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君临天下 完结+番外 (紫月纱依)



偏偏上官皇后不满意, 帝后之间因此发生了很严重的冲突, 最终是皇帝坚持了初衷。甭说他对太子早就心冷了,就是站在疼爱儿子的角度,他也不能按照上官皇后的想法去办。

毕竟论及当太子期间的表现,卫益差孝仪太子太多了,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当年, 孝仪太子意外身故,皇朝上下震动不已,从此陷入了长达好几年的混乱。可如今卫益死了,虽说哭灵的人看起来都是悲痛欲绝,可朝野内外,并没因此受到任何影响。

两人在存在感上的区别,由此可见一斑,皇帝理解不了上官皇后的不满从何而来。他的皇后明明是个聪明且睿智的女人,凡事一点而通,但在有关卫益的事情上,上官皇后从来没有理智可言。

姜源和君律是从姬宁口中得知这一切的,太子夫妇入土为安之后,皇帝终于放了姬宁出宫。

尽管之前就猜到了,姬宁应当性命无忧,可真正见到了人,姜源和君律才算松了口气。

皇帝的行为叫人越来越看不懂了,他不声不响把姬宁扣在宫里,不许和外界联系,也不说怎么处置,着实是叫人心头不安。

不过对那日到了东宫的卫盛,还有姜源君律,皇帝又是半点没有追究。卫盛也就算了,他是皇帝的亲儿子,还是事实上的长子,不追究很正常,追究了才说不过去,他和太子的死毫无关系。

倒是姜源和君律,皇帝似乎忘了他们那天跟随卫盛到了东宫,这又是奇事一桩。

“你在宫里过得怎么样?没人趁机找你麻烦吧?”上官皇后摆明了是想要姬宁给太子陪葬的,是神佑皇帝不许才没有成事,可后宫到底是她的地盘,随便给姬宁找点麻烦轻而易举。

“我在温室殿住着,她的手伸不过来。”姬宁摇摇头,平静的神色看不出丝毫异常。

紫宸宫是大衍历代皇帝的住处,分为六殿三宫。其中,前六殿都算是正殿,严格来说是不允许后妃进入的。只有后三宫才是属于后宫的范畴,皇帝不愿去妃子的寝宫,便会把人招来此。

可实际上,严格遵守宫规的只有举行大朝的元仪殿,便是举行小朝的正仪殿,也因各种原因,有不少后妃正式进入过。至于晏明殿、致宁殿、宣室殿和温室殿这四座偏殿,就更没人理会了。

因而姜源对姬宁的话,表示出了某种程度的怀疑:“真的?你没骗我们?待会儿我可是要检查的。”

“骗你我有什么好处?”姬宁不疾不缓地挑了挑眉,“她忙着安抚宋家呢,没空理我。”

君律闻言灵光一闪,急促道:“莫非太子妃……”他上辈子就怀疑过这件事,但是没有查到证据,姬宁算是被神佑皇帝软禁在宫里的,他怎么可能知道内情。

“其实我也不知道,她算不算是被逼的。”姬宁说着幽幽叹了口气。

太子妃宋氏的确是自杀身亡的,但在她自杀之前,上官皇后单独和她说了很久的话。上官皇后离开后,太子妃把身边伺候的人都打发走了,一个人上了吊。

以姬宁对太子夫妇的了解,他们的关系说是相敬如宾都有点夸张了,应该是相敬如冰才对。这对人世间仅次于皇帝夫妇最尊贵的夫妻,从一开始就关系冷淡,长期处于各过各的状态。

卫益的死并不出人意料,姬宁不认为太子妃会承认不住这样的打击,于是跟着太子去了。

要知道,卫益和宋氏无儿无女,日后无论是谁上位,哪怕为了面子好看,也不会亏待这位皇嫂。说的不客气点,卫益的死对宋氏毫无影响,可上官皇后对她说了一番话,她毫不犹豫就自尽了。

上官皇后究竟对太子妃说了什么,他们无从知晓,简单议论了几句,也就丢开了。

进入二月,朝堂上恢复了正常秩序,回过神来的文臣们不约而同弹劾起了君澜,理由都是差不多的,滥用职权私自调兵。昭阳王是去易州赈灾的,可他在易州的所作所为,明显是超出权限了。

君澜并不意外自己会有这样的待遇,如果不是中间出了太子驾薨的事,这些事还会来得更早些。

他给皇帝上了封长折子,详细地说明了事情的缘由和经过,至于皇帝要如何处理,那就不在君澜的控制范围之内了。

皇帝不是今日才知道易州的事,君澜之前给他汇报过,他也叫人查过。然而,两边报给他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在君澜的折子里,易州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九死一生的边缘,随时可能崩盘。

这太不符合皇帝对易州的固有印象了,他治下的易州,怎么可能陷入那样的绝境。

而在皇帝收到的另一份折子里,易州固然是有问题的,但一切都是可控的,不过是强烈的地动加深了原来的问题罢了。

皇帝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因而在他的潜意识里,对君澜就是带着些许怀疑的,觉得他言过其实夸大其词。易州人怎么可能那么大胆,吃的粮食都不要了也要酿酒,又不是疯魔了。

三皇子卫盏原是去了朔州巡视的,可他刚到了地方,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就被皇帝召回了渝京。

因为那时,君澜在易州的大开杀戒已经传到了渝京,皇帝不放心,必须派个亲生儿子过去。卫盛性子粗犷,做这种事不适合,卫盎不像话,卫盈太年轻,剩下的也就只有卫盏了。

皇帝迟迟不肯表明态度,君澜上过那道折子也不再辩解,文官们越吵越热闹。

由于君家目前的处境太尴尬,君律和姜源都不怎么好见面了,仅有的两回还是偷偷摸摸。

“不是到过易州的人,根本想象不出如今的易州是什么样,我觉得这太危险了。”到他们离开的时候,易州的局面也只是有所缓解,换成三皇子卫盏接手,姜源一点都不放心。

“易州的事,哪里能是我们说了算的。”君律无奈地叹道。

在亲自到过易州以后,君律已经猜到前世的易州是如何平息下来的。虢国公配合王安元,共同隐瞒了存粮不足的事,然后任由人们自生自灭,他们以牺牲一部分人为代价,保住了其余的人。

那个时候的易州人对自己所处的局面一无所知,也就说不上反抗之类的话。

但是这一回,君澜没有像虢国公和王安元那么残忍,他挖尽了易州的潜力,尽可能地减少了死亡人数。易州气候好,只要熬到来年开春,所有的苦难就到了尽头,起码能看到希望的曙光了。

不过易州的存粮真的太少了,除非是像君澜那样,严格定量强制分配,否则绝对不够。

以君律对卫盏的了解,他是肯定做不到这些的,届时的易州会是什么样子,他根本不敢想。

看着御案上弹劾君澜的折子越堆越厚,神佑皇帝的心情很复杂,他想敲打君澜不假,可他并不想彻底把他摁下去,让他回家养老去了,谁来给他干活,也许是时候该收场了。

然而没等皇帝公布对君澜的处置结果,来自易州的急报打破了朝堂上的喧嚣。

三皇子到了易州不到一个月,原本被君澜收拾地风平浪静的易州风波突起,竟然闹起了暴动。

这是君律想到的最糟的结果,以前不知道自己有熬过去的可能,易州人随波逐流了,任由命运安排。可现在他们看到希望了,这种希望又被人打破了,不起来反抗的可能太低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六十章之内,小姜一定会吃下素云丹,做不到我就在第六十章发红包,指天立誓~

第57章 赐婚

到底是自家的江山, 神佑皇帝再是对君澜的话心存怀疑, 也不可能真的不管不问。

把君澜召回渝京之后, 皇帝一方面派了三皇子卫盏赶赴易州, 接手此前君澜负责的全部事务;另一方面,他也增派了人手,全面调查易州的情况, 以确定君澜的话究竟有几分真实度。

因为在皇帝心里,君澜是没有胆量和理由欺骗他的,可他为了自己好办差, 适当的夸张却是有可能的。

身为帝王,最不能容忍的事就是有人触犯自己的权威,可在地理条件特殊对外交通不便的易州,皇帝看到了这样的趋势。

换而言之, 皇帝不是完全不信君澜的话, 而是有些事, 他不想交给外人处理,尤其这个外人跟自己还是同一个祖宗的, 只是特殊原因改了姓氏罢了。

再说易州的形势若是真有那么严峻, 又让君澜给处理好了,那他的名望岂不是要大涨。

皇帝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发生,既然君澜已经把易州的局势控制住了,他换了卫盏过去正好。

卫盏是在抵达朔州的时候被皇帝召回来的,那会儿他的心情很不好。北疆的环境太恶劣了,风沙大, 每天灌得人一嘴沙子,吃不好睡不好,戍边的将士又多是粗人,他和他们说话都费劲。

若是其他事情,让卫盏风尘仆仆赶到朔州地皮还没踩熟又赶回去,他非气得跳脚不可,纵然是圣旨不可违抗,在心里骂人也是必须的。

可听说皇帝是让他去易州,卫盏乐坏了,以至于回程的速度比到朔州更快。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