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说书人换了本子,说起了京中云集的士子。士子云集京都,在正式考试之前,他们自己也会举办集会,谈诗论赋,各省的解元亚元齐聚,一时间真是百花齐放,文坛璀璨。
因着这些比试多在东岳楼举行,掌柜的便根据这些人的高下好坏,给诸多士子排了名,配上图画,收成册子,销量十分可观。
明川叫言恪买回来一本,就着说书人的叙述,翻看书页。翻开第一页,便见上头画了一个年轻公子,看旁边的配字,是首辅家的公子,徐成玉。
这人明川见过,曾随首辅一起参加过宫宴,但首辅那老头不大看得上明川,他儿子自然也不会往明川跟前凑。明川只依稀记得,这位徐公子丰神俊朗,才华横溢,翰林院有位大儒称他有魏晋遗风。
果然,随着说书人的叙述,大堂里都有些沸腾,明川听了两耳朵,都说此人乃是当今状元的热门。
“家世样貌学识样样顶尖,实乃天之骄子。”说书人惊堂木一拍,下了判词。
明川翻着书页往下看,这些册子制作不算精良,但是画的很不错,就像徐成玉,寥寥几笔,也画出了他的风采。这作画功力不可谓不深厚。
明川还没看完,台子上便摆出了有名的许多士子的名牌,若属意与此人,只管投钱进去,大多数百姓看个热闹,便投一枚铜钱进去。那些长得俊俏的,还有人投些姑娘家的头花红绳进去。
似那徐成玉名下的盒子里,金钗玉簪都冒了尖。
这些东西,最后都会被店家送到当事人手里,如此一来,变着花样投东西的人便更多了。
明川瞧着来来往往的人往里头放些银钱首饰,不由得道:“这可真是个致富的好法子!” 一边坐着的人听见了便笑他:“似徐公子那般高洁之人岂会贪图这些钱财,这几日所得的钱财,徐公子不是叫人散给穷苦百姓,就是请掌柜的换成馒头米粥,接济街上的乞丐了。”
明川便道:“是我小人之心了,勿怪勿怪。”
那人摆摆手,爽朗的笑了两声,并没有在意。
明川转过身,对着言恪道:“读书之人就是不一样,视钱财为粪土。”
他话音刚落,便看见一个穿儒衫的年轻人,来到自己的名牌边,装走了盒子里的银钱。
明川:“······”
言恪也瞧见了,他咳了两声道:“许是家资不丰,身有难处。”
明川点点头,那士子装走了所有银钱,也不觉得难为情,只见他左右张望,看上去想找个地方坐下来。
片刻,他直直的往明川这边走来,还没近身,言恪上前拦住了。那士子拱手行了一礼道:“在下张书,字心远,看公子这里不算拥挤,不知可否拼个桌?”
明川招手叫言恪回来,对着张心远笑道:“公子请便。”
言恪回到明川身边,张心远敛衣坐下,明川又叫来伙计换了一壶新茶并几样点心。方才他取走钱财,众人都看在眼里,这时候不免对他有些打量。
张心远状若未觉,对明川腼腆的笑了笑,道:“失礼了,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明川顿了顿道:“鄙姓冯,在家中行十一,公子叫我冯十一就是。”明川的母妃姓冯,诸位皇子中,他排十一。
“冯公子。”
明川对他笑笑,只觉得这人家教很好,言谈举止并不像出身寒门。周围的讨论并不避人,明川还听见一个将他与徐成玉放在一起说的。
这时候张心远也不好再当没听见,他面有惭色,一再道:“见笑了见笑了。”
明川摆摆手,道:“原也说了,这些物什本就是要给当事人的,公子并没有做错什么。”
闻言张心远没有那么坐立不安了,他道:“多谢公子劝解,实在是在下进京赶考已经花去所有盘缠,若不留下这些钱,怕是等不到考试,便要饿死了。”
明川道:“一文钱难倒英雄,也是人之常情。张公子能不避讳旁人眼光,已是了不起了。”
张心远笑说不敢当,又问明川:“冯公子也是来赶考的吗?”
明川摇摇头:“我素来不喜经文,无心于此,今日来东岳楼就是凑个热闹。”
张心远不赞同道:“我看公子年岁尚小,玩闹一时可以,却非长久之道。”
明川只好道:“家有薄产,衣食可以无忧。”
张心远忽然叹了一口气:“不瞒公子,我少时家里也颇有底蕴,可惜家道中落,沦落至此。我十年寒窗,便是为了不堕父志,重振门楣,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他说着说着就激动起来,眸光发亮,同先前腼腆的模样不同,整个人都带着一股子活劲儿。明川笑道:“此次春闱,张兄定然可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张心远这才觉得不好意思,低头正好看见明川手边那个士子排名的小册子,便道:“你也看这个吗?”
明川拿起来,笑道:“觉得十分有意思,便买来看看。”他随手翻了几页,道:“制作虽然简陋,但这图画却有可取之处。”
张心远便笑了:“实不相瞒,这上头的画是我做的。”
明川惊讶:“竟是张兄吗?”
张心远道:“粗通绘画,也是混口饭吃。”
明川真心实意的赞道:“张兄着实了得。”
言恪见两人又长聊下去的意思,不得不出声提醒:“公子,天色不早了。”
明川止住话头,起身向他辞行,张心远同样起身还礼。
天其实还早,出了东岳楼,言恪就跟明川请罪:“国师曾嘱咐过,陛下龙体事关重大,莫要与宫外之人多接触。”
明川摆摆手,并不在意,道:“既然天还早,咱们随便走走吧。”
这正合了言恪的意,却不想还没走几步,就看见安国公府的马车急匆匆的赶来,停在明川身前。
安国公从马车下来便要行礼,叫明川扶住了:“我微服出宫,无需这么大的阵仗。”
安国公称是,擦了擦脑门上的汗,道:“听闻公子今日出来,家中长辈实在想念的紧,不知可否移驾去府上,见见老夫人。”
老夫人说的是明川母妃冯贵妃的母亲,也就是明川的外祖母。冯贵妃早逝,明川一直养在容商身边,算起来,已有近十年没有见过冯太夫人了。
思及此,明川点头应下,安国公忙扶着明川上马车,不多时,车马粼粼往安国公府去。
明川到时,冯太夫人已在堂前等候,一见着明川,话没说出口,眼泪就流了下来。明川未与长辈相处过,见此有些不知所措,上前一步扶住冯太夫人,叫了声:“外祖母。”
冯太夫人拉着他的手,说:“长得像贵妃娘娘,长得很像。”旁边几个妯娌都在劝,好容易冯太夫人止住了泪水,拉着人进屋。
安国公将明川请至上位,还单独给言恪准备了休息的地方,言恪回绝了,依然站在明川身旁。明川没有坐在上位,只说让给太夫人,在她手边坐下了。冯太夫人还拉着他,道:“多年没见过陛下了,还以为我这把老骨头再也见不着了。”
“外祖母哪里话,您身子还很硬朗。”明川话落,大夫人便接过了话头:“陛下都这样说了,娘还担心什么?怕不是还能看着陛下娶妻生子呢。”
明川抬头看了大夫人一眼,大夫人没有察觉,倒是底下几个妯娌有意无意的提起小辈谈婚论嫁之事。
冯太夫人想到了什么,忙叫安国公:“去,把那几个孩子叫来,叫他们见见陛下。”
安国公答说大的有官职的仍未下衙,小的那几个去进学,不在府内。冯太夫人有些不高兴,明川道:“几位表兄为国尽忠,表弟们潜心向学,是好事。”
冯太夫人这才罢了,道:“那叫几个姐儿出来,好容易见一回,认认人总是好的。”
明川与言恪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
不多时,几个姑娘便出来了,一个个的盛装打扮,光彩逼人。
太夫人握着明川的手指给他看:“这是老大家的婷姐儿,这是老二家的双生子,珍姐儿和珠姐儿,这是老三家的娴姐儿。”
四女一同对着明川盈盈下拜,当真是赏心悦目。明川笑笑:“四位姑娘都好,外祖母有福气。”
旁人还没说话,双生子的妹妹就先出声道:“祖母的福气可不是我们,当是陛下才对。”
二夫人瞪了她一眼,赔笑道:“小女娇蛮,陛下莫见怪。”
明川扯了扯嘴角,没有说话,大夫人掩了掩嘴角,讥讽的看了二夫人一眼,太夫人也不是很高兴,招手叫婷姐儿上前来,对着明川道:“这是婷姐儿,今年刚及笄,她同你母亲长得像,性子也同你母亲一样贤良,时常来陪我这个老婆子。”
婷姐儿道:“祖母说什么呢,孙女来陪您,在您跟前尽孝,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太夫人摸着她的手,笑说:“好孩子。”
明川也道:“也是跟在太夫人身边才养出这珠玉般的姑娘。”
二夫人和那双生子听了,恨得牙都要咬出血来。倒是三夫人和她的娴姐儿,一直淡淡的,不争也不抢。
明川心下微微叹气,看了一眼言恪,言恪会意,道:“陛下,眼见天色已不早了,还是早些回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