,儿媳妇、儿夫郎作为“外人”,是婆婆、婆姆发泄怒火的第一选择。
……
小小的后宅挤着一大帮子人,想要一碗水端平基本不可能,人与人之间相处自然有诸多摩擦,如果当儿子的、当相公的没有处理好家里人的关系,可不就是会出乱子。
梁家当年就没有这些矛盾,因为庄氏嫁进门的时候上面别说婆婆了,连妯娌都没有,后来家里又只有一个儿子,孩子辈也没有矛盾,家里自然和谐,夫妻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攒下如今的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