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生存攻略 (小蜗牛跑得快)



还是李起坐在马车外监督侍卫驾马,沈瑜和吴君翊一起坐在马车之中。

沈瑜这段时间与吴君翊重新熟悉起来,也能开一开玩笑,打趣几句。可是和皇帝并肩而坐这件事还是让他倍感压力。

在他第十几次撇开视线,犹豫着是不是出去和李起挤一挤时,吴君翊说话了:“伯瑾,你可别忘了,我现在不是什么陛下,只是你的弟弟,习之而已。”

这两个字,仿佛具有无形的力量,让沈瑜安定下来。“是……好。”他觑着吴君翊的神情换了个说法,“都听你的,习之。”

吴君翊露出满意的笑。

马车在一处田地附近听下。这已经到了京郊,沈瑜先跳下车,扶吴君翊下马。“这是……皇庄?”

“是。我们过来看看收成。”吴君翊笑眯眯地握住沈瑜的手,在对方犹疑时拉着他向前一步,好似两人真的是兄弟一般。

皇庄上除了负责监视的太监,就是从各地选来的,经验丰富的农人。他们并不识得皇帝,却认得宫里的太监。李起说:“陛下派这两位来检查今年收成如何,你们好好答!”

被叫来的农人诚惶诚恐地磕头,被吴君翊叫住了,“不妨事,只需说说,换了种子后,收成怎么样?”

他能感到牵着的那只手微微颤抖,于是他不动声色用右手包住对方的拳头,安抚地摩挲一下拇指。

“回,回这位大人,今年收成十分好!最多的一亩地产了三石半的庄稼!”那人兴奋的嚷嚷,都顾不上害怕了。

沈瑜的脸骤然亮了。吴君翊感到那只拳头也松开了。他沉稳地说道:“好!陛下定有重赏。”

农人听说有赏,喜笑颜开。吴君翊叫他们拿来一些新收的稻谷看了看,不欲带沈瑜去田地间受罪,便叫他们告退。

屋里只剩两人,李起悄悄退到门口。

沈瑜在短暂的欣喜后,又陷入另一重担忧之中:皇庄上的,都是上等田地,而且是农人们精心伺候的,似一般农家的地,还有那些山区的贫瘠土地,能有这么好的收成吗?

吴君翊却好像看透了他内心一般,牵着他的手轻轻一晃。“放心,推广良种时,你那份说明也跟着发到各州县了,他们知道该怎么做的。”

“我相信你,你也该相信自己。”

他的声音有魅惑人心的力量,他们又离得那么近,沈瑜觉得自己快要陷在那双深邃的眼睛里了。

“而且我知道,你还能做得更好。”






第61章 第 61 章
许是因为沈瑜这番心意感动了上天,明宣元年,各地关于秋收的上奏都传来丰收大喜。其中由沈瑜一手培育的良种更是创下了亩产之最。

收到各州县呈上来的一茎六穗、九穗的稻子,吴君翊也大喜,连往年的吉兆如今都这么多了,可不是大喜么?他先是下令各地减一分税——左右收成多了,减了税收也比去年要多,又在朝会上重重褒奖了负责推广良种的官员。

其余的官员,尤其是户部尚书张芹,没被夸奖也同样喜笑颜开。丰收,意味着国库终于可以暂时充盈了。这比什么褒奖都让他高兴。

褒奖了这些人,吴君翊并没有忘记最大的功臣。

“伯瑾,此次多亏了有你——”文渊阁里,还是熟悉的两人。吴君翊手边摆着几份丰收的奏折,严令不得示人的奏折被他主动拿到沈瑜身边,“山南东道、西道,淮南道……这些去年受灾的地方,也都丰收了。这都是你的功劳,说罢,你想要什么赏赐?”

沈瑜摇摇头。“既然之前呈上种子时是以农人的名义,现在丰收时臣又岂能跳出来抢功劳?”

“谁敢说你抢功劳?”吴君翊的神色冷了几分,大有敢说出这话的人他立刻叫人把他拖出去斩了的架势。

沈瑜安抚地拍拍他的胳膊。“易位处之,若是换做别人是这样,臣就算不会上奏,心里难免也会这么想。臣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陛下也不必耿耿于怀。臣……会把这份功劳挣回来的。”

也许是最后一句话起了作用,吴君翊的脸光亮起来。

“你的功劳,我都记得。”他缓声说道。“所有事,我心中都有数。”

这种情况下,秋社节较往年更为隆重:从宫中到民间,各地都杀猪宰羊,把腰子、肚肺、鸭饼和调味料一起调和,做成社饭款待客人。

秋社祭祀是重头戏。沈瑜也跟着去凑了热闹。庄稼汉腰上扎一条红绸带,敲锣打鼓。十几个壮实的小伙子们将最重的猪、鹅一起抬到神祠祭祀。神祠里老巫主持祭祀,报告丰年,感恩社神。

祭祀结束后,老巫将社酒、社肉分给百姓,按例,还要将社饭撒到荒园,让阴间的恶鬼们也能分一口粮食。

不过,沈瑜觉着这样有些浪费,便温和地劝了一句:“这么撒,饭食都脏了,白白便宜了鸟雀,依我看不如施舍给弃儿,毕竟先得人世间饱食,才能去想阴间。”

沈瑜大小也是个官了,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个状元,说出的话自然格外有说服力。庄户们听他的,把社饭分给弃儿们,便迫不及待在神祠前面烧烤猪肉,和着社酒庆祝丰收了。

朝廷上下皆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这个时候,南凉国与代国使臣到达南都。

从宣庆盟约上说,表面上大齐和南凉、代国都是兄弟国了。但实际上鲜卑人走在路上,还是会引来旁人侧目,虎视眈眈又小心提防。鸿胪寺派人出面接待,请使臣住进四方馆。

这些使臣打着恭贺吴君翊继位的幌子,吴君翊也不得不下令在宫中设宴,款待使臣。

谨身殿内金碧辉煌,长桌两头,分别是神情庄重的吴君翊,与南凉、代国的使臣之首贺六浑和和连。长桌两边是大齐的重臣与同行的其他使臣。而长桌以外,百官穿礼服入座。

因鲜卑使臣大多年少,吴君翊为了显示大齐男儿不逊于鲜卑,特意给新科进士们安排了离得较近位置。

这座次是礼部同鸿胪寺商议多次后定下的。吴君翊十分不满,区区使臣,有何资格与他平起平坐?可贾盛德却据理力争,称那贺六浑是南凉国王子,和连也是代国重臣,不可轻易怠慢。

“大齐与两国既结为兄弟之邦,就要拿出诚意,否则泱泱大国,传出去岂不是闹了笑话?”

礼部的官员对这位历经两朝,稳如泰山的老丞相也是要给面子的,因此便定下来现在的方案。

吴君翊背地里不知道发了几次脾气。“蛮夷之地的人怎么就成了什么王子?那和连曾手刃我大齐多少男儿,这样的人,还让朕敬着他们?”

若说这座次还只是让吴君翊不满,那赏赐的问题就是让他暴怒了。

“这些使臣来不过是为着打秋风,多给他们些金银绸缎,让他们在鲜卑可汗面前美言几句,岂不是省力又避免生事?”

这样无耻的言论竟然是被一国丞相说出口的,吴君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偏偏在场的其他官员还煞有介事地纷纷点头

那一刻吴君翊感到无比的绝望。这就是大齐的官员们。他努力不去想这就是他父皇信任过的人,冷淡地说:“先按往年他国使臣的惯例准备,宫宴朕见过他们后再说吧。”

回忆戛然而止,吴君翊握住酒杯,皮笑肉不笑地说:“使臣不远千里前来祝贺,辛苦了。朕身戴重孝,以茶代酒,往各位勿怪。”

这些使臣们大都会说汉话,他们的名字都是鲜卑语音译过来,发音千奇百怪。而且男子披头散发,还束成一条条小辫子,在大齐官员看来,这是极其败坏风俗。

听到吴君翊这番话,和连先站起身:“尊敬的大齐皇帝陛下……”

大齐的官员又颇有些人不满地挑挑眉。倒是沈瑜,之前便听说过,鲜卑人只敬强者,是以贵为王子的贺六浑,在和连面前也没有说话的资格。

这或许,对他们而言是个机会。沈瑜的手指有一搭没一搭敲着袍子。

“……我代表鲜卑部落的首领,草原之鹰檀石槐向您致以问候。”他结束了问候,可周围人都变了脸色。

“大胆!陛下面前岂可口口声声称我!”李起脱口斥责。

鸿胪寺的官员也各个汗流浃背,他们之前的确教过这些使臣礼仪,可对方看起来,来者不善,教什么、说什么,并没有什么用。

“不可无礼。”吴君翊轻飘飘制止李起。“来者是客,请和连大人坐吧。”

可和连并没有立刻坐下,而是继续笑眯眯地用生硬的汉话说道:“王上还想提醒您,昔日他与您的父亲定下了盟约,结为兄弟,如今尚有十年之期。”

这句话说出来,不用别人反应,吴君翊自己就已经火冒三丈了。

但他好歹还维持着表面的风度,“多谢使臣大人提醒,请坐吧。”只是说话最后的语气难免有些强硬。他只是不断提醒自己:现在还不是开战的时候,再等上几年,等到国库充盈,兵强马壮的时候。

好在相比和连,南凉王子贺六浑要礼貌许多。他的汉话说的也比和连更好,“小王贺六浑奉南凉国国王之命拜见大齐天子陛下,祝贺陛下登基,愿两国友谊长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