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科举日常 完结+番外 (岛里天下)


  他瞧见那些神态自若还在早餐摊前吃早饭的衣饰纹样皆是五品以上的官员,而急匆匆的往往都是些五品以下的官员,日日早朝的高官儿们摸准了早朝的习性,对时间的把握也更加稳当,自然是不像一个月上三次早朝小官儿的惶恐。
  杨晔瞧着这一派现代上班的模样,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在里头。
  杨晔进紫禁城到大殿外头时,宦官将他引到偏殿去候着,这会儿里头已经等了不少官员,他进门竟有好几个老态龙钟的官员上了招呼行礼,皆是一些比他官职低的七八品官员,其中有两名都是在翰林院任职的,他客气的与之寒暄了几句,信步朝着站在最里头正望着他的温寒去。
  “你还是来的早,跟以前在县学里一样。”
  温寒道:“我也才刚刚到,生怕杨兄还同昔日在县学一般踩着点儿来,这朝不知李兄到哪儿了。”
  “放心吧,上学堂如何能跟上朝比。”毕竟上学迟到最多被夫子责骂两声,而上朝迟到则要被罚俸禄,迟到过三还是要挨板子的,他可不信李橙敢迟到。
  话音刚落,李橙也被宦官引着过来了,两人笑道:“说曹操,曹操就到。”
  三人聚在一起,不乏有目光扫来,作为新人,会被大家打量也情理之中,他们也安然自得的没去理会,不过一刻钟的时间,乔公公前来宣众官员上朝。
  按着凭借顺序,一排四人,分成两列依次进入大殿,诸官员统一将手中的朝板置于左手弯处双手盖合,一一到齐之后,乔公公高声宣话,众官员行礼叩拜,一套复杂的程序走完后才正式上朝。
  新官入职,少不了自我介绍,置于龙椅上的皇帝提了一句,杨晔便知趣的从队伍中出列,回皇帝以后会报效朝廷云云的话,顺道也让诸位官员认识认识新科状元,接着就是李橙和温寒了。
  时下没什么大事,今日早朝主要就是让诸位官员见新人罢了,一些例行公事的话和程序之后,诸人便再次行跪拜大礼恭送皇帝离殿,整个上朝拢共就那么几句话的功夫,却是花费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繁文缛节实在太多了。
  早朝结束后并不代表诸官员就能回家了,而是各自到自己的岗位上去做事儿了。
  杨晔在翰林院任职,主要做的事情就是记录皇帝的言行,掌修国史,草拟一些典礼的文稿,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机构。其实无国家大事时,还是比较闲的,现下没有什么大的典礼要举行,皇帝也未曾发布大的诏令,目前也就修修国史。
  第一天上任,有人带着教着做事,一切倒是都很顺利,坐在梨花木凉椅上写字抄书,可比早朝时在大殿跪来跪去舒适多了,不多时就到了中午,享用了饭食之后,下午时间过的也快,申时就可以离开了,也就是三点到五点之间的时辰。
  杨晔算了算,这一天上班的时间也不是很长,除了早上要来的很早之外,一切都还尚可,反正他又不用天天上早朝,不上早朝八点到翰林院就行了。
  美中不足的一点便是宋庭游也是翰林院的官员,而且还是他够不着的高官,不过像他那般的官员,也没多少时间搭理他,再者,少傅大人偶时也会在翰林院晃悠,为此,倒是也不用太过担忧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端午节快乐!
  感谢在2020-06-2322:02:18~2020-06-2521:27: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南南木24瓶;伪淑女_宋宋10瓶;口袋里没有糖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3章
  连续上朝了十来天,杨晔几乎摸准了上朝的路子,于是同杨成写了封信回去,让大哥准备着送福禧斋的糕点材料来京城,再者从家里抽两个能干的人到京城。
  这些日子上朝,翰林院的老油条们知道他是少傅门下的人,有意讨好,几乎日日都有人请他下朝了去喝茶,京城这些小官儿别的不行,但是说话捧人倒是很有一套,他同这些官员去了两三回,每次都是往茶楼那一条街去,这些日子茶确也没白喝,出去晃荡的次数多了,也便知道这些官员和有权势的人爱往哪儿窜了,由此也寻到了开分店的地方。
  他下朝后跑了好几日,总算是把店铺给拿到了手,不过为此也耗光了他手上握着的积蓄,之后店铺的运转资金,还得要从家里拿钱出来才行。
  阿喜日里无事,偶尔便会带着家里的仆人去新买的铺子打扫,铺子位于文街,整条街平层的铺子并不多,大多数都是三个四个楼层的茶楼酒楼,以及一些大型的金银首饰店,还有乐器店,总之都是引人花大钱的店铺。
  他们的铺子也是一处三层的小楼,若不是三层小楼,也不至于掏光杨晔的积蓄,阿喜对自家的银子还是有数,知道眼下没了存款,想着能省下些请人工的钱便省一点。
  等着杨成回信送材料来京城的时间里,新铺子也打扫的差不多了。
  文街隔三差五便有新铺子开张,没什么人注意一个新铺子的开始,直到杨晔从木匠那儿取到招牌,家仆把福禧斋的招牌挂上去时,尝过福禧斋糕点的人才起了关注。
  这几年开分店杨家人早就开出了自己独到的经验,不论是时间还是办事能力上,都是很多商贾不能比的,从买铺子到开店,可以说是神速了。
  杨成把卢圆和省城福禧斋的杨冬给杨晔调来了京城,卢圆跟着家里做生意,很有商业头脑,年纪虽然不大,但正是因为年少,这才应该带来京城好好历练着,至于杨冬,早年就学做了糕点,后来又去了省城,不管是做糕点的技术还是卖糕点,都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
  铺子有三层楼,一楼作为收账的地方,大厅里设了十桌位置,二楼是雅间,有四个大房间,三个小房间,至于三楼,杨晔设置成了会员才能去的极致雅间,总共四个房间,留了一间用作阿喜的专属落脚地儿,以及自己偶尔请朋友或者大臣。
  现在铺子大了,就不能只卖糕点了,必须要与之添加些饮品。
  杨晔也跑了市场,茶肯定是要有的,只不过他不是专门做茶生意起家的,能买到的茶自然不如专门开茶楼的茶叶好,做不了招牌茶,因此就进购了些中上等得茶叶,作为福禧斋的一种饮品,另外,饮品主打果茶,以及一些果汁。
  夏季时节好,像是杨梅汁西瓜汁等等都可以出品,不仅如此,还有他们之前收的柠檬也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如此一安排,福禧斋原本就是有名气在的,现下又添了新花样,自是有人来捧场。
  而来捧场的第一场客人便是李橙和温寒,这些日子在京城也结识了新的朋友,官场上的,做生意的,两人各自都带了些人来,卢圆被指派为福禧斋的掌柜,昔时在文阳县见过两人,知道是自家老爷的好友,纵使没有杨晔的招呼,他也知道给李橙温寒安排雅间。
  京城的传播速度快,特别是有新奇的店铺时,闻风的人都爱来凑热闹,就像是一种布匹,一旦有不少人夸好,有实力的就都会争着去买,很快就会演变成京城时兴的东西,而京城里的达官显贵,谁又甘于落后在时兴之下。
  不过三五几日,杨晔就见识到了京城的消费力,即使他已经把糕点的价格在文阳城的基础上翻了三倍,但是每天售出的糕点饮品仍然是县城里的三倍有余。
  福禧斋里的小二简直忙的双脚冒烟,卢圆也是觉得生意好的让他有些吃不消。
  为了掩人耳目,杨晔未曾时时在福禧斋晃荡,但即使他不去,日日上朝也能听见翰林院的老家伙们快到下朝时就约这个约那个往福禧斋去,甚至还有人大言不惭的说自己去就能订着雅间云云,好几次还有人拉杨晔去,最后说大话的没有订着雅间,倒是每次杨晔去都能碰上好运气能到雅间里坐。
  夏日炎炎,闷热的厉害,杨晔不再家里吃早饭,在京城的时间久了些,也就学着早上去外面的小摊儿吃面条早饭了,阿喜若是贪睡一会儿,那一天中也就只有要晚上那段时间能见着自家夫君了。
  有了孩子贪睡,他夜里又睡的早,如此一般的日子大概过了半个月,他觉得实在是该出去走走了,否则宝宝都该跟他一样变懒。
  福禧斋开业也好些日子了,除了开业那天他去瞧了一趟,后来都没去看过,今日不算炎热,他便打算过去坐坐。
  家仆听闻他要去福禧斋,赶忙给他从外面叫了顶软轿,让家里新来的小哥儿陪着阿喜出去。
  小轿儿翩翩,从家宅出去倒是快,进了文街那段就慢下来了,午后正是炎热的时辰,富家子弟爱出来在茶楼纳凉,诸人几乎都是坐着轿子出门的,一顶比一顶宽大奢华,街道再宽也禁不住这般折腾,时常都会有堵塞的情况,得亏阿喜的轿子小又普通,倒是很快就从缝隙里氽过到了福禧斋门口。
  上午到下午一些的点儿文街这一带都是年轻人居多,其中是有很大缘由的,来文街消费的主要都是富家子弟,这段时间家里的主人上朝的上朝,管生意的管生意,自然是没有空闲管着家里的公子小姐小哥儿,如此自由的时辰,不出来更待何时,等晚些时候父亲下班,他们也就回去了,毕竟谁也不想和自己的父亲同在一处酒楼或者茶楼玩乐,彼此拘着,都不畅快,晚些时候,上班的下班了,文街大抵上就得换一批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