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郡主竟是状元恩师 (来盏扶头酒)
- 类型:古代架空
- 作者:来盏扶头酒
- 入库:04.09
还是柳庭璋身在事外点得透彻,殿试其实并不是选拔性考试,而是象征性考试,为的是将进士从礼部选拔转化为天子门生,凸显皇恩浩荡,一般只排名不黜落,为进一步授官定品定调子。
其中最为民众津津乐道的就是前三甲,这三人也是殿试后打马游街的焦点所在。
殿试本就无规可循,皇上事前又一直称病,柳庭璋猜想,犯事之人应该是心存侥幸,想着皇上要不就不出现,要不就露露面便罢,委托礼部尚书或者新任太子来主持殿试都有可能,那样子就能蒙混过关了。
然而没成想,务丰帝到底亲自到场了,也许是想着为儿子新朝新官好好把关?
也许是惦记着行使好选人用人的权力?后来还是身处内宫的柳妃给儿子云王顾珩写信,点明皇上其实有现场择婿配给五公主的意思,大家才恍然大悟。
当时,务丰帝发现五十名新科进士中,好多个表现极差,前言不搭后语,形容猥琐难言,已是不喜,问的问题一再简化,还有十数人答不上来,明显有猫腻。
皇上心存疑虑,索性一一检视手边众人会试卷子,令那十来人背诵他们在会试中所做的文章,即使会试和殿试只相隔十日,这些人都背不囫囵、结结巴巴,情理上根本说不通。
务丰帝本就是强撑着病体来选摘栋梁之材的,看着眼前一殿支支吾吾的歪瓜裂枣,一腔热情被泼了极大的冷水。
他再瞄瞄陪立一旁的礼部尚书,他是会试主事人,明显抖如筛糠,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
皇上当庭大怒,发了好大脾气,冷硬的怒吼声连殿外值守的顾采蓟都听着一清二楚。
接连几道皇令发出,皇上先令顾采蓟等御林军将五十名进士全部羁押,又传唤有司诸臣审理会试案,要求从速从严,一定查出个子丑寅卯来,并叱令负责会试的礼部尚书停职居家待查。
感受着务丰帝的雷霆之怒,有司不敢怠慢,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勘察。
这一查不要紧,他们确实查到,会试中存在集体舞弊。多位考中的进士出自大富之家,并无足够学问功底,会试当场竟然是他人替考,做出的文章并非出于己手,自然一被问就露馅。
然而替考手法实在粗糙,以至于其他考生里,不少聪明人看出了不妥,有的反而帮忙遮掩想要混点好处,有的心态失衡导致殿试表现失常。
总之这一届新科进士,就没有一个完全无辜、让务丰帝愿意再见一面去判定其才的学子。
替考之人多是怀才不遇的举人、秀才,这下子跟着被罚,春闱成了大大的笑话,考中的、替考的全军覆没,轻则革名,重则下狱。
问题来了,会试进场查验何其严苛,皇上一向重视,不断调整优化,已经形成了多道关卡,怎么会让明显并非本人的考生入场呢?
顺藤摸瓜,礼部尚书跑不了干系,只有他能安插指挥下面层层的官员和老吏共谋作案。
这样一扯就扯出一大串,礼部上下,几乎在牢狱中全聚。
眼看就要荣休归老的礼部尚书,一世为官清名毁于一旦,他先是承认自己收受了贿赂,以替考为手段安排富商家子弟中举。
皇上却不信他这个谨慎一辈子的臣子胆大妄为至此。毕竟礼部尚书在位多年,经手的会试没有十回也有八回,一向稳妥,如何会突发奇想借会试捞钱,严令继续审查。
在牢中坚持多日后,礼部尚书终于颤颤巍巍供出了撺掇指使之人,竟然是太子亲舅——曹承恩伯。
原因也简单到可笑,曹承恩伯自认是下一任天子背后之人,即将执掌无上权势,在外面一点都不收敛,自然有人请托朝廷大事,首当其冲的就是官员任免。
曹国舅才不管什么长远大计,只将脑筋动到了会试上。
曹家依仗皇后、太子、四公主这三重幌子调动资源,对着礼部尚书使劲,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一样都不少。
恰好务丰帝开年就生病,数月不理朝政,礼部尚书求告无门,一时判断错了形势,想着新君甚于旧君,终于向太子近亲低了头,他们到底将老臣子拉下了水。
更过分的是,打着孝敬太子的名头,贿赂收到的大部分银两流到了曹家,礼部尚书空惹一身骚。
务丰帝看着呈供到自己御案前的调查结论,气到脸黑无言。
此时已经到了五月中旬,端午刚过不久,空气中还若有若无飘着雄黄的气味,务丰帝只觉气急气闷,硬是颤声吩咐下首听命的臣子继续查下去,将曹家查个明白,就又晕倒在龙椅上。
皇上倒下了,有司却坚定地一查到底,将曹家的恶行恶状列明十数条,诸如强抢民田民宅、调戏霸占民妻臣女、随口妄议宗亲皇室等等,一一公告于天下,引发朝野上下对曹家的抗议,并且很快剑指太子,也不过寥寥三个月时间,刚到酷暑七月而已。
其中背地里如何角力,是唾骂曹家的朴素百姓所不可知的,连气怒弹劾曹家的官吏们也只是惊讶于查案同僚的刚直不阿。
其实,云王顾珩联合云州势力和京城旧故暗暗施压,才是搅动这摊浑水的幕后之手,是他们为有司撑腰,力促详查,才推动曹家罪状浮出水面。
到了这一步,后续已经没什么悬念,瘦弱太子被曹后逼迫着,终究现于人前,涕泪交加,到皇上殿前为舅家长跪求情,却打动不了见也不肯见自己儿子一面的父皇。
务丰帝只吩咐内侍给太子传了一句话:“好好想想你姓顾还是姓曹。”
顾采蓟恰在值守,他在殿前荫蔽处,亲眼看到不远处,如同火烤一般的七月烈日下,太子软倒在地,泣不成声,很快被人扶持回太子内宫。
顾采蓟夜里回府,在残月的朦胧月色下,借酒装醉向妹妹顾采薇倾吐心事说,当时他不知怎地想起,当年为自己三哥去向请求搜府的堂兄顾珩,听说也是在这同一个地方跪求皇上,比太子跪的时间长多了,一时间心下滋味难言。
太子出马都无济于事,曾经的三皇子党更是无人出声,京城众人眼睁睁看着曹家被抄家夺爵,曹国舅和他的三个儿子被判斩首示众,其余男丁入狱,女眷罚没掖庭。
曹后被幽禁起来,任何人都见不到。曹贵人悄然泯灭在后宫,查无此人。
至于紧邻的中秋大节,是由柳妃出面主持宫宴的,众命妇再不敢如同正月觐见曹后一样私下嚼舌,个个比鹌鹑都乖顺,一口一个“柳妃娘娘”“淑妃娘娘”,说穿了,怕的正是必将崛起的云王。
也就是诚王太妃带着长媳、幼女一同赴宴,一家子都仪态万千、落落大方,与柳妃言笑晏晏,被众人瞩目。
四公主被父皇下令和离,回宫当了居士清修,成为皇家第一个出家人。
借着太子之势张扬威风不到一年的曹家,灰飞烟灭。
十五岁的太子顿时成为了光杆,连皇上指婚的未婚妻家都流露出悔婚的意思,独自凄惨度过了中秋佳节,此时再没人提及,这位太子是皇后梦日而生,天降吉兆了。
顾采薇和柳庭璋正是云王顾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参与之人。
第90章
一切要从二皇子顾珩受封云州说起。
立太子、封云王几乎同步,务丰二十四年秋日,皇上将云州出身的礼部二把手程侍郎派到云州州府,让他督建云王府,等着迎接二子来年正月入住,以全自己一片慈父心意。
程侍郎临行前,想起幼薇郡主会做云州风味小食,特地前往诚王府辞别,殷勤询问郡主在云州可有故人需要照拂。
不得不说,程侍郎猜测人心果然精准,这正是他多年为官、摸爬滚打历练出来的本能。
幼薇郡主沉吟半晌,到底向他吐露说,请他稍加关照息县举人柳庭璋。
至于两人如何识得,顾采薇没有解释,程侍郎自然不会追问,只是牢牢记住这个人名。
程侍郎到了当地州府,与曾是官场旧识的府台寒暄过后,三言两语间迅速确认,彼此都是有意于扶持云王以博取从龙之功的主儿,两人自然更加亲热。
全心全意打造云王府是共同目标,自不必说,程侍郎状似不经意地问起云州最新一届的举人情况。
府台正为柳庭璋无法报名会试而惋惜,他是真的惜才,尤其是自己一手选的举人头名,想着眼前正是礼部官员,或许能助力一二,便事无巨细将柳庭璋介绍了个清爽。
程侍郎不怕想多,就怕想得不够。他一听这个举人的情况,姓柳,十七八岁,生父不详,刚好是京城郡主托付之人。
而郡主的恩师众所周知,是卸任不久的柳祭酒。这不就联系起来了么?
程侍郎已经脑补了一出柳府的宅斗大戏,他将柳庭璋想成了柳祭酒或者其长子流落在外的私生子,却完全没想到仿佛不存在的柳府次子。
也许是柳府不便出面相认,郡主便做了中间人,将此子托付给自己了。
程侍郎自觉这般推想十分圆满,要不然如何解释,安居京城的幼薇郡主,居然知道边远县城里小门小户的一个举人?
要不然如何解释,府台大肆称赞柳庭璋无师自通,仿佛自学成才,不像是他继父能培养出来的好读书苗子?
相似小说推荐
-
娘子凶猛 (998) 2022-04-01完结851216767倒拔垂杨柳的女装大佬攻X温柔清正小白菜受家长里短甜文,互宠*天盛元年,新帝登基,金人...
-
咱爷能有什么坏心思 (山楂片) 寒武纪年VIP2022-04-14完结钢铁直男元小延毕生的愿望,就是养大家里的两头猪当聘礼,然后娶一位如意称心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