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小郡主竟是状元恩师 (来盏扶头酒)


  柳庭璋不知道,他在一众考生中,已经算是坐得端正、举止得体的了。
  考官们能遥遥看到,有的考生将头埋进臂弯不敢看卷子,有的考生使劲搓脸搓手行为不雅,有的考生满面涨红看着就要呼吸不上来,不一而足,柳庭璋在其中还因为稳重相对打眼些。
  对于这些情态,作为过来人的考官们不过笑笑而已,只要不舞弊,一切都好说。
  考官们非常明白,谁能在即将检验学习成效、一步登天之时不紧张呢?
  待看清楚策论题目,柳庭璋奇异地冷静下来。
  这题目,他会。
  题目是“治一县与治一国有何异同侧重,请生列举如教化、农桑、税赋、刑律等例,试论之。”
  柳庭璋深深呼吸,脑子里轮番闪过圣人贤者的诸多言论、顾采薇与他教学相长的笔谈、云王与其拥趸通过他们师徒传递的治理方略,他逐渐从中抽取合宜的内容,梳理归纳,形成自己的完整文章框架。
  “儒家曰以仁孝教化治天下,法家云严明律法则天下安。生以为,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小县亦如是。”柳庭璋破题论述。
  之后,他写道,治县重在牧民,让民众得到实惠。治国重在用官,以官触达民众,稳固载舟之水,则目标相同。然而大小迥异、资源不同,则手段两别。
  以农桑为例,治一县不可贪多求全,要根据当地水土和农人的耕作习惯,官府引导大家合理顺时,种好适合当地的农产。
  但是治一国则要注重南北差异、山泽之别,尽力避免同种农作物太过泛滥,例如养蚕的桑树,不能挤占根本的粮食庄稼等,国家就不能一味顺从自然,而要适当筹谋干预。
  以税赋为例,征收过程、如何使用、如何分配,百姓出钱出粮还是出物或者出力,县与国都有不同的说法讲究。
  柳庭璋洋洋洒洒,将许多方面逐一列举对比,言之有物,自觉下笔如有神,笔随心动,好不畅快。
  从腹内酝酿、打草稿、逐字推敲增删,不知不觉过了午时,柳庭璋完全忽略了饥饿之感,仿佛进入了物我两忘之境。
  下午的日头正好,秋日暖阳一视同仁晒到考生们,柳庭璋最终成文收笔。
  他看着手边墨迹淋漓的策论,就像是农人看到丰收硕果的田地,心满意足而充满期望。
  金乌向西,黄昏暧昧,意味着这次恩科的第一关会试就要结束了。
  收卷之后,云州本地来的举人们像是守着主心骨一般,围绕着柳庭璋,前前后后、三三两两向驿馆走去,一路闲谈。
  “我暗暗数过,今日考生至少有五百人,然而只录取五十名进士。十中取一,只怕我要落第了,柳兄弟应当有望。”
  “那是自然。柳兄弟谈吐不凡,说不定是我们云州学子中考得最好的。他中了进士的话,是不是云州州志里最年轻的进士了?”
  “岂止啊,柳兄弟未满弱冠,说不定是本朝最年轻的进士。”
  面对大家的吹捧,柳庭璋连连谦辞,好容易扯开了话题,说起接下来几日的安排。
  众所周知,会试之后,礼部将在十日左右发放进入殿试的名录。
  考生若是没进殿试,自然本科无望,就是落第了,可以打道回府。
  进了殿试直面天子,按说进士之名就稳了。但是对于皇上的敬畏是刻在人们骨子里的,甚至有些官员宦海沉浮一生,也就殿试时见过皇上。大家自然想想面圣就紧张。
  “唉,我完全不知如何准备殿试,生怕触怒天颜。更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等机会,十日说来不长,真是难捱。”
  “谁说不是呢?难得来一趟京城,索性,我们一同去领略领略京城风光,打发过这十日也好。”
  “柳举人,你有什么打算?”
  柳庭璋心里早有安排,被大家问到,先待不语,实在耐不过,终于开言,声音越发暗哑:“我待明日去趟成衣铺子。”
  今日赴考,众人都是怎么低调怎么朴素怎么穿,生怕犯了考官的忌讳,大多是灰袍黑袍,也就是边边角角、暗绣暗花不同。
  柳庭璋一身素净皂衣十分合群,大家没成想,他接下来不再像是一路行来那样手不释卷、见缝插针地苦读,反而要去做新衣穿,很有几分意外。
  有人跟着兴致勃勃:“我早注意到了,京城人的衣衫纹饰花样自与云州不同,好像更好看些。没想到柳兄弟是同道中人,明日我与你同去,我也做两身秋装。”
  还有两三人附和,柳庭璋欲言又止。他已经打听清楚了驿馆附近的铺子情况,自认识途,不带同乡人一起显得不厚道。
  更何况,自己为何做新衣的心思虽然不可说,这行为倒是不出格,不怕为人知晓,他便默认了从独往衣铺变成几人同行,约定次日九月初十,同从驿馆出发。
  待晚间饭后,柳庭璋回到房中,想着郡主夫子之前说过“等会试结束后再联络”,凝神静气终于提笔:
  【夫子,会试已毕,学生归来。】
  不知道夫子会不是及时回复自己?郡主与自己三日未曾通信,不知忙些什么?柳庭璋心不在焉地转着念头,直到看见熟悉的字迹浮现:
  【庭璋见字如晤。可还顺利?】
  柳庭璋只觉心绪澎湃。他洋洋洒洒不歇气写字,告知了夫子会试题目与自己做出的策论。
  顾采薇在字纸那边大受震撼,深刻认识到徒弟确实出师了。
  因为柳庭璋策论里面有些观点,比她从皇朝上层观察后形成的想法更为透彻,接近于现代时期历经历史洗礼沉淀出的成功经验,顾采薇都有受教之感。
  柳庭璋再问郡主夫子,他想择日到诚王府拜访,不知妥当与否。
  顾采薇逗弄徒弟,故意问他拜访何人?是信郡王么?那么问信郡王的妹妹妥不妥当,又有什么关系?
  柳庭璋见字默然良久,只觉自己对郡主夫子有遐想,生怕被嫌弃,为对方所不容。字斟句酌了好一阵子才下笔说明:
  【请夫子容学生冒犯,学生想面见郡主,以谢恩德。】
  ——
  诚王府里,九月初九夜间,顾采薇看着柳庭璋明明一本正经的话语,想象着徒弟坐在桌前专注看字纸待回音的神态,暗暗点头,要来看我,这就对了!
  同时她却觉得脸上发烧发红,心底有抑制不住的笑意要往脸上窜。
  想想都怪二哥,前几日对妹妹胡言乱语,暗示她对柳庭璋有超过师徒之外的情感,让自己跟着胡思乱想、辗转反侧。
  顾采薇为此心思不定,甚至跟柳庭璋说,为了他专心准备考试,自己三日不联络他,直到会试结束。
  她这几日无心他事,不知不觉中,下厨将云州小吃萝卜糕、蛋饺等制作了一遍又一遍,醒过神来自问,自己是想要练习手艺,招待什么远人来访么?简直不能深思。
  这不,会试考完,顾采薇就坐定在教室等待徒弟音信了。可是,她此刻仔细咂摸柳庭璋的用词,“恩德”?好生古板又疏远。自己在他心中,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顾采薇撅起嘴角,勉强矜持地写道:
  【还有十日殿试,你好好准备着。面见之事再议不迟。】
  ——
  会试过后次日,九月初十一早,柳庭璋最早起身,待三位同乡举人陆续准备好,一同前往成衣铺子。
  有人问他,想要做件什么样的新衣?
  柳庭璋毫不犹豫,哑声应答道:“宝蓝色衣袍。”
  作者有话要说:


第98章
  一群青年嘻嘻哈哈走到成衣铺子里,京城货物丰富远超众人想像,簇新衣料满坑满谷地堆放着,衣服样子左一件右一件挂着展示,爱俏的举人们简直挑花了眼。
  伶俐的店小二过来接待,他程式化地介绍京城时尚:“客官们都是外地来的吧?今年秋季,京城最时兴藏青色儒袍,这色泽更能衬得各位君子如内敛的青竹,颇有意蕴。”
  就在这时,听到有男客点名要做宝蓝色秋袍,店小二少见得愣了一下。
  同行之人也没想到柳庭璋是认真要穿这等颜色,不由得随着店小二的话,仔细打量这位青年。
  “这位客官,您这身材八尺有余,相貌堂堂,穿什么颜色都好看,来本店实在是来对了。”
  同行人们点点头,柳庭璋长相身姿,无人不赞一句英挺俊朗。真让人羡慕。
  “这位客官看着年纪不大,恕小人多一句嘴。宝蓝色呢,本店也有不少衣料可选。但是这颜色总被认为是过于俗丽,不能登大雅之堂,也就是一些中年妇人偶尔拿来做做裙子。本店倒是不曾接过宝蓝色男袍的单子,客官你要不再挑挑?”
  柳庭璋微笑谢过店小二的提醒。他又何尝不知呢?本朝风尚浅碧色、青绿色等,他与郡主夫子初见那日,两人皆穿着这般色泽的衣着。
  至于宝蓝色,是从外域传来的染料所行成的色泽,好像流传开不到四十年,大家颇有些接受不了。
  有人说这色泽不正,相较于青色,有“恶紫夺朱”的意味,有人说太过艳俗,君子所不齿,赋予了宝蓝色太多不好的含义。
  大概也是因此,郡主夫子只敢将这样心爱的颜色放在脚上做成绣鞋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