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佑皇帝的概念里,铁勒并不是个难缠的对手,他们早就被长宁武王和昭阳桓侯给打散了打怕了,近百年来一直对大衍皇朝称臣纳贡,他要对付他们,并不是多费力的事情。
君律很想说,神佑皇帝太不了解草原上那些逐水而居的游牧民族了。弓马骑射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管被打得有多惨,只要男丁还没死绝,一二十年也就缓过来了。
铁勒之所以对大衍皇朝臣服了这么些年,在于兴祖皇帝之后的仁宗皇帝、中宗皇帝、成祖皇帝、睿宗皇帝都是强人,有他们镇压着,铁勒人翻不了身。
但从先帝登基开始,这样的情形在慢慢发生变化,只是边市交易互惠互利,大衍皇朝握住了铁勒的经济命脉,先帝又愿意对铁勒做出一定程度的退让,才把这种关系维持住了。
如果神佑皇帝不作死,在他的有生之年,铁勒人未必就会有反心。毕竟不打仗不死人也能过得不错,谁还上赶着找死不成,铁勒人不是笨蛋,他们心里也是有小九九的。
只是君律虽然想到了皇帝的做法会引起铁勒的反弹,可他没有想到,他们的行动会来得这么快,快得让人毫无防备。
“非常焦灼,最要命的是霍博缺粮草缺药材。”论本事,现在的武安侯霍博肯定不及当年跟着中宗皇帝开拓灵州的霍青阳,可要是物质充足,他也不至于连个凤台关都守不住。
闻及姜辰此言,姜源和君律面面相觑,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显而易见的不可思议。
凤台关是什么地方?边关重镇,北疆大门。霍博的部队常年驻扎在那里,各色供给都是户部和兵部调拨,怎么能缺了粮草和药材这样的关键物资,是不是太过儿戏了。
姜源微微启唇,可是没等他开口,长宁王姬羽又道:“不仅是粮草和药材,据说前线的武器和冬衣也有问题。”早春二月,江南已经是鸟语花香了,可朔州却还是滴水成冰的冰天雪地。
君律彻底无语了,他早就知道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皇朝已经在走向末路了,可他今天才发现,大衍皇朝的腐烂程度,还是超过了他的想象和底线。
“皇上想好派谁去救援了吗?”太久没有打仗了,从上到下都没经验,神佑皇帝的选择目标很有限,不是东城大营就是西城大营,好歹演习经验是足够的。
姬羽摇了摇头,叹气道:“没有,朝上还在吵呢,吵得差点翻了天,皇上又迟迟不发话。”
君律这回连问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他甚至觉得卫盈前世能当二十多年皇帝才被人推翻已经是很幸运了。
“这有什么可吵的,不是姨父就是二皇子。”难道还有更好的人选吗,姜源理解不能。
果然,姜源猜对了,皇帝犹豫再三,最终派了卫盛带兵前往凤台关。可让所有人都想不通的是,在随行的人员名单里,竟然有君律的名字。
第93章 离别
让二皇子卫盛带兵前往凤台关驰援武安侯霍博, 这是朝上大多数人都能猜到的。
毕竟皇帝打压异姓王的趋势太明显了,平时让长宁王姬羽练兵没什么, 虎符是在皇帝手里, 没有皇帝的命令, 他调动不了一兵一卒,带兵离京就是另一回事了,皇帝未必信得过长宁王。
二皇子则不然, 他是神佑皇帝的亲儿子, 皇帝再是多疑,比起外人总是要更相信自家人的。
只是卫盛已经是事实上的皇长子了, 母亲徐贵妃又是后宫诸妃之首, 再让他领了兵立了功, 其他皇子就算是彻底没有机会了。当年的中宗皇帝凭什么废帝, 靠的就是手里的兵权。
当然,卫盛以往并没有上过战场,虽说演习时表现不错, 可到底和实战还是有区别的。也有人因此忧心忡忡, 觉得皇帝的决定太过冒失,要是凤台关守不住,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不过这样的人并不多,更多人还是对卫盛充满信心, 大衍皇朝一百多年没有打过败仗了,区区一个铁勒算什么。这些人显然是忘了,不败的一百多年里, 有八十多年是根本没有开战的。
只有极个别人看得更深想得更多,铁勒的铁骑能不声不响摸到凤台关,还能把霍博困得无力突围,显然是早有准备势在必得,这同时也说明,大衍皇朝自身的问题不容小觑不容忽视。
君律算是其中看得最深想得最多的人了,他根据长宁王等人给出的信息分析出,天庸等三关沦陷的主因不在于铁勒人有多厉害,而是派系之争造成的。每个人心里都有小九九,都想自己少出力少损失,打得过上下齐心的铁勒骑兵才是怪事。凤台关缺衣少食武器不足则是吏治腐败的后果,兵部开出的计划是没问题的,户部划拨的银子也是足额的,但是层层划拨下去,问题可就大了。
君律不担心卫盛的能力,那是他前世见证过的,只是这一趟回来,卫盛就彻底没有退路了。
排行出身都占优势,若是再有了军功,神佑皇帝能赏卫盛的就只有储君之位了。
“如若二表兄真能得胜回来,我们的计划还要照旧吗?”姜源貌似不经意地问道。
自从获悉神佑皇帝属意的储君人选是安贵卿生的十皇子卫盉,三家铁帽子王就决定要支持他了,他们甚至已经和安贵卿搭上线了,虽然还没有正式结成同盟,可也差不多是心照不宣了。
对于永安长宁昭阳三家来说,他们需要从龙之功,以保证家族荣耀长盛不衰;对安贵卿和十皇子来说,只有皇帝的心意是不够的,他们还需要一些更实际的可以握在手里的东西。
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双方背着神佑皇帝的合作自然而然就开始了,可谓一拍即合。
但是北疆的战事打乱了扶持十皇子上位的节奏,按照原来的计划,这件事不用急也不能急,反正十皇子年纪小,皇帝的心思也在他身上,一切按部就班就好了,不用操之过急。
可要是二皇子携战功归来,截胡也不是没有可能,十皇子在年龄上的劣势太明显了。
永安王不奇怪儿子提出的问题,他瞥了姜源一眼,淡然道:“果真如此,就是天佑大衍了。”
如果卫盛真能上位,对三家铁帽子王来说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可无论他是成是败,与他们都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卫盛不是卫盉,锦上添花对他意义不大,他又不缺雪中送炭的人。
闻及此言,姜源面上闪过浅浅的一缕忧色。虽说从小到大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可卫家的诸位皇子里头,也就卫盛让姜源看着还算顺眼了,这不仅是因为他当初救了姬宁的关系。
可在决定站位的时候,永安王长宁王和昭阳王几乎是不约而同就把几位成年皇子全部排除了。其中,他们否决卫盛的理由就是,行事冲动不听人劝,作为合作对象配合度低到可怕。
君律对此深以为然,卫盛人品不差御下也宽厚,可他只要脑子一发热,徐贵妃和徐舅舅也是拦不住的。
表面上看,卫盛是皇子们中形势最好的,可仔细一看,也是最险的。换成卫盈那般小心谨慎的性子,这样的局面还有可能被化解,可是卫盛的话,就让人很不看好了。
至少三家铁帽子王是不敢把赌注放在卫盛身上的,因为他们根本改变不了卫盛什么。假如卫盛有幸胜出,功劳基本算不上他们的,可他要是不幸败了,他们通通都要被他拖下深渊。
君律的确是很不看好大衍皇朝的未来,可他希望卫盛旗开得胜的心情和其他人是毫无二致的。
无论如何,君律也是大衍皇朝的子民,外敌入侵边关沦陷生灵涂炭的局面绝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就在君律琢磨着,卫盛离京期间他和卫盎要把卫盈盯紧点时,他接到了随军出发的通知。
“为什么让我去凤台关?我能做什么?”君律完全搞不懂,神佑皇帝又在抽什么风了。真是对卫盛不放心,想找个人牵制他,姬宁不是很适合吗,好歹从小在西城大营摸爬滚打过的。
再不然君彻和姜渊也比他有资格,他一无爵位二无官职,怎么就被人给看上了。
总不会是因为他姓君,皇帝就觉得君家能出第二个昭阳桓侯吧。事实上,世代书香的琅琊君家能出君临这个异类,全是拜他的母家长宁王府所赐,君临的武功和兵法都是母亲和舅舅传授。
君家人的军事天赋似乎全给了昭阳桓侯,他的子孙后代全都不擅长这个。更别说君律还不是君临的后裔,他们只是都出自琅琊君家而已,严格算起来,君律和君微是早就出了五服的。
“我不管你能做什么,总之你要平平安安给我回来。”君命难违,姜源已经懒得再琢磨神佑皇帝的心思了,反正他就是看不得他们过好日子,总要想办法折腾他们心里才舒服。
“这是必须的好不好,我压根儿就不想走。”君律说着委屈地抽了抽鼻子。要他本来就是带兵打仗的将领,面临外敌入侵边关告急的局面,肯定二话不说就上阵杀敌去了。可问题是,君律连个小卒都不是,突然就要被人扔去战场,还不知道是去做什么的,心里能愿意才怪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黄金万两 完结+番外 (司马拆迁) CP2017.9.27完结 10.15更新番外群像戏,主cp美强,年下,尘外豪客驰江海,世间美人作帝王。年下,主cp萧尚醴X乐逾,加粗...
-
盛宠男妃 (易君闲) 晋江2017-11-01完结世人皆知如今的皇上是个傀儡皇上,现在的王爷更是有名无实。世人也知如今的才子已不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