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升官发财在宋朝 (放鸽子)


  在吃过猫牛城的亏后,李元昊始终疑心唃厮啰还有奸计要耍,哪怕摆出孤注一掷的围城死困之计,也没忘记要将退路标记得清清楚楚,再每日派人去四周查探,准备迎击援军。
  结果他准备充分,援军却是迟迟未来:不知是得了赞普的死命令,还是被赞普只顾着保全自身的计划寒了心,亦或是唃厮啰继位时日太短、根本没来得及吸收完原属温逋奇的部下……
  在严阵以待地等候了月余后,那传说中的百万吐蕃雄兵,只有二十万一直躲在城里,另外八十万,这还在各自城中一动不动,丝毫没有被调动的迹象。
  李元昊敏锐地嗅到些许不妙的气息,然而赞普就在眼前这座城池之中,只要一举拿下,吐蕃大半领土便唾手可得的巨大诱惑摆在眼前,他的理智再强大,也全然抵御不了。
  只是在城外干耗了两个月功夫后,李元昊就打心底地想打退堂鼓了。
  城墙的确被他带来的攻城器械砸得千疮百孔、不复之前光鲜亮丽,但以当初猫牛城看似摇摇欲坠、却还硬生生地撑了多时的表现来看,青唐城只怕在这方面更为厉害。
  况且,在这里头躲藏的,可不是弹尽粮绝的数千青唐百姓,而是二十万以逸待劳、精力充沛的吐蕃精兵啊!
  相比之下,不管是西夏这头被拉长的补给线,还是渐渐变冷的气候,都让长途作战、还见不着多少战果的西夏兵士疲惫不已。
  哪怕是在他的奋力调动下,也难掩士气日趋的衰败。
  然而李元昊有意暂作撤退,一直忍着肉痛在粮草上支援他,到目前却除了几个犹如猫牛城般鸡肋的城池外、没见丝毫收益的契丹,可坐不住了。
  只因李元昊感到势头不妙,就要让他那大批粮草就此打了水漂?
  可想而知的是,当李元昊刚一透露出这一意象,就被他那位强势岳家劈头盖脸地写信痛骂数顿,落得狗血淋头。
  在大局面前,李元昊自然忍得了一时之辱,大不了待到雄起之日,再加倍奉还。
  令他真正骑虎难下的,是契丹国主明确表现出来的断绝援助的威胁——在注定看不到回报的情况下,耶律隆绪可不打算再将大笔的军资砸在这位不靠谱的女婿头上,要由他自生自灭了。
  当然,李元昊更为清楚的是,一旦两家彻彻底底地撕破脸,以耶律隆绪的作风,可绝不会真像漂亮的面子话里说的那般由他‘自生自灭’,而多半会率先出兵,抢在大宋和吐蕃之前,先下手为强地将他吞噬殆尽。
  在两头逼迫下,李元昊果断作出了改换目标的决议:他留下三万兵马、大批帐篷和最重视的副将,亲自带着剩下的兵士长途跋涉,就要突袭自原知州陆辞被临时调走后、显得毫无防备的秦州。
  李元昊的真实意图,自然不是在缺乏攻城器械的情况下,再去重新啃另外一块硬骨头:撇开好战的宋太宗不提,接下来的两位宋廷之主,都显得优柔寡断、软弱可欺。
  在他们气势汹汹杀到跟前的情况下,秦州兵决计会选择闭锁城门,以守应战,而非正面迎击。
  李元昊所料不差——在他们如鬼魅般忽然冲到跟前时,只提前一日得到消息的那位权知秦州的滕宗谅,唯一做的只是匆匆召回城外劳作的所有农人,再将重重加固的城门紧闭起来,把士兵都拍到各个堡寨上,以弓弩相对。
  蠢货。
  李元昊于心底嗤笑道:有吐蕃赞普这块唾手可得的大肥肉在前,他对舍近求远地攻下秦州城,目前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所图的,可是留在城外,来不及随农人一同撤走的大批大批的熟麦!
  虽说直奔青唐城的途中,他也顺利攻下数个吐蕃城池,且远远不及攻下猫牛城时的艰辛。
  但伴随这份轻松而来的,则是在派人谨慎查看所收缴的城中储粮时,惊怒地发现心狠手黑的唃厮啰,竟是把九成都预先替换成了毒麦。
  哪怕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筛选出未被投毒的剩下一成,也完全不足应付大军所需。
  为了不受急功近利的辽主威胁,也是有心给建下那座该死的城池、让他如鲠在喉的秦州城一个教训,他方才初次下策,急袭秦州,掠走还在地里的秋粮,再在不敢出战的宋人眼皮底下扬长而去。
  信不过那些吐蕃城里粮仓的粮食,这亲自从地里收割上来的新麦,总归是可信的。
  怀抱着这一想法的李元昊,洋洋得意地满载而归,一路可谓畅通无阻。
  那群窝囊废一般的大宋守军,只敢远远目送他们离去,无一胆敢追上来。
  讲述到这时,说得口干舌燥的寇准便眼神复杂地看了眼正凝神沉思的陆辞,发自肺腑地感叹道:“真不知该夸你深谋远虑,还是阴险狡诈了。”
  西夏会先与吐蕃交锋,是谁也没想到的;刚迎来新赞普、理应动荡不堪的吐蕃会如此强悍,直将李元昊拖得苦不堪言,也是谁都没想到的;李元昊在契丹国主的逼迫下,不得不自行领兵掠取粮草,还刚巧就盯上了知州不在的秦州,更是谁都不可能预料到的结果。
  偏偏在这一重重巧合下,愣是让李元昊信心满满地主动踩上了陆辞早早布下的圈套,也就此栽了个头破血流。
  ——毫无怀疑地吃了满肚子野草,痛苦地拉了一宿肚子的西夏军,被唃厮啰亲自带领的吐蕃军、以及埋伏在李元昊布下的退路上的宋军打了个完美的两侧夹击。
  十数万西夏军生生打得只剩半数的六万,全溃逃回党项去了。
  陆辞眨了眨眼,同样发自肺腑地回道:“我亦觉不可思议。”
  在他原先的猜想中,李元昊会先向秦州下手,布下这一局,与其说是真心实意要坑李元昊一把,倒不如是为了确保农民的安全,仗着粮草充裕,预先实施坚壁清野的策略。
  当早些时候得知西夏兵直奔吐蕃去时,他还当那手打算就此白费,还浪费了再种一季农作物的时机,感到些许可惜呢。
  在寇明显不信的注视中,陆辞想了想,诚恳回道:“是缘分啊。”
  ——缘,妙不可言。


第三百一十二章
  饶是寇准久经风浪,也被陆辞这通厚颜无耻的瞎掰给震得无言以对,半晌才啼笑皆非道:“摅羽这番说辞,李元昊怕是不敢苟同吧!”
  陆辞微微一笑:“那可由不得他了。”
  “总而言之,曹将军同吐蕃赞普联手的这一仗,打得既漂亮,又痛快,立功甚伟。”寇准美滋滋道:“若不出别的岔子,李元昊这混账玩意儿经此一遭,总该知道天高地厚,怕是难翻起什么风浪了。”
  陆辞摇了摇头,并不似寇准般乐观:“那可未必。”
  李元昊才多大岁数?
  只要给他喘息功夫,卷土重来未可知。
  陆辞忽想起什么,不由道:“若李元昊送来降表,还得靠相公看好,稳住朝堂,莫让官家听信一些别有用心的谗言,太早应了才是。”
  寇准微愣:“这是何故?”
  陆辞无奈道:“相公莫要装傻了,难道你也忘了,党项人不仅厚颜无耻,且狡诈反复,他们的老祖宗,不正是靠假降起得家么?”
  深谙大国傲慢心理的李继迁,便是诈降的一把好手:只要能夺得胜利或旁的好处,继承了他血脉的李元昊,肯定不介意舍弃一点脸皮。
  别说李元昊初次投降时是真是假,哪怕是真的,也绝不能叫他轻易如意了。
  要是让还在观望中的大小部族知晓,在李元昊那般目中无人的狂妄挑衅,刀兵相向后,只要简简单单一封投降书,便能换来宽容和无数‘岁贡’,那不得有样学样,给大宋子民带来无穷后患?
  即便是再大度的君子,对于挨了别人当头痛击后才不得不收敛爪牙、假装温顺的豺狼虎豹,也没有即刻原谅,大方地继续以血肉供养的道理。
  寇准愤愤地啐了一口,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你放心罢。”
  有寇爆竹这一句准话,陆辞不说放下十成心,也已安定了八成。
  寇准毕竟有要紧公务在身,不过是因在路上凑巧遇着陆辞,才心血来潮地将人硬捉上来。
  争分夺秒地说了通朝中之事,眨眼便到了宫门之前,他不得不急匆匆地将人丢下,自个儿进宫去了。
  得亏他还算厚道,不忘让府上车夫将陆辞送回家中,不然由此徒步出去,可是一段颇长的路。
  独自坐在返家的车中,陆辞很快陷入了沉思。
  若西北战况真如寇准所说的那般,大伤元气的李元昊,接下来要么会被逼得破釜沉舟地一战,要么则会似其祖父李继迁那般,就此隐忍蛰伏下来。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李元昊想休战,旁人可不见得乐意。
  按宋廷自太宗北伐失利后、便以防守为主的做派,会朝着李元昊落井下石之人,倒真不见得会是大宋这头。
  但不论是被李元昊打着趁虚而入的险恶心思、派兵大肆入侵的吐蕃赞普唃厮啰,还是赔了公主又损财的契丹国主耶律隆绪,就不见得会善罢甘休了。
  不论如何,西北防线之外的局势都会迎来多则十数年,少则五六年的安定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