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和魔王的幸福生活 (寒江.妃子)
- 类型:古代架空
- 作者:寒江.妃子
- 入库:04.09
“……陛下!”
作者有话要说: 这本书的群早就有,群号29072649,报文里任何一个人的名字都可以加~~~别太冷僻的配角哦,如果我自己都忘了(自殴)会不通过的
ps:
你们太狠了……
陛下……国丈……海东青……马……小凌的其它下属……
给跪了!
好好的文都要给你们玩坏掉了!这样真的有意思吗!还一条一条的刷长评!
哼哼哼哼哼哼哼哼……
我去写双11特典去了,下周一给我等着!
pss:
不知为何一股浓浓的宅斗气息扑面而来……
(继室跟丈夫讨庶子身边的掌事大丫头嫁给自己陪房小厮神马的这个节奏肿么破)
第64章 家人万里传消息
乌飞兔走,时光易过。在每个白天的射猎赌赛之中,在每个夜晚的纵酒欢宴之中,在勇士的呼喝呐喊与贵女的浅笑轻嗔之中,这一年的大猎很快就到了尾声,每次大猎的重头戏在万众瞩目之下到来——
十八支队伍在猎场前方集合,不止一个人向玄甲卫投以警戒提防的目光,忐忑着未来三天的九白之猎,又会在凌玉城手中变出怎样的花样。
然后,他们就目瞪口呆地看着凌玉城轻袍缓带,伴在自家陛下身边悠然而行,半点没有打算下场的样子。
“这次不打算下去了?”
亲手点燃白驼尾上缠绕的鞭炮,目送十八支小小的军队尾随着白驼白马绝尘而去,元绍在金帐门口的交椅上坐了下来,端茶啜饮,一边侧首笑问。
“这次臣就不至于跟他们去抢了。”凌玉城与他并肩坐下,端起茶盏轻轻吹着,下巴向前随意点了点,“看小儿辈破贼。”
“……”
“陛下在看什么?”顺着他的目光低了低头,脚上这双靴子是今天新换的,这会儿也没有弄脏呀。
“在看你木屐的屐齿折断了没有。”元绍目视前方,嘴唇微微翕动,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凌玉城磨了磨牙,很想把手里的茶盏照着他直泼过去:有话就好好说,这样皮里阳秋的嘲笑是要干啥?
好吧他这个典故用得确实不恰当……碰上个多心的,还不知道会引申到什么上面去。闲着也是闲着,按制皇帝今天怎样也要在帐外坐到午膳时分,凌玉城回头低低吩咐一声,早有人捧了棋秤过来。
这黑白方寸之间,倒好消磨半个上午的时光。
三天的赛猎,凌玉城并没能闲着。陪元绍驾幸几家贵胄的营帐,吃吃喝喝、听歌看舞,接受奉献颁下赏赐,当然,也顺便抹平了之前骠骑卫贵女的求婚事件。除此之外,就是倒推复原之前对虞夏一战的经过,以及商讨未来要从虞夏手里敲诈的赔款……
毕竟,大猎一过,万寿节就迫在眉睫,而托了苏台西珉等各国使节居中传信缓颊后,虞夏求和谈判的使者也已经跨过了边境。
凌玉城一回京城,就和虎贲卫、雄武卫一样,把战俘全数移交给镇守京城的骠骑卫。这些天被俘将士的口供陆续呈送行在,而虞夏这次入侵的前因后果,也一点一滴地被拼合复原。
起初果然是赵胜想要捞上一把,给太子在储位之争中增光添彩。他倒也有自知之明,虽然下令秣马厉兵,北疆大营半数兵力做好出击准备,却只派了一支偏师进袭,本来是想撕开一条口子、弄点说得过去的战果就算完。当然,那支偏师也不是他的心腹,而是他麾下一个颇有点本事,却因为不会溜须拍马,一直让他看不顺眼的年轻将领。
谁料想那个叫孙南的裨将还真有点本事,想着主将派他牵制敌军主力,不知道要闹到什么地步、死多少弟兄才是个头,一不做二不休,居然轻军潜行百里,一举焚烧了宁南仓。这一来战局崩坏,在元绍刻意收缩兵力的调度之下,赵胜觉得眼前的仗越打越顺,利欲熏心之下,终于带着十万军队全数越过边境,与后退百里的北凉军队绞杀成一团……
然后,就是凌玉城潜越关山,袭取剑门。一道门闩,在踏入异国的十万大军背后轰然落下。
那个惊闻边关烽火、通宵定计的深夜,他问元绍“觉得大虞哪一位皇子上位更好一些”,得到的是这样的回答:
“让端王再多蹦跶些日子的好。——两个皇子越是势均力敌,争的时间就越长,国家元气也伤得越狠。”
“一个边将还不至于动摇储位。”那时,他迎着元绍的目光,在烛光之下仰首微笑:“那么,就让太子像端王一样,也在边关狠狠折断一条膀臂就是……”
历历往事在回忆中一闪而过,凌玉城收回目光,随意取了一本折子翻开,果然又是外国使节求见他这个北凉皇后的申请。
“年年装病真是麻烦……”他轻声嘟囔着,把折子端端正正地在已经看过的那一堆放好,又打开一本,神色顿时严肃起来。
“这次来的,似乎是你在虞夏的旧人呢。”
身边一道阴影掠过,元绍探头看了眼他手里红绫封面的折页,漫声笑语。
“还真是。”指尖在端谨沉厚的字迹上轻轻抚摩,领头求见的那人名字宛然熟悉,是这次虞夏派来谈判求和的正使,新晋的礼部侍郎,十多年前的文华殿学士杜之深——当年他在太学院东阁读书的时候,还曾经叫过那人一声“先生”。
那是受教宫中的七年内,少有的几个对他一视同仁,并没有因为出身地位就有所偏向的先生之一。是他少年时代,难得能够拥有的纯粹光明的回忆。
更不用说,使节团的随行武官,是他当初的心腹下属之一,襄城伯次子,因家里庇护而逃过一劫,却也因此和他们永远分道扬镳的苗振。
“怎么了?”见他神情和去年看到虞夏求见文书时的样子不同,元绍玩味地沉吟了片刻,“想见?”
“……求陛下恩典。臣,想见一见他们。”
不知不觉已经离座起身,手肘被一股大力向上托起的时候,才惊觉自己的膝盖已经即将挨到了地面——只因为是生命中太过重要的过往,所以竟然如此失态吗?
只这一次。
最后一次。
见这一次,说完横亘在心间的话,和自己二十四年的人生做一个彻底的告别。
“这是干什么?……朕什么时候拦着你过?”
万寿节后次日,凌玉城在谨身堂召见虞夏使节,密议移时。
杜之深踏进谨身堂的时候,满腔愤怒几乎已经抑制不住。
凌玉城曾经是他最看重的学生之一。在太学院、在宫中授课的那段日子,这个聪慧刻苦的少年,占据了他课外几乎三分之一的精力。虽然后来由文转武未免有些可惜,但是一来勋贵子弟本来就多半由武职晋升,二来,凌玉城在用兵上的天分和成就,也实在让他又惊又喜。
十一年前凌玉城投靠权相柳明夏,他曾经严词斥责不止一次,更把这个上门拜望的学生连着礼物扫地出门。后来凌玉城平乱除奸,他欣喜于这个孩子并没有走错路的同时,也为他酷烈的手段而满怀忧虑……
然后,就是去年的和亲事件。
身在外任的他并没有说话的余地,这样对待臣子虽然非礼,事涉二帝梓宫,中夜扪心,他也实在是左右为难。然而,让他出离愤怒的是,这个倾注他五年心血教导出来的学生,居然将兵锋指向了生他养他的故国!
引路的内监在谨身堂大门外止步,两名黑衣卫士上前,恭恭敬敬地把他请了进去,却不进正堂,而是向着东厢房一让。杜之深为这种不合礼仪的做法怔了一怔,到底决定见到正主儿再来抗议。
门扇在背后轻轻阖上,凌玉城端坐在书案前,闻声搁笔,抬头望来。六七年没见,映入眼帘的早已不是记忆中尚带青涩的容颜,二十五岁的青年男子气度凛然,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带着十年血火杀伐积累的威严迫力,望之心惊。
杜之深镇定一下心神,整顿衣冠,倒身下拜。
“外臣大虞礼部侍郎杜之深,拜见大凉皇后殿下--”
“先生,何必如此?”
从书案后面应声站起,凌玉城却没有移动脚步,更加没有上前拦阻。他这位先生一向严谨正直,说得难听些就是认死理,如果他认为这一礼是应该行的,那就算打断他两条腿都拦不住他。
四拜已毕,果然杜之深不用任何人搀扶,自行起身向下首交椅上坐了。一坐定,凌玉城就看着这位昔日师长脸色一肃,立刻便是当年太学院东阁授课,手里一柄戒尺皇子王孙无人不怕的小杜学士。
“身份有别,这一礼是我应该行的。--只是你不愿受我这一拜,看来心里总算还剩了点廉耻!”
即使早就有了准备,凌玉城心底仍然狠狠一恸,仗着十年戎马生涯养成的习惯才能勉强不动声色。这位先生当年脾气最是刚烈,不管你勋贵名门,凤子龙孙,给他看到什么不守规矩的行为从来都是直斥其非,哪怕不相干的人跪了一地,该谁的手板绝不会少打一下。
到得如今,哪怕到了异国他乡担任使节,言辞仍然是这样锋利,一点余地都不给人留下。
见他默然不语,杜之深冷笑一声,拂袖立起:
相似小说推荐
-
九辞 (令尹天阑) 晋江2017-02-19完结他是饮忘川水遗忘前尘的九天之凤,他是秦皇再临一统天下的真圣御龙。皇矣皇矣,吾皇唯矣。当...
-
前秦风云 (演尘) 晋江2017-03-07完结草木皆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等成语皆源于一人------颇受争议的苻坚。一介布衣的王猛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