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小郡主竟是状元恩师 (来盏扶头酒)


  顾采薇好像回到了前世在高中、大学师友相伴的时候,越来越如鱼得水,不断吸取营养,按照母妃、大嫂的话,就是薇薇越发鲜活灵动了。
  至于顾传、顾采蓟,在他们眼中,妹妹一向是最好的。顾采蓟又忙于御林军务,见顾采薇等家人越发少了,没怎么发现妹妹变化。
  虽然国子监现任老师们比不上赋闲在家的柳祭酒。但也有优点长处值得去学习,师生相处日益融洽。
  因此柳庭璋之事,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于这些老师们,顾采薇试探着问了。
  老师们说,要查多年前某县是谁去任了职,只能找吏部翻阅档案。
  他们都是关在书斋里的一群呆子,平常不与别的部门打交道,吏部不会理睬这般请托。
  因此他们对郡主爱莫能助,倒是告老的柳祭酒能有这般颜面打听出来。
  顾采薇也不识得吏部官员,但是不知为何,虽然她依旧每半月到柳府拜访,求教学问、问候老师,此事却不想惊动柳老。
  这时她想起了礼部程侍郎,一直惦记着郡主赠糕之谊的那位官员。
  程侍郎是靠着郑国公才升迁上来的,可以说与二皇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过善于明哲保身,行事谨慎小心,在皇上眼中不算二皇子党罢了。
  幼薇郡主有事请托到自己头上,程侍郎格外开心,一口应下。
  当年他还在宦海沉浮、碌碌无为时,没有背景更没有攀上郑国公,到处受冷遇,那日因为陌不相识的少年郡主赠萝卜糕而温暖了心肠,再燃斗志,好歹如今混出个模样。
  他一直向诚王一系释放善意,顾采薇也是领情的,这才托付程侍郎打听,再三道谢。
  程侍郎作为礼部二把手,到吏部打听个不痛不痒的旧事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他很快将当年柳县令的履历拿到了幼薇郡主面前。
  幼薇郡主平易近人,以礼相待。
  程侍郎听着少女甜美道谢声,也敢调侃几句:“听闻郡主是原先柳祭酒的得意门徒,怎么倒找下官打听起柳老的次子来了?说起这位曾经的柳县令,倒是当年京城的传奇人物,从云州息县回来没多久,就抛家舍业去出家云游了,下官当年也听过几耳朵呢。”
  顾采薇心中惊骇万分,面上却八风不动。她与柳老师徒多年,但是君子之交,多聊学问,少谈家事。
  她只知道,柳老二子一女,与夫人独居一府,他们与长子疏远,对长子家的四个孙子更是不亲近,次子早年出家为僧,次媳先归家后改嫁,并无子嗣,唯一的女儿就是二皇子生母柳妃了。
  没想到,仿佛查无此人的柳老次子,竟是柳庭璋的生父!
  也就是说,柳老是柳庭璋的亲祖父,二皇子顾珩是柳庭璋的姑表兄弟了。
  直到她带着盈盈笑意将程侍郎送走,都没从这般奇妙的联系中回过神来。
  顾采薇回忆起自己刻进骨髓的那次梦别,三哥顾值在介绍北斗七星渊源时提过,七星同气连枝,若是下凡历练处在同一时空,多少会沾亲带故,也算相互间的牵绊。
  三哥听闻文曲星君投胎成为一个籍籍无名的穷小子时,还有些诧异,微嘲说,想必是因为文曲用一世功德换成联系摇光公主的异能,与天道相冲有所折损。
  所以才出现了其余六星同为血脉相连的顾家人,文曲孤零零一个的局面。
  顾采薇深感天道轮回的神奇莫测。如今看来,文曲投胎的柳庭璋与转世玉衡星顾珩存在血缘亲,七星还是相互勾连着的,天道不算为难他们,只是可怜徒弟幼时成长颇受磨难,小小年纪还当过跑腿学徒,饱尝辛苦。
  未免弄错,顾采薇又细细问了徒弟关于他生父的事情。
  柳庭璋只从娘亲那里听来生父姓名、其时官职。但是柳县令身家背景孟氏一无所知,她连这人的样貌都记不清楚了,只能说儒雅斯文、手不释卷等笼统特征,无济于事。
  柳县令给孟氏母子留下的房产、钱财都无特殊之处,无法佐证。
  多少知道些内情的乡邻们,曾经说过闲言碎语伤害母子,柳庭璋也不愿求他们作证自己娘亲作过县令外室。
  事到如今,也就是柳县令当年亲手写下的幼儿信息纸张聊可一观。
  柳县令写过“廷”字是家中子侄辈排行用字,顾采薇努力回忆柳老的四个孙子姓名,分别是廷城、廷坤、廷堪、廷埠,发现果然如此,柳庭璋的“庭”,与“廷”字音韵合辙。但是多了几笔,可能是柳县令起名时另有什么考量。
  至于“璋”字,柳县令在纸上解释出自“弄璋”,顾采薇造访柳府时,装作不经意地问过柳老,他的孙子辈为何中字从廷,尾字从提土旁。
  说起来,这也是柳老对长子不满乃至疏远的原因之一。柳家世代书香、自有风骨,在家谱上对于子孙名字早有约定,到了柳庭璋这一辈,尾字应当是斜玉旁,正如“璋”字。
  但是皇上给他的三个皇子起名单字,正是斜玉旁,如顾瑾、顾珩。
  柳老长子自作聪明要避讳,不顾父亲的反对,硬是给自家四个儿子改名为提土旁。
  为这事连他亲妹柳妃都觉得大哥莫名其妙,像是拍皇上马屁却拍在马脚上,皇上对于臣子家如何给孩子起名毫无兴趣,当年听说柳祭酒被儿子气得够呛,还下旨给柳老长子申斥他不孝。
  诸如此类事情不胜枚举。柳老才对长子心寒,但是次子出家是他意想不到的,确实是他心中半生隐痛,从此不在人前提及柳县令,就当没这个儿子。
  顾采薇看着老人回忆起往事面色怅然,她也心下不忍,旁敲侧击了解到柳县令出家后与家人再无联系,如今无人知道他是生是死、身在何方,便没敢再细问了。
  从名字上来看,柳县令给儿子起名确实是按照柳家家谱——柳祭酒家的家谱来的。
  但是单凭一张纸、一个名字,再无旁证,就让柳老一家接受从天而降的一个孙子,顾采薇想想也觉得并无可能,更遑论将柳庭璋的户籍迁到京城清贵的柳家了。
  她自然相信徒弟,但是这番打听周折下来,离会试报名截止日期越来越近,徒弟还是无法报名,她都替柳庭璋心急如焚了。
  也许,让柳老亲自见见青年孙子,相处一二,再告诉他关于柳县令在息县的这笔风流债,柳老说不定会信,会发生什么转机?
  顾采薇作如是想,便在寒冬腊月,烘烤着温暖的炭盆,斟酌着给柳庭璋写道:
  【你生父一家正在京城,你可愿上京相处,以图相认?】


第88章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就像息县今年反常的一场一场雪一样,柳庭璋对于赶赴会试从心急如焚到心灰意冷,默认自己无法上京赴考了。
  这番触动后,他反倒心思沉静了下来,越发珍惜孝敬亲娘和继父,只想着再不提生父一事,惹娘亲垂泪伤心。
  没想到,郡主夫子石破天惊地告诉他,找到了他的生父,就在京城!
  情急之下,柳庭璋没注意到,顾采薇写的是“生父一家”,而非简单的“生父”二字。
  他险些自己将自己绊个踉跄,奔进正房,急赤白脸地跟孟氏说:“娘亲,我的友人打听到了,当年的柳县令如今正在京城!”
  趁着继父秦秀才不在家,柳庭璋与娘亲分享了这个天大的消息,说完微微气喘,胸口起伏不定,眼神含光地看着孟氏,等着孟氏的反应。
  突然听闻到自己曾经托付身心之人的音信,孟氏只觉眼中突然盈泪,擦都擦不净,儿子的俊朗面孔都看不清楚了。她抖着嘴唇,声音颤颤巍巍:“真,真的么?他,他可好?有妻有子吧?”
  柳庭璋这才发现,自己只看到郡主夫子写的一句话,他连生父如今具体处境都没问,就离席前来,被娘亲问了个哑口无言。
  他有些羞愧,自己怎么如此沉不住气,像是毛头小子一般,一惊一乍的。
  却不想,这本就是十七八青年应有的模样,平日的柳庭璋好像八风不动,实在太过老成。
  待到压抑着激动的心情,向郡主夫子详细请教后,柳庭璋自己将消息消化了好久。
  原来生父已经出家了,无妻无子,生死不知,连他远在京城的家人都不提此人,个中缘由想必是一团乱麻。
  他斟酌着将此事告诉了孟氏,吞吞吐吐说,自己想要近日上京。
  秦秀才对于继子这个念头有些惊讶。按理说,柳庭璋要参加来年春天的会试,待到在息县过完正月再动身都不迟。
  怎么突然想要在寒冬腊月上路?那样岂不是要在异地他乡独自一人过年了?
  秦秀才不知道继子还没有报上名,从常规情理上劝了几句。
  孟氏是知道内情的,明白儿子是想上京认亲,将自己户籍迁到生父家中以便赴考。
  但是,真的要让柳县令家人知道他们母子么?会不会给柳县令抹黑丢脸?
  若是柳县令生活如意,本人在京,也许孟氏还不会如此纠结,还会鼓励儿子去认亲爹。
  但是一想到儿子要独自去面对听说非常清贵的一家人,孟氏只觉满腹惶恐,让她陪儿子一起,她更是不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