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魔王和魔王的幸福生活 (寒江.妃子)


  “当真?昨晚你还用了伤药来着……”可惜人回来就睡死了,元绍就是有心检视伤处,看他睡得这样也不能把人摇醒。幸好今早凌玉城行动无碍,应该也没什么要紧。
  “陛下放心,只是一点轻微的擦伤。”被问到这样的话题,凌玉城显然有些不自在,回答的声音却是平稳,“一晚上过去,已经无恙了。”
  “那就好,不要逞强。”元绍点点头,刚想说“晚上再给朕看下”,外面已经喧哗了起来。片刻工夫,有内侍隔着帘子朗声传报:
  “陛下,十一皇子求见!”
  小十一这些天过得,连饭都吃不香了。
  盼星星,盼月亮,好容易盼到月亮圆了,不但师父没有回来,连父皇都偷偷地半夜跑出去了!
  等啊等,又是两天两夜,明明只隔着二十几里地,父皇不松口,硬是没人肯带他过去。直等到月亮圆了又缺父皇才回来,师父偏偏又受了伤,不能带他骑马,不能给他批改功课,连抱他,都只能用左手匆匆地抱上一抱。
  有心撒娇,可师父和父皇都是忙得脚打后脑勺,恨不得一个人当成三个使唤。哪怕他的衣食起居半分也没有委屈,哪怕一群同龄的高官子嗣围着他众星拱月,可师父空不出时间陪他,父皇也腾不出工夫管他,这日子过得有什么意思嘛!
  终于终于,大队人马开始返回,父皇也不用一天到晚忙着召见臣子了。说好了今天早上一起用膳,小十一没到五更就起了身,在帐子里打了半天旋磨,眼巴巴地盼到天光大亮,就迫不及待地冲到御帐门口,却不料给挡在了外面,雪地里跺着脚等了半天工夫,才有内侍出来领他进去。
  帐中香气四溢,父皇和师父一边一个地坐在桌畔,笑吟吟地看着他。见他脸颊冻得红彤彤的,蹬蹬蹬地跑进来,连引带他的内侍都被甩在后面,父皇还有闲心开了个玩笑:
  “就饿成这样了呀?一大早就在门口等着?”
  “--父皇!”
  大半个月来,这是三个人第一次有空坐下来同桌共食,虽在旅途当中,又是早饭,桌上也摆了个满满当当。单热气腾腾的包子、油饼、各色点心就放了七八个盘子,大碗大碗的牛羊肉香气扑鼻,米粥也是熬得一粒粒都开了花。小家伙欢呼一声,手脚并用爬到高脚凳子上坐好,还不忘先端了一大盘饼子奉到父皇面前,再扭头看师父的时候,凌玉城已经盛了一碗粥,自顾自地开动起来。
  小家伙吃得通身舒泰。他是第一次跟着出巡塞外,奶果子、奶豆腐这些吃食对他而言都是新鲜玩意儿,草原上现做的东西,比起宫里御膳来风味又是不同。看着元绍拿了他端过来的油饼掰成两半,夹上几片羊肉往嘴里塞,他也有样学样,啃了两口,又咕嘟咕嘟灌下半碗奶茶去。
  “还是父皇这里的饭好吃……嘻嘻……”
  一边说,一边东张西望。师父右手上的纱布已经拆了,拿着勺子,正在一口一口慢慢喝粥,面前碟子里不过两三样酸脆爽口的腌萝卜、大头菜之类。小家伙想了想,飞快地抓了块带骨的羊肉过来,片了几片肉,舀了满满一碟奶果子,再加了两张油饼,双手端起来放到凌玉城面前:
  “师父,吃~~~~”
  ……这些容易上火的吃食他一点也不想碰好吧!
  话虽如此,小家伙一片孝心,眼巴巴的端了食物过来,凌玉城实在说不出一个拒绝的字眼。正在为难,元绍轻轻咳了一声,笑着点了点小儿子的脑门:
  “就只顾着你师父啦?父皇好伤心哦……”
  “父皇!”
  小家伙的脸腾地涨红了,也想不起来辩驳“开始就给父皇端过吃的了”,抿着嘴扭来扭去,生似高脚凳上钉了几个钉子似的。元绍轻笑一声,拿起小十一端到凌玉城面前的瓷碟,往自己碗里一倒,又给凌玉城夹了几筷豆芽之类的小菜。
  “你师父这些天出兵打仗,辛苦得很,还是先吃点清淡的养养肠胃吧。”飞快地向凌玉城投去一个“你知我知就不要让孩子知道了”的眼神,得回一个意料之内的眼刀,他含笑揉了揉小儿子的脑袋,一手拿着油饼,一手把带骨的羊肉泡进热奶茶里,继续闷头大吃。
  小家伙立刻被引开了注意力。飞快填饱了肚子,看父皇和师父都还没放下碗筷,他就跳下地腻在凌玉城边上,抓着师父的袍子,一步都不想走开:
  “师父师父……打仗的时候你们吃什么啊?”
  两个大人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元绍轻轻点了点头,凌玉城放下勺子,轻轻拍了拍小徒弟的肩膀:
  “炒米炒面啊。朗儿想尝尝?”
  “嗯!”
  “也好。来人!”
  很快就有人捧了个袋子进来。碗口粗,三尺多长,里面的东西差不多都倒空了,瘪瘪的只剩了个底。凌玉城看着小家伙解开袋口的绳子,努力折腾了半晌,还洒了一大半在桌子上,然后就从碗里舀了满满一大勺淡黄色的细细粉末,一口塞进嘴里。
  “呜……咳、咳!”
  被呛得眼泪汪汪,小家伙趴在桌沿上咳了半天,抢了一碗奶茶灌下喉咙,才抹着眼睛抬起头来:“师父,这是什么……又干又呛味道又怪……”他差点噎死了好吗!
  作者有话要说:  戚继光版行军口粮:
  一常日,每一名各将米二升,炒黄包裹,一升研为细末,
  一升另包;麦面二升,一升用香油作煤,一升蒸熟,六合用好
  烧酒浸,晒干,再浸,以不入为度,研为面,另包;四合用盐
  醋晒浸,以不入为度,晒研为末,另包。


第159章 渴咽寒毡饥餐雪
  凌玉城说是炒米炒面,那还真就是炒米炒面。
  按制,随扈出塞,一路人吃马嚼都由当地供给。但这说的只是日常用度,非日常的,比如烈酒药品,比如大将的战马不但要吃细料还得拌个鸡蛋,比如开小灶用的素菜,这些都还是各军自备。而紧急情况下携带的干粮,就在“各军自备”的范畴里。
  凌玉城出战的命令下得急,头天下令,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出征。是以各军带的都是具有本部特色的战备干粮,比如奚族的三支队伍,一个皮囊装酒,一个褡裢装肉干,而玄甲卫麾下,一贯携带的都是炒米炒面。
  那个平纹粗布缝制的袋子里,两升大米,两升麦面,全部预先炒熟。大米一升磨成米粉,一升单独包成一包;麦面则是一升用香油拌过蒸熟,另外一升,六合用好烧酒反复浸透晒干,四合用盐醋浸透晒干,都研成粉末,紧紧包裹。
  这么一个袋子,就是整整七天的口粮。行军途中,一把炒米粉一把炒面粉掺着吃,恰好又有味儿又能顶饥当饱--有油有盐有醋有烧酒,既不容易坏,吃了身上又有力气。行军口粮平时三个月更换一次,像关外天寒地冻,哪怕放个半年,都可以放心食用。
  唯一的问题,就是实在不太好下口。
  毫无防备的小皇子,就被这么一碗味道怪异的干粉呛了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哎,炒面不是这样吃的的……”元绍袖手旁观,看小儿子咳了半天,才把碗挪到自己面前,倒下去大半碗热水,用勺子细细搅成一碗糊糊。而后往自己碗里倒了大半,给小家伙只剩了大概两勺的量,才开始细细品尝。味道的确有些怪异,不过行军途中也计较不了这么多,总算可以塞进喉咙了不是么?。
  小十一的忍耐力可远远比不上父皇。刚刚六岁的小男孩儿,在烧酒、油、盐、醋的混合攻击下挣扎了半天,才把这点儿糊糊填巴下去。跟着就眨巴眨巴地看着凌玉城,那小嘴噘得,挂个粮袋绝对不是问题:
  “师父,你们就吃这个啊……有肉没有……”
  “有啊!”
  塞外就是这点好,肉干那是永远不缺的。一袋炒米炒面管了七天的饱,还有三天,吃的就是从奚族民众那里紧急征来的肉干--手指粗,一巴掌长,黑魆魆的肉干放在桌上,小十一好奇地抓了一根,连啃两下,半条肉丝都没有啃下来。
  元绍摇头叹笑。这肉干算得上马背民族的特色食物了,气候合适的时候宰了牲畜,挑腱子肉一条条撕开风干,富庶的部族事先会抹些盐水,贫穷的只好风干罢了,口味也各不相同。长途行军的时候,又轻便又顶饿,只不过吃起来艰难的程度绝不在炒米炒面之下--
  “哎呀,别硬啃!”
  咔的一声,小家伙瞬间苦了脸,腮帮子蠕动几下,慢慢吐出一颗带着血丝的门牙。
  “这肉干,是要含在嘴里慢慢浸软了再嚼的……哎”
  为了让孩子亲身感受行军打仗的辛苦,结果磕掉了一颗门牙,两个大人当真是面面相觑。好在细细看来,缺了一块的牙床上,冒出了个白白的小尖头,正是开始换牙的迹象。元绍和凌玉城互相看了看,只能把先前的计划临时画个句号。
  “没事的,朗儿这是开始换牙了……过几年,就有一口又白又硬的好牙齿,什么都咬得动了……”
  凌玉城半是好笑地安抚着小家伙,元绍则是起身出帐,亲自拿了那颗乳牙扔上帐顶——掉的那颗乳牙是下牙。回来你一言我一语,细细交代了孩子一些事情,比如要勤刷牙,不能咬太硬的东西之类,等两个人搜肠刮肚地把方方面面都想到了,再将注意力投向餐桌的时候,粥汤饼饵,差不多都已经凉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