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升官发财在宋朝 (放鸽子)


  哦?
  他饶有兴致地挑了挑眉。
  显然,最值得关注的地方莫过于,在如此重要的位置被狄青占据后,周边兵士竟都是一脸服气。
  别说曹玮从来不是个在军中都乐意徇私的脾气,单是如此服众的表现看来,定是狄青又有了什么不得了的亮眼战绩了。
  ……毕竟是青史垂名的人物,熠熠发光,也不出奇。
  陆辞一下将事实真相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后,就放平整心态,笑吟吟地亲自迎接上去。
  而隔老远就一眼捕捉到最耀眼的公祖的狄青,面对隔了整整一月未见的公祖,瞬间没了在军中气定神闲、沉稳自若的模样。
  他忙不迭地请示曹玮。
  曹玮一脸卒不忍睹。
  在外头还跟匹狼似凶狠勇猛、孤高淡漠的骁士,怎一见那笑眯眯的陆狐狸,就变成只不住激动摇尾巴的狗崽子了?
  就差这么几脚路了,有必要急成这样?
  他意兴阑珊地一挥手,就见高兴万分的狄青以乳燕投林之势,策马朝陆辞的方向直冲过去。
  曹玮撇了撇嘴。
  真不知兴奋个什么劲儿?
  既不是爹娘,又不是自家媳妇儿。
  他暗暗腹诽着,也没眼再打量那俩人了,横竖狄青也不是他手底下的正经兵,索性只将余下兵丁先带回营房,去寻陆辞汇报战果。
  看狄青双目放光似地策马狂奔而来,陆辞下意识地展开个慈爱笑容,就想拍拍他肩。
  “咦?”
  陆辞讶然察觉,他要拍这小狸奴的肩头,竟然……还需要抬手了!
  行吧,到底是后世闻名的狄大将军。
  陆辞玩味地将努力装作镇定的狄青打量一遍,感叹道:“你怕不是春麦苗托生,才能见风长吧!”
  狄青虽不懂‘见风长’是什么意思,却凭直觉领悟出公祖是在夸赞自己,不由克制地抿唇笑。
  陆辞稍微羡慕了下狄青这说长就长、眨眼就真要超过自己的个头,又在人身上拍来拍去,确定没伤筋动骨后,便领人回营泡澡。
  一路被喜悦冲昏头脑,直到浑身脱了个精光,顶着一身泥灰汗臭浸到热汤里,才后知后觉公祖还一直盯着的狄青:“……”
  他脸色骤红。
  ……公祖,是又要看着他泡么?
  陆辞还真没想过要避讳这些,更不知狄青的脸已比泡在热汤里的身体其他部位还要烧红了。
  他与狄青又闲聊几句后,就将太子所提的制举出路,与之详细说了。
  为免狄青太受自己意见影响,他特意将自己的看法暂时隐去不说。
  只是讲完之后,陆辞无奈地发现,狄青虽一脸认真,目光却似凝滞,且半晌一言不发。
  怕是什么都没听到。
  陆辞好笑道:“你听见了么?”
  狄青这才回神,赶紧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陆辞当他是太累了才忍不住走神,善解人意道:“你不必急着做决定,攸关前程,你且好好想想,我过几日再来问你。”
  狄青主动问道:“公祖认为哪个好些?”
  既他主动发问,陆辞才将自己的看法一一道出。
  不等陆辞说完,狄青已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请公祖代青叩谢殿下隆恩。”
  陆辞笑道:“你好歹多想上几日吧?如此快做决定,未免也太草率了。”
  狄青坚持道:“多谢公祖美意,只是我当真已想清楚了。”
  贡举纵是光明坦途,他却定然将走得磕磕绊绊,无比迟缓。
  待到出人头地那天,恐怕得到猴年马月了。
  唯有投身军旅或制举,才能更快派上用场。
  ……也能早些护住身后的公祖。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与狄青商定后,陆辞又鼓励他几句,才离开了房舍,去寻曹玮了。
  隔着朦胧水雾,狄青定定地目送他离去的身影。
  直到房门关上,完全看不见了,他才闭上眼睛,静静地琢磨着自己的心事。
  陆辞一路直奔城墙,果真发现了闲不住的曹玮。
  曹玮嘴里叼着根不知从哪儿拾来的枯草,正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城门守兵拉着话,听到陆辞来的动静,便‘呸’一声将草吐掉,咧嘴笑道:“陆秦州,今个儿教子咋那么快?”
  陆辞清楚狄青瞧着稳重沉默,但自尊心颇强,并不接他的玩笑话,只回以微微一笑。
  曹玮被他笑得莫名一渗,不禁收了揶揄的表情,轻咳一声,正色走了近去。
  这回出征虽有一月之久,但用于对敌作战的却并算不长,大多时日,皆耗在清点战果、奔波于不同部族间的路上了。
  之所以会这般顺利,说来还是托了官家赵恒闹天书下凡的修仙闹剧的福:不仅让宋民变得悠然散漫,还无心插柳地麻痹了四周势力的警惕心,只将宋廷视作软弱无能、阔绰好欺的羔羊。
  况且自太祖皇帝数度北伐,皆是铩羽而归后,宋廷就再没了那股锋芒锐气。就连镇边的边陲州府,都渐渐把长官替换成了瘦弱文臣。
  惯来就只有他们肆意扰边,索取财帛的份儿,哪儿能想到,刚将吐蕃打个头破血流的宋廷会忽地变得士气如虹,连仁义都不讲了,径直朝他们开战?
  对他们的惊恐质问,曹玮可不管。
  要不是陆辞强烈要求,他才懒得每至一处时,就扬声宣读数遍讨伐的缘由,而是毫不留情地发起进攻。
  只是罪名宣读完后,曹玮断然不理他们徒劳无用的辩解——本来就是陆辞亲手打铸的一口大黑锅,老实背着不就好了?
  径直叫这些往日嚣张跋扈、趁火打劫惯了的混账部族,也尝了什么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滋味。
  因曹玮出战素来讲究兵贵神速,草原上部族间的消息交换又并不灵通,以至于曹玮将预定内的几个部落都扫荡干净,班师回城后,其他部族才得到好些被剿灭的消息,纷纷吓出一身冷汗。
  曹玮却不觉这战绩有什么傲人的:宋军本就士气高涨,加上是打个措手不及,又难得地占了人数上的优势。
  这要还打不赢,他这张老脸皮怕也不能要了。
  因此在同陆辞汇报时,他对战果仅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倒对发挥了极大作用的狄青赞不绝口。
  陆辞知曹玮在暗示什么,笑吟吟地听他说完后,才道:“多谢曹将军近来对青弟多为照顾。攸关青弟前程,我虽为其义兄,也不好一言做主,尤其殿下亦有安排……日后曹将军便知。”
  虽然狄青考取制举一事,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了,但到底八字还没一撇,说的是两年多后的事,陆辞再信任曹玮,也不好透露过多。
  曹玮一愣,不由感叹:“好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单说李超,在边军中磨砺好些年,扎扎实实地攒军功,虽不比狄青一箭枭敌首的惊艳绝伦,但累积起来,也是个颇为庞大的数字。
  说白了,吐蕃三万骑兵的这一战,距惊心动魄、举重若轻,还差了老远。
  李超也算没遇到过刻意刁难人的长官了,一路往上慢慢攀升,但至今仍不起眼。
  像狄青这样,能靠那一箭就惹得庙堂上下都为之另眼看待的,八成是脱不了陆辞在殿下心里特别地位的干系了。
  尽管对狄青也起了爱才之心,极其赏识,可听到对方何止不需自己操心,而是一副光明前程简直已成既定的架势,再联系还默默无闻的李超等人……曹玮便难免感到些许心情复杂。
  陆辞与曹玮则想法不同。
  他清楚,别看现阶段狄青或许是或多或少地‘沾’了些‘光’,但在领兵打仗方面,对方日后可是得以青史留名的大将,其实无需自己多此一举。
  他也不孤傲清高假作派,只莞尔道:“日后,我唯有争取做个好伯乐,多发掘几匹千里马,才可回报殿下的厚爱了。”
  曹玮一乐,知情识趣地不再在这暂且无解的话上纠缠,转而聊起别的来。
  自上次迎送宴后,陆辞再次提起西夏那边的动静:“依我看来,李德明多年来维持这数张面孔,一面俯首称臣,蛰伏隐忍,一面残忍贪婪,公然劫掠,实在是对起承前启后这一作用想极了。”
  曹玮不置可否:“此话怎样?”
  陆辞道:“既无天灾,亦无人祸,西夏却一直朝宋廷哭穷,三番四次、厚颜无耻地以各种无稽由头,进行索要。他们为何缺钱至此?”
  曹玮拧了拧眉,就听陆辞冷冷道:“多半是养兵去了。”
  不以战养兵,在和平期间,蓄养一支庞大军队,很轻易就能拖垮一国国政。
  就连史上称得上极其富饶的大宋也未能幸免,更何况匮乏自身经济基础、以游牧为主的党项?
  这才逼得李德明为寻找财路急红了眼,不惜亲自领兵,蒙面劫掠各势商队了。
  曹玮沉声道:“我曾听闻,其三子元昊文有韬略、武有谋勇,于事颇有见地,日后恐为大患。不过党项与吐蕃恩怨甚重,若起狼烟,多半是二者乱战,波及不到大宋来。”
  陆辞一哂:“放任党项与吐蕃乱战,大宋隔岸观火,这主意瞧着不错,但唇亡齿寒的道理,想必人人皆知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