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来个人去翻翻他住的地方。”汪庄甩开唐管事的手,立马有人接手抓住,带进了院落里。
马车车夫看了这么一出戏,好奇地问景行之道:“小公子,你怎么知道那是个家贼?”
“最近不是玉卖得很好,家里正好有些。”景行之笑笑,下了马车。
不过景行之心里明白,还没进门,便遭贼气冲撞,看来此番进京是颇多波折了。
进了三进的院子,景行之只挑了个小院子,没去住主院。
住住老师的院子也就罢了,没得直接占了老头的主院的道理,留着主院也是种敬重的意思。
景行之初来乍到,倒也没人来打招呼,只有隔壁送来了两碗豌豆黄,问了两句方启晨的消息。
用着豌豆黄,景行之告诉汪庄:“庄哥,那个管事应该弄走了不少东西。回头不只看东西数量,也看看质量吧!”
今年流行玉,不知道去年流行什么,但一年一换,今年流行的总不会明年还值钱。
景行之觉得比较稳妥的法子,就是今年流行什么,都给卖出去,来年东西便宜了,再买回来。一来一回,便能挣个高价的暴额利润。
像唐管事这种身份,简直是挣的无本之利。
景行之想起来这么一提,下面的人找出来好些质量对不上的旧物,将证据和板子一起放到唐管事面前,就吓得那管事将事情一五一十交代了出来,只求死得痛快。
唐管事是前几年才做起倒手买卖的事,一开始他小心得很,只敢做一小部分能把东西买回来的生意。
但是胆子都是越养越大的,方启晨一直没有回来的消息,还不断传他病重,唐管事就渐渐放宽了心,开开心心地赚起了银子。
听闻老大人收了弟子,还中了举人,唐管事心想这位小公子肯定要过来会试,万一将来住在京城里,他岂不是就没了挣钱的机会!
为了钱财,唐管事决定在今年这最后一年大干一场,然后金盆洗手。
他没想到,老大人居然会派小弟子过来给皇上送礼。
也没想到,景行之一行人来得这么赶,他还留下一两个尾款没处理好。
好比那青年的兄长,就是花钱准备买块好的玉石,但是唐管事卖东西卖疯了,把他的货给忘了,才有了青年上门来讨要的事。
唐管事在心里怪方启晨老不死,送个礼物而已,至于让弟子亲子跑过来吗?!
这一送,就送了他的命。
唐管事只是一出小意外,景行之休整了一日,收到了来自皇帝师兄的召唤,让他进宫去坐坐。
来请景行之的,他的老熟人章通。
章通可不同以往,他是他那波太监里最得宠的,连连得到李云玺赏赐,在宫里宫外都是号人物,已然有些曾经大太监王得喜的风光。
不过章通现在看起来,竟然比在环水时更为低调收敛,整个人和蔼地笑着,好似是个脾气极好的老好人。
自打亲眼得见王得喜被打板子打废了,章通就慢慢地变成了现在这样。
景行之看着他,想起章通不动声色在李家母子面前给自己下眼药的事,恍然发觉日子眨眼从初春到深秋了。
两人有点旧怨,但只是口头风波,而且章通当时用的手段也是明招,景行之也不觉得两人非得互相攻击。
景行之换好衣裳,对着章通笑笑:“学生小地方来的,望章大人多多指点。”
章通温和一笑:“哪算得上指点,不过是来给景公子带路。圣上可念叨您几回了,一直想瞧瞧您的模样呢!”
“不知圣上提过什么?”景行之问。
章通摇头,滴水不漏,笑着道:“这我可不能告诉你,你去问圣上便是。”
景行之:……
这我要是敢问,我还问你?
不说就不说,我回头问庄哥去。
景行之跟在章通身后,进了皇宫,然后绕了绕,就到了李云玺所在的开阳殿。
夕阳下,金黄殿宇中,金光灿灿。
景行之站在殿中,抬头偷偷地瞧了眼还在批阅奏折的李云玺。
李云玺像是没发觉,景行之便多看了两眼,将英武的李云玺面孔印如记忆里。免得回头在外头遇到了不认识,那人家做皇帝的得多尴尬。
景行之刚瞧了两眼,准备低下头,那厢李云玺从奏折里拔出了脑袋。
李云玺笑着问:“听老师说你记忆力极好,偷看了两三眼,可记住朕长什么样了?”
景行之顿了一下,老实点头:“记住了。”
“哦?”李云玺放下笔,笑容更灿烂一点,好像整个人被这会儿的夕阳给照暖了,他问道,“那朕给你的诗集你看完了吗?”
诗词不好的景行之一愣,思考起怎么回答好。
说看完了,万一考一考,他只会“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哪得多尴尬。
说没看完,这个选项怕是一波就要被带走了。
景行之迟疑地点头:“看完了,不过行之在诗词上很是驽钝。”
不过景行之没想到,他这么答,李云玺却很满意。
李云玺看着他,忽然夸赞道:“不错!”
景行之:???
景行之想把方启晨抓来问一下,现在这位圣上真的清醒吗?我跟不上他的速度了……
李云玺瞧出景行之神色里的疑惑,直接给他解释:“老师都说了,你那诗词还没你夫郎强呢。你要是敢认你诗词好,朕就赶了你出去!”
景行之忽然有点担心:“老师还说什么了?”
李云玺摆手,一边示意章通搬个坐墩来,一边回答挺开心地回答道:“那可多了,苦瓜宴的菜色朕都吃过一遍了,你说朕知道多少?”
景行之:……
沉默的景行之面前,浮现了方启晨笑呵呵的面容。
他仿佛听到了老头在问——行之啊,惊不惊喜?高不高兴?
方启晨!你个糟老头子,你坏得很!
是冬天快到了,地里长不出苦瓜了,你就飘了吗?
暖房是什么,你知道吗?等我回去,你很快就能知道了!
第82章
景行之心里对着方老头, 恨不得塞他个十斤苦瓜,而面上对着“二师兄”,却只能笑着道:“行之不知此事。”
李云玺看着面前的小师弟,心道老师果然没说错,逗弄起来小师弟来真好玩啊。
可惜朕这么个身份……小师弟不好欺负回来,李云玺觉得好多乐趣离他而去, 一时竟有些感伤。
身份带来的隔离, 让李云玺通常是个无趣的人。他平常也不爱笑,接触最多的政务只会让他头疼或者头痛, 让他开心的时候极少。
他身边亲近的人也少, 掏心窝子的几乎没有。也只有方启晨这样扶持他成长, 在他成长后又潇洒而去的老头,他才觉得难能可贵,愿意将自己凑上去。
不过最近临近他的生辰日,也就是万寿节, 朝堂里外都没人找事, 让李云玺心情一直不错。
看着景行之,李云玺问起环水的方启晨:“老师身体可好,除了苦瓜,别的好物也可以多给他做做。好吃不好吃不是问题, 对身体好才是真的好。”
听听这话!果然是真“二师兄”, 一听这口气就是真的。
“小师妹看得紧,老师身体愈发好了。”景行之无害地笑笑,坐在坐墩上, 跟着李云玺问的话答。
答这话的时候,景行之又瞧了李云玺一眼,心道:家里的老头身体可快比你好了,所以才能这么“活泼”。
李云玺一边听,一边问:“朕记得小师妹也快及笄了吧,可相看人家了?朕倒是想让几个小子将小师妹娶回来,可乱辈分不说,老师还不乐意。”李云玺语气有点失落。
景行之赶紧道:“相中人家了。是书院里的一个学生,今年中的举人。”
他走的时候,吴明瑞和小师妹的亲事可都定下了。李云玺要没弄明白,自个儿赐个婚,那不是捣乱嘛,所以这事得赶紧说。
“书院里的学子?这事老师倒是没说。”李云玺摸摸下巴。
“可是像那些话本里,什么同窗读书,便生出少年人的情谊来了?又或者是那学子见到小师妹,便一见倾心了?”
景行之摇头,没说话。因为李云玺一点没猜对,还完全猜反了。
李云玺看他这样,微微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难不成是小师妹先瞧上的?”
景行之点点头:“圣上猜得没错。”
李云玺笑着摇头:“叫什么圣上,私底下叫师兄就是。老师那宅子久不住人,朕看你在外头也没人照顾,不如住在宫里陪师兄解解闷。”
景行之赶紧摇头,连忙道:“行之一个外男,不方便。还是让行之回去住吧!”
住在宫里,哪得多不自在?
景行之心里、眼里都是拒绝。
奈何李云玺不止是个师兄,也还是个皇帝,强势地做下了决定。
景行之气闷,心道这二师兄果然和老头说得一样,很是无趣。
李云玺把景行之留在宫里解闷,想到最近宫里人多起来了,干脆把人安排在附近的羲和殿住着,离他的开阳殿极近,方便景行之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