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殿下,臣是攻啊 (安西沉)


  李承欢便将他从听到秦州水患之后发生的事情都跟萧胤简单说了一遍,萧胤的表情渐渐从惊讶变得震惊,他盯着面前这个漂亮的少年,有些无言,也有些赞叹:“你,很了不起。”
  李承欢不好意思的抿嘴谦虚道:“殿下过誉了。”
  这时,陆迁端来了两碗清粥和几块烤饼:“殿下,大人,将就吃些吧。”
  “嗯。”萧胤接过碗,说道:“既然淮州百姓无碍,陆迁,你去告诉船上的人去别处看看还有没有活着的人,若是有,能救便救吧。”
  “是,殿下。”陆迁领命去了。
  李承欢寻了个空地与萧胤一起吃早点,他将烤饼上沾了糖粉的那块撕下来递给萧胤,笑道:“殿下尝尝。”
  萧胤接过去咬了一小口,咀嚼了几下,点点头,“好吃。”
  众人在山上无所事事,开辟了许多空地,搭了简易帐篷和木屋,大部分人夜晚都可以呆在里头避风,相对刚开始的几天,要好很多。
  有了船,就好四处游弋寻找幸存的百姓。
  李承欢与萧胤陆迁几人也上了一艘船,开始四处查看被水患波及的州县。
  淮州这片因为人和大多牲畜家禽都被转移到了景云山附近的山峰上,水上大多只是浮木和一些不易沉的事物,看着到不怎么觉得惨淡。只是时日一久总有些其他州县的浮尸会顺流而下,飘来此处。
  到了淮州地界之外,便能看见数不尽的浮尸残骸,有黑鸦在空中盘旋,偶尔停在浮尸上啄食腐肉。这情景仿佛人间炼狱一般,李承欢看着看着脸就白了,胃里忍不住泛起酸水,直想呕吐。
  萧胤顺了顺他的背,说道:“都说让你不要来了,待在山上不是挺好。”
  李承欢摇了摇头:“不亲眼看看这惨况,如何能记得这天灾人祸的教训。这秦州水患报出的也不算晚,怎么这些州县还会死这样多的人?官府的人都在做什么?”
  “能逃便逃了,谁会像你这般傻,这样危险的时候,还要留在淮州组织百姓逃难?生死关头,谁还顾得上别人?很多地方的官府收到条子,为了不引起民众的恐慌造成民变,是极力将灾情压下,不让百姓知晓的。如此,他们才能有逃出去的希望。”萧胤道。
  “可见天灾是其一,最重要的还是人祸啊。若是水患过去,这些逃走的大小官吏又能有什么好下场?”李承欢胸腔里埋了一把火,随时都要腾烧起来。他觉得既然他可以组织民众避难,为何他们就不肯呢?明明那么多人是不必死的,这是多少人命啊?
  “这或许就是你和旁人的不同,有些人做官是为了名利双收,有些人是为了百姓社稷,虽然平时各个仁义道德,可真到了危难时刻,本性便显露无疑了。”
  小船渐渐驶到了一处山峰旁,这是芦州的天脊山,山里头也是有寺庙的,不过香火不甚旺,里头只有师徒几个和尚打理寺庙。天灾一到,寺里的和尚便开始念经,祈求佛祖保佑苍生。可是佛祖没有保佑苍生,只保护了他们几个苦哈哈的穷和尚。
  这天,他们看到了那犹如黄泉之水的水面上,遥遥驶来一艘乌篷船,远处的霞光为船身镀上了一层金边,仿若天外来客。
  他们顿时跪伏下来,虔诚的念着经文。
  直到船上的人登上了山峰,来到他们面前,他们才发现他们只是普通人。
  “施主从何处来?”老和尚看着萧胤等人合十问道。
  “我们是朝廷下派江南治理水患的钦差,寺庙里可有伤亡?”萧胤问。
  老和尚松了口气,谦卑的应道:“佛祖保佑,不曾有伤亡,只是寺里的粮食已然耗尽,若是黄泉之水迟迟不肯退去,恐怕贫僧等人也只能……”
  “陆迁,分些粮食给寺庙。”
  “是。”陆迁于是又跳上船,背了好大一袋粮食又跃上了山峰,将粮食往老和尚面前一丢,“和尚,这些粮够你们吃到黄泉水退去了。求佛祖没用,佛祖哪会变来粮食给你们吃。”
  “陆迁,不得无礼。”萧胤看了一眼陆迁,陆迁顿时摸摸鼻子,躲到李承欢后面去了。
  “多谢施主,多谢施主……”老和尚连连称谢,一直目送着乌篷船远去,才抹了把昏黄老眼里的浊泪。
  乌篷船游荡了一整天,也没有见到几个活人,天色渐暗时,萧胤等人才到了真正的钦差仪仗处。因为此次南下关乎着项上人头,周同也不敢马虎,水潮未退,已经命人将江南路所有受灾的州县都统计清楚,安排好人手,开始疏通河道,将江南的积水分流,以图早些让这大片的积水退去,只等水潮一退,便要开始各项救灾事宜。而受灾情影响逃往个州县的难民,也已经着手开始处理。奈何水患波及地域实在太大,他们人手不足,许多涌入大量灾民的州县已经开始出现混乱,有些州县生怕这些乱民生起事端,早早就将城门死死堵住,不让难民进城,如此,时日一长,城外便开始出现死人,乱象已起。
  “必须得尽早将遭灾的难民安顿好,否则这样下去,是要出事的。”周同看到萧胤,擦擦一脑门的冷汗,对他说道。然后他看到了萧胤身后的少年,他是认识的,李尚书家的次子,上届科考状元李承欢。淮州处在水患中心地带,他竟然侥幸没死,也算是奇迹了。
  “周大人。”李承欢拱拱手,见礼。
  “小李大人能够无恙,想必李大人该安心了。”周同勉强笑了一下。
  “周大人,李同知来此是有事想与周大人详谈的,我们进去说话。”萧胤示意了一下,周同便了然的点点头,领着二人往内厅行去,内厅的中央有一大块的沙盘,是江南路的地形,中东地区插满了红色小旗,是灾情最严重的的地域,周边零零散散插了许多的黄色小旗,应当是受灾情况较轻的地域,小旗子遍布大半个江南路,如此便能看出此次灾情的严重程度。
  李承欢见了,眉头深深皱了起来,“这样严重么?”
  “是啊!在京都时不曾想到竟然这样严重,我等一行快马加鞭赶来,却已经是这个局面了。好在殿下麾下有三千黑甲尉精锐,可震慑一方,让我等不至于太过被动。”周同指了指几处插了黑色小旗的地方,是黑甲尉目前分布的地域,没有分隔太远,方便随时汇合。
  李承欢沉吟片刻,说道:“周大人,下官看这水潮这两日便能褪去,下官治下淮州百姓并无伤亡,精神尚佳,物资充裕,待潮水一退,便可迅速下山,将淮州城重新整顿一新,下官的意思,可以以淮州城为中心,收拢难民,由淮州百姓组织周围其他州县的重建事宜,循序渐进往周遭其他州县推进,如此,应当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整顿出一片可供难民安顿的所在。周大人以为如何?”
  周同刚开始听还有些诧异,听着听着都傻了眼,他哆哆嗦嗦的问了句:“小李大人方才说,淮州百姓并无伤亡?是何意?”


第44章
  李承欢看了一眼萧胤,挠了挠头发,只好又将淮州的情况如实对周同简略的说了一遍,说完,便见周同眼里精光奕奕,大手一拍,喝道:“好哇!这简直就是天佑我大齐!”
  李承欢被唬了一跳,看着周同发狂的神情,拉了拉萧胤的衣袖,小声道:“这位大人看着不太可靠的样子啊。”
  萧胤藏在衣袖下的手捉住李承欢的手,捏了捏,忍住笑,低声斥道:“休得胡言,周大人乃是巡路钦差,江南总督。”
  李承欢撇撇嘴,不以为意,两人的手藏在衣袖下,偷偷玩闹着,突然又听周同激动的大声喊道:“快!便这么定了,李同知,你来,我们这就拟个章程出来,待水潮一退,就立刻施行。”
  李承欢尴尬的抽出手,朝周同拱拱手应道:“但凭周大人吩咐。”
  于是两个人,一老一少便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写写画画,讨论起来,偶尔还要跑去沙盘上演练一下,很快就到了深夜,两人却依然谈的起兴,精神抖擞,毫无倦意。
  “咳!”萧胤进来,咳嗽了一声,两人这才停下交谈,齐齐回头看向萧胤。
  “夜深了,周大人年岁已高,还是早些安歇的好,这样重要的时节,可莫要累坏了身子。”萧胤淡淡的说道。
  李承欢看了一眼周同花白的胡子,有些愧疚,点点头,也随着萧胤的话头说道:“周大人请早些歇息吧,章程已经拟的差不多了,我们明日继续敲定也不迟。”
  周同有些意犹未尽的抖了抖手中厚厚一沓纸,赞叹道:“李同知不愧是状元之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才能,叫老夫钦佩啊!也罢,李同知与殿下也早些歇下,我们明日再行商讨。”
  李承欢看着周同捧着一沓纸颤巍巍的往自己的住所走去,有些感慨的说道:“以前不曾觉得这位周大人有什么出奇之处,今日与他商讨救灾事宜,却发现周大人虽年过六旬,依然有一颗赤子之心,难怪陛下会让他在左都御史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十年,监察百官之责,非如此胸怀者不可胜任也。”
  “以后承欢也做我大齐的左都御史如何?”萧胤伸手拉住李承欢的手,轻声笑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