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逆君侯 完结+番外 (仙气十足)


  心底有个声音叫嚣着,想彻彻底底拥有他。
  不是花前月下的一晌贪欢,亦不是凭栏深处的无限相思,而是长相忆,生相守,死不离。
  他浴血冲入敌营时,什么江山社稷,天命所归,通通在心里化为乌有。
  若有朝一日需动用手中虎符,他愿为闻雪朝走上高台。
  *****
  十日后,大雪停,镇北主力军终于抵达雁荡关。
  加上羽林军,雁荡关军力已近五万人。镇北府召集众将议事,决议将羽林军,关隘守军与镇北驻军分为中西东三路兵马,对延曲部发起反攻,乘此机会将胡人彻底打出关外。
  短短半月,镇北军便扭转了雁荡关的战局。军中人人皆叹,五殿下功不可没。
  赵凤辞亦抓紧时机整顿兵马,欲将延曲部打得毫无回击之力。打完这场仗,胡部必定元气大伤,近期内定不敢再有所动作,北境或可得几年安稳。
  更重要的是,有个人在等着他回家。
  反攻开始,残余的延曲部士兵并不成气候,大多被镇北军打得落花流水,在关外四处流窜。赵凤辞率羽林军断后,将脱离大部队的胡人士兵尽数生俘。
  镇北对延曲一战,大捷。
  三军清理完战场,返回雁荡关,正筹备在云州府策勋饮至,却见赵凤辞拎着一个俘虏的领子,冷脸走到了队前。那俘虏全身发抖,吓得蜷成一团。
  众将见五殿下面若冰霜,皆不知发生了何事。
  只见赵凤辞一把扯开了俘虏的轻甲。裹在轻甲中的人弱不禁风,骨瘦如柴,身上的肋骨根根分明,哪有半分壮硕胡人士兵的影子?
  “卸下所有俘虏衣物,逐一细查。”赵凤辞沉声道。
  没过一会,场中俘虏皆被扒了个精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全是惶恐不安的瘦削身影。人群中甚至还夹杂着几名妇女,正赤着身子低声啜泣。赵凤辞面色一僵,让镇北军为她们穿上衣衫。
  “这些人不是胡人,全是本该南下逃难的流民。”只听赵凤辞道。
  翟墨面上顷刻间血色尽褪。
  本该南下逃难的流民却扮作延曲胡人出现在关外,那涌入京畿重地的那批流民,又是从何处而来?
  “广阳危矣。”翟墨喃喃出声。
  作者有话要说:仙哥好爱写战争剧情哈哈哈,写这章的时候听的歌是《This Day, and Never Again》~
  有很多追更订阅的宝宝还没有评论过,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冒泡,我给大家发爱心红包er!

第51章 诉衷情【八】
  阿申双手扶着木梯, 额上直冒汗:“九殿下,您就行行好快下来吧。”
  闻雪朝捧个手炉倚在廊前:“莫担心, 就让他使劲闹,等玩乏了自然就下来了。”
  赵凤徽踮脚站在木梯上, 想把红灯笼挂到檐上去。他比划了几下,发现还是够不着,嘟囔着朝闻雪朝伸出小手:“仙子, 帮帮我。”
  闻雪朝见赵凤徽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 无奈直起身:“殿下先下来,臣替你挂上。”
  赵凤徽敏捷地从木梯上一跃而下, 将灯笼塞进闻雪朝怀里。阿申忙为九殿下披上斗篷,一大一小站在王府的长廊上, 看着闻雪朝挂灯。
  除夕将近, 院中积雪渐消, 腊梅迎风飘香, 又是一年辞旧岁。
  王府里无人知晓五殿下是否回府过节,但仍在闻大人的张罗下, 将府内布置得红灯悬彩, 处处洋溢着新年的喜气。
  闻大人说,万象更新便会生祥瑞之气,保佑五殿下得胜归朝。
  赵凤辞离京后, 闻雪朝一有空便上王府陪赵凤徽玩闹,两人的关系反倒比从前拉近许多。赵凤徽仰首看着挂满整条长廊的红灯笼,扯了扯闻雪朝的袖口, 小声道:“仙子,五哥要回来了吗?”
  闻雪朝掐了一把小孩绵软的脸蛋:“再等等,等雪停,五殿下就回来了。”
  待赵凤徽在房中酣然入梦,闻雪朝方才熄了灯烛,离开了旧王府。他乘上侧门一顶不起眼的马车,揉了揉眉心,对侍卫道:“回中书省。”
  中书院值夜的大臣已歇下,闻雪朝径直走入内院,翻开了散落在案上的几本折子。
  镇北军上月已与关隘守军在雁荡关会合。昨日,又一封军报从雁荡关送抵枢密院,信中称镇北五万兵马已对延曲部发起反攻,要将胡人残部围剿殆尽。
  全篇洋洋洒洒数千字,皆是在细细阐明行军谋略,唯独末尾添了一行小字。
  待君团圆,勿念,辞留。
  闻雪朝摇头苦笑,指尖抚上“留”字潦草的最后一笔。五殿下平日方正持重,从不敢在军报中言他。最后这寥寥几个字,想必经过几番踌躇才落笔。
  若如军报所述,雁荡关大捷指日可待,北境十六州已无外患之忧,为何这几日涌入京畿众镇的流民数量仍只增不减?
  闻雪朝趁深夜无人,又回到中书省,将各地上报的奏疏复审了一遍。
  据京畿各地来奏,云州流民南下一万二千人,有籍贯者七千余人,散居各州者二千人,还有千余人自证身份的牙牌在逃难中丢失,无法确认籍贯。除去流民最多的云州,北境十六州均有百姓南下逃难,各郡县人数参差不齐,统共加起来已近三万人。
  然而,还未算上城外聚集的流民,仅是南北直隶便已接纳二万人入城。兴陇太守前几日又奏请扩充兴陇守备军,称各地流民接踵而至,聚集在城外山野。唯恐忍饥日久,发生哗变。
  各郡奏报经过户部勘对,理应无误,细看又觉得有些许不对劲之处。闻雪朝放下手中折子,沉思半晌,依旧不得其解。
  次日晌午,他便坐着车马出了城。
  因流民成灾,北城门驻守着许多羽林卫,逐一检查每辆出入的车马。闻雪朝刚至城门口便被拦下了。
  羽林卫上前掀开了垂帘:“请阁下出示牙牌,核对无误后方可出城。”
  见车舆中坐着的是闻雪朝,羽林卫面上露出敬重神色:“下官不知是大人的轿。”
  闻雪朝面色和善:“吾有要事离京,还请诸位行个方便了。”
  闻右丞出城,自然无人敢随意阻拦。羽林卫列队放行,车架载着闻雪朝,直奔兴陇而去。
  车马刚驶出琊山,闻雪朝便看到许多衣衫褴褛的流民坐在官道两侧。一路向北,沿途流民的队伍也越来越多,望不到尽头。
  兴陇府乃北直隶辖地,从京城快马加鞭,两个时辰便能到。闻雪朝刚下马车,便向城门守军出示了官牒,叫兴陇太守来见。
  被挡在城门外的流民见车舆上下来一位衣锦华贵之人,又见兴陇守军无一不对他毕恭毕敬,以为这就是兴陇城的父母官。他们源源不断地围聚到城门前,迎着闻雪朝便跪了下来。
  “大人,您就行行好,放我们入城吧!”
  “大老爷,我们已断水断粮数日,实在是没有活路了!”
  人群中爬出一名瘦骨嶙峋的幼童,朝闻雪朝伸出了沾满泥泞的手。
  一旁的军士见状,忙上前欲将幼童拉开。闻雪朝摆了摆手,低头看着脚边干枯瘦小的身影。
  或许只是一壶浊水,一碗糙米,他就能再活一日。
  兴陇太守匆匆赶来,便听到城门外哀嚎哭喊声铺天盖地,不绝于耳。
  他不知中书大人为何突然来了北直隶,心中颇有些忐忑不安。他让守军挥退了城门口聚集的流民,迎贵客入府。
  “兴陇府附近涌入多少流民,大人心中可有数?”闻雪朝问。
  “下官曾派人逐个清点,城内收纳了三千,城外还有四千余人。”兴陇太守面露傀怍,“大人,并非是下官不愿收治,而是山上这几日又来了不少人,城中存粮实在是紧缺。”
  “近几日逃来兴陇的难民,如今还在山中?”闻雪朝接着问。
  “是是是。”
  “可知数目多少?”
  “这……”兴陇太守面带犹豫,“下官并未细查,不过少说也有万余人。”
  闻雪朝沉声:“带我去看。”
  兴陇太守渐渐变了神色,他踌躇半晌,踉跄向后退了几步,跪倒在了闻雪朝面前。
  “闻大人,”太守颤声,“下官胆大妄为,犯了欺瞒之罪。”
  闻雪朝蹙起眉头,示意他继续说。
  “前几日云州来了批流民,刚入兴陇地界,下官便派人前去接应。未料到他们中有人不知从何处染上了疫病,一夜之间便死了好几个。下官怕这批人将瘟疫带入兴陇,便让守备军将他们赶回山中,自……自生自灭。下官,下官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兴陇何日发现第一个染病之人?”
  “已,已有三日了。”兴陇太守颤颤巍巍道,“大人,下官也是为了城中百姓,才想出此等下下之策。”
  闻雪朝蓦然起身:“急奏回京,兴陇流民染疫,速速向朝廷求援!”
  *****
  车马返回广阳都时天还未暗,闻雪朝持皇后私印入宫,在垂拱殿外请求面圣。皇上的贴身太监从靖阳帝寝殿回返,对闻雪朝作揖道:“闻大人,皇上今日哮病又发,龙体欠安,已经歇下了。闻大人不如先回,待咱家明日向皇上禀报。”
  闻雪朝一听,头也不回地往宫外走。他下轿后直奔中书院,吩咐值守大臣:“将父亲左丞令发往各府,邀二院大人即刻往中书省议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