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公子药罐子 番外完结 (遥的海王琴)
- 类型:古代架空
- 作者:遥的海王琴
- 入库:04.09
等等!
赵元荣蓦地睁大眼睛,这不是要将自己扔下,独自去见表舅吧?
好你个父王!
赵元荣气得涨红了脸,一把跑过去抱住赵靖宜的大腿,哭喊道:“父王又要丢下荣儿了吗?呜呜……荣儿已经好久好久没见父王了!呜呜……”
怎么可以忍心丢下年幼的儿子?赵元荣纷忿忿地将手脚缠上去,别作梦了,他也要见表舅的。
赵靖宜的嘴角几步可见地抽了抽,很是欣慰地发现儿子的手脚力气挺大的,可见身体调养的不错。
“乖,明日父王便来接荣儿可好?”
想得美!赵元荣摇头,“我就要跟父王在一起!”
“这父子天性可见是怎么也更改不了的,小没良心的,父王一来,咱们可就得靠边站喽!”太后笑着嗔骂道。
夏景帝哈哈大笑,“行啦,靖宜,将荣儿也一同带回去吧,折子明日再写也是一样的,小东西三年没见,可得好好安抚才是。”
赵靖宜尴尬地领旨谢恩,知道摆脱不了,于是便一把抄起赵元荣,离宫。
马蹄哒哒地走在街上。
赵元荣跟着赵靖宜骑马,坐在前面,便听到赵靖宜说:“天都黑了,永宁侯府恐怕已经歇息,再怎么想只能等到明日了,先回王府吧。”
赵元荣揪着大黑马的鬃毛,不悦地翘起了嘴巴,可是赵靖宜说的有道理,于是也就没闹腾,乖乖地回了王府。
赵靖宜离家三年,赵元荣也是同样。
睿王府上下灯火通明,等候着主人归家。
有曹公公在,大管家在,一切都如往常般井然有序,栖云轩依旧是那个模样。
顾妈妈热泪盈眶地抱过赵元荣,一遍一遍地喊着小祖宗,絮絮叨叨地让赵元荣有些怀旧,不过也不自在。
他独立惯了,事实周全的顾妈妈让他有种束手束脚的感觉。
赵靖宜说:“去睡吧,明日再说。”
等赵元荣卧房的灯火一熄,睿亲王便立刻上了马,动作之迅速,犹如夜间突袭。
他家王爷是越来越急躁了,整一个情窦初开的毛头小子,赶着翻人墙头。
曹公公瞧瞧天上一轮满月,摇了摇头,夜黑月高,可真应景。
他又呵呵地笑了起来,“这样才有人味儿。”
睿亲王爬人墙头的本事可是一流的水准,出入永宁侯府犹如无人之境。
不一会儿就摸到了揽月轩,熟门熟路地站在林曦的屋外。
林曦从来不喜欢丫鬟在他的屋里值夜,可不就方便了赵靖宜了吗?
单膝跪在林曦的床头,就着月光银霜,看清了躺床上睡得正熟的林公子。
乌黑的长发衬着白皙的脸,长长的睫下投着淡淡的影子,看着这日思夜想的面容,赵靖宜心中忽然一片宁静。
他轻轻地触碰那张俊秀的脸庞,带着薄茧的手指温柔地描绘林曦淡色的唇,此刻赵靖宜的表情称得上柔情似水,眼眸中毫不掩饰那抹爱意。
爱之珍之惜之。
他忽然不想叫醒林曦了,只是轻轻地凑上前去,唇与唇轻柔地碰了碰。
“曦儿……”轻声喟叹之后,赵靖宜从怀中掏出一枚木簪,轻轻地放在他的枕下。
怎样悄无声息地来,又怎么悄无声息地走了。
第99章 千里喜相逢
昨日喝了酒,兼之院试结束,今日更有理由赖床不起,丫鬟们知晓自家少爷的性子,晚些时分才进来。
林曦揉了揉额头,依旧有些昏沉,不知是睡多了还是酒气未除。
团团圆圆偷偷地瞄着林曦的脸色,只见一切如常,才吁了口气。
昨天晚上的林公子,还是不提也罢。
“咦,少爷,这根簪子是从哪儿来的?”
团团的惊讶声让林曦回头,只见她手里捏着一枚簪子,看起来似金似木,沉棕的色泽,泛着幽色亚光。
这并非林曦之物,然而却让他心跳漏了一拍。
“哪儿看到的?”
林曦垂下眼皮,接过团团的簪子,触手温润,又似暖玉,有些沉,纹路清晰似祥云,花样倒并不复杂,一看便是给男子戴冠束发所用,说来他也快及冠了。
一端磨得圆润柔和,一端尖锐如同利器,不知的材质,却见之贵重。
团团皱了皱眉,“就在您的枕头低下呢,眼生的很,少爷,奴婢不记得您有这么一根簪子。”
她管着林曦贵重的饰物,林曦有些什么她都一清二楚,如此特别的簪子她绝对不会忘记,是以比较疑惑。
然而林曦握着这根簪子却沉默不语,不过那嘴角扬起的弧度却泄露了他的内心。
他嘟哝了一句,“果然是臭流氓。”
心情无端变得极好,便打算辞行回白府,他还未与白老先生对题,虽说院试不过是科举的最初阶段,心中也有把握,不过到底还是稳妥些好。
只是起得晚了,临到中午,还是被太夫人留了下来用了午膳才离开。
而此时的城西白府。
白老先生面无表情地看着盘腿而坐的大徒弟,忍不住哼哼两声,“真是稀客,百八十年不见人影儿,不是弃文从武去了吗,王爷?”
赵靖宜抬手执壶,斟上三杯茶,拿起其中一杯恭敬地递给白老先生,动作爽利,稳稳当当。
“这都多少年的事了,老师明明是赞同的,又何必总是耿耿于怀?一日为师,终身便是,怎又做这口是心非之态。”
赵靖宜的表情冷峻依旧,只是此刻微微扬了扬锋利的眉尾,目光看着白老先生,朝着手中的杯子抬了抬下巴。
脸皮微微抽动了一下,白老先生被噎了回来,顿时不高兴,然而面对如青锋出鞘般锐利的大徒弟,他还是下意识地收敛了起来,不敢太过放肆。
被自己的徒弟气势唬住,实在不是件光荣的事,然而虽心不甘情不愿,但他还是接过了茶杯,最多暗自嘀咕了一声“孽徒”。
声音虽轻,然而近在咫尺,赵靖宜听得一清二楚,心中微哂,也不管这老头儿别扭,只是另递了一杯茶给赵元荣,最后一杯留给了自己。
整个过程下来,俨然他才是此间白府的主人。
赵元荣默默地举着杯子喝茶,轻轻地晃了晃脑袋,眼珠子看看这边又望望那边,顿时发现向来道骨仙风的师公也不过是个“欺软怕硬”的主。
对着表舅可不是这幅怂样的,赵元荣撇了撇嘴。
赵靖宜从小就认真严肃,长大后更加气势如虹,如今战场上来回了两遭,越发不敢让人直视,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
白老先生心中叹息一声,接着便笑眯着眼睛对赵元荣哄道:“荣儿,林曦这会儿应该在路上了,不是想他吗,去看看可好?”
赵元荣眨了眨眼睛,立刻看向他父王,只见后者轻轻地点了点头,便兴高采烈地出去了。
等那小身板一远,白老先生便肃了面容道:“西北之事,信中诉之不详,可有不尽之言?”
自然是有的。
胡奴铁骑,西夷蛮兵,赵靖宜并不放在眼里,然而只有朝中阴私,才是让他头疼而恼怒的。
蜀王走私兵器敛财,镇西王府破灭,这其中的牵连赵靖宜也能猜得七七八八。
他是王族,高高在上,可俯瞰芸芸。
他明白那把椅子只得一人坐,权力的争夺必伴随鲜血和人命,阴谋权术不可或缺,你死我活。
但他也是军人,将士,外敌入侵,浴血征战,无可厚非。
可忽然间发现,因为私利才引来外敌觊觎,内鬼出,忠将亡,细想便是一股冷意,多么悲凉。
赵靖宜说的简短,然而寥寥数语却已足够,白老先生握紧的拳头缓缓分开,看着赵靖宜问:“你可启奏陛下?”
赵靖宜目光冷冽,“怎敢。”
奏章早已写好,而这件事在今日朝堂他只字未提,也从未想过提起。
虽君轻,天下为重,但说到底这国这江山是当今陛下的,今后不是梁王就是蜀王的,就算皇帝知晓难道能杀了蜀王给镇西王府偿命,给死在边境的万千将士赔罪?
赵靖宜不怕蜀王,但也不希望平白对上。
白老先生捏着茶杯,沉默许久,才问:“如此大的一个把柄,谨之,你要如何作为?”
闻言赵靖宜冷硬的脸上,那双锐利似狼的双眸忽然放光,又骤然收敛,放在膝上的手拳握后,才低沉着声音说:“怎说?”
白老先生忽然露出一抹嘲讽,“此事何须讲于老夫?”
赵靖宜闻言拳头握紧,坐直身体,浓重的压迫感油然而生,“望老师助学生一臂之力。”
白老先生握着茶杯的手一顿,眼皮缓缓垂下,“此事难于上青天。”
“老师可会反对?”
“……”这还真难以启齿,太过大逆不道。
白老先生现在万分后悔提起此事,谈谈风花雪月多好,讲什么国家大事,他抬头望天,但心里仿佛种了种子发了芽再也无法平静自持。
低低沉沉的笑声响起,赵靖宜取过被老师差点握碎的杯子,续上茶水,又塞回了他的手上说:“老师想什么呢,皇上千秋正盛,九皇子虽小,过了几年也就大了,届时未尝没有一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