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君临天下 完结+番外 (紫月纱依)



如果他没有理解错的话,姜源的意思应该是说,乐怡公主是中宗皇帝“亲生”的。

可是这怎么可能,卫家的皇子从来没有下降的先例,他们甚至不太会有这样的意识。当皇子多好,进一步就是九五之尊,哪怕到不了那个位置,去了藩地也是海阔天空,哪里不比下降舒服了。

便是卫盈当年为他生了卫央,名义上也是他嫁给卫盈,卫央也是算作他生的。

但是中宗皇帝当皇子的时候并不是那种没有实权的王爷,他战功赫赫手握兵权,深得兴祖皇帝和仁宗皇帝两代帝王的信任,废帝倒行逆施,他干净利落取而代之,显然不受制于任何人。

姜源是乐怡公主的嫡系后裔,他说乐怡公主是武安侯和中宗皇帝的亲女儿,君律虽然感到惊讶,却不会怀疑,只是他想来想去,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宗皇帝对武安侯绝对是真爱。

然后君律就想到一个流传多年但人们普遍不相信的传言了,那是有关成祖皇帝的身世的。

“阿源,你说成祖皇帝会不会也是……”时间过去太多年了,这样的传言在民间几乎没有了,君律也是前世在冷宫待了很多年,才从一些老宫人口中听说,当时受到的冲击非同小可。

“你别问我,我真的不知道。”姜源拒绝深入讨论这个话题,可他显然也是听过那种传言的。

乐怡公主是中宗皇帝的亲生女儿,十月怀胎亲自生的那个“亲生”。君律再看栖凤园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了,中宗皇帝只有一子一女,儿子继承了皇位,女儿给再多赏赐也不算过分。

“我娘跟我说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所以夫君,我的嫁妆以后就全部交给你打理了。”跟着君律去了琅琊,姜源哪里看不出君律在未雨绸缪什么,他对他的做法没有任何异议。

“这么信任我?就不怕我卷款私逃?”姜源的嫁妆实在太丰厚了,君律莫名感觉肩上的担子有点沉重。

“你能逃到哪里去?”姜源自信满满地挑眉一笑,“你要真敢逃走,我可就把你儿子给扣留了。”

“不敢不敢。”君律连连摇头,虽然儿子暂时还没有影,可只要他够努力,也就隔得不远了。

君律和姜源在栖凤园住了一个多月,其间姜源服完了最后一颗素云丹,永安王府的世子也正式换人了。

若不是永安王派人送来急信,乐不思蜀的两个人根本就不打算回城,世外桃源的日子过着太舒服了,回去就是各种烦心事不断,就算你不惹事,事情也会找上门,躲都躲不开。

当然了,这样的想法君律和姜源都只是在心里想了想,并不敢奢想梦想成真。

收到永安王的来信之前,他们其实已经讨论过要不要回去,只是具体日子还没定下来罢了。

“怎么?岳父大人也想你了?”君律他们住在栖凤园,人虽然不回去,可园子里有什么新鲜的山珍野味,都是要派人送回两边王府的,安康长公主和谢王妃也打发人送了不少东西过来。

倒是永安王和昭阳王的表现比较矜持,顶多也就是随信说上两句,今天永安王专门叫人送信来,君律在意外之余也忍不住调侃两句。

谁知姜源并没有回话,反而是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君律察觉事态不对,忙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姜源叹了口气,把信递给了君律,沉声道:“铁勒进犯朔州了,具体情形你自己看。”

君律闻言大惊,铁勒进犯朔州,这在他的记忆里可不是发生在今年的事,到底是哪里不对了。

君律接过信,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越看越是触目惊心,哪里是铁勒进犯朔州这么简单,他们攻占了明城,杀死了当地郡守,还掠杀百姓万余人,这是近百年内从未发生过的耻辱。

再往下看,君律的脸色更难看了,凤台关告急,武安侯霍博请朝廷派兵救援。

“怎么就到这个地步了?之前一点消息也没有,突然间明城丢了,凤台关也告急了?”君律知道铁勒迟早会搞事,可那要等到舒翰弑兄上位以后,在那之前双方并不会爆发大规模的冲突。

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记忆太过信任,另一方面也是军中无人力有不逮,君律没在舒翰身上花太多心思,现在的他也没能力在舒翰身边埋钉子,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皇子们的纷争。

姜源轻轻摇头,神色一片茫然,他虽然不通军事,可霍家世代驻守凤台关,他和君律成亲的时候霍家婶子还特地带了女儿过来道贺,那个时候也没听她们说起朔州有哪里不对。

“凤台关丢不起,要是凤台关出了问题,朔州危矣。”想起淳化年间的往事,君律神情肃然。

淳化十二年,大将军温弘临阵退缩,致大衍军队死伤惨重,丢失朔州北部九郡。长宁王姬越,翟王卫城,昌平君卫坤战死凤台关,朝中舆论哗然。英宗皇帝下旨将温弘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尽管凤台关保住了,温家也被灭了九族,可事情并没有就这样结束。翟王妃上奏要求废后,英宗皇帝不准,还把温皇后所出的福安公主下降长宁王世子姬玄,试图平息争端。

英宗皇帝此举造就了福安公主郁郁寡欢的后半生,也没保住温皇后,更是开启了大衍皇朝最混乱时代的序幕。

康懿皇贵君赐死温皇后,英宗皇帝哀痛难逾,随即驾崩。温皇后所出的皇太子登基,试图为温家翻案,引起群臣不满,被康懿皇贵君废为齐王,也成了大衍皇朝历史上第一个被废掉的皇帝。

那一次,凤台关只是险些丢掉,可引发的后遗症却是困扰了朝廷上下数十年,大衍皇朝元气大伤,一直到兴祖皇帝时期才重新恢复元气。

霍博不是温弘,他肯定不会临阵退缩,可他要是坚持不到援军赶到……

君律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包子已经在发酵了~

第92章 腐烂

都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可凤台关这个位置之于大衍皇朝实在是太重要了, 它是整个中原的北大门, 朔州以南一马平川,一旦凤台关失守, 京师重地便再无屏障可依。

正是因为凤台关如此重要, 淳化年间的战事才会那般惨烈,为了弥补温弘临阵退缩引发的恶果, 大衍皇朝付出了三位王爷和十万将士的性命,才把铁勒人拦在了凤台关以北。

更别说随后接踵而至的废后、帝崩、废帝都一系列连环反应,说是毁掉了皇朝数十年的积累毫不为过。

齐怀王被废后, 康懿皇贵君立了他的胞弟卫惜为帝,即后来的宪宗皇帝。

如果还有其他的选择,当时的朝臣是很不愿意立温皇后所出的皇子为帝的, 但是英宗皇帝独宠椒房, 仅有的两子一女都是温皇后所生, 要是避开二皇子另立宗室子, 变数太多了。

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中的大衍皇朝经不起更多的打击了,出于大局考虑, 尚了福安公主的新任长宁王姬玄支持了二皇子卫惜, 避免了朝局的进一步动荡。

宪宗皇帝比他的兄长聪明太多了,他登基后只字不提有关温家的事,而是首先加强了对凤台关防线的巩固。经过宪宗皇帝和神宗皇帝两代人的努力,大衍皇朝重新恢复了元气。

到了永嘉年间,长宁王姬清收回河南地, 彻底光复朔州,凤台关从此不再是直面铁勒的第一防线。在凤台关之前,算上宪宗皇帝当年设立的天庸关,合计有三道防线,说是固若金汤绝不过分。

姜辰告诉姜源和君律,在霍博上书给皇帝的折子里提到,铁勒人是直接杀到凤台关前的,他事前没有收到任何战报,也因此准备不足,失了先机,陷入了被铁勒人围困的险境。

神佑皇帝闻讯怒不可遏,当场就骂了起来,他骂的不仅是武安侯霍博,还有前面三关的守关将领。

大衍皇朝和铁勒攻守异形一百多年了,再说居安思危,现在的边关将士肯定做不到前人的高度警惕。可接连三道防线被人破了,后面的凤台关竟然毫不知情,这个问题就有点严重了。

是铁勒人有内应打了个措手不及,还是派系纷争互相推诿晾成大祸,又或者是霍博夸大其词……

姜辰的信太简短了,信息量极其有限,姜源和君律简单收拾了下,匆匆赶回了渝京。

他们没回位于荷花里的新宅子,而是直接去了永安王府,霍家和姜家原本就是一家人来着。

出乎姜源和君律意料的是,长宁王和安宁长公主也在他们府里,倒是姬宁不在,姜渊也不在。

“爹娘,姨父姨母。”姜源挨着叫了声就直入正题问道:“凤台关的情况怎么样了?”

甭管神佑皇帝现在有多愤怒,眼下都不是他追究责任的时候,在援军赶到之前,凤台关得靠霍博死守,他不仅不能训斥他,还得派人安抚他,要算账也要等到局势稳定以后。

至于天庸等三关的将领,一个被砍了,一个被俘了,还有个失踪了,让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昨年,铁勒使团来访,双方关于边市的谈判破裂了。君律心里明白,这是神佑皇帝要对铁勒动手的征兆,他想逼铁勒人先动手,这样自己才有名正言顺出兵的机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