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朝中诸臣心下都难得对这位圣人有了些不满,而三王闻言,则是冷笑一声,只觉这位侄儿的性子,哪里是温和?根本就是懦弱。
第87章
与此同时,吐蕃、突厥虽都请求停战议和,但殷王、昭王却以不曾收到圣旨为由,继续攻打这二者,大有将二者痛打落水狗的趋势。
吐蕃、突厥俱都有些恼怒。同时又想,为何朝廷的允许停战的旨意还不下来?
偏偏他们越是希望旨意快些下来,那旨意就越是不来,吐蕃和突厥只能在和昭王、殷王私下里协商,除却那些给朝廷的“上供”之外,还会给藩王一些“礼物”。
如此,到了六月份,昭王与殷王这才终于停下了对二者的攻打,而是令人与他们细细和谈。
殷守擦拭着自己手里的长刀,听到殷二郎与殷三郎所说的吐蕃来使答应给殷地的补偿,微微挑眉,道:“他们这次,倒是给的不少。”
殷三郎嘴角一抽:“圣旨迟迟不来,他们大约也是明白了,再不听话,自己就要吃更大的亏。倒不如现在就送出些东西来,好歹让他们的兵多活下来一些。”
殷守冷哼一声。
殷二郎翻了个白眼,道:“五郎,这些倒也足够,可以与圣人交差了。咱们手下的兄弟们,这二年也能好生补上一补,那些马匹,也足够了。”
殷守“嗯”了一声,就不再说话。
殷二郎、殷三郎见状,便又说了几句,就告辞离开了军帐。
殷守这才放下长刀,从怀里掏出一个平安符来。
殷守自是不信这个的。但是,这个平安符里,放着的却是他和阿远的各自的一缕青丝。
青丝寄情,殷守每每拿起这个平安符,心中的思念就会越发的深。
他想,他大约还是有些后悔的。
为甚要答应阿远甚么五年之约?明明他心中是想要立刻奔去阿远那边,不管不顾的就将阿远扑倒。
好想好想见到阿远。
殷守想到阿远信里写得,大概再过几个月,他们就当真能见面,殷守就忍不住开始兴奋起来。
两年时间了,他终于能再次见到他的阿远了。
昭地。
谢远心中也是很高兴自己快能见到殷守了。
但是,他却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想这些。毕竟老殷王在殷地经营数十年,殷守接手的是一个有规矩有秩序也有人手的封地;可是谢远却是在自己把一个封地给建起来,谢远现下要处置的事情更多。
毕竟,昭地还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昭地北面有突厥虎视眈眈,东面则有隔海相望的扶桑和高丽。谢远解决了突厥的事情,还要去锦州,带着人将以为谢远和大军仍旧在云州、妄图借此机会上岸从锦州捞些好处的高丽人,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只是,战争毕竟是战争,这一打,就是小半个月的时间,才终于结束了这一战。期间谢远的人听得清楚,那些人里头,除了高丽人,还有说扶桑话的扶桑人。
谢远倒也不在乎这些,只是,他和谢含英有了约定,便决定在临行前,无论是突厥,还是扶桑或高丽,都好好教训一顿,让他们至少在一年之内,不敢对昭地动不该有的念头。
谢远自十二岁时就上了战场,还是跟着在战场上拥有十几年经验的宁远侯江白打仗。
江白在战场上死了亲爹和两个哥哥,还有无数的兄弟,又哪里会是心软之人?他教谢远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谢远学会狠。
对敌人狠,对自己也要狠。
在战场上,只有聪明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狠。
谢远也的确做到了这些,因此,若非有足够的准备,突厥也好,高丽和扶桑也好,根本不敢轻易再动念头。
而这一次,谢远直接将他们打服了,又用停战协议,令他们送上大量的战时物资,突厥等暂时落于下风,要想少死些人,也就只好答应下这些事情。
谢远赶在永和三年的七月初,终于把停战协议写完,也终于从对方那里弄来的停战礼。
他忍不住长长松了口气。
谢恭然从外头跑进来,人晒得更黑了,精神头倒是更好。
“阿兄,是秋然来的信!”
这也是旁人为了示好谢恭然,才让谢恭然来送信的。
谢远点了点头,让谢恭然坐下喝茶,又让人从帐篷里的箱子里,谢恭然拿出盘肉干和点心,才拿着信开始看。
谢恭然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他的阿兄果然说话算数,虽然让他跟着后勤官,但是,各种份例食物上,也都是普通小兵的待遇而已。他已经有段时间没好好吃上一顿从前那样的奢华的了。
谢远将信看完,便令通草点了蜡烛,他亲手将那封信烧了,才笑着对谢恭然道:“毕竟是在军营里头,热腾腾的肉就不要想了,再等一等,再过半个月,我去山中练兵,几处军营也开始加紧训练,到时候,每隔一日,除却正常的非战时的两素一荤外,会再加一只二两重的鸡腿或是一小碗五花肉,每月再有一顿羊肉或牛肉,管饱。到时,大家便能解解馋了。”
谢恭然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道:“阿兄要去练兵?是阿兄自己的昭王亲卫吗?”
他和其他人都知道,三个月前,阿兄就精心挑选了三万精兵,打算培养成昭王亲卫,昭王……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
这三万精兵的待遇,比其他人都要好。
而现在,阿兄又要去亲自训练这三万亲卫了。
谢远微微颔首,叹道:“只是这样的话,我却是要离开一段时间,只能由六位副将来看着边境了。”
谢恭然笑道:“阿兄,现下战事刚平,就算偶然出事,却也出不了大事,阿兄尽可去练兵便是。”
谢远深深看了谢恭然一眼,道:“如此,很好。”然后对着谢恭然勾了勾手指,将谢恭然叫道身前,在谢恭然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谢恭然双目圆睁,似是听到了甚么不可置信的话。
自永和三年五月,永和帝从长安起,缓缓南行,一直到了同年七月十三,永和帝的这一段路,仍旧还剩下一小半。
偏偏此时,又有消息传来,婉贵妃水土不服,在路上病了。永和帝身子也有些微恙。只能暂缓启程。
明明是快马加鞭十几天就能达到的路程,偏偏永和帝边走边停,竟是走了那么久,还没有走到宁远侯江白所戍守的地方?
定、显二王心中越发觉得,这个侄儿,当真是没甚本事,因此便也渐渐松懈了下来,开始准备差不多一个月后,永和帝真正到了戍守之地后的那场硬仗。
那一场仗,显王显见是主力,定王因藩地大部分不在此处,便也只肯支援一部分而已;而北川王被绑在了显王的船上,倒也出了十万大军,再多,却是不肯了。毕竟,北川王原本也就只有二十几万的兵,其中还包括了老弱残兵,还有一些虚报之数,北川王至多也就能给十万人而已。
但这十万人,再加上定王的十万,显王自己的二十人,加在一起足足四十万人,倒也足够显、定二人对一直挡在他们前面的宁远侯发动狠狠的攻击。
纵然宁远侯是打仗方面的天才,但宁远侯麾下现在只有三十万人而已,比他们加起来还要少了十万,他们有甚可怕?
因此显、定二王便商议,便再等上一等,待谢含英即将要到的时候,再发起攻击,尔后在灭了宁远侯后,带兵北行,直接将谢含英捉住,或是……直接杀死。
机会难得,只有如此,他们将来,才会有更多的机会。
二人如此商议罢,便决定现下加紧练兵,待七月底时,无论谢含英是不是能赶到,他们都要进行攻击了。
倒不是他们不想立刻攻击,只是,显、定二王若这次当真赢了,并且杀了谢含英,那么,他们二人之间,还有北面的敬王之间,他们三个,又要如何分出个高下来?统共四十万人,那么,谁去打前锋?谁去做兵卒?谁去和那位宁阳侯正面对上?还有,军粮何在?……
等等等等,虽是三王联手,但人多了,反而做起决定来,显得更难。
不过,那位小皇帝不是还为了红颜,竟是走到一半不走了么?他们也不必太过着急。
结果……
永和三年,七月十五,鬼节,丑时正,宁远侯骤然对显王军队发起攻击。
显王措不及防,奈何宁远侯经验丰富,战术技巧等,都不是显王的将士能对付得了的。
等到显王立刻将传信与定王、北川王,令他们出兵相助时,却已经有些晚了。
待定王与北川王带着人来相助,并以四十万大军,朝着宁远侯的人攻去时,宁远侯只看了一眼,就继续抵抗。
待到鬼节的正午时候,正当显、定二王自以为占据上风时,却见北面有明黄色军旗还有大量将士疾驰而来。
二王一怔。
就听来人中有人高声喊道:“圣人御驾亲征!天子亲征,上苍必助!尔等反王,还不速速投降!”
宁远侯心中松了口气,众将士们登时士气大涨。
显王、定王与北川王脸色立刻就难看了起来。
好一个谢含英!竟然在骗他们!
原来,谢含英这次,是带了二十万大军,直接碾压而来。
相似小说推荐
-
权奸 (月神的野鬼) 2016-12-17完结一个抹黑历史,写酸爽古代男男h文无良面瘫咆哮写手,丧尽天良拉郎配,一朝终于被雷劈。余子式穿越大...
-
穷寇莫追 (天痕壹月) CP/微博 2017-01-13 完结叶钧和身为武当大弟子,前途无可限量,在追查诛杀西域陈氏一双修教派时,却误将同样修习...