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张公案 (大风刮过)


  “快快,所有还在衙门里的,整好衣服,恭迎新任知县大人到任!”
  “快去后衙通知夫人,大人找着了,和新来的张大人一道呢。”
  “是张知县让大人陪着他去踏看城外了。”
  “快快,人都在哪里,快迎上!”
  ……
  姚岐猛地甩开众人,向大门处扑去。
  明晃晃的灯笼,簇拥着两条人影正走到县衙门外。
  姚岐一头撞上前,在呵斥推搡中扑通跪下。
  “大人,学生有案报官!学生老父惨在京城被毒害,已由京兆府查办。学生回家报丧,一路有人跟踪,到家之后,宅子竟也遭了贼盗。此事绝对与亡父被害一事有关,请大人彻查!”
  有衙役道:“小员外但有冤案,也该等大人先进了衙门,再……”剩下的话,却被打断。
  姚岐匍匐在地,见一道灰扑扑的布袍下摆和一双穿着布鞋的脚踏着地上的灯笼火光与人影向他走来,袍边与鞋上尽是尘土草屑。
  “贵府遭盗?”
  声音甚严肃,亦甚年轻。
  姚岐抬眼,怔住。
  在姚岐身后跪下的姚家管事亦抬起头,亦浑身一震。
  “足下……”
  这人……
  姚岐拱了拱手:“足下可是在京城,吊唁过先君的贵人?”
  为何会在这里?难道,是新知县大人或谢大人的什么人?
  姚岐的视线越过张屏,左右扫视,却听身后的管事颤声低低道:“少爷……他就是一路跟着咱们的人。”


第86章
  姚岐打了个哆嗦,那人两颗幽亮的眼珠紧盯着他。
  “几时被盗?能否这就去贵府查看?”
  姚岐毛骨悚然,只见衙役向那人道:“大人刚到县衙,茶还未吃一口,这些事,让卑职们去便可。”
  姚岐再浑身一震,刑房刑书走到张屏旁侧,向他道:“二公子放心,知县大人极其看重姚老员外的案子。绝不会耽搁。”
  姚岐这才如梦初醒,伏地道:“学生谢过大人,冲撞之处,望大人海涵。”
  张屏皱眉:“我还是先去看看。”
  别人转述的再详细,也不如自己亲眼所见。耽搁的时间越久,能发现的线索越少。
  他看向旁侧:“先不进县衙,应该不碍事吧?”
  众吏们一怔,当然不碍事,新任县太爷刚到任,县衙还没进,就马不停蹄地先去了案子现场,这是何等光辉的事迹!
  主簿,捕头,刑房、招房的主事立刻奋勇道:“请大人准卑职同往。”“大人这边请。”“大人,捕快们都在这里。”“快快备轿!”……
  谢赋冷眼看着衙门众吏前仆后继围绕在张屏身边,此时,应该只有他还记得,这位张大人,至始至终未亮出文书官袍。
  只得他来唱这个白脸啊。
  唉,当时怎么就没快点跳下去。
  谢赋清了清喉咙,向前两步:“大人,是否还是先进衙门,由下官将大印奉上,过一过文书,再前去不迟?”
  张屏转过身:“若无大碍,晚些也可。谢大人一同去否?”
  谢赋因为姚员外的案子被贬了官,应该很关心。
  谢赋一噎,张屏立刻又想到,谢赋刚从生到死走了一遭,想来极其疲乏了,他夫人还很担心他,于是又恳切地说:“谢大人还是先回去吧。好好休息。”摘下肩头包袱,“吏部文书,在木匣里。烦请谢大人先拿着。”
  谢赋脸上轰地滚热,几乎要站不住。
  一旁的主簿忙过来圆场:“谢大人对此案亦极挂心,必是要陪同知县大人前往的。知县大人的包袱就由下官送入衙门罢。两位大人请行,衙门这里下官守着,若有疏漏,大人回来尽管责罚。”
  张屏关切地看看谢赋:“没事吧?”
  谢赋内心再长长凄凄一笑。罢了,罢了,当初为何要爬什么山,今夜就等个静悄悄的时辰,取一绳带,休再管那紫面伸舌,裆胯地上污秽一片的身后之相,寻一高且结实处一挂便罢。
  死再不堪,亦胜生时之辱。
  他两眼一闭,躬身:“多谢大人关怀,若大人能恩准陪同,乃下官之幸。”
  姚府大宅在丰乐县城西南处。张屏没坐官轿,仍骑自己那匹马,随行众官吏自然也都骑马,姚岐与众家人亦是骑马来报官的。
  众官吏都明白,新太爷这番作为,必要让城中百姓好好瞻仰。便将张屏簇拥在中央,押着马慢慢前进。
  徐徐走了半条街,张屏道:“能快些么?”小马驹不耐烦地喷了一口气,趁机插进几个小吏回身闪出的空隙,冲出包围,得得撒蹄开奔。
  张屏之前踩过点,姚宅所在他知道怎么走。县衙官吏本打算引他从最繁华的东西大街绕行前往,以便更多百姓领略新太爷查案的英姿,却见张屏在街口一转马头,竟向着正确的近道去了。
  姚家管事本已悄悄闪出骑行队伍,打算从近道赶回宅子,通知迎接新知县大驾,转进小巷,听见身后马蹄声响,不禁勒马回头,只见一人一马自幽暗的街角鬼影般向自己奔来,于路边小摊的灯下现出身形,却是新知县张大人。
  管事暗暗打了个寒颤,他怎么跟上来的?
  幸而追赶张屏的众人亦立刻出现了,管事的松了口气,机智地向张屏做出恭候的形容:“大人,请随小的走这边。”
  张屏的马其实跑得并不太快,县衙诸人片刻便追上了。众人一同在姚府大门外下马,姚岐与谢赋陪同张屏跨进姚府大门。
  张屏瞄了瞄屋檐墙柱,又看了看地砖。灯笼火光下,看得不甚分明,但门和廊柱的漆甚新,门把和地砖又像是颇有年头了。
  具体年份,不好判断。
  姚府诸人听说刚到任的新知县大人连县衙的大门都没进,就为了姚家的案子直接赶到了这里,都感激不已,内府管事率仆役跪迎。姚家的男子除了回来的姚岐,其余都在京城,府中唯有女眷,不便出来拜见,便由管事传话姚夫人话,叩谢知县张大人。
  姚家是在姚岐到家报丧前后遭窃,当时府中众人正因老员外离世之事痛哭,还是姚夫人前往厢房去拿亡夫遗物,才发现遭贼了。姚岐和同行的仆从立刻想起一路上跟着他们的那个骑着骡子的怪人。然后姚岐便带着家仆前往衙门报官。
  捕头向张屏请示,派几名捕快与姚府家仆一道点查被窃了何物。张屏点点头,而后问姚岐:“贵宅建成,可有几十年了?”
  众人都没料到,张大人竟是先话上家常了。
  是否,不太合适?
  姚岐更是这么想,但还是答道:“回大人话,敝府乃学生的曾祖同光年间所建。是老宅子了。”
  张屏又问:“员外祖上,以前做什么?”
  姚岐道:“祖上曾经过商,到家父一辈方才读书,算不得有学问的人家。”
  走在后面的刑书插话道:“二公子过谦了,老员外乃县里的大善人,几位公子都饱读诗书,贵府堪称县中表率。”
  姚岐哑声道:“大人莫要抬举,此时更当不得此话了。”
  众人皆沉默,张屏再开口道:“员外家人,可信风水?”
  这句话就更突兀了,连谢赋都不由得看了看张屏,想开口,又生生忍住了。
  姚岐有些僵,但知县大人问话,不能不答。不管这位新知县大人是为什么来,毕竟是大晚上的,连口水都没进县衙喝,就赶到这里了。姚岐强吞下喉咙中哽咽:“回大人话,先父多年持斋念佛,常云善恶由心持,福祸皆缘生,修之惜之,顺其自然便罢。连求签问卦都甚少做,家中更不曾行厌胜祈禳之事……”话到最后,哽不能言,抬袖拭泪。
  张屏道:“员外的祖父,曾祖,高祖信么?风水,堪舆,道法。”
  姚岐又噎住,书吏忙再打圆场:“大人,二公子未出生时,其祖便已过世了,这些恐怕二公子也不知道。”
  姚岐勉强道:“敝府藏书中,有几本道家书卷,先父并未提起来历,是与祖父传下来的书册放在一处的,但先父一生喜收珍本古书,这两部亦有可能或先父所藏,或他人赠予,学生就不得而知了。这些书家里也没人看过。”
  张屏再问:“书名是甚么?”
  姚岐哽声道:“一本《青乌经》,一套《抱朴子》。大人这样问,难道是其中有先父案子的线索?”
  众人都听出来,姚岐是被张屏问东问西不进正题闹得有些急了,他家连逢惨事,心绪混乱,难在言语间维持周全。
  捕头和书吏正准备再说点什么。张屏一脸正经地道:“暂不能论断。”又问,“员外家是否丰乐本地人士?祖上是住城里,还是乡下?”
  姚岐硬声道:“学生方才已答过,祖上经商,学生家一直在乡间仍有薄田。高祖可能专事务农,宅子是同光年间建的,那时方才住到了丰乐。”
  张屏道:“你可曾听令尊提到过大碗村?”
  姚岐双眉皱起,捕头立刻向姚岐道:“就是现在的福寿村,是请出姥姥灵身前的名字了,后来改叫古井村。”
  慈寿姥姥?姚岐浑身一抖。
  张屏双眼紧紧盯着他,这时,两个捕快与几个姚府家人一道自内宅赶来,在廊下跪倒。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