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皇帝留下遗言,命太子率国,于战时,暂时合并入索云国,一定要驱逐雾黑蛮子,收复失地,为己报仇。
史记,靖乱元年八月廿三日,荣国签署协议,于战时暂时合并进索云国,以共抗雾黑蛮子。
这个暂时合并协议,摆明了就是想借索云国的力量来收复失地,等赶走了雾黑蛮子,荣国就会根据协议退出索云国,再次独立。因是暂时性合并,所以荣国的人员,物资,军队都相对独立,主要是索云国提供给养,荣国听从索云国调遣。暂时合并,索云国便没有给荣国太子封号,官吏也由荣国自行约束安排。
有了荣国开这个先例,昊国觉得暂时合并是个极好的主意,一方面能找到暂时存身之地和后续补给,另一方面将来也可依靠索云国的力量复国。只是自己需要暂时听从索云国的支使和调遣而已,貌似暂时合并占尽了便宜,昊国便也跟着签了暂时合并协议。
史记,靖乱元年八月三十日,昊国签署协议,于战时暂时合并进索云国。
荣国和昊国的用意,贺月怎会不明白?不过贺月有自己的打算:这一仗不是一年两年就打得完的,他有的是时间和耐心以及借口,把自己的人手安插进荣国昊国方面,把荣国昊国的能员干将调派到自己的集团里,渐渐把双方人员揉合在一起,来个温水煮青蛙。再说了,荣国和昊国经历了连番战征和厮杀,又强渡涫水,死伤惨重,逃到索云国的人并不多,荣国方面大约八万,昊国方面才四万左右。两国均已亡国,人员兵力无法补充,在未来的战争中,索云国没有白养着两国的理,自然是要他们出战的,两国军队只会越耗越少,贺月并不怕他们翻出什么浪花来。签署暂时合并协议,是要合理合法地取得出兵收复失地的权力。索云国可以等战争胜利之后,要求荣国和昊国完全合并,若是荣国和昊国不从,便找个借口直接动手除掉荣国太子和昊国皇帝。
从六月初五到八月三十日,索云国就达成了索,阴,弘,永昌,康成,奉和,荣,昊八国合一,整个凤梦大陆便只剩下了索云国,汀国,喆国中路三国,乌国只剩下中路靠近乌嘉边境上依山山脉南麓一带国土,简国直接弃国逃亡海上,还有一个已经没有国土强占了南枣郡依山镇的嘉国。虽然索云国达成了八国合一,但国土面积只是在理论上增加了许多,而实际上,就只增加了阴国那一部分。
正如风染所预计的,雾黑西路军在完全占据了凤梦西路之后,绕道涫水上游,跟雾黑中路军会合,苏拉尔大帝把大部份东路军调往中路会合,只留下了五万左右的兵力继续攻打围困乌国残军。
九月初,雾黑王朝终于动了对中路三国的攻坚战。雾黑大军只要拿下中路三国,就可以宣告对凤梦大陆的全面占有。乌国和嘉国依靠依山对雾黑大军的抵抗微不足道,完全不在话下。
这一战,有了前面九个国家在灭亡过程中的不断抵抗,为中路三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调整布防,也在心态和士气上加以了调整,重新稳定了军心。
战事,仍旧从南枣郡开始,风染亲自督战指挥。
一早就知道这里将是与雾黑大军开战的最前线,这一战,对威远军来说,是有备而战。有备而战的意思并不是傻等着敌军攻上来,然后与之拼命。风染,或者说郑家军的作战风格,在能够作准备之时,绝不会空手。郑家军是绝对不会在平原上跟敌手进行肉搏角力的。要打到靠肉搏角力来决胜负生死,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是愚蠢的,兵家所弃。
风染一早就叫威远军在刚刚收割了稻米的平原上挖了好几条壕沟,壕沟里埋上半干半湿的稻草。平原上的收获季节,稻草这东西到处都是,随取随用。只不过,风染命人在稻草里浇了些油脂,又填进了硫磺之类的引火之物。这壕沟挖得有技巧,是又长又宽又不太深。长,是为了横向挡住雾黑蛮子的冲击;宽,是要跳进沟里,在沟里起码得跑十几步才能冲到另一边沟沿爬上去,那宽度即便是武功高手也不能一掠而过,必要落进沟里;不太深,那深度一看跳下去是不会受伤的,而且沟底还铺了稻草,能够让人有勇气往下跳,沟底是倾斜的,跳这一面略浅,需要爬上去的一面又深一些,本来就是跳下去容易爬起来难,这下又增添了难度。
这样的壕沟,看上去没什么风险,也要不了人命。
在壕沟之后,风染令威远军修筑了个简易的篱笆土墙,只比一人略高。那墙就是在几层篱笆上糊了厚厚一层泥土而已,并且还在墙上留了孔洞缝隙,完全不坚固牢实,根本就当不住雾黑蛮子的冲击。
这样的篱笆土墙,看上去跟豆腐似的,怕是一推就要倒,哪里挡得住敌人?
前面一道壕沟,要不了敌人的命,后面一道土墙保不了自己的命,从未跟随风染打仗的威远军心头不由得有些犯疑,但郑家军的将士们对风染交待的事全无疑义,立即动手开干。
无论在清南军还是在威远军,陈丹丘都是一军统帅,但风染一来,他就成了风染的下属,心头虽有不满,表面上却不敢显露。贺月对风染的任命早就传遍了中路三国,在任命诏书上写明了授予风染军事专擅之权,他要是敢公然违抗风染,风染完全有权直接对他撤职查办,因此陈丹丘便带领着手下的威远军将官们听从风染号令,毫不违拗。有了陈丹丘和众将官的带头,威远军兵卒们虽然对风染的号令充满了疑窦,却也一丝不拘地遵照执行了。
在荣国和昊国跟雾黑西路军厮杀得最惨烈之时,威远军们正在满头疑窦地挖沟糊墙。
第223章 南枣撤军
除了挖沟筑墙,便是督促着百姓们抢收稻米。收完稻米,便赶着把平民百姓迁入石雨镇之南,他们是索云国的臣民,索云国不能丢下他们不管。
南迁是一场军事行动,所有平民百姓强行南迁,实行坚壁清野,不给雾黑蛮子留下一米一粮,所有村庄城镇房屋尽毁,带不走的牲口全都杀尽,水井全部填死,有那固执不肯离乡背井的百姓,风染便叫兵卒绑了强行押送南迁。
百姓行动迟缓,战事吃紧,风染便指着地图,命威远军将官们一人负责一个片区,带着自己属下的兵卒,协助百姓火收拾南迁,谁要是敢阳奉阴为,漏下一屋未毁,一井未填,一人未迁,便层层追责,军**处。尤其严令,在协助百姓南迁过程中,虽然可以使用一些强制手段,但不得借此扰民欺民,更不得私吞百姓财物,若有现,即刻处死!
风染一方面督促威远军挖沟糊墙;一方面又操心着百姓南迁之事,派了郑修年和几个郑家子弟跑遍了南枣之南,石雨之北,监督着威远军协助百姓南迁之事;同时还在不断派将官回石雨镇查问工事修筑情况,不断催促工部加快进度;然后还派人进入叠依山和万青山,把居住在山里的山民,樵夫,猎人全部征召入伍,家眷都迁陡南下,凭着这些人对山里地形地貌山道山梁的熟悉,日后在与雾黑大军在山里作战时就可先占据地势之利……凡此种种,操不完的心,想不完的事,风染一天天忙得脚不点地,累得倒下就睡。
凡是南枣郡之南,石雨镇之北的平民百姓,也包括一些原嘉国的百姓,大约八十万户人家,尽皆扶老携幼,拖家带口,收拾家产,赶着牲口,在官兵的押送下进入石雨镇。进了石雨镇后,便交由户部接手,由户部把南迁百姓安置到索云国的南面各郡各地。石雨镇即将成为战场,所有平民百姓一律不得在石雨镇和枇杷谷滞留,否则按雾黑奸细惩办。
史记,靖乱元年八月,索云国从南枣郡迁八十余万户百姓南下定居。
此是凤梦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移。
开战之前,风染便从南枣防线上撤出了大部分兵力,撤出的兵力,一部分协助百姓南迁,一部分在石雨镇协助工部修筑工事,一部分安排进驻叠依山和万青山。留在南枣郡防线上的兵力才五万左右,而雾黑大军足有五十万之众!
风染见雾黑大军与往日只是挑衅性攻击不同,黑鸦鸦地一片,来势汹汹地冲过来,便知道雾黑王朝对中路三国的进攻开始了。风染立即下命拔营后退,根本不跟雾黑大军正面交锋,一直退到“豆腐”墙后。雾黑大军追到壕沟边上,只是迟疑了一下,便派了少量雾黑兵卒跳下壕沟,风染一直等那些雾黑兵卒爬上壕沟,冲向篱笆土墙之时,才下令击杀。不过有一些强悍的兵卒,直接冲倒篱笆土墙,杀入威远军阵营中。
苏拉尔大帝坐镇天路城,坎里斯儿大将就成了雾黑大军的统帅,见平地上忽然出现壕沟,虽然古怪,但那壕沟看着甚是平常,小跑几步就翻爬出去了,对岸的篱笆土墙又显得不堪一击,更是笑死人了,便下令全军出击。
下沟容易上沟略难,这边跳下去快,那边爬上去略慢,壕沟里很快就挤满了雾黑蛮子,风染命道:“放火!放箭!”
随着命下,挤得密密实实的壕沟忽然火起,又有稻草铺底,间杂油脂硫磺,火头一起,顿时随着壕沟一路烧过去,火势迅猛,浓烟又烈,身在壕沟之中,如何不惊?这还不算,紧跟着头上万箭攒射,惨嚎四起,在壕沟中的雾黑兵卒顿时死伤过半,不死的也被火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