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戟只好先咽下一腔问号,将一家人安排好,一路接进府里。
这一路,反而是傅居言和卫青宁父子开始忐忑起来,宁戟看上去和谢夫人在信中所言相差无几,是个爽朗耿直的性子,至于其他人,还需要再行观察。
初入陌地,卫青宁偎着小爹,显得心神不安,京都繁盛,他们一路走过来,见识了不少趣事趣物,对于从未出过远门的卫青宁来说,可谓是大开眼界了,就连傅居言也看的津津有味,感慨此地繁茂,然而高兴过后,小孩子不知怎么就突然沉默了,看上去闷闷不乐的,傅居言问他也不回话。
这时候轿子里没了他父亲,卫青宁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问他小爹:“小爹,你不会不要我的,对吧?”
傅居言一愣,“小爹什么时候说过不要你?你是我儿子,我为什么不要你?”
“可是,宁家曾外祖父、外祖父外祖母他们,会不会不要我?我不是小爹的儿子,也不是父亲的儿子。”说出这句话显然让卫青宁很痛苦,小孩子眼睛都红了。
傅居言这才明白这孩子心里面在想什么,忙道:“怎么会?外祖母信里不是还夸你了吗?说你读课用功,还说要让外祖父推荐你去国子监读课呢。宁哥儿这么努力,又聪明,大家肯定会喜欢的。”
说了又说,才把卫青宁的害怕打消,傅居言也想通了,宁家人总归不会对他不好,他只要努力做好本分的事情,不要出错,就对了。
宁府不是个让人失望的地方,傅居言一进宁府家门,虽然还没见人,就喜欢上了。
府邸的建造大气纯朴,下人寥寥,也许是因为正值午后,人们都在午憩。
没有欢声鼓舞,没有红灯结彩,仿佛今天和往日一样,只是平常的一天。
而全部等在客厅里的人,显出了主人家的真诚和重视。
这样的方式,让傅居言很喜欢、很放松。
老爷子三人见了他,和宁戟一样,都恍惚了一瞬,傅居言猜想,也许,他的相貌和那位已经故去的侯夫人有些许相似之处,又或者,是和老侯爷的外孙,那位英年早逝的先代皇帝相似也说不定。
直到这一刻,傅居言才清楚的意识到了血脉的力量。
宁府众人待他们很好,傅居言想象中热泪盈眶狗血淋头的种种认亲方式都没有,老侯爷只简单吩咐了几句,交代他们收拾妥当之后去书房找他,就离场了。
温婉大方的谢夫人热情地介绍早已经为他们准备好的院落,而帝师,这位傅居言名义上的父亲,更是不着边际捉着卫青宁问了几句简单诗词条目就离开了,期间只和傅居言夫夫说了一句话,“这小家伙要进国子监,就看你们两个了。”
傅居言和葛正修张二摸不着头脑,谢夫人颇有些尴尬地解惑,“你父亲素来好文,听闻你在华曲的时候,多次赠书于洪起学院,那院长宫老先生曾书信说过几次,你父亲他,比较上心。”
傅居言懂了,这很好理解,一个喜欢的东西,别人有我却没有,别人还几次三番来炫耀,是人就不开心。
于是三人收拾妥当后,傅居言马上找出了了几本书交给了他娘,交了卫青宁的书费钱。
卫青宁一听真能去国子监,也不蔫了,甚至因为宁千持帝师的身份,一见了这位高风亮节仙风道骨的文人儒士,两只大眼睛就放光。
这可比他小爹和父亲的半吊子水平高明多了。
因此野了半月有余的心又收了回来,为了能给这位外祖父留下好印象,小家伙每天都在卯足了劲儿的学。
傅居言也不用担心他因为没有伙伴而寂寞了。
初来乍到,傅居言和葛正修都不敢轻易使用空间,因此来的时候,马车上装了不少东西,收拾起来也费了一点时间。
说到这里,傅居言本来以为刚进府的时候,没有看到几个下人是因为大家都在休息,这会儿才知道人家本来下人就不多,宁府信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理论,所以主子们的一切日常都基本要自己来打点,除了庭院里扫地、浇花这类的下人,像收拾屋子,整理床铺等,都得他们自己来。
宁戟来叫他们的时候,他们才刚刚把东西归整好。
宁戟笑看着他们累得满头汗的样子,道:“爷爷不喜欢府里养太多下人,你们要实在适应不了,等过几日,自去买上几个可靠的下人。”
葛正修道:“不了,老候……外祖父喜好清净,我们这院子离他老人家不远,太过叨扰就是我们的不是了。”
宁戟握拳捶了他肩膀一下,“这样客气干什么?你们既然来了我宁府,就是宁府的一份子,就拿这里当自己家!什么祖父不祖父的,就叫外公。你这话叫他老人家听了,免不了棍棒伺候你一顿。”
傅居言笑了笑,“嗯,大哥,找我们什么事?”
宁戟这才严肃起来,“爷爷在书房等你们,宫里来了人,要你们进京一趟。”
葛正修问:“现在?”
“即刻,马上。”
傅居言两人都有些忐忑,虽然说天下至高之位上坐着的,算是两人最亲密的人,但先前的一面,毕竟是在外面见的,如今就要走近那座庄严的宫殿,心里不紧张是假的。
宁戟见状安慰道:“不用害怕,只是见一面,聊聊家话而已。居言你毕竟……皇上心切也是可以理解的。”他毕竟从小接触官场,熟知套路,“况且你夫妇二人如今的情况,皇上越是重视你们,某些屑小才会歇了自己的小心思。”
两人这才有些放松。
到了书房,除了老侯爷,还有一位据说是宫里来的,此时正在与老侯爷寒暄。
那位宫里人居然不是傅居言以为的太监,而是一位面白肤腻的哥儿,这位给皇帝传话的首先看见了他们,起身行了一礼,这才说出此行的目的,不外乎是宁戟告诉他们的那些。
老侯爷见了他们,依旧话不多,只吩咐他们把卫青宁也叫来,傅居言他们又把在他们自己的院子里埋头练字的卫青宁挖出来,这才随两人坐轿一路北行,约莫半个多时辰,才到了皇宫。
此时已近黄昏,京都有夜市,宽敞平净的大道两旁,时不时有叫卖声传来,远处繁华处,已经有秦楼楚馆点亮了烛火,准备开张迎客,宁府的马车一路向前,已经将这片繁华抛在了身后。
立于几人面前的,是威严堂皇的东陵皇宫。
傅居言前世也见识了不少古皇宫的遗址,有保存的极为完整的,其沉肃巍峨扑面而来,却没有一次,能给他如今这样的震撼感。
卫青宁下意识攥紧了他小爹和父亲的手,这样的一座庞然大物,已经超过他的认知范围了。
他们一下轿,就有宫里宦官迎上来,声音不似想象中的尖细,但也能听出些与正常男子的不同来,“奴才奉命在此候着,皇上已经等候多时,各位主子,还请跟奴才来。”
穿过不知多少亭台楼榭,转过多少假山回廊,才来到那位宦官口中的“栖梧殿”。
这样的名字,一听就是休寝之用的宫殿,就连老侯爷,乍一听皇上在栖梧殿接待他们,也愣了一下。
宦官送到他们此处就退了下去,他们进了殿中,才发现那宦官说的“皇上等候多时”之言不虚,腻白的精美瓷器中,晶莹剔透的荔枝圆润润地停留在盘中,旁边是滚落了一地的红色果皮,很是壮观。
殿中侍从婢女皆无,傅居言不知道有没有什么传说中的暗卫在暗处盯着,但就是这样,他紧张的心脏也还是放松了好多。
葛正修跟他一样,他甚至都能听见他明显轻下去的呼吸声。
看来葛正修也不是什么事都能维持面瘫的嘛。
至于榻上的那位,不论什么时候,身处高位者都喜欢不动声色,喜欢言于众口嚣嚣后,东方拓翌却不一样,他喜欢先发制人,“何事耽搁,要如此之久?”
上来就冷着脸责问,这谁受得了?
傅居言葛正修卫青宁噤若寒蝉,刚跪到一半的礼都不知道要不要继续下去。
东方拓翌冷哼了一声,“行了都起来!这屋子里面还装什么装?”
行吧,你说装那就是装了。
三人齐齐站直了身子。
这时候,老侯爷躬身行了一礼,“陛下,老臣近来身子骨微恙,听闻陈太医调养之法甚是高明,还望陛下开恩,准老臣自去请药。”
东方拓翌脸色好了些,温声道:“老侯爷辛苦,既是身体不适,那便莫要在这冷殿中贪凉。夏才!带老侯爷去太医院寻陈太医。”
门外传来诺声,说话间,老侯爷就出了殿门不见了人影。
傅居言三人:“……”
东方拓翌等人走远,这才一指旁边的宽榻,“坐。”
“……”
“怎么,不敢坐?……小东西,你过来。”
卫青宁愣了半天,才在东方拓翌不善的眼光中渐悟到,小东西原来叫的是自己。
对方气势太足,他傻呆呆地走过去,转了半天皇宫、已经干涸的嘴巴里被东方拓翌塞进了一颗荔枝。
甜,这是卫青宁的第一反应,中间有核,这是第二反应,他顺着东方拓翌指示的方向吐了核,有些遗憾地舔了舔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