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北齐的亲王真是胆大,他就不怕把自己的存在暴露以后,会招来祸端吗?
殊不知褚琰也有恃无恐。
他的人刚安插到南晋的军队里,就频频立功,纵然有柳问故意操控败仗的缘故,可这样的速度未免也太快太巧了,肯定有南晋朝堂上的高位者暗中相助。
这人多半与邢亦的主人乃是同一人,也就是说,邢亦之主本来就有利用褚琰的人行事的意思,那还不如直接把这合作摆明,恰好他也想打探南晋朝廷上的动向。
退一万步说,若真是褚琰判断错了,根本没有人从旁协助,或是合作者突然反悔,他安插在军中的人也能第一时间给他报信,到时候他背靠荆州,离边境一线之遥,北齐会直接发兵占领荆州。
如今的北齐不缺打仗的筹码,褚琰来南晋筹粮,也只是为了尽可能减耗罢了,毕竟三人饷一卒,比起士兵消耗的粮食,运送路上耗的粮食更是个惊天数目,尤其遇上崎岖山路,少说耗十石才能运到一石。
再者,南晋非我国境,在北齐备战可以粮草先行,在南晋却只能是先占领城池,再等粮草供给跟上,这样耽误的时间便久了,很容易让晋军喘过气来。因此夺城通常都要你占一回我占一回地打,这样只会损耗更多更久。
与其这般,倒不如直接在南晋劫粮备仓,日后齐军一入,便可势如破笋,无后顾之忧,节省下的粮食还可以用来接管南晋这遍地灾民的烂摊子。
是的,褚琰从来都不是打算在南晋起义造反,他想要做的只是在边境几个大州备粮,同时刺探南晋动向,等时机成熟,引齐军一举攻入罢了。
起义多累啊,单是招人就很难,他北齐有现成的兵马为什么不用。
当然,如果邢亦背后的人能够想到这一点,那他们的合作恐怕不会长久,毕竟对方总是要争权夺势的吧,南晋要是亡了还争什么权。
只是褚琰赌那人不会想到他在短短一年内便要收网,否则那人也不会扶持褚琰军中的人了。这个心里预估的时间差,便是能够促成这次合作的加码,也正是褚琰的有利之处。
邢亦自然不会拒绝重获自由这么好的事,他第二日便收拾包裹出发,褚琰从柳问的人分出一支仅有几十人小队,暗中跟随护送。
第五条路渐渐露出了一个轮廓。
在他离开不久后,柳岐传信回来,这人还学会了在第一页每一句末藏尾,虽然一长篇像是家书,但真正想传达的内容仅八字,借用典故:“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可褚琰偏偏看那些“废话”看得津津有味,险些连这么简单的藏尾都没有发现,以为柳岐真的就是想他了才给他写信。
柳问手底下的“陆商”进了南晋以后,自然要有一位“老板”,柳岐便自告奋勇地去了。
刨除护送邢亦的人不算,他们再次兵分两路,一部分先到离边境较近的商县,置办一个临时的可以隐蔽地储藏粮食的地方,另一部分跟着柳岐把“商户”的名头做实,他们从江城出发,要绕许多地方做做生意掩人耳目,再达商县。
柳岐这些日子跟着土匪们在一起,学了些潭州那头的口音,便称自己的老家是潭州,但是走南闯北许多地方,口音也不那么纯了,旁人不仅没有怀疑,还十分热情地与他做了几笔粮食的生意。
柳岐把从江城收来的那点粗粮转道从另一个州卖出去,再暗中以别人的名义购粮在下一个地方卖出去,接连走了快一个月,沿路的人都相信他是一个真正的粮商,只是碍于买家不多,积了不少货物。
褚琰读信时不自觉地悠然向后一靠,舒展身体,心情莫名愉悦起来。
他家柳公子一年多前还是个见了他只知道跑的小可怜,如今却已是能独当一面的小严老板了。
想完又涌出一丝淡淡的心疼。
换作寻常家的小公子,就算一朝醒悟奋发图强,哪有进步这么快的,只有柳岐是被逼出来的,因为他知道自己做的事关乎整个北齐,便逼着自己做从未做过的事,撑出一副经验老道游刃有余的样子。
他也真的做到了,这么短的时间内,他竟已经能给他传一句“万事俱备”。
既然如此,自己也该快些安排了……
至六月,严家军攻下虎头寨,抢了他们的兵器和马匹,人数也直接扩到了八千人。他们带着轻便的武器,在荆州到商县的路上布置了一道接力线。
严家军的大多数日人就是过不下去的村民、流民和土匪,他们自己在这条路线上就有寨子、有村子,所以直接可以往寨子里、家里一住,出现得一点也不突兀,没人会怀疑他们是一支刚成雏形的军队。
而柳岐身边那一千人也早就悄悄换成了严家军,原先的一千人则扮成农夫混入了运送粮食的队伍。
准备就绪后,一千假农夫、晋军中立功之人、北齐五万大军里应外合,趁夜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刚刚押送到南晋边境附近的二十万石粮草劫走一半,烧了另一半,同时被烧的还有用来补充重量的杂草,免得让人发现粮草是被盗走的。
消息传入金陵,朝臣自然而然地认为北齐军烧了全部的粮草,目的就是尽可能在正式开战前损耗南晋粮草。也有警觉者,提出恐怕军中有奸细,否则北齐如何准确摸到粮草的位置,恰在这时,一千假农夫假装透露出蛛丝马迹,让南晋人查出是有奸细混入了南晋,并扮成运粮的农夫暗中刺探报信。
他们的视线放在农夫上,因此反倒不再怀疑问题出在军中,再说,粮草之所以被盗,也是因为去接应粮草的时候被北齐突来的“骚扰”耽误得晚了一些罢了。
而那被劫走的十万石粮草,自然已经被严家军接应走,藏在了商县,分批沿着接力线转移回荆州。
由于每一次运的重量都不大,又可以沿路随时找地方藏匿,根本没有引起注意。
作者有话要说:我的大纲:感情线60%+剧情线40%
我的大脑:剧情线90%+感情线10%
吐血三升。
————
兵分五路全出来啦,给没看懂的梳理一下:
【吓唬晋军的第一路】
柳问率领的边境大军:佯攻→南晋备战需要征兵(自己人混进去),征粮(抢粮)→给第二路送军功→里应外合的外
这一步棋等于是安插人手+让粮食自己送上门来+作为后路,随时拯救作死边缘试探的安王。
·
【最好理解的第二路】
混入晋军兵营的精英们:打入内部+里应外合的里→获取战功爬上高位
·
【有点复杂的第三路】
一千位伪装成商人混入南晋的柳问的兵:明面上的北齐细作,用来掩饰褚琰他们和军中百人的存在。
这一步棋目前所做的事就是在第四路还没发育完全时,替他们准备临时的储粮地,这样等第四路发育好了就能直接接手,然后先夺走一批粮(第一次正式交锋),顺势让一千个诱饵暴露出来,这样晋朝就只会去追捕这些奸细,想不到会跟一帮山匪有什么关系。
同理,日后再搞别的事情,只需要让这千人顶锅,其他人就能隐藏在后方继续筹谋。
·
【计划核心的第四路】
严家军:扩大阵营和实力→建、守粮仓→盗粮后的善后和转移
其实就是搞粮存粮守粮的,所有行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把粮搞回来嘛。
·
【剑走偏锋的第五路】
邢亦:打通他主子这条线。
谈成→获得情报
谈不成→1.无事,2.被晋围剿→柳问救场→提前开战。这一路有点走险棋的意思所以说剑走偏锋——
·
其实这几条线细写的话可以写很长……但我尽量融在几章里解决了,说好剧情轻松一点结果没做到T T
第50章 商县
商县县令在屋中来来回回绕了几十圈, 面上愁色不减。
外面仆从进来通报,道是那姓严的富商前来拜见。
商县是个颇小的地方, 但因为占了临边的便宜, 来往行商很多,硬生生把这小地方撑得繁华,在这里做县令, 油水也很是不错。
不过一听说打仗的消息,这些富商就跑了一半,还有一半不是想着留下来发点国难财,就是想找机会回北齐去,在两国之间往来久了的商人,都知道北齐比南晋太平。
这位姓严的, 前不久才来,倒是懂事,一来就找上了县令府的门, 又是请客又是送礼,自称是来学学规矩, 一通马屁拍得县令那叫一个舒坦。
没人不喜欢嘴甜的,县令一把年纪了,看那小严老板就跟看晚辈一样亲切, 跟他喝了两回酒,便知道小严老板是富商家的少爷,父亲派他出来自己历练。
这小严老板头一次自己掌握大权,实在没什么经验, 以为边境缺粮,自己带着粮食去卖便一定能销售一空,却没想过这里的人能买得起粮的早就买了,剩下的都是望价生畏,宁可先把自家的存粮吃完的。
偏偏小严老板带的粮食多,起初在繁华一点的地方还能多卖点,越往后走,买的人就越少。他千辛万苦运来的那十几车的粮食总共也就卖出几车,可想而知,这一趟是亏了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替身不想再玩了 (管红衣) 晋江高积分VIP2020-08-02完结7205 20309顾景愿文貌双全,才高八斗,是大宜朝百年难遇的美男子、文曲星。只是看...
-
归渡 完结+番外 (白宿儿) 2019-05-29完结398 1225心机深沉剑客攻×骄矜薄幸道士受……许多年后,有人曾问起沈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